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星莢蒾扦插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2021-01-14 吉山花瑤

粉星莢蒾扦插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周敏君等

粉星莢蒾是忍冬科莢蒾屬常綠灌木,樹高 1m 左右,冠幅 0.8m 左右,樹冠勻稱,枝葉緊湊,樹姿優美。單葉,對生,葉片節間短,葉橢圓形,葉厚,葉被絨毛,暗綠色,具光澤,先端尖;復傘形花序,平展,花蕾整齊,集生枝頂;冬季的花蕾紅色,紅蕾時間長達 3 個月;春季開花,兩性花,白色小花,花冠鐘形,芳香濃鬱。雄蕊 5,花葯伸出花冠。雌花的花柱粗短,宿存,柱頭 2 ~ 3 裂,子房 1 室,1 胚珠。萼筒具 5 齒,宿存。花期從仲冬至翌年仲夏,依氣候和栽培變種而異。果期 8 ~ 9 月,漿果藍黑色,核扁,有背溝和腹溝,具 1 種子。生長快,葉片大。莢蒾原產黃河以南,秦嶺以南亞熱帶山地及溫帶,7 ~ 9 區。適應性強,耐寒性強,萌芽力強,性健壯。宜植於空曠處,喜光,耐陰,耐海濱環境,耐夏季乾旱,喜排水良好的土壤。適生於石灰性土,耐鹼性土。適度修剪,形成色塊、矮籬和球形樹冠,美觀大方,冬季花蕾紅色,集聚枝頭,實為冬景一佳。春季小白花布滿枝頭,芳香宜人,是優良的觀花、觀果和觀葉植物,可片植、叢植和列植,被廣泛用於園林工程。可作樹籬,裝緣,混合花境,基礎種植,也可叢植於花園,修剪成球形等整型樹或作盆景。2007 年由浙江森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從日本引進粉星莢蒾小苗,經安全性、區域性、適應性試驗,並且採用不同植物催根劑、不同濃度、不同基質配方及扦插方法的試驗,獲得成功。近年來投入規模化生產穴盤苗、苗床苗、容器苗、球形苗和矮籬苗 100 多萬株,適應範圍: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片植、叢植、列植,種植於庭院、公園、河旁、海濱,是優良的觀花系列植物。

商品苗規格

穴 盤 苗 穴 盤 規 格:72 孔, 寬27cm、長 54cm、深 5.5cm。成苗規格:苗高 5cm 以上,根系發達,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苗時間:從扦插至成苗 12個月,成品率 85%以上。

苗床苗將基質鋪填在床上進行扦插,成苗規格:苗高 5cm 以上,根系發達,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苗時間:從扦插至成苗 12 個月,成品率 85%以上。

軟質小容器苗容器規格:軟質、口徑 12cm、深度 10cm。成苗規格:苗高 30cm 以上,2 ~ 3 個分枝,根系發達,植株健壯,無病蟲害,冠幅勻稱。成苗時間:從穴盤苗或苗床苗移入容器開始至出苗 12 個月,成品率 95%以上。

硬質小容器苗容器規格:硬質、口徑 13cm、深度 11cm。成苗規格:苗高 40cm 以上,3 ~ 5 個分枝,根系發達,植株健壯,無病蟲害,冠幅勻稱。成苗時間:從穴盤苗或苗床苗移入容器開始至出苗 18 個月,成品率 95%以上。

2 加侖容器苗容器規格:口徑26cm、 深 度 21cm。 成 苗 規 格: 苗 高60cm 以 上, 冠 幅 40cm 以 上, 分 枝 9個以上,根系發達,冠形飽滿,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苗時間:從穴盤苗或苗床苗移入容器開始至出苗 36 個月,成品率 95%以上。

5 加侖容器苗容器規格:口徑35cm、 深 度 23cm。 成 苗 規 格: 苗 高80cm 以上,冠幅 60cm 以上,分枝 16個以上,樹形緊湊,冠形飽滿,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苗時間:從穴盤苗或苗床苗移入容器開始至出苗 48 個月,成品率 95%以上。

球形苗採用地栽方式,成苗規格:苗高 80cm 以上,冠幅 60cm 以上,根系發達,樹冠呈現圓球形,冠幅勻稱,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苗時間:從軟質小容器苗移入大田開始至出苗 36 個月,成品率 95%以上。

