佩雷爾曼和丘成桐_佩雷爾曼龐加萊猜想證明pdf - CSDN

2020-11-23 CSDN技術社區

  本報訊 朱熹平教授破解龐加萊猜想,卻婉言謝絕所有媒體面對面的採訪,表現非常低調

  「論文發表還只是一個開始」

  中大校長黃達人對此表示,媒體需冷靜理性,過多宣傳個人不客觀

  一項比哥德巴赫猜想還要更重要的重大成就,一項美國克萊數學研究所曾懸賞100萬美元求解的世界難題,一項國際數學界最為重要的猜想之一,被一位低調的中大教授和他的海外合作者共同破解了,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讓媒體歡喜。

  但朱熹平教授婉言謝絕所有媒體面對面的採訪,他對校長黃達人教授說,完成這一證明,是國際數學界許多數學家們共同努力的結果,他的團隊只是完成了「臨門一腳」,過多宣傳個人不客觀。

  黃達人校長昨日在接受本報專訪時對朱熹平教授這一做法頗為欣賞,同樣從事數學研究的這位校長說,學術上的成果,論文發表還只是一個開始,要接受學術界的檢驗,要接受時間和歷史的考驗,請媒體理解尊重朱教授,同時需冷靜理性。

  這一突破是中國數學界的光榮,也是廣東省的光榮

  記者:我發現要採訪中大有些教授真是很難,朱熹平教授是這樣,與丁肇中合作的許寧生教授也是這樣。

  黃達人:我非常理解朱教授,我校一直有一個傳統,學術上的成果應該由學術界來評價,通過其他渠道來宣傳,不一定合適。過分強調個人和小單位的功勞,不利於學術界的合作。記者:但朱熹平教授和他的合作者的這次登頂,讓國人矚目。

   黃達人:對中山大學士氣的提升也是一個極大的鼓舞,我國正在推進創新型國家的建設,朱熹平的這一突破,正是一種創新型的科學成就。是中國數學界的光榮, 也是廣東省的光榮。廣東省作為全國的第一經濟大省,對中山大學的基礎研究支持力度很大,讓我們很感動。廣東省不僅僅是一個就業的天堂,更是一個讀書做學問 的好地方。

  他是一個包容謙遜的人,生來就屬於數學世界

  記者:作為校長,又是數學界的同行,聽說您還是很了解朱教授的。

   黃達人:我們學校有一個慣例,院長出國要向我通報一下,所以,我較早地知道了朱熹平的工作。朱熹平去年從哈佛大學回國後,他跟我說了在哈佛大學的經歷。 從去年9月到今年3月,他在哈佛呆了半年,對包括3位美國科學院院士在內的美國數學界同行就龐加萊猜想的證明作了講解,每星期兩次,每次一個半小時,共講 了半年的時間。我向他表示祝賀,他對我說:「丘成桐教授創立的幾何分析為解決這個猜想奠定了基礎,美國數學家漢密爾頓(Hamilton)為這個猜測提出 了解決框架,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Perelman)給出了重大突破。這是國際數學界的同行們你一步我一步共同做出來的。我們只是比較幸運,完成了臨門 一腳。」

  記者:這麼巨大的成就,這麼低調的作風,這就是朱熹平教授。

  黃達人:他是一個包容謙遜的人,他的「臨門一 腳」的說法我覺得是真心話,並沒有過謙。學術上的成果,論文發表還只是一個開始,要接受學術界的檢驗,要接受時間和歷史的考驗,所以我非常贊同朱熹平教授 始終保持低調的作風。我們數學界有一個很好的傳統,聯合發表論文時,總是以字母為序的,這說明在學術的研究中,是承認團隊中每一個人的貢獻的。請大家理解 尊重他。事實上,中山大學數學學科的發展以及朱熹平個人的學術成長,都得到了國內數學界尤其是中科院、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數學界同行們的大力幫助和可貴 支持。這些我們都不能忘記。

  記者:但在大家眼中,除了包容謙遜,他還有什麼特點?

