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斯韋妖實驗新發現:超越熱力學標準定律的新基本限制

2020-12-04 量子認知

一個由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和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的科學家們組成的研究團隊,研究了熱力學方法對麥克斯韋妖的時間延遲的影響。研究表明,時間延遲對麥克斯韋妖的行為施加了新的基本限制,而熱力學的標準定律並未涵蓋這些限制。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最近的《自然通訊》雜誌上。

麥克斯韋妖(Maxwell's demon),是由著名物理學家麥克斯韋於1867年創建的思想實驗,在該實驗中他提出了熱力學第二定律可能如何被違反。當時麥克斯韋意識到自然界存在著與熵增加相拮抗的能量控制機制。但他無法清晰地說明這種機制。他只能詼諧地假定一種「妖」,能夠按照某種秩序和規則把作隨機熱運動的微粒分配到一定的相格裡。他設想了一個妖魔,它控制著一個連接兩個氣體腔室之間的一扇小門,如下圖所示。

當單個氣體分子接近門時,妖魔會迅速打開和關閉門,以使只有快速熱分子進入一個腔室,而只有慢速熱分子進入另一個腔室。 因為更快的分子會變熱,所以這個妖魔的行為會導致一個腔室變熱,而另一個腔室變冷,從而降低了系統的無序性——熵,這顯然與熱力學第二定律相矛盾。

熱力學第二定律是熱力學的三條基本定律之一,表述熱力學過程的不可逆性——孤立系統自發地朝著熱力學平衡方向──最大熵狀態演化,同樣地,第二類永動機永不可能實現。雖然這一定律在熱力學範疇內是一條經驗定律,無法得到解釋,但隨著統計力學的發展,這一定律得到解釋。

這一定律本身及所引入的熵的概念對於物理學及其它科學領域有深遠意義。定律本身可作為過程不可逆性及時間流向的判據。對於熵的微觀解釋——系統微觀粒子無序程度的量度,更使這概念被引用到物理學之外諸多領域,包括資訊理論、心理動力學、熱經濟學、生態學和進化論等。

在統計力學中,熵是熱力學系統的廣泛性質。它與微觀結構的數量密切相關,而微觀結構的數量與表徵系統的宏觀數量,例如其體積、壓力和溫度一致。熵表示由宏觀變量定義的系統可以假設的不同配置的數量。在每個微狀態均等概率的假設下,熵是微狀態數的自然對數乘以玻爾茲曼常數。

熱力學第二定律指出,一個孤立的系統的熵永遠不會隨著時間而降低。孤立的系統自發地向熱力學平衡發展,即具有最大熵的狀態。非隔離系統,如生物體 可能會失去熵,但前提是其環境的熵至少增加該數量,以使總熵增加或保持恆定。因此,只要宇宙的總熵不減小,特定系統中的熵就可以減小。熵是系統狀態的函數,因此系統的熵的變化取決於其初始狀態和最終狀態。在理想的過程是可逆的過程中,熵不會改變,而不可逆的過程總是會增加總熵。

因為它是由隨機微狀態的數量決定的,所以在給定宏觀規範的情況下,熵與指定系統的確切物理狀態所需的其他信息量有關。因此,人們常說熵是對疾病、系統隨機性或缺乏信息的一種表達。熵的概念在資訊理論中起著核心作用。

麥克斯韋妖這個思想實驗激起了有關熱力學和資訊理論之間關係的爭論和理論研究,直到今天,許多科學家認為,該實驗理論考慮排除了任何違反第二定律的實際裝置。

現在,麥克斯韋妖的思想實驗可以通過例如受到反饋控制的微粒。這意味著測量粒子的位置、信息被存儲,並通過施加適當的反饋力用於從微粒中提取能量。在過去的研究中,從未考慮過麥克斯韋妖的反應時間,這會對麥克斯韋妖的表現產生影響,在現實情況下應予以考慮。

科學家們現在研究了熱力學方法對麥克斯韋妖的時間延遲的影響。科學家使用了一種被雷射光學懸浮的微粒。粒子在真空中在光學鑷子中振蕩,同時與周圍氣體發生隨機碰撞,稱為布朗運動。由電子電路實現的麥克斯韋妖通過跟蹤微粒的位置來獲取有關微粒的信息,並在一定的延遲後使用第二雷射在微粒上施加相應的反饋力。

通過這樣的實驗,科學家們能夠確定熱力學量,例如交換的熱量和熵流。研究結果成功證實了包括時間延遲的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新版本。研究人員說, 「我們使用熱力學方法來了解延時在現實的反饋迴路中的作用。在這裡,懸浮微粒是理想的試驗床,可提供對微粒動力學的出色控制。」

這項新研究的結果是,熵流對提取的能量,換句話說,對麥克斯韋妖的功能效率提出了新的限制。除了量化這種效率,科學家還觀察到,長時間的延遲後,麥克斯韋妖會引起粒子的某些隨機運動,這與通常的布朗運動已經不同。研究人員指出:「我們的結果表明,這樣的熱力學限制也會影響那些依賴反饋將力學系統帶入量子狀態的實驗。」

