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大象數量眾多成患,引發環境危機

2020-12-06 環京津網

據《Pindula》報導:辛巴威公園和野生動物管理部門對該國大象數量的激增表示遺憾,稱大象數量的持續增長正在對當地自然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辛巴威野生動物和國家公園總幹事Fulton Mangwanya近日在接受《紀事報》採訪時表示:「我們正在努力解決大象數量過多的問題。目前辛巴威擁有83000多頭大象,而當地生態環境僅能容納55000頭。隨著大象數量的不斷增加,大象對當地棲息地造成了嚴重破壞,破壞的植被將永遠無法恢復。「

據Mangwanya介紹,今年萬基國家公園死亡的大象數量近200頭,主要是由於當地國家公園內維持大象生存的自然資源枯竭造成的種群過剩。

相關焦點

  • 驚 非洲大象竟銳減三成!
    一場史無前例的非洲大象大普查發現了一個令人悲痛的事實:偷獵和棲息地喪失已經導致大象數量減少了近三成。
  • 非洲大象數量急劇下降!全球倡導保護野生象群!
    這個名為「挽救野生大象聯盟」的組織,是針對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署本周對美國兩家動物園從非洲進口大象發放許可一事,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提起訴訟的。該聯盟發言人說,該聯盟近日還將要求法院在審理他們提出的訴訟之前,禁止這些大象進入美國。 據報導,美國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公園和位於佛羅裡達州坦帕的勞裡公園動物園,目前正在尋求從非洲的史瓦帝尼進口11頭大象。
  • 大象為什麼很少患癌症
    【《今日美國報》10月8日報導】題:科學家發現大象很少患癌症的原因    根據我們對癌症的認識,大象應該很容易患上癌症。    癌症是一種老年疾病,而大象能活到70歲。在如此長的一生中,大象增重很多———從200磅(約90.7千克)的幼象迅速長至12000磅的大傢伙。
  • 英國《衛報》為什麼要用中文報導大象生存危機?
    衝突之初,對於象牙的需求主要來自歐洲、美國和日本,這股熱潮所引發的屠殺導致非洲大象種群數量從1979年保守估計的130萬頭在十年內減少了一半。每年有大約700噸非法象牙——相當於大約7萬頭大象的象牙——離開非洲,絕大多數被運往中國,經過加工後重新出口到其他地方。
  • 「幸運尾巴」飾品引發大象危機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越南的邦美蜀市因大象而聞名,然而這裡暢銷的「幸運尾巴」飾品卻為大象的生存帶來很大困難。據泰國《曼谷郵報》26日報導,在越南當地的傳說中,大象尾巴能給人帶來好運,因此很多偷獵者割掉大象的尾巴整根出售,或做成鑲有尾巴的戒指和手鐲售賣。尾巴是大象身體重要組成部分,失去尾巴會給大象生活帶來很大不便。
  • 地下水汙染引發生態環境三大危機
    相比霧霾 水汙染更揪心我們每天打開水龍頭,就有潔淨的水源源不斷流出時,很難意識到此時此刻我們正面臨著嚴峻的地下水危機。地下水是很多人賴以生存的水源,它曾經是清潔、充沛、穩定的代名詞,如今卻被瀕臨枯竭、嚴重汙染、地質災害所取代。環境保護部去年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地下水近六成監測點的水質為較差和極差。
  • 非洲大象數量逐年下降 走私象牙現象猖獗
    【環球網綜合報導】非洲大象面臨著重大危機。據臺灣「聯合新聞網」6月17日報導,由於象牙走私嚴重,獵殺速度超過大象成長速度,使大象數量逐年下滑,走私象牙的數量已經超過亞洲。貧窮、疏於管理和對於非法象牙需求增加,是導致走私象牙猖獗的三大元兇。
  • 【遊俠導讀】目前,全球大象數量持續減少,尤其是受到象牙工藝品...
    據美國網站報導,在上世紀80年代初,全球大象數量在100萬頭以上,而十年之後大約有60萬頭大象慘遭屠殺,死於人們對象牙工藝品的瘋狂追捧。據美國華盛頓大學塞繆爾-瓦塞爾(Samuel Wasser)稱,現今,非洲大象數量不足40萬頭。
  • 喀麥隆大象墳場:偷獵者大屠殺觸目驚心-喀麥隆,大象,墳場,偷獵...
    在喀麥隆的布巴-尼德吉達國家公園,人們發現了大量大象屍體,一個備受歡迎的觀賞野生動物的旅遊勝地就這樣因為兇殘的偷獵行為淪為大象墳場。據悉,偷獵分子在這座公園一次就屠殺了35頭大象。大象一度是一個非常昌盛的種群,但由於猖獗的象牙貿易,數量不斷減少。專家指出如果不能及時採取行動加以遏制,非洲的大部分大象將因為人類的貪婪永遠從地球上消失。
  • 消失52年象鼩重現地球,似鼠非鼠,大象親屬,是地球環境變好了?
    為了適應不同的環境,物種開始朝著不同的進化方向演變。在這個過程中,許多生物因因無法適應新的環境而消失或者滅絕,即使倖存一些,數量少得也很難被人類發現。不過在8月,科學家們又發現了一種消失了將近52年的物種,象鼩(qú),這再次引發了科學界的熱議。象鼩是一種長得像老鼠的哺乳動物,體重不到1千克。
