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魚這麼恐怖,為啥在亞馬遜流域始終沒有泛濫開來?

2020-12-06 徐曉亞然

食人魚,又稱食人鯧,名字就是如此霸氣,相當多的影視作品和人們口口相傳讓這種魚名聲大振。其實這種魚的個頭不大,30公分左右,具鮮綠色的背部和鮮紅色的腹部,體側有斑紋,的確有不少觀賞的價值,它的主要棲息地在亞馬遜流域。

食人魚尖利的牙齒

但是除此之外,食人魚就再也看不到什麼溫柔的地方了,這種魚和普通的魚最大的差別就是它有個非常有力的上顎,咬合力大得驚人,有人做過實驗,成年食人魚可以輕易咬斷鋼製的魚鉤。如果強行掰開食人魚的嘴,你會看到兩排異常尖銳的牙齒,這兩排牙齒就是食人魚最大的武器。同時這種魚類聽覺尤為敏銳,最重要的是它們嗜血成性,。一旦發現目標落水,或者嗅到一丁點血腥味,就會群起而攻之,一個食人魚群大概有上千隻左右,上千隻具有尖銳牙齒的魚開始發起攻擊,就是一頭牛掉落水裡,也堅持不了多久的。在巴西,曾經就有人親眼目睹了短短數秒之內,一頭牛就被一群食人魚撕成碎片的恐怖景象,如此看來,恐怖片裡食人魚的情節倒也不完全是藝術加工。

食人魚群在任何區域都是恐怖的存在

在我國,經常聽到有人私自將食人魚放生,從而造成一大片水域物種的恐慌。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外來物種的引進甚至是「偷渡」,尤其是對於這種食人魚這種攻擊性極強的魚類更是小心翼翼,一旦食人魚放生,在水域內沒有天敵,食人魚會想吃啥想幹嘛就幹嘛。時間久了,勢必會造成水產資源的大量減少。

那為什麼在水產資源更加豐富的亞馬遜流域,食人魚就沒有多少泛濫呢?

根本原因當然在於這裡有食人魚的天敵,而且還不止一個,正因為這些更強大天敵的存在,遏制了這種生物的泛濫。

電鰻可是一個狠角色

食人魚的天敵首推就是電鰻,電鰻顧名思義,這是一種可以釋放出強大電流的鰻魚,最高可以高達800伏,這對任何小型生命幾乎都是致命的,曾經有人親眼看到電鰻和凱門鱷大戰,凱門鱷是咬著電鰻慢慢被電死的。小小的食人魚哪裡承受得了這樣的電刑的,電鰻一旦放電,基本上食人魚就只能乖乖成為電鰻的午餐了。

巨骨舌魚體型如此誇張巨大

其次就是巨骨舌魚,這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淡水魚類,成年體型長達2米6,體重大概有100公斤。按道理說,這種魚類的傻大個,體型笨重,行為緩慢,還這麼多肉,應該是食人魚的絕佳美食啊。但是巨骨舌魚卻硬是進化出了一層鎧甲,這層如金屬一般的鱗片覆蓋全身,連食人魚也無可奈何。為什麼這種魚叫巨骨舌魚呢?因為它也長著一口堅硬的牙齒,咬合力極強。既然你吃不了我,那麼就輪到我吃你了。本來巨骨舌魚這麼大個去捕捉那些小個子的食人魚的確不太方便,但偏偏食人魚就喜歡群居生活,所以經常以張口就啃掉幾十條食人魚。食人魚群遇到巨骨舌魚也真是命苦啊。

鱷魚也是食人魚的噩夢

食人魚的天敵除了電鰻,巨骨舌魚以外,還有像白鷺,鱷魚等等,反正亞馬遜有相當多的物種會讓食人魚的日子不好過,整天擔心被抓去成為食物。這種大環境下,食人魚當然就泛濫不起來了。

