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管院與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學會聯合出品《管理視野》雜誌節選

2020-12-06 MBA中國網

MBA中國網訊】本文節選自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與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學會(IACMR)聯合出品的《管理視野》雜誌,作者李紓為《心理學報》主編、中國心理學會決策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創會主任,《管理視野》專欄作者,以下:

學術的「GDP」:Grandma did not already know it. Dad can understand it. People can benefit from it.

自2016年5月《心理學報》編輯部和中國心理學會決策心理學專業委員會聯合在《心理學報》發布了「以小撥大:行為決策助推社會發展」專欄的徵稿啟事後,我便屢屢在各地各種場合演講,鼓動更多的心理學工作者躋身「助推研究」(nudge)的行列。

為掩飾自己「一稿多講」的「學術不端」,我的開場白通常是反反覆覆這麼兩段話:當我與在座的研究生一般年輕時,我整天擔心的是能否將文章發在一個好期刊上;當我與在座的年輕教師同齡時,我整天擔心的是能否申請到研究基金;當我到了退休的年紀時,我整天擔心的則是我這一輩子做的研究到底有什麼用。我目前覺得自己所做的研究最可能派上用場的便是蛻變為「助推研究」,所以我厚著臉皮到處講、講、講。

Nudge(助推;本意為用手肘輕輕碰)是一個很管用的英文單詞,請在座的各位一定記住。因為我的博士生導師與我一起寫催審稿件信時就教我使用nudge 這個單詞。用了這個詞,你就無需擔心你的催促會惹惱編輯。

講的次數多了,便想到用「一文三體」來總結提煉我對專欄文章的特殊要求(真金白銀的要求)。即,被本專欄採納的研究必須能夠:

成文於「論文」(paper)體;

成文於「媒體報導」(media report)體;

成文於「政策建議或提案」(proposal)體。

將同一研究寫成「論文」體。這個要求不言而喻,其道理簡單粗暴,publish or perish 是學術界的鐵律。學生拿不出有IF(影響因子)的文章無法畢業;老師拿不出有IF的文章則無法提聘。

將同一研究寫成「媒體報導」體。起初我是拒絕的。記得在新加坡南洋商學院任教時,一位極渴望發Journal of Finance的中國同事,曾用鄙夷的口吻說那些本地教授只會「寫報紙」。然而,一些文獻引用和學術社交平臺(如Mendeley)在「度量標準」中已將media mentions(媒體提及)排在首位,其次才是h-index、citations、readers、views等指標。亦有研究表明,經過媒體報導的論文,其引用率高於沒有被媒體報導過的論文。為了提高自己文章的影響力,如今我和我的學生都很自覺地將課題組已發表的論文(特別是英文論文)改寫成有趣易讀的媒體報導(發布在諸如新聞早餐、科學網、中科院之聲等平臺)。當然,像《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這種自家找上門的報導那是可遇不可求的。

將同一研究寫成「政策建議或提案」體,這真是極好也是極難的事。能在論文的總論部分寫明白自己的研究有何實踐意義(practical implications),則有望基於自己的研究發現,明確地向政府相關機構提出修改國家公共管理政策、法律法規的具體的指導建議或提案。對於這點,「助推研究」就做得極好。如:心理科學協會(APS)的旗艦期刊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刊發了題為「Counci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Advisers」(改編自經濟顧問委員會「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的專欄,並在編者按中興奮地指出:助推研究讓「心理學家有機會在參事議政中踞有一席之地」(Teachman, Norton & Spellman,2015)。

講的次數愈發多了,我索性要求課題組的學生今後在選題、開題時即捫心自問:你的畢業論文完成後能寫出「一文三體」嗎?若能,我們就「餓狼撲食」趕緊做;否則,趁早歇菜換題目。

碰巧的是,今年6月8日在芝加哥大學北京中心召開的以「新時代的幸福學與決策心理學」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上,美國判斷與決策協會現任主席奚愷元教授(Christopher K. Hsee)也談到,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從理論聯繫生活、從中國走向世界,努力創造學術的「GDP」:Grandma did not already know it. Dad can understand it. People can benefit from it.奚愷元教授以發現聯合和單獨評估效應而著稱。在《心理學報》助推專欄中,奚愷元教授與合作者貢獻了一篇文章。他從現象、內部機制、助推決策三個層次細緻分析了評估模式在助推研究中的應用。他充滿睿智的「GDP」學說一經出口,全場師生興奮莫名。

仔細想一想,這個「GDP」與我長期提倡的「一文三體」完全不謀而合。

G:意味著新穎——奶奶(grandma)都先知不了。能寫出被first-tier 期刊接收的學術論文,其研究發現就不該只是常識(common sense)性的、老奶奶都能侃侃而談的, 而是反直覺(counterintuitive results)、提供了新知識的。這種能創造知識的研究當是符合Grandma did not already know it 之標準。

