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點名」美國政府:需嚴格控制碳排放

2020-12-05 騰訊網

當地時間12月2日,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 )在哥倫比亞大學發表演講,呼籲人們行動起來遏制全球氣候變暖。古特雷斯說:「地球狀況堪憂,人們在發起和自然的戰鬥,這與自殺無異。」

2020年全球颶風、山火頻發,化石能源導致的溫室氣體進一步增加。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的平均氣溫相比19世紀末上升了1.2℃。此外,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時曾制定有關氣候變暖的警戒線,即相比19世紀末上升1.5℃。世界氣象組織稱,有20%的可能會在2024年達到這一警戒線。

古特雷斯表示,目前已經有100多個國家承諾,在本世紀中葉實現碳中和。古特雷斯還呼籲了有關國家停止資助化石能源行業,並兌現每年資助發展中國家1000億美元以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承諾。

古特雷斯還說,沒有美國的參與,世界不可能克服全球氣候變暖這一難題。他呼籲美國學生和社會各界人士,盡其所能來迫使美國政府採取實際行動來對抗氣候變暖。(央視記者 劉驍騫)

相關焦點

  • 聯合國呼籲人們結束「與自然的戰鬥」 點名美國政府需嚴格控制碳排放
    當地時間12月2日,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 )在哥倫比亞大學發表演講,呼籲人們行動起來遏制全球氣候變暖
  • 我國碳排放總量世界第一 人均遠低於美國
    研究顯示,2011年全球碳排放最多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28%),美國(16%), 歐盟(11%)和印度(7%)。研究發現,儘管總量偏高,中國的人均排放量為6.6噸,與美國的人均排放17.2噸相差甚遠。同時,歐盟的人均排放量降至了7.3噸,仍高於中國的人均排放量水平。
  • 繼聯合國點名狠批後,澳方再遭氣候峰會禁言,澳媒:已被世界拋棄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楊楊】 導語:此前,澳大利亞是除了美國之外,唯一一個拒籤「京都協議」的工業化國家。氣候問題和空氣汙染是全球急需共同解決的問題。但多年以來,抱有私心不願籤署或者任性退出的不僅美國,還有澳方對於全球環保工作也從來「不上心」而飽受他國批判。
  • 加快建立全國碳排放總量控制制度
    針對下一步工作,有專家建議可在「十四五」期間設立碳排放總量控制制度,穩健推動全國碳市場的建設運轉及減碳目標實現。 我國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十三五」規劃〈綱要〉》和《「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均提出要開展碳排放總量控制,北京、上海、甘肅、雲南等地也從地方層面積極探索建立碳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實機制。
  • 外媒:中國人均碳排放首超歐盟 減排任務艱巨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9月22日報導,調查顯示,歐盟是2013年碳排放量有所下降的少數地區之一,因為經濟增長疲軟,歐盟去年的碳排放減少了1.8%。中國現在的碳排放量則超過了美國和歐盟的總和,人均碳排放比全球平均水平高45%。據路透社9月21日報導,一項新研究報告稱,受中國經濟增長的驅使,世界二氧化碳排放今年創下新紀錄,這背離了全球需大幅減少碳排放以限制氣候變化的軌跡。
  • 碳排放交易
    一、碳排放交易基本介紹1. 定義  碳交易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採用的市場機制。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通過艱難談判,於1992年5月9日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7年12月於日本京都通過了《公約》的第一個附加協議,即《京都議定書》(簡稱《議定書》)。
  • 新冠疫情期間全球碳排放減少,但仍未達到聯合國每年7.6%的目標
    新冠疫情期間全球碳排放減少,但仍未達到聯合國每年7.6%的目標  Connor Feng • 2020-05-20 21:
  • 美國國會「淪陷」,馬英九點名蔡英文、蘇貞昌:怎麼不吱聲?
    (觀察者網訊)美國國會大廈遭攻佔,國際各方發聲譴責暴力事件。有兩個人卻沒吱聲,被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點名了。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月8日報導,常常與川普政府「一唱一和」的蔡英文當局至今未表達看法。 8日,馬英九辦公室發新聞稿批評,在其他領導人紛紛譴責暴力時,蔡英文、「行政院院長」蘇貞昌選擇靜默,未同聲譴責暴力,令人遺憾。
  • 碳排放交易是什麼意思 碳排放交易概念股有哪些
    2015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巴黎氣候大會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國計劃於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據悉,國家發改委已向國務院提交了啟動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計劃。那麼,碳排放交易是什麼意思呢?下面隨小編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碳排放交易是什麼意思?碳排放交易是什麼意思呢?
