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先養水:來看氨氮和亞硝酸鹽的降解方法

2021-01-15 騰訊網

俗話說:「魚兒離不開水」,「養好一塘水才能養好一塘魚」。這充分說明水質管理在水產養殖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水質管理是否科學合理直接關係到養殖的成敗,在生產實際中我們會經常看到由於水質管理不到位導致生產虧本的例子。

在水產養殖水質管理中,最不易引起人們注意同時對生產危害最大的主要是氨氮和亞硝酸鹽兩個指標,這主要是因為它們普遍存在,並且影響它們的因素都是間接的,必須通過綜合水質調控才能將其調節到適合魚類生長的適宜範圍;再者這兩個水質指標對魚類有毒,輕則影響生長,重則危害魚類生命。

氨氮以游離氨或銨鹽形式存在於水中,兩者的組成比取決於水的pH值。當pH值偏高時,游離氨的比例較高;反之,則銨鹽的比例為高。

市面上的有機酸林林總總,建議大家選擇含量高的,且最好濃縮,使用時一般用量較多,方便攜帶。超濃有機酸,超濃配方,五倍濃縮;解毒排毒,調水淨水;適應於處理農藥殘留、藻毒素中毒、重金屬超標、水質異常等場景:緩解養殖動物中毒及應激反應,加速體內毒素排出,提高水體透明度,穩定水體pH值

池塘水體中氨氮的來源主要為含氮有機物(魚類糞便、殘餌,淤泥等)受微生物作用的分解而成。此外,在無氧環境中,水中存在的亞硝酸鹽亦可受微生物作用,還原為氨。在有氧環境中,水中氨亦可轉變為亞硝酸鹽,甚至繼續轉變為硝酸鹽(硝酸鹽無毒,可被水生植物利用,而亞硝酸鹽有毒)。

氨氮和亞硝酸鹽含量較高時,對魚類則可呈現毒害作用。氨氮是水體中的營養素,可導致水體富營養化,是水體中的主要耗氧汙染物,對魚類有毒害。由於魚類糞便、殘餌、淤泥等物質都存在魚池底部,正常情況下魚池底部水體缺氧,這為氨氮和亞硝酸鹽的存在和產生創造了條件。

為減少氨氮和亞硝酸鹽對魚類的危害,我們在生產中可採取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方法進行降解。

物理法:可潑撒沸石粉降低水體中氨氮和亞硝酸鹽的濃度,同時還可以為水體提供無機鹽營養,促進水體水生植物的生長,每畝水面用量為20公斤,直接幹撒。

化學法:使用含氯強氧化劑,每畝水面用量為200克,直接將片劑撒入水中,最好能同時配合顆粒氧使用,利用強氧化劑釋放新生態氧的原理,將有毒的氨氮和亞硝酸鹽轉化成無毒無害的硝酸鹽。

生物法:利用複合生物將氨氮和亞硝酸鹽轉化為硝酸鹽。

EM菌在水產養殖中的使用效果被廣泛認可。但是EM菌發酵好的原液使用起來成本較高,而且經過廠家經銷商長時間儲存,菌的活力也會下降。近幾年市場上比較受到養殖戶歡迎的是EM菌菌種。養殖戶購買回去後可以自己擴培。自己發酵的EM菌菌液使用起來成本低,而且現發酵的菌液數量多活性好。那麼在選擇EM菌菌中的時候大家要關注菌種的好壞。一般而言,判斷菌種好壞有一個最簡單的指標pH值。因為EM菌種的乳酸菌含量最多,EM菌菌液的pH值較低說明乳酸菌含量豐富,也就意味著整體的EM菌活性較高。一般而言pH值在3.5以下就算是好菌種,如果可以達到3以下就算是質量特別好的EM菌種了。

(文章來源:水產門戶網)