矮籬苗採用地栽方式,成苗規格:綠籬高度 80cm 左右,冠形整齊,根系發達,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苗時間:從軟質小容器苗移入大田開始至出苗 36個月,成品率 95%以上。

採穗圃

圃地 選擇土壤質地疏鬆、肥沃微酸性、中性至微鹼性的土地作採穗圃,翻耕、開溝、做床,在田塊周圍開深溝,苗床床面寬 120cm,床面土塊整細,床面中間稍高,兩側稍低。步道寬40cm,深 25cm,步道兩頭低中間稍高,形成一定的坡度,保證排水暢通。

移栽於 11 月上旬至翌年 3 月進行移栽,株距 25cm,行距 35cm,每畝種植約 5000 株。定點挖穴,剪除過長的側根,移栽的深度與原來植株的深度一致,用細土堆於根部壓實,及時澆透定根水,床面鋪一層稻草,用來保溼和防止雜草生長。

管理在緩苗期要及時澆水,如遇連續晴天,移栽後的第 4 天就要澆水,以後每隔 10 天澆 1 次水,如果連續雨天,要及時排水,給以全光照條件,促進穗條木質化。移栽之後 15 天開始,3 ~ 8 月,每隔半個月撒施 1 次尿素或複合肥,每次每畝 15kg,9 月以後停止施速效肥。11 ~ 12 月,施 1 次腐熟的有機肥,每畝 1500kg,開溝埋施。撒施尿素或複合肥時,結合鬆土除草進行,施在行間,以不傷苗木莖、枝條和葉片為準。採穗後,立即施 1 次速效肥肥,每畝 20kg。除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苗床上做到基本無雜草。雨後晴天,要及時鬆土除草,以防止土壤板結。

繁 育

剪穗根據不同地區當年氣候狀況,當枝條半木質化時就可以剪穗,1年兩次:5 月下旬和 9 月中旬。穗條長度約 3cm,保留 2 個側芽、2 片對生葉片,基部平切口。

材料採用 72 孔穴盤,寬 27cm、長 54cm、深 5.5cm。基質配方:泥炭 5 ︰蛭石 2 ︰珍珠巖 2 ︰細沙 1(體積比)。

扦 插大 棚 高 架 苗 床, 寬 度168cm, 床 面 鋪 地 布, 橫 向 放 3 只 穴盤。床面、穴盤和基質,用高錳酸鉀800 倍液消毒。扦插完畢,澆水後再噴1000 倍液多菌靈,預防病害。生根劑配方為萘乙酸︰吲哚丁酸 =5 ︰ 5,濃度 1000ppm,穗條基部速蘸約 2 秒,每穴或每個網袋扦插 1 個穗條,扦插深度2cm。扦插後立即澆透水,待葉面晾乾時,噴 1 次 1000 倍液的多菌靈,然後蓋上塑料薄膜,用竹片插成小拱棚,薄膜四周密封,使棚內空氣溼度 95% 以上。大棚頂上有遮陽網,在苗床上方(高2m)架設二道遮陽網,同時採取必要的降溫措施,當塑料薄膜內空氣溫度38℃以上時,要在二道遮陽網下方進行噴霧降溫,特別是晴天高溫時,從上午10 點到下午 4 點,每隔半小時要噴霧 1次。在平時要注意基質溼度,不可過溼,也不可過幹,每天要檢查,當薄膜反面結滿小水滴,小拱棚內空氣相對溼度在95% 以上,不用補充水分;當小水滴很少、基質水分不足時,要在傍晚或陰天,揭開薄膜,澆透水,然後立即將薄膜蓋上密封,一般每隔 7 ~ 10 天澆 1 次水。扦插後 10 天噴第一次葉面肥,以後每隔 7 ~ 10 天,澆水之後噴施 1 次葉面肥,用綠芬葳 1000 倍液噴施,也可用 0.2%尿素噴施或澆施。結合防病,用 1000倍液代森錳鋅噴霧。

煉苗扦插後約 40 天,85% 左右的穗條已髮根就開始煉苗:逐步揭除薄膜,先兩頭揭開通風兩天,然後在傍晚或陰天全部揭開;揭開後要在小拱棚上面蓋上一層遮陽網,兩天之後可以全光照管理;從扦插至成苗 12 個月,成品率 85%以上。

