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起,民航局先行恢復了8個國家直航北京的航班。除希臘外,還包括柬埔寨、巴基斯坦、希臘、丹麥、奧地利、瑞典、加拿大等7個輸入病例較少國家至北京的9個航班。
根據中國入境政策要求,從上述航班回到中國北京的乘客需集中觀察14天並進行兩次核酸檢測。
民航局:9月3日起先恢復9個航班
這份名單裡,歐洲國家數量過半,不難看出,目前中國恢復與歐洲正常來往的意願相當明確。
原因並不複雜。「一帶一路」政策下,經貿合作始終是中歐關係發展的「壓艙石」。歐盟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雙方日均貿易額超過10億歐元。
疫情期間,中歐雙邊經貿顯示出了強大韌性,中歐班列更是實現了逆勢增長。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5122列,同比增長36%;6月開行1169列,再創單月歷史新高。
高層接力訪歐背後的機遇
無獨有偶,近期中方高層官員密集訪歐,繼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於9月1日結束了為期8天的歐洲五國訪問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於9月1日-4日對西班牙、希臘進行了「接力式」訪問。
中國外交的行程前後在歐洲七國無縫銜接,外媒用籃球術語上的「背靠背」(Back-to-Back)來形容安排上的緊密。
在全球政治交往大幅縮減、各國外交關係受到挑戰的大背景下,這讓人們對後疫情時代的中歐關係充滿期待。中國高層官員的外交活動,被視作美國全面「幹擾」中歐交好的不利形勢下,與歐洲老朋友的一次敘舊。
王毅在出訪中表示,中歐應強化投資夥伴關係,儘早就投資協定談判難點問題找到解決方案,年內要達成一項全面、平衡、高水平的投資協定。
中歐關係的榜樣為何是它?
與王毅的外訪不同,楊潔篪則集中在傳統的南歐國家——希臘和西班牙。這兩個國家屬於對華傳統友好國家,非常重視發展與中國的雙邊關係。
北京外國語大學希臘研究中心學者錢穎超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指出:
楊潔篪此次訪問希臘,一是深化政治關係,進一步加強政治互信;二是促進經濟合作。中希關係當下在中歐關係中起到了榜樣的作用。
眾所周知,近年來,中遠海運集團運營的比雷埃夫斯港大大提升了比港甚至希臘的競爭力,將亞洲運往歐洲較大一部分貨物調至比港中轉。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金融機構也在希臘建立了分行。
中希兩國在文化旅遊等方面也有著很好的合作基礎。據希臘國內調查數據,近年來,每年去希臘旅遊的中國人都翻一番。而中國人也通過影視作品等途徑對希臘旅遊有較強的嚮往。
後疫情的希臘緣何被看好?
目前,希臘旅遊全面重啟,全國一半以上的酒店開業,遊客在島上停留的平均時間也從3天延長到1周。希臘政府不僅出臺了多項安全防疫措施,還計劃把觀光季節擴展至秋冬季,為喜愛希臘的朋友們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
雅典旅行社My Odyssey的負責人AntonisIordanoglou先生向媒體表示:每年10月1日到10月7日是中國的國慶黃金周。今年為了吸引中國遊客選擇度假希臘,聖託裡尼島機場及所有航班、酒店都將設中文標識牌。
他說:「2019年,約有20萬中國遊客到希臘旅遊,且呈逐年遞增趨勢,市場潛力巨大。今年旅遊季擴充計劃可以吸引中國遊客開始,增加全年旅行者的分散性,減輕7月和8月的業績壓力。」
旅遊業向來是希臘經濟支柱產業。疫情後,隨著必將到來的遊客報復性增長,希臘熱門城市和島嶼的各大酒店、民宿、房產將跟往日一樣供不應求,跟觀光客一起蜂擁入場的,是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投資者,他們將進一步助推希臘房產市場持續升溫。
何況希臘的口碑遠勝於昔。憑藉迅速反應、有效防控,希臘成為歐洲抗疫「模範生」,不僅獲得國際知名機構認可,更進一步贏得了全球企業和個人投資者的信任,投資熱度持續上漲。
多股力量合而為一。於是,我們看到了一份惠普國際評級最新報告,確認了希臘的信用評級展望是穩定的,並預判2021年希臘經濟將強勁增長5.5%。看來,知名機構對希臘公共財政的可持續性頗有信心,而希臘的發展前景則幾乎是「免疫」的。
最後要提個醒,希臘購房移民項目漲價聲不絕於耳。新近的政策改革提議中就有一條涉及投資額變動,據此,專業律師分析:中國投資人所鍾愛的雅典核心區域投資額或將提高至35-40萬歐元。
移民路上,我們都是和時間賽跑的人!
如你正為移民或海外資產配置等方面的事情所困擾,歡迎來向我們諮詢!你可在下方留言或私信我們,道誠君將在第一時間回覆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