D:意味著通俗——父親(dad)這一輩人都可以明白你在說什麼。能將無味的研究寫出媒體感興趣的科普文章,無疑也就達到白居易所說「老嫗能解」的境界。若學術圈外人對你的研究不知所云,那如何指望你的研究能吸引媒體報導的興趣,更不能指望別人會正確地應用你的成果。「老嫗能解」當是符合Dad can understand it 之標準。

P:意味著有用——人們(people)均可從中受益。能看出自己的發現有什麼用(有何實踐意義),極聰明的人也未必能做到。最先指出電磁波存在的麥克思韋、最早發現了電磁波的赫茲,都沒能看出自己的發現竟然可以用於改變人類進程的無線電通信。能利用研究發現寫出被政府部門採納的政策建議或提案,能在健康、財富、幸福三個領域貢獻「真金白銀」的效果,這當是符合People can benefit from it 之標準。

最近讀到「徐淑英:商學院教授們,別躲在象牙塔裡!」的文章,覺得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學會創會主席、美國管理學會前任會長徐淑英關於要做負責任的研究(responsible research)的呼籲、商學院的兩大使命、管理研究願景2030,其實又何嘗不是與「GDP」和「一文三體」研究的思想一拍即合呢!

相關焦點

  • 復旦管院-BI(挪威)MBA項目2018年11月班
    復旦管院-BI(挪威)MBA項目2018年11月班 聯繫人:於老師
  • 復旦管院GNW海外課程 | 在「跨文化」交流中拓展視野,收穫「硬核...
    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復旦大學MBA學生通過GNW海外課程平臺,實現了與來自全球不同地域的精英學生、教授學者的「線上」學習和交流。在為期一周的課程學習中,教授學生共同潛心研究商業管理理論,探索商業社會的本質所在,圍繞疫情之下的數字經濟、跨文化溝通、多元視角分析等話題,展開多維度、跨領域的分享與交流,頻頻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 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2017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
    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從2010年開始,每年推出上一年度的《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和《中國醫院排行榜》。排行榜項目是一項由獨立第三方的醫院管理學術機構開展的公益性項目。通過排行評比,有利於為醫院學科建設建立標杆,造福病人;有利於突出醫院專科的國內國際聲譽。考慮到區域性地引導病人就醫的價值意義,推動更多醫院進入民眾和病人視野,研究所從2015年起增加全國七大地區的專科和醫院排行。
  • 中國企業管理案例與質性研究論壇(2012)召開
    11月10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管理世界》雜誌聯合主辦的「中國企業管理案例與質性研究論壇(2012)」暨「第六屆中國人民大學管理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本屆論壇以「中國企業管理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涵蓋主題報告、工作坊、分論壇和圓桌討論等多種形式。
  • 重慶兩江KAIST國際項目聯合管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重慶理工大學...
    中國高校之窗9月13日下午,重慶兩江KAIST國際項目(CLKIP)聯合管理委員會(聯管會)第一次會議在重慶理工大學花溪校區明德樓300會議室召開,會議由重慶理工大學校長、聯管會主任石曉輝主持,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工程學院院長、聯管會副主任李政權,副校長、兩江國際學院院長、聯管會委員黃偉九及其他全體聯管會委員出席會議,重慶理工大學兩江校區黨委書記張勇剛
  •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秦昕教授交叉學科團隊最新研究在國際頂級醫學...
    近日,中山大學管院秦昕教授交叉學科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Association of high profile football matches in Europe with traffic accidents in Asia: archival study」在國際頂級醫學刊物《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2020中國信息經濟學年會在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成功舉辦
    因疫情防控需要,本次年會暫停舉辦中國傑出學者論壇和博士研究生論壇,但在特殊的2020年仍為廣大師生帶來久違的學術盛宴。28日上午8:30,年會在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行開幕式,由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副理事長、浙江大學跨境電子商務研究院院長馬述忠教授擔任主持人。
  • 國內管理領域首個開展數據科學研究的「學系」,如何立足前沿、服務...
    」教書育人標兵;劉南教授的著作《現代物流與經濟發展——理論方法與實證分析》獲得2008年度「中國物流學會物華圖書獎」一等獎等等。2019年5月25-26日,浙江大學數據分析和管理國際研究中心參與主辦的2019年收益管理國際論壇,為來自阿里巴巴新零售研究中心、飛豬旅行、中國民航信息網絡、杉數科技等業界頂尖專家以及浙大師生、行業實踐者等150餘人搭建其溝通交流平臺。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和行業精英圍繞「數據驅動收益管理分析」的論壇主題,以及與其相關的國際頂尖研究與商業實踐展開了深入探討。
  • 2020-11-13復旦CC粉享(第105期) -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MBA中國網
    蔣學模先生曾高度評價,他的研究無論在學術界還是在社會上都影響深遠。學生說:上他的課,既害怕又享受,80餘歲時,他還堅持復旦的優良傳統,在一線為本科生、研究生上課。11月8日上午,作為復旦大學「致敬大師」系列活動之一,慶祝張薰華先生從教75周年座談會暨「經濟規律探索」學術研討會舉行。會前,「大師風採·張薰華先生百年人生」展覽揭幕。
  • 復旦管院教授李若山:用會計學解讀熱點的UP主
    2021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新年論壇把目光投向產業發展動能中的最強音——科創,圍繞相關話題奉上深刻洞見和前瞻思想,踏浪逐新,瞰見未來。新年論壇將於1月16日舉行,小編陸續帶大家與演講嘉賓「預見面」。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李若山教授將在新年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從我國當前經濟生態看企業風險管理」。