商品苗製作

穴盤苗將穗條扦插到 72 孔、寬27cm、長 54cm、深 5.5cm 的穴盤中,每個孔扦插 1 個穗條,經 12 個月的精心培育,形成穴盤苗:苗高 5cm 以上,根系發達,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品率 85%以上。

苗床苗將基質鋪填在床上進行扦插,基質厚度約 7cm,株距 4cm、行距6cm,經 12 個月的精心培育,形成苗床苗:苗高5cm以上,根系發達,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品率 85%以上。

軟質小容器苗將穴盤苗或苗床苗移入口徑 12cm、深度 10cm 軟質小容器中,每個容器移栽 1 株,經 12 個月的精心培育,形成軟質小容器苗:苗高30cm 以上,2 ~ 3 個分枝,根系發達,植株健壯,無病蟲害,冠幅勻稱,成品率 95%以上。

硬質小容器苗將穴盤苗或苗床苗移入口徑 13cm、深度 11cm 硬質小容器中,每個容器移栽 1 株,經 18 個月的精心培育,形成硬質小容器苗:苗高40cm 以上,3 ~ 5 個分枝,根系發達,植株健壯,無病蟲害,冠幅勻稱,成品率 95%以上。

2 加侖容器苗將穴盤苗或苗床苗移入口徑 26cm、深度 21cm 的容器中,每個容器移栽 3 株,經 36 個月的精心培育,形成 2 加侖容器苗:苗高 60cm以上,冠幅 40cm 以上,分枝 9 個以上,根系發達,冠形飽滿,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品率 95%以上。

5 加侖容器苗 將穴盤苗或苗床苗移入口徑 35cm、深度 23cm 的容器中,每個容器移栽 3 株,經 48 個月的精心培育,形成 5 加侖容器苗:苗高 80cm 以上,冠幅 60cm 以上,分 枝 16 個 以 上, 樹 形 緊 湊, 冠 形飽滿,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品率95%以上。

矮籬苗應用

球形苗將軟質小容器苗移入大田 中, 株 距 80cm、 行 距 100cm, 每畝約 800 株,經 36 個月的精心培育,形成球形苗:苗高 80cm 以上,冠幅60cm 以上,根系發達,樹冠呈現圓球形,冠幅勻稱,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品率 95%以上。應用於園林景觀或花境。

矮籬苗將軟質小容器苗移入大田中,株距 50cm、行距 60cm,每平方米約 3 株,經 36 個月的精心培育,形成矮籬苗:綠籬高度80cm左右,冠形整齊,根系發達,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品率 95%以上。應用於園林工程時可整體搬遷移栽一次定型。