  • 短短幾個月,數百頭大象離奇死亡!疫情下的非洲「大象王國」究竟發生了什麼?
    非洲南部國家波札那有「大象王國」之稱,雖然人口不到230萬,卻生活著大約13萬頭大象,差不多佔非洲大象總量的三分之一。
  • 星巴,非洲草原上野生動物的守護者
    星巴:從來沒後悔過,城市內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保護野生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我很享受這樣的時光,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重慶晨報:馬賽人將你譽為「名譽酋長」,你覺得意外嗎?星巴:我長期與馬賽人在一起吃住,早已融入他們的生活。同時,他們明白我保護野生動物的決心,我也改變了他們對野生動物的觀念,對他們的生活環境和野生動物的保護都是有利無害的。
  • 大象的悲慘世界:從森林之王淪為人類玩物
    ,巴希拉是這樣解釋行禮的原因的,「大象是森林之王,用象牙開鑿出了溝渠,這才有了森林。」如今,在東南亞國家大象就被廣泛用於走鋼絲、騎乘大象、合影等動物娛樂表演。近日,一頭大象在向柬埔寨吳哥古蹟運送遊客之後突然死亡,據調查,大象的死因很可能是高溫造成的衝擊,引發了高血壓和心臟病。這一事件引發大批抗議者聯署請願信,他們強烈要求取締騎象活動。
  • 保羅-艾倫資助的大象普查結果顯示,非洲大象數量銳減
    Allen) 創立的 Vulcan Inc.今天公布有史以來的首項泛非洲大象調查 -- 大象普查 (Great Elephant Census) 的結果,而結果卻令人堪憂。今天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IUCN) 的世界自然保護大會上發布的大象普查結果顯示,在所調查的18個國家中,15個國家的非洲大象數量減少了30%。
  • 《異種》掀環保話題 化工汙染引發物種變異危機
    《異種》掀環保話題 化工汙染引發物種變異危機 在驚恐尖叫之餘,更引發觀眾對環境汙染問題的思考和隱憂。 影片中的一個重要背景是開發商在受嚴重化工汙染30多年的毒地上建樓,隱瞞了環境評估數據,正是這片汙染的毒地導致生存在原先生存在地下的狼鼠變異,最終變成令人恐懼噁心的嗜血變種惡獸。據悉在現實中,這種沒有經過環保清理的毒地上蓋的樓房,居住者患白血病、癌症,喪失生育能力的機率非常大,孕婦則易流產和生出畸形兒。
  • 星巴 在非洲大草原上守護「辛巴」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星巴,肯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巡守員,在非洲大草原上以帳篷為家,與獅子、獵豹、大象、犀牛等野獸為伍,與馬賽部落人為友,與盜獵者為敵。   他在央視直播節目《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中擔任轉播顧問,他創辦了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他是第一個遠赴非洲從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中國人。   ■ 感言: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沒有國界。
  • 辛巴威航拍普查大象數量
    新華網哈拉雷9月7日電(記者李努爾)據《先驅報》7日報導,辛巴威國家公園和野生動植物管理局日前開始對棲息在贊比西河谷的大象種群展開全面的航空普查,以確定這些大象的數目和生存狀況。
  • 是沒有大象嗎?
    很多人去泰國旅遊,就是衝著騎大象去的。事實上,中國大象的歷史並不比他們短。在中國古代,大象的主要棲息之後在黃河流域和四川盆地。《山海經中山經》中記載:「岷山,江水出焉,……其獸多犀、象。」《國語楚語》中也記載:「巴浦之象,其可盡乎。」特別是重慶和四川地區的始祖,巴和蜀的起源都有象有關係。關於巴人的起源,有一說法,叫「巴為蛇」。《山海經海內南經》說:「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
  • 巴高達運動:促成羅馬帝國滅亡的基層社會變革
    然而,真正的社會危機卻永遠是出現在基層。大量被稱為巴高達的社會邊緣人物出現,並進而形成瓦解舊秩序的暴力團體。最後,正是他們的不斷努力,讓這個古典時代的最強政體走向毀滅。於是,就有大量流亡人口開始遊蕩在主流社會周圍,逐漸發展成獨立的大型團體。
  • 徵途家族竟被大象警告?什麼情況?
    尹正試圖近距離拍攝大象,遭其「扇耳」警告!在坦尚尼亞的最後一站,徵途家族投身非洲野保行動,在嚮導星巴的帶領下,追蹤記錄了「非洲五大獸」的蹤跡!當幸運地遇到大象時,由於卡在草叢間的遙控攝像機驚擾了大象,成員們收到了大象的嚴重警告……在嚮導星巴的冷靜處理下, 成員們才安全脫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