相關焦點

  • 麥克斯韋妖:對抗熵與熱力學第二定律,最終歸於平常!
    熵和熵增原理,還有熱力學第二定律。沒有看過我之前文章的小夥伴沒有關係,我這裡簡單說一下。熵是體系混亂程度的度量。熵增原理:孤立熱力學系統下的熵不減少,總是增大或者不變。熱力學第二定律(兩種表述):熱量不能自發地從低溫物體轉移到高溫物體。/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取熱使之完全轉換為有用的功而不產生其他影響。
  • 違反熱力學定律?對於量子熱機中的麥克斯韋妖來說,少即是多!
    這是麥克斯韋在一次思維實驗中幻想出的「惡魔」,麥克斯韋妖可以將快慢粒子分類到容器的不同側面,這似乎違反了熱力學第二定律。通過研究麥克斯韋妖的記憶,物理學家能夠使麥克斯韋妖符合經典系統的統計力學定律。在量子系統中,測量可以改變系統的狀態,這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含義所在。如果測量與量子系統不兼容,即量子物理學家會將其描述為不可交換的哈密頓量,那麼測量就會引入能量。
  • 麥克斯韋放出的麥克斯韋妖,糾纏了物理學家將近150年
    麥克斯韋方程可以說是濃縮了麥克斯韋的畢生成果,讓無數物理學家前赴後繼去研究,但除了麥克斯韋方程之外,麥克斯韋放出的麥克斯韋妖,也整整糾纏了物理學家一個多世紀。1871年,他在《熱理論》一書的末章《熱力學第二定律的限制》中,設計了一個假想的存在物,即著名的「麥克斯韋妖」 (Maxwell's demon)。在麥克斯韋構想中,麥克斯韋妖有極高的智能,可以追蹤每個分子的行蹤,並能辨別出它們各自的速度。
  • 科學神獸之麥克斯韋妖,唯一真正涉及意識的假想實驗,妖風不斷
    「麥克斯韋妖」是150前詹姆斯·麥克斯韋提出的一個悖論,它違反了熱力學中的第二定律。該定律是我們今天幾乎所有熱力系統的工作基礎,自提出以來,就一直支配著宇宙的能量轉換過程。把一塊冰激凌放在熱水瓶上面,你會發現冰激凌慢慢從熱水瓶裡吸熱而融化,而熱水瓶的熱能被冰激凌吸收,溫度會逐漸降低。
  • 量子計算熱力學新發現:麥克斯韋妖要復活?
    都柏林聖三一大學教授高爾德(John Goold)在這份研究中考慮了在量子計算世界,即當基本數位是0、1和既是0又是1的量子疊加態的情況下,擦除信息所帶來的熱力學效果。因此,他認為,信息也要遵循物理世界的定律,特別是熱力學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是熱力學四大基本定律之一,描述為封閉系統總是自發地向熱力學平衡方向演化。通俗地說,就好比兩種溫度不同的氣體注入一個密閉的環境,這個密閉室內混合氣體的溫度最終將達到均勻混合的狀態。
  • 熱力學第二定律要被科學家實驗推翻?麥克斯韋妖要出現才對
    熱力學第二定律這條定律可以說是這個宇宙鐵的不能再鐵的鐵律了,所以熱二定律被推翻,不存在的,至少本世紀看不到希望。我們的宇宙最終會變成一團漿糊其實這個實驗不僅沒有推翻熱力學第二定律,反而麥克斯韋妖可能要找到了。
  •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來源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小林看天下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來源。熱力學第二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用物理學的語言告訴我們,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它指出,可以做功的能量會越來越少,這一過程雖然緩慢,卻確實存在。
  • 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與信息量子熱力學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許多量子科學家通過量子熱機和量子冰箱實驗來研究熱力學現象。量子科學家們通過量子熱機研究發現經典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轉化和守恆定律)仍然是成立的。還有一部分量子科學家通過量子熱機實驗證明了麥克斯韋妖不存在。任何麥克斯韋妖的熱操作都需要消耗能量,產生熱量,從而導致系統的熵增加抵消量子熱機做功帶來的熵減少!進而證明了熱力學第一定律在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都具有普適性。
  • 香農定律:新帝國的基石,資訊時代規則的制定者,5G幕後的大Boss
    從 1948 年,香農定律的提出,標準著資訊理論的建立,美國之所以能夠對全球經濟具有話語權,除了是因為強大的軍事能力之外,還仰賴於香農定律構建的全球技術標準,讓美國成為新帝國的壟斷者。所以克勞修斯在論文中提出了一條基本定律:「沒有某種動力的消耗或其他變化,不可能使熱從低溫轉移到高溫。「這個定律被稱為熱力學第二定律。克勞修斯在 1854 年的隨筆《關於熱的力學理論的第二基礎定理的一個修正形式》提出了新的物理量來解釋這種現象,1865 年正式命名為熵,以符號S表示。