相關焦點

  • 瓶子草盆景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瓶子草盆景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繁殖瓶子草可用播種、分株、扦插等方法繁殖,規模化生產可通過組織培養快繁。分株繁殖 成熟的瓶子草植株會從球根的基部萌生許多側芽,使整盆過度擁擠而影響植株生長。可在3~4月份進行分株繁殖,將瓶子草從盆中挖出,分盆時要避免植株根系受傷,去除多餘的土壤,將新芽點從母莖剝離。
  • 紅絨球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紅絨球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紅絨球別名紅合歡、美洲歡、美蕊花、朱纓花,為含羞草科朱纓花屬常綠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原產南美洲熱帶或亞熱帶地區,我國廣東、雲南、臺灣、廈門、廣西等地有栽培。紅絨球株高可達2~3m,枝條擴展,小枝圓柱形,褐色,粗糙。
  • 烏桕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烏桕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烏桕為大戟科烏桕屬落葉喬木,春秋兩季葉色紅豔奪目,分布於中國黃河以南的各省區,現已被廣泛應用在美化城市、公園、庭院、小區、道路街景中。烏桕高可達 15m,樹冠整齊。葉互生,紙質。葉片菱形、菱狀卵形或稀有菱狀倒卵形。烏桕的花為總狀花序,蒴果,成熟時呈黑色,梨狀球形。
  • 盆栽銀邊彩葉桂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盆栽銀邊彩葉桂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繁 殖銀邊彩葉桂可採用扦插、嫁接、壓條等方法繁殖。但在生產中壓條成活率相對較低,而扦插和嫁接成活率高、易操作,適合大規模栽培,在實際生產中應用普遍。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分為有土扦插繁殖和無土扦插繁殖,兩者扦插基質不同,而技術和操作方法基本相同。①扦插時間。
  • 狸藻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狸藻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李春華 李柯澄狸藻又稱水芆、膀胱囊,狸藻科狸藻屬植物,為食肉植物中陣容最大族群,它們有漂浮於水面、匍匐地表、陸生於樹上等 3 種生長形態,是具活性囊狀捕蟲結構的小型食蟲植物。狸藻品種眾多,形態各異,大多數都有漫長的花期,會開出成片可愛的小花。花朵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顏色,是所有食蟲植物花中的皇冠。
  • 黃金葉別名金露花、籬笆樹、花牆刺,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黃金葉別名金露花、籬笆樹、花牆刺,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陳少萍黃金葉別名金露花、籬笆樹、花牆刺,為馬鞭草科假連翹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其株型潔淨、颯爽明媚,株高 3 ~ 4m,枝下垂或平展,莖四方,綠色至灰褐色。
  • 臺灣長果桑的扦插繁殖及田間高效栽培技術
    臺灣長果桑的扦插繁殖及田間高效栽培技術臺灣長果桑,又名超級果桑、紫金蜜桑,是水果形的桑樹品種。臺灣長果桑是由臺灣專家將大果桑和其他幾種野生長果桑經幾次授粉後改良而成的優良品種,具有品質優、抗病性強、產量和開發價值高的特點,深受廣大種植戶的喜愛。臺灣長果桑喜光喜溫,能耐-2℃~40℃的溫度範圍,對氣候條件、土壤條件要求不高,在我國大部分省份均可種植 。
  • 盆景多肉植物蛛絲卷絹的繁殖與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盆景多肉植物蛛絲卷絹的繁殖與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1 形態特徵蛛絲卷絹的根系較發達,植株初為單生,單株直徑1.5 ~ 5 cm,植株較矮,接近球形,貼地而生。葉片扁平細長,環生,綠色,在土壤排水性良好、陽光充足、溫差大( 或低溫) 的環境下葉片背面變紅或變紫。
  • 秋紫蠟的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秋紫蠟的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1  秋紫蠟的繁殖技術秋紫蠟種苗和大規格苗木的繁殖多採用嫁接的方法,以白蠟為砧木,優良秋紫蠟品種作接穗。病蟲害防治:待接穗萌發後,及時防治美國白蛾、青刺蛾等害蟲。可施用20%的滅幼脲800倍液每60d噴灑1次 ,還應注意巡查嫁接口處灰暗斑暝的危害。1.1.6  秋紫蠟種苗的成型培育   一年生嫁接苗移栽及管理方法:一年生嫁接苗移栽前先準備好苗床,按株行距 50cm×50cm 。