相關焦點

  • 食人魚如此兇猛,為什麼沒有在亞馬遜流域泛濫成災?
    食人魚食人魚又稱紅腹食人魚,它的肚皮呈紅色,因此得名。由於各種影片的誇大,食人魚被認為是一種無敵的魚類,它們擅長群居,而且兇猛好鬥。其實,真實的食人魚並非如此,食人魚確實是一種群居型的魚類,它們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亞馬遜流域中,在北美洲的一些河流中也有它們的身影。
  • 「水中狼族」食人魚,為什麼沒有在亞馬遜流域泛濫成災?
    食人魚在我們的印象中,往往都是無比兇殘的,超強的攻擊力以及再加上成群結隊的出沒,確實是個頗為難纏的物種。再加上很多影視劇的渲染,使得食人魚成了一種令人聞風喪膽的魚。那麼問題來了,如此「無敵」的物種,為什麼沒有在亞馬遜流域泛濫成災呢?
  • 食人魚在亞馬遜流域稱霸一方,卻沒有泛濫成災,這是為什麼?
    尤其在亞馬遜的河流裡,可以說是暗藏殺機,因為水下面可能藏著一條巨蟒,也有可能是一條兇神惡煞的鱷魚,更有可能是食人魚。一說到亞馬遜的河流,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那裡的食人魚。在很多人看來,食人魚是一種極其兇殘的魚類,它們只要在水中發現有血液或者陸地動物的存在,一般會奮不顧身地衝上去撕咬一番。
  • 作為亞馬遜河的頂級捕食者,食人魚卻沒有在河中泛濫,這是為什麼
    作為亞馬遜河的頂級捕食者,食人魚卻沒有在河中泛濫,這是為什麼?作為現在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大洲之一,南美洲是非常多野生珍稀動植物的家園,因為這裡有世界上最大雨林——亞馬遜雨林的庇護,使得非常多的動物能夠在這裡繁衍生息。
  • 食人魚在亞馬遜少有天敵,為什麼沒有泛濫?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食人魚是淡水中最兇猛的魚類之一,而且在野生環境下,食人魚還是群居的食肉動物表面上看,長著滿嘴尖牙且群居的食人魚可以橫掃一切,但是,實際上,在食人魚的棲息地-亞馬遜流域中,食人魚在「殺手榜」上僅排第四位。食人魚學名食人鯧,它的大名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究其原因就是其兇猛的個性以及一些影視作品的放大化。從分布上看,食人魚主要分布於亞馬遜流域,作為一種兇猛的肉食性魚類,食人魚的食物幾乎囊括了亞馬遜流域中80%以上的水生動物,除此之外,食人魚還會攻擊意外落水的動物,包括人類。
  • 食人魚在亞馬遜少有天敵,為什麼沒有泛濫?
    食人魚在我們的印象中,往往是一種極度危險、成群結隊的獵食者,隨著電影《食人魚3D》的播出,這種生物給人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在亞馬遜雨林裡,可以算是「群雄涿鹿」,地球上最危險的一些淡水生物都生活在這裡,食人魚以它們鋒利牙齒在此也有一席之地。
  • 亞馬遜河流域中最恐怖的動物是什麼?
    如此多的世界之最,也讓亞馬遜河中孕育了數之不盡的水生生物,其中,比較為人熟知的且恐怖的動物主要有以下5種:第一種:食人魚食人魚可謂是亞馬遜流域中的「水中明星」,尤其是近些年一些影視作品的渲染鋸腹脂鯉也是南美亞馬遜流域中常見的一種魚類,它有一個臭名昭著的名字「切蛋魚」,因為在亞馬遜流域中,有多人曾經被它咬過,而且咬的位置都是男性睪丸的位置,故此得名。最關鍵的是,鋸腹脂鯉的平均體長大都在30公分左右,最大者體長接近1米,它們與其他的食人魚一樣都長著一副鋒利的圓錐形的牙齒。
  • 亞馬遜流域殺傷力最強的動物,食人魚只能排第四,遇到它無可奈何
    亞馬遜河流域遍布南美洲的大部分區域,造就了最大的熱帶雨林以及最大的熱帶平原。氣候的多樣性造就了這裡數以百萬計的生物,世界上大部分的觀賞魚類都產自這裡。圖注:食人魚提到魚類,可能亞馬遜流域最出名的就是食人魚了,它生性兇殘,並且吞食人類,這使得它兇名遠揚,讓人聽之害怕。
  • 食人魚如此兇猛,為什麼沒有在亞馬遜河泛濫?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食人魚是比較兇猛的淡水魚種,有水中狼族之稱,常常成群結隊,就像密集的蝗蟲一樣,如果一隻水鳥掉入生活著食人魚的水中,幾分鐘之內就成為了一具骸骨,食人魚解決食物如此的迅速,這主要是因為在進食時,前一批食人魚各自上前撕扯掉一塊肉後
  • 比食人魚更恐怖的亞馬遜"河怪",曾吞食過數百人
