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中降低氨氮的八大方法

2021-01-15 水產頻道
  中國水產

頻道報導,在許多工業廢水中本身就存在著高濃度的氨氮,如果富含氨氮的水體排入另外的水體特別是流動較緩慢的湖泊、海灣容易引起水中藻類及其他微生物大量繁殖,形成富營養化汙染,嚴重時會使水中溶解氧下降,魚類大量死亡。

  

  水中的氮主要以氨氮、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和有機氮幾種形式存在。

  

  在特定條件下,如氧化和微生物活動,有機氮可能轉化為氨氮。

  

  在好氧情況下,氨氮又可被硝化細菌氧化成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

  

  氮在廢水中以分子態氮、有機態氮、氨態氮、硝態氮、亞硝態氮以及硫氰化物和氰化物等多種形式存在,而氨氮是最主要的存在形式之一。

  

  水中氨氮濃度也並非固定不變,而是可在多種氮的存在形式間互相轉化。氮是藻類必需的一種常量元素。也是養殖水體中較常見的一種限制初級生產力的營養元素,對生產影響很大。

  

  在人工池塘的養殖水體中,氮以分子態氮、無機態氮及有機物(如尿素、胺基酸、蛋白質)等形式存在。

  

  在生物、非生物及人為因素的影響下,它們在水體中,不斷地轉化、遷移,不斷地進行著動態循環。其中水中的氨態氮對生產影響最大,都是藻類必需的營養鹽,幾乎所有藻類都能直接、迅速而且優先利用。

  

  其不利的一面是由於氨態氮的存在抑制藻類對亞硝酸態氮和尿素的利用;而且氨態氮在轉化成硝酸鹽的過程中還要消耗水中溶氧,尤其是分子態氨對魚類及其他水生動物有很強的毒性,即使濃度很低,也會抑制生長,損害鰓組織,加重魚病,對養殖生產造成不利影響。

  

  池塘水體中氨氮的主要來源是池水和底泥中含氮有機物的分解及水生生物的代謝作用,這是水體氨含量增加的主要途徑。

  

  尤其在高投入、高產出的池塘中人為的大量投餌、施肥使池塘中含氮有機廢物數量增加。

  

  放養的密度大,生物代謝旺盛,排洩廢物氨的數量增多。氨的增加速率大大超過了浮遊植物利用極限,至使氨在水中集累。

  

  氨態氮在水中以氨和銨兩種形態存在,並且在複雜的水環境條件下不斷地按下式相互轉化達成動態平衡。

  

  影響氨和銨的動態平衡的環境因子,主要是水的溫度和pH值。

  

  在pH值小於7時,水中的氨幾乎都以銨的形式存在,在pH大於11時,則幾乎都以氨的形式存在,溫度升高氨的比例增大。也就是說在鹼性條件下,水溫越高氨分子所佔的比例越大毒性越強。

  

  有人研究表明,魚類能長期忍受的最大限度的氨濃度為0.025毫克氨/升。

  

  水中氨氮的來源

  

  ①魚類代謝以氨的形式通過鰓排到水中,水中的有機質,包括魚的糞便,殘餌等的分解產生氨。

  

  ②在缺氧情況下,含氮物質被反硝化細菌還原成氨。

  

  ③也是造成現在養魚損失最大的氨氮來源是使用地表水養魚的地區地表水的汙染造成外源性的氨氮過高。

  

  氨氮對養殖的危害

  

  氨氮是水中經常存在的物質,氨氮過高可引起魚類中毒死亡。氨氮過高可以造成魚類鰓部受損,影響魚類的鰓部的呼吸作用,從而產生「缺氧症」。

  

  目前尚未統計分子氨對魚類的安全濃度,但一般都按0.05-0.1毫克/升的分子氨作為可以允許的極限值。

  

  而池塘中分子氨的濃度和池塘的溫度、pH值和總氨的濃度有關,在氨的濃度一定時,pH值越高毒性越大。

  

  氨氮去除方法

  

