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個高中生物課本裡的「肌肉女」嗎?如今被移出教科書

2020-12-06 甜橙奶爸

還記得高中生物課本裡的肌肉女嗎?如今被移出教科書!

在學生時代,很多學生喜歡關注課本當中的一些圖片,很多圖片都會讓學生們耳目一新,感覺很有趣,特別是在生物書上,很多圖片學生們都沒有見過,面對這種未知的事物,許多人都充滿了好奇,例如剛剛發了新課本,許多學生就會挨個翻個遍,為的就是找到一些新奇的事物。

相信許多人對於高中生物課本中的肌肉女有著特殊的印象,在這張圖片中,有一位國外的健美女性在展示自己獨特的身材,給學生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是這張圖片如今卻被刪除了。那麼教育部門為什麼會將生物課本中的肌肉女移出課本呢?其實原因也令許多人無奈。

有專家表示,將生物書中肌肉女移出教科書是因為許多學生看到這張圖片後打持不住,而且這張圖片看起來很怪異,即使生生物課本也並不是很適合用來描述蛋白質,當然也有很多學生表示這張圖片並沒有什麼特別,而且也不會有男同學把持不住,如果看這個都把持不住,那麼看其他圖片就更把持不住了。

不過有專家還是認為,青春期的學生對於未知事物有著自己的好奇心,如果教科書中有這樣奇怪的圖片,會令許多學生產生遐想,但是筆者認為,刪除這樣的圖片可能有些自欺欺人了,畢竟在我們這個社會,有許多不良的因素影響著孩子,而圖片中的肌肉女對於孩子了解知識來說簡直不值得一提,所以被移出教科書顯得很沒有必要。

教育部門這樣做顯得我國的性教育水平還是有待提升,畢竟一張肌肉女,專家就認為它會讓男同學把持不住,這簡直是令人可笑的事情,青春期的學生對於異性有朦朧的感情,對愛情有所期待,對於性也有所了解,但是教科書中這樣的圖片還是不至於讓男同學產生什麼樣的遐想。

不過教育部刪除這張照片還是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日常生活當中確實會出現很多問題,例如面對性教育,許多家長就會避諱不談,其實這對於孩子來說不一件好事,畢竟如果家長不給學生灌輸一些性教育,外人就更不可能向學生灌輸有關性的知識,所以家長不要一味的逃避性教育。

而且如果孩子正處於青春期,處於叛逆的年齡,家長要時刻注意學生的行為,家長對於學生早戀現象也不要過於的嚴厲管教育,畢竟並不是所有的早戀都會影響學生正常的身心發展和學習,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孩子進行引導和教育。