  黃達人:我們的名師鄧東皋教授對我 說,朱熹平生來就屬於數學世界的,他熱愛數學、了解數學,完全沉浸其中。他對科學問題思考得非常深入,有著很高的學術眼界,是一個傑出的學者,同時也是一 個很好的老師,他與他的學生,組成了一個很好的團隊。他曾對我說,他與他的學生陳兵龍是互相依靠的:「我與他已到了誰也離不開誰的地步了。」

  曾有四五年的時間幾乎沒有發表過論文

  記者:這次朱教授和他同伴的成功還給人強烈的信息:問鼎世界最尖端的科研,我們也可以。

  黃達人:真的是這樣,朱熹平本科和碩士都畢業於中山大學數學系,1989年在中國科學院武漢數學物理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可以說,他是中國本土培養出來的一位傑出的數學家,他是中國數學界的驕傲。

  記者:那平時學校給他支持一定很大吧?

   黃達人:其實學校並沒有對他特別做什麼,如果一定要說做了什麼的話,就是學校為他營造了一個寬鬆的學術環境,可以使他免受打擾,安心地從事他的科學研 究。當他從偏分方程研究轉到幾何分析的研究時,有四五年的時間,幾乎沒有發表過論文,但他並沒有急功近利的想法。他對我說,他從國家和學校得到的經費資 助,已經足已讓他安心地從事科學研究了,如果不是這樣,也不會有他今天這樣的成就。

  急功近利是不會有前途的

  記者:現在我們大學的考核體系的確是需要反思。

   黃達人:我曾經說過,大學的建設一定要立足長遠,急功近利是不會有前途的。因此,近年來,在我校推行的人事制度改革中,一方面強調了對教師的考核,而另 一方面,對於一批在學術界已取得了突出成就的學者,則免予考核,對於這批約200名優秀學者而言,學術是他們的生存方式,考核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對他們 最大的支持,就是要給他們以寬鬆的學術氛圍。

  在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營造寬鬆的學術環境,也是他們的一貫做法。鄧東皋教授就是一個很好 的例子,他在做院長的時候,就尤其重視對晚輩的提攜,對晚輩的關愛,可以說,營造寬鬆的學術環境,這是我校的一個共識,也是中大全體教授的共識。朱熹平作 為數計學院的現任院長,他也同樣在學院內營造著寬鬆的環境,尤其重視團隊的建設。

  記者:朱教授平時得到的資金支持不少吧。

   黃達人:朱熹平今天的成就,是與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教育部等部門的長期支持分不開的,基礎研究是需要長時間的投入的,我們說的「傑青」、 「973」、「長江學者」等等,就是國家對基礎科學研究提供持續支持和幫助的一個平臺,基礎科學研究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持續的投入,正是因為這些來自國家 的資金支持,使中國有一大批科學家能夠安心於自己的研究,才有可能取得大的突破。

  本報記者梅志清

  通訊員李漢榮何曉鍾

  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

  ——關於百年數學難題的四問

  作者是何方「神仙」?

  46歲的曹懷東1977年考上清華大學,後來出國留學,師從丘成桐。1986年獲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授予的博士學位。現在美國一所大學任教的他,同時兼任清華大學講席教授,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資助。

  談起合作夥伴,曹懷東說:「朱熹平比我小三四歲,學問人品都非常優秀,和他一起合作,我十分愉快,也收穫良多。他是一個十分低調的人,現在家裡的手機和電話都關掉了。」

  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

  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中科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主任丘成桐在接受專訪時說,這一工作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毫不過分。

  「龐加萊猜想是拓撲和幾何的主流,被國際上許多數學家所關注,並致力於研究。破解和『封頂』的意義是十分深遠的。」丘成桐說,哥德巴赫猜想很重要,但是龐加萊猜想更重要,「國內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人很多,但國際上很少,知道的人也很少。」

  丘成桐指出,哥德巴赫猜想是數論中的難題,但是並未被列入「七大世紀數學難題」。而在這七大難題之中,數論領域就有兩個。「這至少說明,它不是數論領域最重要的難題。」

   「分析一個猜想或者難題重不重要,關鍵要看它的破解,會不會帶動其他研究的發展。」丘成桐說,哥德巴赫猜想「很漂亮」,卻是一個相對孤立的命題,就是破 解也不會對其他研究產生太大推動作用。「陳景潤的工作很重要,也做到了極致。但是和龐加萊猜想比起來,還是要弱一些。」

  中國科學家做出了多大貢獻?