相關焦點

  • 養殖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的降解方法介紹
    養殖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的降解方法介紹出處:成都三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作者:羅罡 水產養殖網 2014-06-13 16:27:00 眾所周知,養殖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的生成是複雜多變的。氨氮是水產動物的隱形殺手、亞硝酸鹽是水產動物的致病根源、硫化氫是水中的劇毒物質。如何有效降解?
  • 池塘水質氨氮、亞硝酸鹽的危害與調控方法
    池塘水質氨氮、亞硝酸鹽的危害與調控方法出處:牧緣 作者:王加義 水產養殖網 2017-05-31 15:17:00水體中的氮氣、硝態氮和離子銨對魚類是無毒的,而較高濃度的分子態氮和亞硝態氮對魚類具有較高的毒性。1、氨氮過高會影響水體滲透壓,妨礙水生動物體內氨的排洩,腐蝕鰓組織,影響鰓的呼吸,增大了鰓被各種病原侵染的機會。魚類發生氨氮急性中毒時表現為嚴重不安,由於水體的鹼性具有較強的刺激性導致魚體粘液增多,全身性體表出血,鰓部及鰭條基部出血明顯,魚類在水體表層遊動,眼球突出,張大口呼吸掙扎。
  • 池塘氨氮亞硝酸鹽高了,養殖戶該如何處理?
    ,有的氨氮超過1,有的亞硝酸鹽超過0.2,有的氨氮和亞硝酸鹽都超過正常的範圍。&nbsp生物作用可以有效消除氨氮和亞硝酸鹽,而且成本也不高,作用也持久,但時間要長一些才能真正看到效果,很多養殖戶不願意等幾天時間,而且微生物的作用還需要充足的氧氣才能發揮作用,在溶氧不足的情況下,可能還會造成氨氮或亞硝酸鹽更高。&nbsp無論是物理方法、化學方法還是生物方法,那一種方法都有優點和缺點。
  • 水產養殖池塘水體氨氮與亞硝酸鹽的管理
    &nbsp&nbsp&nbsp&nbsp四、養殖池塘水體氨氮、亞硝酸鹽過高的調控措施&nbsp&nbsp&nbsp&nbsp在高密度精養池塘的養殖水體中,氨氮和亞硝酸鹽的管控一直都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僅用一種方法很難在整個養殖周期中非常有效地將水體中的氨氮和亞硝酸鹽控制在較為理想的水平,往往需要幾種手段的綜合運用
  • 新手如何做到養魚先養水?方法簡單通俗易懂,你也可以快樂養魚
    只要是開始養魚的小夥伴都聽過一句話,那就是養魚先養水,這告訴我們魚能否養好水質很關鍵對於有經驗的老玩家來說,可能根據自己的經驗通過觀察就能看出水質的問題,但是很多新手對於如何判斷水質卻無法掌握, 看上去還算清澈的水是不是就是好水?看上去已經綠油油的並且不透明的水是不是就是汙水?
  • 福建冬棚曝氣泥棚養蝦,氨氮和亞硝酸鹽過高如何處理?
    ,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⑴ 餵料管理不合理,例如投料過多,殘餌壞水並轉化成氨氮,再在曝氣泥棚的有氧條件下,經亞硝化作用轉化成亞硝酸鹽; ⑵ 池塘死角+有機殘骸積累,局部氧化還原電位過低,腐敗產生氨氮,進入水體,再經有氧亞硝化作用轉化成亞硝酸鹽;(定期往死角投氧化型改底產品+生物改底菌劑) ⑶ 死蝦和蝦殼積累過多,這些是最大的威脅
  • 如何緩解四大家魚腸炎、降亞硝酸鹽和氨氮?
    一、生魚-加州鱸魚-桂花魚-叉尾鮰(鯰)池塘降亞硝酸鹽和氨氮的操作是1、用「反硝化細菌」+「強微硝氨雙脫複合菌」+「發酵碳肥」,配合處理亞鹽和氨氮;① 每3天用1次強微反硝化細菌30克/畝 + 「硝氨雙脫複合菌」100~200克/畝 + 「發酵玉米液」15
  • 養魚先養水,養好水才能養好魚
    今天,餘月繼續與大家分享孔雀魚的養殖經驗——養魚先養水,養好水才能養好魚。那麼究竟怎樣才能養好水?如何才能養好孔雀魚呢?比如缸水PH值過高或過低,能引起孔雀魚夾尾而死亡;缸水氨氮過高,能引起孔雀魚針而團滅;水溫過高或過低會引起內分泌紊亂,致使鈣流失身體變形而死亡;水中細菌和寄生蟲會引起孔雀魚爛鰓、爛尾、腹水、白點病等等。所以想要養好孔雀魚,一定要先養好水。
  • 送你一套正確係統的降解亞硝酸鹽的方案!
    到最後都不能徹底解決亞硝酸鹽超標的問題。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普及一個新方法——以菌治亞硝酸鹽!菌不僅會降低亞硝酸鹽,而且持久不反彈,但是不同的菌的特點不同,降解亞硝酸鹽的方法也不同。那大家先跟隨小編正確認識亞硝酸鹽產生的源頭,形成一套系統的降解亞硝酸鹽的方案。