此次教科書中的肌肉女被刪除,就顯示出了教育部門對於學生正常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視,那麼大家對於教育部門將教科書中的肌肉女西移出教科書有什麼自己的想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高中生物課本「肌肉女」被刪惹爭議,老師:影響不好!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說起來,各位家長還記得小時候念書時的課本嗎?那時候,我們經常在語文書、歷史書上塗鴉,數學書、英語書上畫畫,唯獨對生物書「手下留情」!畢竟,生物書包含的「信息量」過大,許多插圖都讓人「一言難盡」,就算是生物老師也總是避嫌讓我們自主學習呢!
  • 高中生物課本「肌肉女」被刪,專家解釋:尺度過大,怕學生受不住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說起來,各位家長還記得小時候念書時的課本嗎你說初中生物課本插圖令人臉紅就算了,高中生物課本哪裡犯錯了?
  • 還記得那個一身肌肉,被稱為「女版強森」的醫生嗎?如今怎麼樣了
    因為社會的快節奏需要年輕人們每天都奔波在去工作的路上或是辦公室裡,有時候一坐或者一站就是一整天。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花時間去健身運動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工作有時候十分辛苦,所以一有空閒的時間,大多數的年輕人都會選擇宅在家裡或是出去玩耍,而不會把寶貴的時間花費在健身上面。現在隨著健身行業的發展,以及社會上新聞經常播報的年輕人工作忙碌而產生一些不好的現象,讓不少的人也有些注意健身這方面的問題了。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為什麼?
    張衡地動儀的發明讓很多學生崇拜,曾經出現在課本裡的張衡地動儀卻被移出了教科書。更有院士稱,它模型簡陋粗糙,對地震的敏感度低於居民。這是怎麼回事?這一切還要從學生時代的課文說起。我記得小時候看到地動儀的照片的時候,真的覺得張衡這個人很厲害,幾千年前就能檢測到地震。
  • 高中生物課本「肌肉女」插圖被刪,專家解釋: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
    生物是我們系統地認識到人體的一門課程,也是我們中小學生的必修課程,記得在初中的生物書本上就有人體構造圖,讓青澀的少男少女們羞澀不已,最近高中的生物書突然火了,央視點名批評高中生物書的插圖有不良內容,到底是哪一個插圖讓央視也如此生氣呢?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中國院士稱:房梁上吊一塊肉都比那個強
    所幸如今科技的發展能夠儘量的挽救損失,保護百姓。如今科技發展社會進步,地震雖然可怕但依舊能萬全的準備。可在古代又如何預測地震呢?  其實教科書裡的地動儀模型應該稱為"王氏地動儀",是原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王振鐸耗時一年多時間設計出1:10比例的木質"張衡地動儀"。  由王振鐸復原的地動儀的消息一出,震驚中國,全國中小學生教科書馬上編入,就連中國地震局也用這部模型做標誌。耗時一年時間鑽心研究,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不僅成果顯著,就連世人都大加讚嘆。
  • 已經移出教科書?
    大家都學過歷史課本中一篇文章,是被老師重點強調的,關於張衡地動儀。張衡是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發明家,科學家。就今來說,算河南南陽人。而張衡一生最傑出的發明就是能夠預測地震的候風地動儀。相信不少小夥伴還記得歷史課本中紙張與墨的香氣,以及那一頁泛著古色的候風地動儀圖片。候風地動儀外表精細,華麗,內部結構複雜,有一根支柱和八道機關。
  • 盤點高中生物課本大尺度內容,請用科學眼光看待
    原來在直播平臺上上課的時候,上到了減數分裂的這段內容,上過高中的人都知道,要講減數分裂,那麼就一定要講到「精子」、「卵子」等的形成,但是這些詞彙,在直播平臺裡屬於敏感詞彙,所以這名老師的直播間就這麼給封了,直播間因為這個原因被封,還真的是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 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
    近些年,新編歷史課本逐漸被採用,納入正式教學教科書使用範疇。隨之而來的,就是改動部分引起的公眾情緒,整體來說,批評聲音佔多。究其根源,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對新編歷史課本的增刪修改引起了社會的普遍不滿。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引起了廣泛的討論,那就是張衡地動儀被移出了課本。張衡的地動儀為何被移出課本?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此前的仿造模型不具有張衡地動儀的預測功能,而張衡的地動儀又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因此真正的張衡地動儀究竟能否預測地震,就成了疑問,最終課本將其剔除。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中科院院士:房梁上掉塊肉都比那個強
