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國「點名」美國政府:需嚴格控制碳排放
當地時間12月2日,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 )在哥倫比亞大學發表演講,呼籲人們行動起來遏制全球氣候變暖。古特雷斯說:「地球狀況堪憂,人們在發起和自然的戰鬥,這與自殺無異。」 2020年全球颶風、山火頻發,化石能源導致的溫室氣體進一步增加。
-
...預計聯合國將向利比亞派遣觀察員 米什裡呼籲舉行選舉
利比亞最高國務委員會主席哈立德·米什裡呼籲加快立法和組織總統選舉,與此同時,退役將領哈利法·哈夫塔爾在美國司法機構遭到起訴的案件再次浮出水面。 聯合國利比亞支助特派團(聯利支助團)表示,期望派遣特定、中立、無武裝和不定期的國際觀察員,協助軍事委員會的利比亞觀察員在蘇爾特執行停火協議。
-
我國碳排放總量世界第一 人均遠低於美國
研究顯示,2011年全球碳排放最多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28%),美國(16%), 歐盟(11%)和印度(7%)。研究發現,儘管總量偏高,中國的人均排放量為6.6噸,與美國的人均排放17.2噸相差甚遠。同時,歐盟的人均排放量降至了7.3噸,仍高於中國的人均排放量水平。
-
繼聯合國點名狠批後,澳方再遭氣候峰會禁言,澳媒:已被世界拋棄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楊楊】 導語:此前,澳大利亞是除了美國之外,唯一一個拒籤「京都協議」的工業化國家。氣候問題和空氣汙染是全球急需共同解決的問題。但多年以來,抱有私心不願籤署或者任性退出的不僅美國,還有澳方對於全球環保工作也從來「不上心」而飽受他國批判。
-
新冠疫情期間全球碳排放減少,但仍未達到聯合國每年7.6%的目標
新冠疫情期間全球碳排放減少,但仍未達到聯合國每年7.6%的目標 Connor Feng • 2020-05-20 21:
-
...聯合國秘書長|反政府武裝|菲律賓_時政|安東尼奧·古特雷斯|杜...
據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3月25日報導,當日,菲律賓反政府武裝表示,他們將遵守停火協議,以響應聯合國秘書長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全球停止武裝衝突的呼籲。半個多世紀以來,菲律賓反政府武裝活躍在有5000多萬人口的北部地區,叛亂在菲律賓農村肆虐,這是亞洲持續時間最長的叛亂之一。
-
2019年成為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二熱年份 聯合國呼籲採取行動實現...
來源:經濟日報日前,聯合國與世界氣象組織聯合發布了《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以下簡稱「聲明」)。聲明指出,2019年是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由於溫室氣體水平持續上升,全球變暖的勢頭還將持續。
-
外媒:中國人均碳排放首超歐盟 減排任務艱巨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9月22日報導,調查顯示,歐盟是2013年碳排放量有所下降的少數地區之一,因為經濟增長疲軟,歐盟去年的碳排放減少了1.8%。中國現在的碳排放量則超過了美國和歐盟的總和,人均碳排放比全球平均水平高45%。據路透社9月21日報導,一項新研究報告稱,受中國經濟增長的驅使,世界二氧化碳排放今年創下新紀錄,這背離了全球需大幅減少碳排放以限制氣候變化的軌跡。
-
加快建立全國碳排放總量控制制度
針對下一步工作,有專家建議可在「十四五」期間設立碳排放總量控制制度,穩健推動全國碳市場的建設運轉及減碳目標實現。 我國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十三五」規劃〈綱要〉》和《「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均提出要開展碳排放總量控制,北京、上海、甘肅、雲南等地也從地方層面積極探索建立碳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實機制。
-
2018年碳排放再創新高,全球氣候變暖加劇
全球碳排放量再創新高,當很多人對此消息無動於衷時,碳排放增加帶來的溫室效應正悄然影響著人們的生存環境。病蟲害增加、海平面上升、氣候反常、沙漠化面積增大……科學家預測,如果地球表面溫度按現在的速度繼續發展,2050年全球溫度將上升2-4攝氏度,這將意味著,南北極冰山大幅度融化,海平面上升將導致包括紐約,上海,東京和雪梨等沿海城市和一些島嶼國家消失於人們視野。
-
碳排放交易
一、碳排放交易基本介紹1. 定義 碳交易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採用的市場機制。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通過艱難談判,於1992年5月9日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7年12月於日本京都通過了《公約》的第一個附加協議,即《京都議定書》(簡稱《議定書》)。
-
中國的碳排放13年間為何被高估了106億噸?