  • 聖誕樹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聖誕樹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1 栽培技術1.1 採種 聖誕樹 3~5a 即可開花結實,5~6 月莢果由綠色變為紫褐色時,即可採收,過遲則果莢自然裂開種子脫落,採收時在地上鋪 1 層塑料薄膜,用竹竿打擊,莢果及種子即可脫落,收集起來,曝曬 1~3d,使未裂開的莢果開裂
  • 大戟屬多肉植物繁殖盆栽病蟲害防治技術
    大戟屬多肉植物繁殖盆栽病蟲害防治技術1 繁殖1.1 無性繁殖大戟屬多肉植物的繁殖分為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種,無性繁殖的使用頻率比較高。常用的繁殖方式是扦插、分株和嫁接。在進行扦插時,一般會選擇健壯的枝條或者母株上生長出來的新芽作為插穗的原始材料。
  • 腋花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腋花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李春華 李柯澄腋花蘭又稱肋莖蘭、帽子蘭、葉心蘭,是蘭科腋花蘭屬植物,是美洲熱帶地區中最珍奇類觀賞植物之一。其花大多數較小,但形狀奇特,花序著生於莖頂端,出現在葉片主脈的基部。總狀花序或單花,以深綠色的葉片襯託出一朵朵或一串串美麗的豔麗花朵,非常醒目誘人。
  • 三角梅扦插繁殖技術淺談
    三角梅扦插繁殖技術淺談五彩茶園三角梅系紫茉莉科葉子花屬植物,又名葉子花、勒杜鵑、三角花、九重葛、寶巾花,原產南美洲巴西、秘魯、阿根廷等國,現在全國各地都有栽培。三角梅常用的繁殖方法有高壓繁殖、種子繁殖、扦插繁殖。
  • 炮仗花如何扦插繁殖?
    炮仗花的生長習性炮仗花的生命力比較頑強,生長旺盛,比較容易栽培。它喜歡陽光充足的生長環境,要求通風。喜歡高溫高溼,土壤以酸性的排水性良好的沙質土壤為佳。是否可以扦插炮仗花是可以扦插的,這也是常用的繁殖方法,若是掌握了扦插的方法,成活率也是比較高的。在扦插時應選好時間,可選在春夏的5-6月份進行,也可選在秋季的9-10月份進行。只有選對了時間,枝條生根的機率就會提高。
  • 鬱香蘭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鬱香蘭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李春華 李柯橙鬱香蘭為地生和石生,很少附生,假鱗莖叢生成大而呈長扁橢圓形,高可達 20cm。假鱗莖頂端具 2 ~ 4 片葉,長可達 60cm 以上。分株繁殖分株繁殖較易成活,而且能在當年正常開花。因此分株是鬱香蘭繁殖主要方式,通常在早春假鱗莖基部尚未恢復生長時進行,分株時需用剪刀或刀片從假鱗莖連接點分開,每叢2 ~ 3 個假鱗莖,並浸泡入 50% 多菌靈800 倍液 +72% 農用硫酸鏈黴素 2000 倍液中消毒 15 分鐘,撈出後置於陰涼處稍晾乾。
  • 中山杉扦插繁殖技術及移栽
    中山杉扦插繁殖技術及移栽中山杉是國家級的園林綠化良種木,在園林綠化、生態建設和灘涂造林等許多領域中都可以發揮其重要作用。根據江蘇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陳永輝教授的試驗可知,中山杉扦插育苗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至少可以將苗木成活率提高至80%。本文主要針對中山杉扦插繁殖的全過程技術要點進行詳細的探討。1 中山杉扦插圃地與插床的準備根據中山杉的實際生長特點,其扦插圃地的選擇標準是地勢較為平坦、病蟲害發生頻率低、土質疏鬆、排灌與管理便利的砂質壤土。
  • 園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與栽培管理
    2 繁殖技術2.1 扦插繁殖技術扦插繁殖技術指的是用花卉的營養器官來作為材料,這種繁殖技術只能用於繁殖適應氣候以及環境較強的植株。2.2 嫁接繁殖技術顧名思義嫁接繁殖這項技術是通過將一種花卉的器官嫁接刀另一種花卉上實現繁殖的,這種繁殖技術對於操作人員的技術熟練程度以及嫁接時候的天氣狀況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
  • 江浙一帶切花菊病蟲害防治技術
    江浙一帶切花菊病蟲害防治技術陳 煒隨著菊花生產規模的擴大,病蟲害危害也逐年加重。不同地區自然氣候條件不同,病蟲害的管理不同。筆者經過 10 多年在江浙一帶種植生產切花菊經驗,觀察記錄得出以下病害、蟲害防治經驗。
  • 四照花的栽培管理與病蟲害防治
    【栽培管理】多行播種繁殖,種子收穫後隨即播種或低溫層積12O天以上翌年春播。也可行分株、扦插及壓條繁殖。苗期需加強田間管理,注意及時澆水、鬆土、除草和施肥,促使幼苗旺盛生長。至3齡即可用於定植,約8齡可開花。栽植應選半陰或西側遮蔭條件,以防日灼葉焦。主要病害有葉斑病,可噴灑苯菌靈或代森鋅防治。
  • 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的難點和思路
    茶園生態化建設模式,涵蓋茶葉品種、栽培、土壤、生物、植保、肥料等領域。秉承以人類為中心的理性生態倫理學思想,為復興茶產業而努力。因此,開展生物防治技術研究具有一定的意義,對促進我國綠色植物市場經濟的發展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