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星莢蒾扦插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周敏君等
粉星莢蒾是忍冬科莢蒾屬常綠灌木,樹高 1m 左右,冠幅 0.8m 左右,樹冠勻稱,枝葉緊湊,樹姿優美。單葉,對生,葉片節間短,葉橢圓形,葉厚,葉被絨毛,暗綠色,具光澤,先端尖;復傘形花序,平展,花蕾整齊,集生枝頂;冬季的花蕾紅色,紅蕾時間長達 3 個月;春季開花,兩性花,白色小花,花冠鐘形,芳香濃鬱。雄蕊 5,花葯伸出花冠。雌花的花柱粗短,宿存,柱頭 2 ~ 3 裂,子房 1 室,1 胚珠。萼筒具 5 齒,宿存。花期從仲冬至翌年仲夏,依氣候和栽培變種而異。果期 8 ~ 9 月,漿果藍黑色,核扁,有背溝和腹溝,具 1 種子。生長快,葉片大。莢蒾原產黃河以南,秦嶺以南亞熱帶山地及溫帶,7 ~ 9 區。適應性強,耐寒性強,萌芽力強,性健壯。宜植於空曠處,喜光,耐陰,耐海濱環境,耐夏季乾旱,喜排水良好的土壤。適生於石灰性土,耐鹼性土。適度修剪,形成色塊、矮籬和球形樹冠,美觀大方,冬季花蕾紅色,集聚枝頭,實為冬景一佳。春季小白花布滿枝頭,芳香宜人,是優良的觀花、觀果和觀葉植物,可片植、叢植和列植,被廣泛用於園林工程。可作樹籬,裝緣,混合花境,基礎種植,也可叢植於花園,修剪成球形等整型樹或作盆景。2007 年由浙江森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從日本引進粉星莢蒾小苗,經安全性、區域性、適應性試驗,並且採用不同植物催根劑、不同濃度、不同基質配方及扦插方法的試驗,獲得成功。近年來投入規模化生產穴盤苗、苗床苗、容器苗、球形苗和矮籬苗 100 多萬株,適應範圍: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片植、叢植、列植,種植於庭院、公園、河旁、海濱,是優良的觀花系列植物。
商品苗規格
穴 盤 苗 穴 盤 規 格:72 孔, 寬27cm、長 54cm、深 5.5cm。成苗規格:苗高 5cm 以上,根系發達,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苗時間:從扦插至成苗 12個月,成品率 85%以上。
苗床苗將基質鋪填在床上進行扦插,成苗規格:苗高 5cm 以上,根系發達,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苗時間:從扦插至成苗 12 個月,成品率 85%以上。
軟質小容器苗容器規格:軟質、口徑 12cm、深度 10cm。成苗規格:苗高 30cm 以上,2 ~ 3 個分枝,根系發達,植株健壯,無病蟲害,冠幅勻稱。成苗時間:從穴盤苗或苗床苗移入容器開始至出苗 12 個月,成品率 95%以上。
硬質小容器苗容器規格:硬質、口徑 13cm、深度 11cm。成苗規格:苗高 40cm 以上,3 ~ 5 個分枝,根系發達,植株健壯,無病蟲害,冠幅勻稱。成苗時間:從穴盤苗或苗床苗移入容器開始至出苗 18 個月,成品率 95%以上。
2 加侖容器苗容器規格:口徑26cm、 深 度 21cm。 成 苗 規 格: 苗 高60cm 以 上, 冠 幅 40cm 以 上, 分 枝 9個以上,根系發達,冠形飽滿,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苗時間:從穴盤苗或苗床苗移入容器開始至出苗 36 個月,成品率 95%以上。
5 加侖容器苗容器規格:口徑35cm、 深 度 23cm。 成 苗 規 格: 苗 高80cm 以上,冠幅 60cm 以上,分枝 16個以上,樹形緊湊,冠形飽滿,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苗時間:從穴盤苗或苗床苗移入容器開始至出苗 48 個月,成品率 95%以上。
球形苗採用地栽方式,成苗規格:苗高 80cm 以上,冠幅 60cm 以上,根系發達,樹冠呈現圓球形,冠幅勻稱,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苗時間:從軟質小容器苗移入大田開始至出苗 36 個月,成品率 95%以上。
矮籬苗採用地栽方式,成苗規格:綠籬高度 80cm 左右,冠形整齊,根系發達,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苗時間:從軟質小容器苗移入大田開始至出苗 36個月,成品率 95%以上。
採穗圃
圃地 選擇土壤質地疏鬆、肥沃微酸性、中性至微鹼性的土地作採穗圃,翻耕、開溝、做床,在田塊周圍開深溝,苗床床面寬 120cm,床面土塊整細,床面中間稍高,兩側稍低。步道寬40cm,深 25cm,步道兩頭低中間稍高,形成一定的坡度,保證排水暢通。
移栽於 11 月上旬至翌年 3 月進行移栽,株距 25cm,行距 35cm,每畝種植約 5000 株。定點挖穴,剪除過長的側根,移栽的深度與原來植株的深度一致,用細土堆於根部壓實,及時澆透定根水,床面鋪一層稻草,用來保溼和防止雜草生長。