  記者就此問題請教數學家楊樂。這位數學家說,如果按百分之百劃分,那麼美國數學家漢密爾頓的貢獻在50%以上,提出解決這一猜想要領的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的貢獻在25%左右。「中國科學家的貢獻,包括丘成桐、朱熹平、曹懷東等,在30%左右。」

  楊樂說,在這樣一個世紀性、世界性的重大難題中,中國人能發揮三成的作用,絕非易事,是很大的貢獻。

  七大數學難題進展如何?

   在丘成桐眼中,龐加萊猜想和黎曼假設是兩個最大的猜想。他一一分析指出,剩餘下的難題中,很多人攻關的黎曼假設還沒有看到破解的希望;引起很多著名數學 家興趣的霍奇猜想「進展不大」;和流體有關的納威厄—斯託克斯方程「離解決也相差很遠」;P與NP問題「沒什麼進展」;楊—米爾理論「太難,幾乎沒人 做」。

  據新華社電

  大家眼中的朱熹平

  妻子:生活中的他很可愛

  朱熹平的妻子劉丹琳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劉丹琳也是一位數學老師,「所以我很理解他,雖然不是很清楚他的研究。」她還開玩笑地說,昨天她家電話響了不下百次,「都快成熱線了!」

  「他平時很忙,既要做學術,又要做行政,挺為他的身體擔心的。」劉丹琳老師笑稱:「生活中的他很可愛,很低調。」

  校長:他沒有急功近利

  學術上的成果,論文發表還只是一個開始,它要接受學術界的檢驗,要接受時間和歷史的考驗,所以我非常贊同朱熹平教授始終保持低調的作風。

  當他從偏分方程研究轉到幾何分析的研究時,有四五年的時間,幾乎沒有發表過論文,但他並沒有急功近利的想法。

  同事:他一貫為人謙虛

  與朱熹平共事10多年的中山大學數學系前系主任鄧東皋教授對記者說,朱熹平一貫為人謙虛、低調,不願別人宣傳自己的成績。他只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學研究中去。

  學生:他只是害羞地笑笑

  朱熹平指導的中山大學數學和計算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顧會玲告訴記者,即使是攻克了百年世界數學難題,導師朱熹平在被她問及此事時,也只是害羞地笑笑。

  網友眼中的「封頂」

   前期關於學術界的負面新聞太多,這次終於有了正面的消息,真是太高興了。其實很多學者都像朱教授一樣很低調,即使出了成績也選擇默默無聞,而那些自稱專 家的所謂知名人士,胸無點墨,沒有嚴謹的治學科研態度,往往喜歡拋頭露面,除了誤導聽眾、混淆視聽外,對科研無所貢獻,真應該多向朱教授學習學習。

  任何學術成果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完成的,誰能最終到達終點,是需要機遇的,但也決不是瞎貓碰到死老鼠。