    張衡的地動儀很多人都應該不陌生,畢竟作為曾經課本上的經典圖像被許多人所熟知,而且還有不少地方將課本上的圖片做成了實物,供人們所欣賞,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卻很難評估,畢竟這只是個複製品,是否真的達到了古代這個物件的功能。
  • 張衡地動儀移出教科書,為何說房梁下吊一塊肉都比它強?
    除此之外,我國古代還有一個發明是出現在過我國教科書上的,但是現在卻被移出了課本,它就是東漢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在人類的歷史上有著很多的自然災害,比如火山爆發、海嘯、泥石流等,最近經常爆發的還是地震,人類已經幾千年飽受地震的荼毒,在地震面前,我們受到的只有數不清的人員傷亡,有的地震甚至不僅是房塌地陷,還會引起其他的災難。
  • 渾天儀被印在韓國鈔票上,地動儀卻被移出中國教科書,怎麼回事?
    中國在歷史上經歷了2000多年的封建時期,雖說那個時候人們的思想是非常傳統和落後的,但是值得驕傲的是,在封建時期,中國在軍事、科技、政治、文化方面都曾是一個強國,歷朝歷代都出現過驚人的科技成果,四大科技發明是令我們至今提起都滿是驕傲的事情。
  • 第三季「最美教科書」來了!別人家的課本美炸了!
    第三季「最美教科書」來了!別人家的課本美炸了! 你還記得曾經 上學的課本是什麼樣的嗎?
  • 你還記得嗎?那些年小學課本裡的抗日英雄
    你還記得嗎?那些年小學課本裡的抗日英雄 2018年8月16日 01:42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你還記得嗎?那些年小學課本裡的抗日英雄  【你還記得嗎?那些年小學課本裡的抗日英雄】將日本侵略者送入八路軍包圍圈的放牛娃王二小、寧死不屈縱身跳下懸崖的狼牙山五壯士……出現在小學課本中的英雄故事讓我們感動,更記住了信仰和責任。翻開課本,讓我們一起重溫那些抗日英雄吧!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真的能預測地震嗎?為何它被移出教科書?
    而地動儀作用如此巨大,為何現在還沒有被普遍使用呢?又為何被移出了教科書呢?張衡是東漢時期著名數學家、天文學家、文學家,他在我國的天文學、地震學方面都做出巨大貢獻。張衡的祖父就是當地大儒,漢光武帝登基後,張衡的祖父張堪就被漢光武帝提拔為蜀郡太守。在蜀郡內,張堪清正廉潔,備受百姓愛戴。
  • 民國生物教科書中「基因」概念的演變
    西方遺傳學家對基因認識的不斷深入,就為「基因」進入我國高中生物教科書奠定了重要基礎。    20世紀20年代,中國教育界的改革如火如荼。1929年公布的《高級中學普通科生物學暫行課程標準》明確了高中生物課要注重揭示生命現象的本質,教材提綱開始要求高中生物學教材介紹遺傳學的知識內容,這就為「基因」進入高中生物教科書創造了必要條件。
  • 你還記得哪些語文課本?它構建了我們最初的文學想像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葉聖陶撰文、豐子愷插畫的1932年版《開明國語課本》重印,一上市便被搶購一空,好評如潮,秒殺當下所有暢銷書。同時熱賣的民國老課本還有《商務國語教科書》和《世界書局國語讀本》。一本爺爺輩的國語課本竟有如此大魅力,穿越80年歲月,還能勾走現代年輕人的魂兒。
  • 我國院士:房梁上吊一塊肉,都比地動儀強,張衡地動儀被移出課本
    2017年,在新編的七年級上冊歷史教科書中,一個被國人廣為熟悉的身影消失了,它就是張衡的地動儀,它來自東漢時期,距今已經近2000年。張衡發明的地動儀一直以來都被國人津津樂道,在那個對科學懵懂的時代,受到時代限制和思想束縛的中國人,破天荒地發明了這樣一個能夠預測地震的充滿神奇色彩的科學物品,讓今天的人們充滿了好奇和崇敬。根據記載,張衡曾經在京師洛陽成功預測了一次地震。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精準預測地震,為何被移出了教科書?看完漲知識了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精準預測地震,為何被移出了教科書? 看完漲知識了 很多人從小便從教科書中,讀到過關於張衡和他發明的地動儀。往往還有這一張精美的配圖,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橢圓的大水壺,同時有八個仰著頭張牙舞爪的金龍,對於底下張嘴的金色大蟾蜍。每一條龍都象徵著一個方位。
  • 漢代古人發明的「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專家:明顯是偽造的
    今天我們來看看東漢時期的一種科學儀器,它被稱為地動儀,相信讀者對教科書上的地動儀都極為熟悉。他當時製作的地動儀有八個方向,當地震發生時,銅球會朝地震的那個方向掉落。當地動儀第一次測試時,西邊的銅球掉了下來,但此時洛陽沒有地震。直到幾天後,甘肅西部的人們回來報告幾天前發生了地震,人們才發現地動儀非常靈敏,能夠準確預測地震位置。這一事件已被載入史冊。所以現代人說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比西方先進很多年,僅這臺地動儀就比西方地動儀領先17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