管理在緩苗期要及時澆水,如遇連續晴天,移栽後的第 4 天就要澆水,以後每隔 10 天澆 1 次水,如果連續雨天,要及時排水,給以全光照條件,促進穗條木質化。移栽之後 15 天開始,3 ~ 8 月,每隔半個月撒施 1 次尿素或複合肥,每次每畝 15kg,9 月以後停止施速效肥。11 ~ 12 月,施 1 次腐熟的有機肥,每畝 1500kg,開溝埋施。撒施尿素或複合肥時,結合鬆土除草進行,施在行間,以不傷苗木莖、枝條和葉片為準。採穗後,立即施 1 次速效肥肥,每畝 20kg。除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苗床上做到基本無雜草。雨後晴天,要及時鬆土除草,以防止土壤板結。
繁 育
剪穗根據不同地區當年氣候狀況,當枝條半木質化時就可以剪穗,1年兩次:5 月下旬和 9 月中旬。穗條長度約 3cm,保留 2 個側芽、2 片對生葉片,基部平切口。
材料採用 72 孔穴盤,寬 27cm、長 54cm、深 5.5cm。基質配方:泥炭 5 ︰蛭石 2 ︰珍珠巖 2 ︰細沙 1(體積比)。
扦 插大 棚 高 架 苗 床, 寬 度168cm, 床 面 鋪 地 布, 橫 向 放 3 只 穴盤。床面、穴盤和基質,用高錳酸鉀800 倍液消毒。扦插完畢,澆水後再噴1000 倍液多菌靈,預防病害。生根劑配方為萘乙酸︰吲哚丁酸 =5 ︰ 5,濃度 1000ppm,穗條基部速蘸約 2 秒,每穴或每個網袋扦插 1 個穗條,扦插深度2cm。扦插後立即澆透水,待葉面晾乾時,噴 1 次 1000 倍液的多菌靈,然後蓋上塑料薄膜,用竹片插成小拱棚,薄膜四周密封,使棚內空氣溼度 95% 以上。大棚頂上有遮陽網,在苗床上方(高2m)架設二道遮陽網,同時採取必要的降溫措施,當塑料薄膜內空氣溫度38℃以上時,要在二道遮陽網下方進行噴霧降溫,特別是晴天高溫時,從上午10 點到下午 4 點,每隔半小時要噴霧 1次。在平時要注意基質溼度,不可過溼,也不可過幹,每天要檢查,當薄膜反面結滿小水滴,小拱棚內空氣相對溼度在95% 以上,不用補充水分;當小水滴很少、基質水分不足時,要在傍晚或陰天,揭開薄膜,澆透水,然後立即將薄膜蓋上密封,一般每隔 7 ~ 10 天澆 1 次水。扦插後 10 天噴第一次葉面肥,以後每隔 7 ~ 10 天,澆水之後噴施 1 次葉面肥,用綠芬葳 1000 倍液噴施,也可用 0.2%尿素噴施或澆施。結合防病,用 1000倍液代森錳鋅噴霧。
煉苗扦插後約 40 天,85% 左右的穗條已髮根就開始煉苗:逐步揭除薄膜,先兩頭揭開通風兩天,然後在傍晚或陰天全部揭開;揭開後要在小拱棚上面蓋上一層遮陽網,兩天之後可以全光照管理;從扦插至成苗 12 個月,成品率 85%以上。
商品苗製作
穴盤苗將穗條扦插到 72 孔、寬27cm、長 54cm、深 5.5cm 的穴盤中,每個孔扦插 1 個穗條,經 12 個月的精心培育,形成穴盤苗:苗高 5cm 以上,根系發達,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品率 85%以上。
苗床苗將基質鋪填在床上進行扦插,基質厚度約 7cm,株距 4cm、行距6cm,經 12 個月的精心培育,形成苗床苗:苗高5cm以上,根系發達,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品率 85%以上。
軟質小容器苗將穴盤苗或苗床苗移入口徑 12cm、深度 10cm 軟質小容器中,每個容器移栽 1 株,經 12 個月的精心培育,形成軟質小容器苗:苗高30cm 以上,2 ~ 3 個分枝,根系發達,植株健壯,無病蟲害,冠幅勻稱,成品率 95%以上。
硬質小容器苗將穴盤苗或苗床苗移入口徑 13cm、深度 11cm 硬質小容器中,每個容器移栽 1 株,經 18 個月的精心培育,形成硬質小容器苗:苗高40cm 以上,3 ~ 5 個分枝,根系發達,植株健壯,無病蟲害,冠幅勻稱,成品率 95%以上。
2 加侖容器苗將穴盤苗或苗床苗移入口徑 26cm、深度 21cm 的容器中,每個容器移栽 3 株,經 36 個月的精心培育,形成 2 加侖容器苗:苗高 60cm以上,冠幅 40cm 以上,分枝 9 個以上,根系發達,冠形飽滿,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品率 95%以上。
5 加侖容器苗 將穴盤苗或苗床苗移入口徑 35cm、深度 23cm 的容器中,每個容器移栽 3 株,經 48 個月的精心培育,形成 5 加侖容器苗:苗高 80cm 以上,冠幅 60cm 以上,分 枝 16 個 以 上, 樹 形 緊 湊, 冠 形飽滿,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品率95%以上。
球形苗將軟質小容器苗移入大田 中, 株 距 80cm、 行 距 100cm, 每畝約 800 株,經 36 個月的精心培育,形成球形苗:苗高 80cm 以上,冠幅60cm 以上,根系發達,樹冠呈現圓球形,冠幅勻稱,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品率 95%以上。應用於園林景觀或花境。
矮籬苗將軟質小容器苗移入大田中,株距 50cm、行距 60cm,每平方米約 3 株,經 36 個月的精心培育,形成矮籬苗:綠籬高度80cm左右,冠形整齊,根系發達,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品率 95%以上。應用於園林工程時可整體搬遷移栽一次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