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與航天科技集團 哈工大共同籤署《海洋無人裝備與技術聯合創新...

2021-01-11 瀟湘晨報

近日,威海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工業大學正式籤署《海洋無人裝備與技術聯合創新中心合作協議》,三方將圍繞成立海洋無人裝備與技術聯合創新中心、加強海洋無人裝備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建設海洋高端裝備試驗場等領域深入開展合作,加快推進威海國際海洋科技城建設。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我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主導力量,轄有8個大型科研生產聯合體、11家專業公司、13家境內外上市公司以及若干直屬單位,主要從事運載火箭、各類衛星、飛船、深空探測器等宇航產品和飛彈武器系統的研發生產、試驗發射。哈爾濱工業大學是享譽國內外的理工強校、航天名校,創立了中國高校第一個航天學院,擁有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9個國家工程實驗室和研究中心,材料科學進入全球前千分之一行列,工程學學科連續多年進入全球前萬分之一行列。

威海與航天科技集團、哈工大具有深厚的合作基礎。威海海洋區位優勢明顯,國家淺海綜合試驗場是全國唯一在建的海洋綜合試驗場,擁有海洋裝備製造企業約300家,船舶產品涉及15大類40多個品種,其中17個品種填補國內空白。航天科技集團、哈工大多次在我市國家淺海綜合試驗場開展演示試驗,聯合舉辦「太空與海洋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太空與海洋裝備協調創新發展研討會」等學術活動。此次合作,三方將進一步拓展對接領域,共建海洋無人裝備與技術聯合創新中心,聯合開展「天、空、地、海、潛」多維立體海洋無人體系試驗場建設,開展海洋高端探測裝備及無人船、無人機等海上無人系統裝備研發生產和天基海洋環境監測與測繪應用等工作,利用航天技術提升增強海洋裝備能力,打造集共用技術研發、測試試驗、產業化於一體的海洋高端裝備產業鏈條。