  • 汙泥處理處置碳排放研究系列——碳排放研究背景及方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1 中國2060的碳中和目標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再次利好光伏!
    加快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強碳排放和大氣汙染物排放協同控制,強化低碳引領,推動能源革命和產業革命,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消費端轉型,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深度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為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維護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二)主要目標。
  • 川普強行退出《巴黎協定》美國各州政府卻在「自救」
    來源:第一財經川普強行退出《巴黎協定》 美國各州政府卻在「自救」作者: 馮迪凡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真的能令美國總統川普如願以償地重振美國燃煤行業嗎?「我們會一直不斷努力,直到促使美國再次加入《巴黎協定》。」萊特表示。專家:可再生能源發電已成趨勢11月4日,美國正式向聯合國通知其退出《巴黎協定》的決定。按照聯合國有關規定,退出通知構成了締約國行使退約權退出《巴黎協定》的正式行為。
  • 「全球碳項目」報告:2017年全球碳排放強勁反彈
    該報告稱,中國的碳排放佔全球總量的28%。報告作者之一、奧斯陸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Glen Peters指出,中國的碳排放已連續兩年下降,但在今年預計會增長3.5%。由於工業生產的強勁增長和降雨減少導致的水電減產,今年中國的煤炭消費預計會上升3%。  同時,美國和歐洲也正在放緩減碳步伐。
  • 香港把洋垃圾轉運內地、東南亞謀暴利,遭聯合國、國際刑警點名
    其目的也是「發起罷收行動,向政府施壓,要求改善本港廢紙出口到內地的安排」。現在看來,當時他們是達到了目標。可是韜哥卻發現,從香港進入內地的垃圾,卻並不都是香港的,其中有更多的是來自美國的。因為在2020年7月23日新浪網就發一報導《27歲賣香港垃圾到大陸,成中國女首富後,又把美國廢紙賣給香港》。
  • 中國碳排放總量超過歐美總和 人均碳排放首超歐盟
    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將於9月23日舉行。成千上萬人21日走上街頭,遊行要求對氣候變化採取行動。在此之際,國際氣候專家公布的新數據顯示,中國的人均碳排放量首次超越工業革命誕生地歐盟(EU),但仍遠低於美國及澳大利亞。據英國廣播公司21日報導,相關數據由「全球碳計劃」發布。
  • 2018年碳排放再創新高,全球氣候變暖加劇
    然而,當地球表面溫度照此速度升高,並且,如果不加以控制,還將以更快的速度升高時,這些科學預測將很快成為現實。根據數據調查顯示,從2014年到2016年,全球碳排放量基本持平,就在人們以為世界出現了轉機之時,2017年全球碳排放量增長1.6%。如今,節能減排任務更是火燒眉毛,科學家初步預計,2018年的增幅預計達到2.7%。
  • 新研究預計G20國家2020年能源相關碳排放同比下降7.5%
    分析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預計今年G20國家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19年減少7.5%,全球航空業的碳排放也有大幅下降。《氣候透明度報告》是由G20國家的14個智庫和非政府組織合作完成的。2020年度報告不僅評估了G20國家的氣候政策,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對碳排放的影響以及各國政府經濟復甦政策的氣候影響。
  • 中國的碳排放13年間為何被高估了106億噸?
    中國目前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第一大國,但具體的碳排放因子等一系列數據都還處於未知的狀態。過去,中國一直沒有進行碳排放相關數據的核算工作。而現在,我們終於有了目前最為準確的中國碳排放相關數據。由哈佛大學、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等24所國內外科研機構與大學的科研人員共同合作開展的「中國碳排放核算工作」的相關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 2020年全球碳排放下降7% 單年降幅最大
    聯合國和全球碳項目組織的數據顯示,全球碳汙染在2020年下降7%,這是歷史上最大的單年降幅。隨著各國政府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他們必須採取行動,履行其削減排放量的承諾,這樣的歷史性下降是值得歡迎的,即使它只是由於新冠疫情而產生的。
  • 巴黎協定明日在聯合國籤署 碳排放交易迎來重大機遇
    中美等國將於22日在聯合國籤署《巴黎協定》,習近平主席特使張高麗將出席籤署儀式。《巴黎協議》經196個國家的談判通過,是繼《京都議定書》之後的最重要的國際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協議,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