  • 2020年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專業學位)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招生分數線
    2020年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專業學位)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❷所有擬錄取考生,請在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www.chsi.com.cn)「學歷查詢」板塊中的「本人查詢」模塊裡,獲取《學歷證書電子註冊備案表》,並保留電子憑證(一般為pdf格式存檔)。如在線驗證不成功(比如2001年以前畢業的考生),可由本人向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申請學歷認證。
  •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王帆應邀出席2020「中國商學院」教育盛典
    由MBAChina和《經理人》雜誌聯合舉辦的2020「中國商學院」教育盛典即將在12月23日北京盤古七星酒店隆重召開,受主辦方邀請,中山大學校長助理、中山大學管理學院(以下簡稱「中大管院」)院長王帆將出席此次盛典。
  • ...教授交叉學科團隊最新研究在國際頂級醫學刊物《英國醫學雜誌...
    近日,中山大學管院秦昕教授交叉學科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Association of high profile football matches in Europe with traffic accidents in Asia: archival study」在國際頂級醫學刊物《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聯合速眠成立數字睡眠與腦科學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聯合速眠成立數字睡眠與腦科學實驗室    2020 年 7 月 24 日,首屆中國國際智慧睡眠發展高峰論壇暨數字睡眠與腦科學聯合實驗室成立儀式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舉辦
  • 復旦大學2017年MBA招生簡章
    與海外一流名校緊密多樣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項目與多所全球頂級商學院開展創新性合作項目與課程,並積極發展國際學生交換項目,以此拓展復旦MBA學生的國際視野。復旦大學MBA開設國際經營、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信息管理與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創業與創業投資、金融機構管理、會計、體育產業、醫院管理等眾多專業選修課程。 學生修滿規定學分,完成碩士論文並通過答辯,可獲得復旦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書。
  •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20年會在京召開
    11月1日,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20年會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加強數字政府建設 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研討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主任王欽敏,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會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小涓,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劉桂平致辭發言,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主任盧向東、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主任向東,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局長秦海,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國家電子政務外網管理中心副主任周民,以及廣東省、江蘇省、北京市、寧夏回族自治區有關部門領導和中央黨校
  •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2017年考研專業目錄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考研>考研資訊>招生信息>正文復旦大學管理學院2017年考研專業目錄 2016-10-11 09:49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實力與情懷,是復旦MBA給我的雙重饋贈
    引言:1月27日,英國《金融時報》(FT)發布2020年全球MBA項目百強榜單,復旦MBA項目位列全球第33位、大陸大學商學院第1名,7年排名成績持續進步。值此契機,我們採訪了2014級復旦國際MBA校友邵曉敏,現任星巴克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Marketing & Category部門副經理。
  • 出版簡訊|中國卒中學會腦血管病臨床管理指南:腦出血臨床管理執行...
    為進一步推進國際化學術交流,中國卒中學會指南撰寫工作委員會在《中國腦血管病臨床管理指南》(簡稱指南)的基礎上,依照原版指南的第二章至第八章七個章節,進行翻譯、精簡與更新,形成7篇「中國卒中學會腦血管病臨床管理指南執行摘要與更新 2019」(Chinese Stroke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linical management of cerebrovascular
  • 復旦女博士:學術妲己真可怕
    SCI是國際公認的高水平學術雜誌,是學術圈人士每天搞研究、做實驗,只有最終將論文發表在這類雜誌上,才能得到終極認可的地方。而普通人在「知網」上發表一篇論文都很難,但「知網」的論文水平根本無法跟「SCI」相提並論,其論文水平有著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