    既有珍稀的粉紅豚、兵鯰等,更有讓人恐怖的食人魚(食人鯧),食屍魚(異型鯰魚),巨骨舌魚,牙籤魚,森蚺,凱門鱷等,危險程度和詭異的亞馬遜雨林一樣。讓人談"河"變色。更可怕的是在人類掙扎和無助中,大批黑食人魚和食屍魚也趕來對落水乘客展開了屠殺。河中到處是鮮血,撲騰在水中人類除了哀嚎與不斷被吞食,沒有任何辦法阻止死亡。
  • 食人魚兇名在外,為何沒在亞馬遜河泛濫起來?
    物種泛濫一般都是在特殊情況下發生,只有在一個物種來到新的環境之後,在這裡食物量充足又沒有天敵的限制,因此種群數量可以大幅度增長,例如比較著名的歐洲野兔被帶到澳洲之後,折騰了幾百年,數量最多的時候達到了100億隻,野兔會破壞草地植被,本身繁殖能力就比較強還沒有天敵,數量就會大增。
  • 亞馬遜河十大恐怖生物,食人魚上榜,第一是亞馬遜水域頂級掠食者
    1、黑凱門鱷,可以長到六米(20英尺)長,是亞馬遜水域的頂級掠食者,只要是能吃下的幾乎都吃,包括食人魚,鱸魚,猴子,鹿,巨蟒等。如果人類出現在它的領域,也不會放過。   5、在亞馬遜流域,不僅巨型生物可怕,「寄生鯰」這種微型動物更可怕!它甚至可以吸引入尿道內,很難取出。
  • 亞馬遜為何是「生命禁區」?除食人魚外,還有3種更可怕的生物
    筆者-小文亞馬遜河位於南美州的北部,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以及支流最多的河流,作為世界上流量最大,長度排名第二的河流,這裡肥沃的土地孕育出了無數的生命,當然也包括了極其恐怖的生物在內,也正是因為這些生物的存在,亞馬遜還被人類稱作是「生命的禁區」。
  • 亞馬遜流域無冕之王?可放出800伏電流,美洲豹,凱門鱷均被電倒
    電鰻能從眾多水中恐怖生物中脫穎而出,我們還要先看一看亞馬遜河中到底還有些什麼水中生物。亞馬遜河中,最為人熟知的就要數食人魚了,食人魚是一種極其恐怖的魚類,學名叫做食人鯧。它們在許多電影中都有出現,如果食人魚覺察到有血腥的味道,它們會蜂擁而至,對獵物群起而攻之,場面非常恐怖。
  • 到亞馬遜釣食人魚,油炸食人魚這麼好吃,食人魚:我不要面子的啊
    到亞馬遜釣食人魚,油炸食人魚這麼好吃,食人魚:我不要面子的啊說到食人魚大家會想到什麼呢?是不是一大群食人魚從四面八方撲過來,把動物或者是遊客咬的只剩骨頭的情景呢?今天小編就跟一位大叔遠赴亞馬遜,跟當地人一起學習釣食人魚,聽說當地人吃食人魚已經是非常平常的事情了,沒想到亞馬遜的居民路子居然這麼野,趕快來看一下吧!在釣食人魚之前我們要選擇好天氣,當亞馬遜河漲水的時候水裡的食人魚基本上是不出來活動的。我跟著當地的導遊一起來到了一個水流相對平靜的河邊,根據導遊的經驗,我們在河邊開始做魚鉤和魚餌。
  • 神秘亞馬遜,邂逅食人魚
    神奇的是,這兩條河流在瑪瑙斯附近交匯,卻沒有迅速融合。黑白兩條河流交匯處,仿佛有一道裂痕將河面一分為二。兩股激流並行不悖、涇渭分明,儼然屬於兩個不同的世界。直到數十公裡後,它們才融為一體,成為亞馬遜河的主流,向東流入大西洋。
  • 被稱為「殺手江湖」的亞馬遜河流域,有哪些恐怖的「殺手」
    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其長度僅次於尼羅河(約6440公裡),為世界第二大河。在亞馬遜河流域,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和森林資源,從而孕育了無數的生命,因此亞馬遜河流域成為世界上公認的最神秘的」生命王國」。
  • 亞馬遜熱帶雨林看似人間天堂,實則人類禁區,那到底有多恐怖呢?
    亞馬遜熱帶雨林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實屬一片綠色天堂。就是這樣的綠色天堂,也被視為人類的禁區,那亞馬遜熱帶雨林到底有多恐怖呢?食人魚又稱食人鯧,它是南美亞馬遜流域中常見的一種肉食群居性魚類,它們對血液的感知能力很強,而且它們還長著一副鋸齒狀的尖利的牙齒。食人魚群僅僅用兩分鐘的時間,就能將一整牛頭吃得只剩下了一副骨架,這樣的場景經常出現在電影中。可見,成群的食人魚的破壞力。
  • 亞馬遜流域最強動物殺手排行
  • 食人魚為何沒稱霸亞馬遜河流?因為那有種它近不了身的天敵
    亞馬遜有一種非常恐怖的魚,在幾年前就一部《食人魚3D》恐怖電影風靡全球,也讓這類魚的名聲更是臭名遠昭。電影中它們嗜血狡猾,殘暴異常,所到之處任何活物都會在瞬間被吃得只剩枯骨。但是,食人魚真的像電影中那麼可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