  • 第二熱力學還能被違背嗎?麥克斯韋的惡魔到底是何方神聖?
    「麥克斯韋的惡魔」是英國數學家物理學家麥克斯韋在1871年提出的一個思維實驗。在這個思維實驗中,一個孤立系統儘管保持著恆溫平衡狀態,但仍能被外部裝置汲取能量。年輕時帥氣的科學家詹姆斯麥克斯(圖源:Biography)簡單來說,麥克斯的想法巧妙地撬動了最基本也無可爭議的宇宙定理:熱力學第二定律。能憑空變出「功」和能量來,麥克斯的這個想法自然讓他的同行都困惑不已:這不就意味著給狼吞虎咽的蒸汽機餵煤炭的時代終於要結束了嗎?人人都有免費午餐吃了!
  • 第二熱力學還能被違背嗎?麥克斯韋的惡魔到底是何方神聖?
    「麥克斯韋的惡魔」是英國數學家物理學家麥克斯韋在1871年提出的一個思維實驗。在這個思維實驗中,一個孤立系統儘管保持著恆溫平衡狀態,但仍能被外部裝置汲取能量。年輕時帥氣的科學家詹姆斯•麥克斯(圖源:Biography)簡單來說,麥克斯的想法巧妙地撬動了最基本也無可爭議的宇宙定理:熱力學第二定律。
  • 它總是試圖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
    科學家們利用計算機模型擴展了物理學中一個著名的思維實驗。麥克斯韋妖這個概念似乎違反了熱力學第二定律,150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爭論它到底是什麼意思。現在,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光科學研究所的物理學家斯特拉·塞、史蒂芬·尼姆裡克特和瓦萊裡奧·斯卡拉尼認為,秘密在於限制這個有名無實的魔鬼的能力。
  • 逆轉時空麥克斯韋妖,很可能就是熵增理論的終結,宇宙有自身規律
    英國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他是經典電動力學的創始人,也是統計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提出一個困擾著科學界的難題逆轉時空麥克斯韋妖,一直到現在無人能夠破解。不過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沒有發現這種物質,所以只能夠很詼諧的認為這是一個妖,不過麥克斯韋妖提出之後,很多科學家在研究其存在的可能性,其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比較多,可是實質性的進展並不是很大。
  • 拉普拉斯妖:通曉宇宙一切,深知過去未來,最終被量子力學終結!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拉普拉斯妖。(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網上有物理學四大神獸的調侃,它們分別是薛丁格的貓、芝諾龜、麥克斯韋妖和拉普拉斯妖。薛丁格的貓我很久之前就已經和大家聊過了,前兩篇又和大家聊了芝諾龜和麥克斯韋妖,而今天拉普拉斯妖這篇文章算是對四大神獸的一個收尾啦。
  • 天才物理學家麥克斯韋
    在老師的影響下,赫茲對電磁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進行了物理事實的比較後,他確認,麥克斯韋的理論比傳統的「超距理論」更令人信服。於是他決定用實驗來證實這一點。麥克斯韋1886年,赫茲經過反覆實驗,發明了一種電波環,用這種電波環作了一系列的實驗,終於在1888年發現了人們懷疑和期待已久的電磁波。
  • 物理學「四大神獸」:逆轉時空的妖、縮地成寸的龜、推演萬物的獸
    隨著量子物理學蓬勃發展,其後的各種理論以及實驗中所觀測到的現象,都與拉普拉斯獸不相容。而混沌理論的誕生,再次完美地駁斥了拉普拉斯鬼的存在,最終拉普拉斯獸被馴服。麥克斯韋妖然後是麥克斯韋妖。1871年,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麥克斯韋針對熱力學提出的一個假想實驗。那是一個永動機頻出的時代,一群人熱衷於永動機的幻想。當「能量守恆定理」顯示之後,人們發現第一類永動機是無法被製造出來了,於是瞄準了「第二類永動機」,即熱與功之間的轉換。
  • 麥克斯韋,到底有多牛 - 麥克斯韋,電磁,物理 - IT之家
    儘管麥克斯韋已有一定的影響力,但仍未爭取到新學校的自然哲學教授職位,而且申請愛丁堡大學相同職位也未成功。無奈之下,經人介紹,麥克斯韋到倫敦國王學院任自然哲學和天文學教授。此時的麥克斯韋,進入了自己人生階段中最為高產的一段時期。他在電磁領域的幾篇重要論文,都發表於這一時期。1861 年,麥克斯韋當選為倫敦皇家學會會員。
  • 熱力學第二定律與熵(後話)
    上一期我們從熱力學的角度出發,推演了「熵」這個概念的由來,並且從微觀的角度給出了S = k lnΩ這個著名的公式(這個公式的地位與聯繫運動學和力學的F=ma,聯繫質量和能量的E=mc2不相上下)。很多讀者表示難以理解,的確,熵源於熱力學中的一個比值,卻超越了熱力學。今天我們拋開晦澀難懂的熱力學,繼續聊聊熵(聊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