  對於一項世界難題的證明往往要經過數學家們長時間的系統審查之後才能最終確立其在數學界的地位。因此,中國數學家的這一成果還需要經受時間的考驗和同行的評議。

相關焦點

  • 頂級數學家佩雷爾曼:破解龐加萊猜想,拒絕菲爾茲獎和百萬獎金
    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不過也有人不屑一顧,他就是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他在2002年時證明了龐加萊猜想,名揚數學界。龐加萊龐加萊是20世紀初期數學界的領袖之一,和希爾伯特等數學家相識。我們關注的圖形的邊長和面積,在拓撲學裡沒什麼意義。五維空間和四維空間中的龐加萊猜想,都被證明了,唯獨我們生活的三維空間一直沒有辦法證明。天才佩雷爾曼佩雷爾曼是個天才,16歲的時候以滿分的成績獲得了國際代數和幾何奧林匹克競賽的冠軍。那次競賽只有他一個人是滿分,第二名的成績都差他一截。耶魯大學直接對他發出了邀請,表示可以給他全額獎學金,學費也不用交。
  • 頂級數學家佩雷爾曼:破解龐加萊猜想,拒領百萬獎金和菲爾茲獎
    他叫佩雷爾曼,來自俄羅斯,是當今數學界的領袖人物之一。龐加萊猜想我們先來說說龐加萊猜想,龐加萊猜想涉及的是拓撲學,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數學,龐加萊猜想和空間的維度有著微妙的聯繫。任一單聯通的封閉三維流形,一定同胚於一個三維球面。
  • 佩雷爾曼拒絕百萬巨獎的背後
    4年前的2006年8月22日,第25屆國際數學家大會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舉行,因龐加萊猜想的證明,大會授予佩雷爾曼菲爾茨獎,但佩雷爾曼拒絕出席會議和接受獎項。 2010年3月18日,克萊數學研究所宣布,因解決龐加萊猜想,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成為「千禧年大獎難題」獲得者。
  • 漢密爾頓盛讚中國數學家對證明龐加萊猜想的貢獻
    中國數學家朱熹平﹑曹懷東教授運用俄羅斯數學家佩雷曼的理論﹐利用兩年時間為龐加萊猜想作出完全的證明﹐結果對物理和工程學都有深遠影響。 中新社發 宋吉河 攝中新社香港六月十一日電  著名華裔數學家、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所長丘成桐教授今日下午向記者公布了漢密爾頓教授關於「龐加萊猜想」的最新談話錄像。
  • 佩雷爾曼證明過程_佩雷爾曼龐加萊猜想證明pdf - CSDN
    迄今為止,新千年7大數學難題中除了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2002年證明了有關拓撲學的「龐加萊猜想」之外,其他難題均懸而未決。據介紹,20世紀,現代計算機問世,NP與P的關係問題就成為計算機科學和數學交叉領域的基礎科學問題。通常,算法求解一個問題需要耗費時間,這被稱為算法的時間複雜度。求解同一個問題的不同算法耗費的時間可能不同,只有採用多項式時間算法才能最有效解決問題。
  • 最終解答的是佩雷爾曼
    朱熹平完成了數學家施皖雄從前未證明的「瑞奇流在開放空間上的惟一性」的部分證明,但佩雷爾曼的證明並不需要這一環節。  漢密爾頓在1982年定義了瑞奇流後,丘成桐告訴他可以用瑞奇流來解決龐加萊猜想,包括更廣泛的幾何化猜測的問題,並不斷鼓勵他做這件事。
  • 中國人把佩雷爾曼「踢」上領獎臺 - 錢江晚報
    ■本報記者 俞熙娜    本報訊 國際著名數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漢密爾頓在馬德裡舉行的2006國際數學家大會上說:「丘成桐和我一起發展了一套綱領——用Ricci流來解決這個問題(龐加萊猜想)。」
  • 數學家的故事|數學鬼才佩雷爾曼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任何人在評價佩雷爾曼的工作上具有權威,那麼他應該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數學教授理察·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漢密爾頓在數學上最著名的貢獻就是發現了Ricci流,而Ricci流正是讓佩雷爾曼接近頂峰的助手。佩雷爾曼發表論文之前的許多年裡,漢密爾頓自己以及圍繞他形成的所謂「Ricci流共同體」也一直試圖證明龐加萊猜想,但從未遂願。
  • 我科學家發表世界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完全證明
    新華網北京6月3日電(記者丁逸旻俞錚)兩位中國數學家近日在《亞洲數學期刊》最新一期雜誌上發表論文,運用美國數學家漢密爾頓和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的理論,對世界級的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進行了完全證明。  廣東中山大學的朱熹平教授和中國旅美數學家、美國利哈伊大學的曹懷東教授在《亞洲數學期刊》6月號上發表了題為「龐加萊猜想和幾何化猜想的完全證明:漢密爾頓-佩雷爾曼關於RICCI流理論的應用」的論文。美國華裔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教授稱這篇論文是最終解開龐加萊猜想的「封頂之作」。
  • 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開口」拒絕百萬巨獎