下步,威海市工信局將積極會同有關區市及部門進一步加強協調服務,加快推進合作項目落地實施,發揮航天科技集團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的創新能力以及哈工大科研人才優勢,推動我市海洋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威海市工信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哈工大(威海)海洋工程學院院長錢宏亮教授專訪:倚海創業 向海圖強
    近年來,山東省提出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海洋強省行動方案,威海大力實施海洋強市戰略,制定了海洋強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這些也都需要高校提供成果技術支持和人才智力支撐。因此我們的使命就是為國家培養海洋工程領域傑出人才,同時服務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和地方經濟發展。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月11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我校舉行。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旭光,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佟德輝,我校校長單忠德院士,黨委副書記陶勇,校長助理劉宇雷以及校企雙方有關負責同志出席籤約儀式。
  • 2019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圓滿閉幕
    創新海洋科技成果亮相  涵蓋眾多涉海行業   2019青島海科展吸引到了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國家海洋技術轉移中心、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等科研院所、高校及企業500餘家參展商參展。
  • 北航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航天科工集團作為我國航天事業和國防科技工業的中堅力量,始終牢記科技強軍、航天報國使命,為航天強國和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她強調,面向未來,希望雙方在深厚的合作基礎上,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進一步共同探索航天領域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新路徑,攜手共進,合作共贏,為建設航天強國和科技強國做出更大貢獻。
  • 引人才、強平臺,威海經區科技創新工作交出優秀成績單
    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18家,創歷史新高;高端平臺揚帆起航,先後與哈工大(威海)、中國船舶集團、北京大學分別共建天智創新技術研究院、七一六所研發中心、北大海洋研究院等高端創新平臺,引進科技型企業10家、研發人才80餘名,實施重點研發項目10餘項;孵化載體量質齊升,建設科技企業孵化載體17家,孵化總面積52萬平方米,其中省級以上13家、國家級3家,佔全市國家級孵化器總量三分之一;成果轉化實現突破,迪沙科研項目突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和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首屆國際海洋工程裝備科技創新大賽參賽報名正式啟動,呼籲全社會...
    日前,首屆國際海洋工程裝備科技創新大賽將正式啟動,參賽報名已經開始。本次大賽由中國海洋大學、勵展博覽集團主辦,教育部高校海洋科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校海洋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太平洋學會海洋教育分會、中國海洋學會海洋觀測技術分會聯合指導。
  • 《無人船船載水質監測系統》《水質監測無人船安全作業技術標準...
    參會代表合影   為了解決當前我國水環境監測領域無人船作業標準缺乏的現狀,推動無人船這一新興智能化平臺在河湖管護領域的規範化應用,由中國質量檢驗協會與中國水利企業協會聯合立項的《無人船船載水質監測系統》《水質監測無人船安全作業技術標準》第一次標準討論會於2019年11月22日在杭州召開。
  • 俱懷逸興壯思飛——哈工大與中國航天60年
    「試驗一號」衛星是我國第一顆新技術演示驗證微小衛星,也是我國第一顆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主要用於地理環境監測與科學實驗,由哈工大聯合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空間技術研究院、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和西安測繪研究所共同研製,其用戶為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
  • 魯東大學與中集海工院 聯手共建海上航天技術創新中心
    趙暉表示,海上商業火箭發射試驗成功以來,省市各級領導對海上航天事業的發展寄予厚望,煙臺市更是將海洋航天事業發展等納入重點產業規劃,同時提出依託煙臺地方院校集合各方優勢力量,共同建立海上航天技術研究中心的目標和任務。在魯東大學領導班子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各方力量願意以魯東大學為依託,聯合中集海工研究院共同籌建「海上航天技術創新中心」。
  • 航天科技集團2020年十大新聞
    2020年2月,航天科技集團黨組領導在發射場指導發射任務和疫情防控工作為減少疫情對經濟運行造成的影響,航天科技集團全體幹部職工擼起袖子加油幹,航天工程任務按計劃有序進行,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和航天服務業持續發力
  • 中國航天科工與通用技術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暨航天醫科合作協議
    中國航天科工與通用技術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暨航天醫科合作協議 2020-12-30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載人航天總體部部長龍江一行來訪
    哈工大報訊(吳洪興 文/圖)2月19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哈工大載人航天領域合作研討會在我校科學園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五院載人航天總體部部長龍江、空間實驗室項目總工程師楊宏一行與我校相關部門領導就載人航天領域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等問題進行了廣泛交流。
  • 北京理工大學與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10月20日,北京理工大學與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航天九院)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共北京市委JMRH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王學軍,航天九院院長任德民、副院長李豔華、副院長姜梁,北理工黨委書記趙長祿、副校長魏一鳴、校長助理閻豔出席籤約儀式。籤約儀式由閻豔主持。
  • 2020青島海科展啟幕,炫酷海洋「黑科技」集體亮相
    展會由山東省政府批准,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青島藍谷管理局聯合承辦。本屆展會以「科技經略海洋,創新實現夢想」為主題,吸引到了500餘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參展,為參觀觀眾帶來一場精彩的海洋科技盛宴。
  • 首屆國際海洋工程裝備科技創新大賽中國區決賽在中國海洋大學開賽
    11月9日,由教育部高校海洋科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校海洋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太平洋學會海洋教育分會、中國海洋學會海洋觀測技術分會聯合指導,中國海洋大學、勵展博覽集團共同主辦的首屆國際海洋工程裝備科技創新大賽中國區決賽在位於山東青島的中國海洋大學開賽。
  • 婉拒清北選擇哈工大隻為投身航天|還有什麼學校專業能幹航天?
    哈工大原屬於航天系統,特色鮮明。哈工大招生辦主任介紹說,這個招生季,已聽說了不止一個「嚴一粟」。在四川、在黑龍江,都有全省排名前兩百的學生,衝著航天專業,一定要上哈工大。當然,航天科技工業包羅萬象,除了字面上與航天相關的專業,其他理工類專業、甚至文科專業都為我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主導力量——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大家選擇院校專業的時候還是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點具體分析。
  • 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加速深度融合,「中國神化」「中國神航」要來了?
    就在8月28日,航天科技集團與航天科工集團在京籤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建設世界一流航天企業集團和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為目標,加速推動全領域深度融合。 繼「中國神車」、「中國神船」後,「中國神化」、「中國神航」也即將來襲?
  • 航天科技集團與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與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據介紹,雙方將在科技工業、金融服務、醫療及醫藥、人才和管理交流、國際化經營等領域開展深入務實合作,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打造央企聯合發展的新典範。籤約儀式上,華潤戰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同時籤署項目合作協議。
  • 「東洲英才風採錄」攻克高端海工裝備核心技術,記招商局海洋裝備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徐立新
    最近,招商工業海門基地高端海工裝備技術分別獲得省科技進步二這些創新成果無不凝聚了招商局海洋裝備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徐立新和他研發團隊的心血。,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海上風電分會副會長,中國無人船試驗場技術委員會、中國船級社技術委員會海洋工程分委會,以及工信部、科技部和招商局集團技術專家委員會成員。
  • 威海南海新區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重點專項技術...
    2020年10月26日,威海南海新區農業與海洋經濟發展局組織有關專家對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承擔,聯合威海市文登區海和水產育苗有限公司和威海市好慧淦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展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重點專項「重要養殖魚類優良種質創製與生殖操作技術研究」項目中「重要養殖魚類高效繁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