報導該研究成果的一篇論文於昨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1]。果殼網科學人對論文作者哈佛大學劉竹教授、中國科學院魏偉研究員、清華大學的賀克斌教授以及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的關大博教授進行了採訪。中國排放多少碳研究結果表明,中國碳排放總量比先前估計低約15%,比2013年全球大氣研究排放資料庫估計值要低14%,而比最近一次(2005年)中國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匯報的碳排放量低了12%。「這是目前為止最精確的中國碳排放估算。」關大博說。
-
「全球碳項目」報告:2017年全球碳排放強勁反彈
該研究結果將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環境研究快報》和《地球系統科學數據討論》等期刊雜誌上。 該報告稱,中國的碳排放佔全球總量的28%。報告作者之一、奧斯陸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Glen Peters指出,中國的碳排放已連續兩年下降,但在今年預計會增長3.5%。由於工業生產的強勁增長和降雨減少導致的水電減產,今年中國的煤炭消費預計會上升3%。
-
尷尬了,美國代表被趕出聯合國大會!
美國代表這次被趕出聯合國大會,不是別人的提議,而是美國最忠實盟友之一的英國。這一次英國不給美國留情面,與政治無關,更多的是對美國在環境問題上不負責任態度的不滿。美國作為當今世界的頭號強國,肯定誰都不願意得罪,然而這次居然直接被排擠出聯合國會議,能夠想到美國是做了多麼過分的事情。
-
波恩聯合國氣候大會產生系列成果
但敘利亞環境部副部長瓦達·卡特馬維在會議期間表示,儘管壓力大、困難多,敘利亞會儘快籤署加入《巴黎協定》並履行承諾,也呼籲國際社會對其履行承諾予以支持。 同樣在氣候大會上讓人眼前一亮的還有斐濟。德國波恩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的駐地。本次大會主席國為太平洋島國斐濟,受其辦會能力所限,所以就回到秘書處所在地舉辦。
-
前美國宇航局專家警告:再不減輕碳排放,人類文明或面臨終結
最近一個月,美國接連遭受強颶風侵襲。上個月颶風哈維在德克薩斯州登陸並滯留,引發連日暴雨,洪水瘋狂肆虐。本月颶風艾瑪橫掃弗羅裡達州,邁阿密市海水倒灌,市區變成海洋。要追溯這些災害的氣候背景,不得不提及老生常談的話題——全球變暖。
-
亞洲一顆衛星升空後,美國務卿迫不及待潑髒水,呼籲聯合國行動
美伊之間的矛盾爆發至今已經將近有兩年的時間了,這期間,美國經濟上制裁伊朗,軍事上則不斷通過加大在海灣地區的軍事部署來威脅伊朗,在美國的層層壓力下,伊朗心中極度不滿,多次發聲指責美國,而美國也叫囂著要對伊朗動武。但是迫於伊朗的軍事實力強大,再加上該國多次放狠話稱可隨時製造核武器,美方才不得不保持克制,沒有採取進一步的軍事行動,但是相關的小動作幾乎從未間斷過。
-
聯合國秘書長呼籲全球停火 土耳其卻打爆一架滿載抗疫物資的飛機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4月3日,向全球發出呼籲,要求處於戰爭狀態的國家或地區,立即實現停火,以共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這是繼3月23日,發出呼籲之後,古特雷斯再次就停火問題發出強烈呼籲。古特雷斯表示,病毒是人類社會的共同敵人,病毒傳播的速度超乎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