    4年前的2006年8月22日,第25屆國際數學家大會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舉行,因龐加萊猜想的證明,大會授予佩雷爾曼菲爾茨獎,但佩雷爾曼拒絕出席會議和接受獎項。 2010年3月18日,克萊數學研究所宣布,因解決龐加萊猜想,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成為「千禧年大獎難題」獲得者。
  • 中國科學家徹底證明龐加萊猜想破解百年數學難題
    新華社北京6月3日電(記者李斌)國際數學界關註上百年的重大難題--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3日在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曹懷東已經徹底證明了這一猜想。
  • 龐加萊猜想究竟是誰破解的?
    今年6月,著名數學家丘成桐教授宣布,「中國科學家朱熹平與曹懷東破解百年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然而,9月1日晚,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丁偉嶽,在自己的博客上發帖質疑「龐加萊猜想是由中國科學家徹底破解」:「丘成桐教授是幾何分析公認的世界級權威,他不會不知道當時國際上許多數學家認為:俄國數學家佩雷爾曼已經解決了龐加萊猜想。
  • 媒體稱中國教授破解龐加萊猜想 西方媒體謹慎
    頒獎詞稱:「佩雷爾曼在瑞奇流方程和奇異點方面的研究打破僵局,他的結果為解決拓撲學中兩個重要的問題——龐加萊猜想和瑟思頓的幾何化猜想提供了方法。2006年夏天,數學界仍然在檢查他的工作是否完全正確,兩個猜想是否被證明。在經過三年嚴格審查後,頂級專家們沒有發現他的工作有任何嚴重問題。」  這是佩雷爾曼的工作獲得國際數學界承認的重要標誌。但佩雷爾曼拒絕領獎。
  • 北大教授對"中國科學家破解龐加萊猜想"提出質疑
    因證明龐加萊猜想(Poincare猜想)揚名世界的數學家曹懷東(右)、朱熹平(中)教授,在北京舉行關於龐加萊猜想學術講座,吸引眾多數學愛好者和媒體。「中國科學家朱熹平與曹懷東破解百年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以來,國內媒體的宣傳報導層出不窮。
  • 讓國人尷尬的龐加萊猜想
    文章的主旨是:國際上許多數學家鹹認為是俄國數學家佩雷爾曼解決了龐加萊猜想。因而丘成桐教授向媒體宣布的「中國科學家朱熹平與曹懷東破解百年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是有違事實的,因而也損害了丘成桐教授幾何分析公認的世界級權威的聲譽。回顧6月3日的中國媒體報導,國人確實認為是中國數學家最後解開了猜想,並為中國數學家取得的成就倍感自豪。若丁偉嶽教授的論述屬實,本來讓國人驕傲的榮譽立刻就會逆變成學術醜聞。
  • 數學家的故事(2)- 數學鬼才佩雷爾曼
    他在數學上所做出的工作的重要性完全不亞於上面的這個比方——他建造了一套漂亮的證明來確認「龐加萊猜想」的正確性。法國數學家昂利·龐加萊於1904年提出的龐加萊猜想是拓撲學最著名的未解決的問題。許多數學家試圖證明這個問題,美國克萊數學學院懸賞一百萬美元鼓勵解決這個問題。佩雷爾曼的解題方案在於使用裡奇流來改變理察·哈密頓的幾何化方法。
  • 中國科學家破解百年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
    (右二)向媒體記者介紹龐加萊猜想的原理。被列為七大「數學世紀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丘成桐6月3日在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美國利哈伊大學曹懷東教授在美國《亞洲數學期刊》6月號以專刊方式,發表了題為《龐加萊猜想暨幾何化猜想的完全證明:漢密爾頓-佩雷爾曼理論的應用》的長篇論文。
  • 中國科技大學數學系教授胡森:最終解答的是佩雷爾曼
    朱熹平完成了數學家施皖雄從前未證明的「瑞奇流在開放空間上的惟一性」的部分證明,但佩雷爾曼的證明並不需要這一環節。  漢密爾頓在1982年定義了瑞奇流後,丘成桐告訴他可以用瑞奇流來解決龐加萊猜想,包括更廣泛的幾何化猜測的問題,並不斷鼓勵他做這件事。
  • 龐加萊猜想破解遭質疑 數學家丘成桐坦言中國人弱點
    龐加萊猜想的破解遭質疑被稱為「七大世紀數學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而且是中國科學家完成「最後封頂」工作。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講席教授曹懷東以一篇長達300多頁的論文,給出了龐加萊猜想的完全證明,該論文發表在《亞洲數學期刊》上。
  • 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 中國科學家破解龐加萊猜想
    據新華社北京6月3日電國際數學界關註上百年的重大難題——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丘成桐3日在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曹懷東已經徹底證明了這一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