  • 養殖高峰期,池塘氨氮、亞硝酸鹽居高不下怎麼辦?
    傍晚施用泰緣360雲補鈣氧顆粒增氧,鞏固調水和改底效果。第2天先施用主要成分為微生物輔酶、納米吸附材料的水莫愁3號桿菌激活促凝劑來淨水並激活菌相,再施用富含多種有益菌的泰緣清淤調節底部水體和底泥菌相,使有機絮團吸附有益菌形成生物絮團,從而使氧化後的底泥中的好氧菌達到平衡;並配合主要成分為多株芽孢桿菌、乳酸菌、硝化細菌等的水泰清進一步降解氨氮。
  • 降解亞硝酸鹽的七大有效方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近幾年養殖實踐證明,亞硝酸鹽中毒一直是養殖過程中碰到的比較棘手的問題,往往給養殖戶帶來比較慘重的損失。當前還沒有能降解亞硝酸鹽的特效藥,但實踐中,可以選擇各種措施來緩解和降低亞硝酸鹽帶來的危害。措施雖然很多,但如何合理靈活選擇卻讓許多魚病防治工作者和養殖戶犯難。筆者針對當前養殖中亞硝酸鹽的控制方法及其效果進行了歸納與總結,供大家。
  • 史上最全的亞硝酸鹽降解方案!一文解決令你頭痛的亞硝酸鹽
    一、亞硝酸鹽,危害大!魚蝦蟹生長慢、甚至死亡都與他有關"養魚(蝦)先養水",養殖水質的好壞有指標能夠清楚地進行衡量,常用的指標有溶解氧、pH值、透明度以及亞硝酸鹽等。從實際養殖過程中來看,亞硝酸鹽的升高會導致池塘一系列問題的產生。
  • 養殖過程中氨氮、亞硝酸鹽高,如何處理呢?這裡有妙招
    「那你們那邊的蝦基本上廢了,因為你們前期喜歡用肥而水肥不起來。」他說對。這種水太難處理了,只能先殺藻,降低pH值,不降pH值就完了。殺完藻以後,氨氮降不下來,反而更高了,這時就開始大量的培菌,穩水,讓藻類慢慢的吸收氨氮。有些客戶殺魚怎麼殺呢,就用碳銨殺魚,這方法很靈。潑完碳銨,水體pH值本身就高,形成氨水,所以能殺魚。所以正常來說,不是鹽鹼地,就很難曝氣。
  • 魚塘亞硝酸鹽超標 養殖戶要先解決塘底溶氧
    天氣變化、投料多造成  「主要是天氣影響」,順德杏壇永聚源水產服務站技術經理陳煥林表示,隨著氣溫升高,養殖魚吃料量增加,養殖戶投料也增加,但是由於近期颱風天氣使得氣壓變化大,塘底的有害物質在曝氣過程中,將塘底積累下來的亞硝酸鹽和氨氮大量溶解到水裡,使得水體氨氮、亞硝酸水平偏高。
  • 水產養殖中降低氨氮的八大方法
    氨氮去除方法有多種,在工業上和自來水工藝方面,分為物理化學法、生物脫氮法等。    物理化學法有折點氯化法、空氣吹脫法、化學沉澱法、液膜法、電滲析除氨氮法、催化溼式氧化法、土壤灌溉法、循環冷卻水系統脫氨法。
  • 魚缸裡的氨氮如何轉化?並不全是硝化細菌的功勞,氧氣也很重要
    魚缸水體裡氨氮的含量我們總會提到,包括也會用到氨氮測試劑,我們都知道氨對觀賞魚有毒害作用,可是氮對魚是沒什麼危害的,這一點大家知道嗎?弄清楚氨氮對觀賞魚的影響,我們得知道,整個魚缸小型生態系統裡頭,氨氮是如何轉化的。
  • 最近天氣悶熱多變養殖水體氨氮及生物控制措施
    在殺滅有害微生物的同時,有益微生物種類及數量也會相應減少,水生態失衡 ,表現為水質惡化 ,水體透明度降低,水體缺氧。 大量積累的氮素硝化過程受阻,形成養殖水體中氨氮和亞硝酸鹽含量高,尤其是溫度及 pH值較低時,硝化作用減弱,造成亞硝酸鹽積累更明顯 。
  • 養魚的關鍵是養水,水養好了魚才漂亮,專家教你如何培養「好水」
    觀賞魚觀賞魚,養魚就是為了觀賞的,是不是養的越漂亮越好呢?只有水好了,魚才有更好的狀態,體色更豔麗,遊姿更加有觀賞性,更讓人賞心悅目。抬槓的朋友,你如果按我說的去做,把水再養的好一點,我想信你的魚會漂亮得出乎你的意料,你就再也不會說這些話了,不信試試?那麼怎樣把水養好呢?我們先說說什麼叫「好水」,「好水」的標準是什麼?
  • 池塘氨氮、亞硝酸鹽簡析和綠藻組合案例分享
    &nbsp&nbsp&nbsp水體中氨氮和亞硝酸鹽的來源很多。而一旦水體中有益微生物、藻類不足或水草活力差,水體中的營養成分不能順利的被藻類和水草利用,就很容易被有害微生物轉化成氨氮和亞硝酸鹽,造成各種水質問題,導致蝦蟹上草、爬坡甚至脫殼不遂出現死亡。
  • 養魚還在用闖缸魚?別再傻傻犯錯誤了!開缸應該這樣做!
    如果進入魚缸安然無恙,那只能說它命好,如果闖缸魚死了,那就繼續養水,然後,再用闖缸魚測試。在傳統的觀賞魚飼養中,闖缸魚有兩大作用,第一個作用是試探水中是否含有有毒物質;第二個作用是在開缸養水階段為水體提供氨氮。那麼,魚缸水體是否真的含有有毒物質?那些可能的有毒物質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