  根據上述氨在水中的一般變化規律後,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制定具體的降氨措施,力求減少分子態氨對養殖生產的影響。

  

  氨氮去除方法有多種,在工業上和自來水工藝方面,分為物理化學法、生物脫氮法等。

  

  物理化學法有折點氯化法、空氣吹脫法、化學沉澱法、液膜法、電滲析除氨氮法、催化溼式氧化法、土壤灌溉法、循環冷卻水系統脫氨法。

  

  生物脫氮法可去除多種含氮化合物,總氮去除率可達70 %-95 %,主要有傳統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時硝化反硝化、厭氧氨氧化。有時要採取多種技術的聯合處理,才能取長補短達到較好的處理效果。

  

  在水產養殖生產中降氨和減少氨的危害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八種

  

  一.換水。

  

  改善換水條件,增加換水量這是降氨最有效的辦法。

  

  二.栽種水生植物。

  

  在池中一角圍欄栽種水生植物如水浮蓮或鳳眼蓮等飄浮植物,可有效地降低水中的氨。

  

  經試驗證實當移植的鳳眼蓮復蓋水面達10%時,五天後水中總氨可由8毫克/升降至3毫克/升,降氨效果明顯。

  

  三.控制浮遊動物數量。

  

  控制浮遊動物數量可減少水中氨的來源。有資料介紹,甲殼類每天排出的代謝廢物氨為1毫克/克;蚤狀蚤每天每公斤可排出約為5.11克的氨。

  

  因此,適當地放養以浮遊動物為食的魚類,或適時殺滅一定數量的水蚤可減少水中氨氮的來源。

  

  四.改善水中溶氧狀況。

  

  增加水中溶氧量,可促進氨的硝化使氨轉化為硝酸態氮和亞硝酸態氮。

  

  研究表明由硝化細菌和亞硝化細菌形成的硝作用,在溶氧小於5~6毫克/升時,硝化速度隨溶氧的增多而加快,硝化作用最適pH=8.4,在溫度5~30℃範圍內,溫度升高硝化作用加快。

  

  測定結果表明,在溶氧多時有效氮以硝酸態氮為主,在缺氧狀態下則以氨態氮為主。因而改善水體的溶氧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氨含量和氨的危害。

  

  五.利用生物轉盤和生物轉筒去氨。

  

  該設備在工廠化養魚和特種水產品的養殖中應用較多。

  

  其作用原理是利用生物轉盤或轉筒上附生的藻類和硝化細菌吸收和轉化水中的氨,去除氨的效率可達80%以上。

  

  六.使用潑灑沸石粉。

  

  利用沸石粉這一多孔鋁矽酸鹽具有的較高的離子交換和吸收有毒代謝物的能力降低水中的氨含量。

  

  當池塘中浮遊植物同化作用降氨或其它降氨措施無法實施時,可在池塘中施用沸石粉,用量一般為25~50ppm(每1立方水用25-50克),可達到使氨減少90~97%的良好效果。而且沸石並不吸收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也不影響水質的其它化學指標。

  

  此外在水產動物飼料中添加5%沸石粉也有降低水中的氨含量的作用。

  

  七.使用光合細菌。

  

  利用光合細菌進行水質的改良,許多研究表明,養殖水質中施用光合細菌,可明顯降低底質和水質的有機物含量。從而減少了礦物質分解產物氨的釋放,從這一角度出發,施用光合細菌對降氨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八.使用甲醛。

  

  據國外資料報導,甲醛在水中可以同氨反應生成環六亞甲基四胺和甲醯胺,氨與甲醛反應的這兩種生成物是相當穩定的,在實驗室處理的7天裡,去氨效果明顯。

  

  但是,甲醛能殺死池中的浮遊植物並引起溶解氧降低,在處理後的第二天,水中氨氮立即下降了40%,在以後幾天裡氨氮含量變化下大。十天後,用甲醛處理過的池塘,氨氮濃度為0.3毫克/升而對照池為2.1毫克/升。

  

  在養殖池塘中使用20~25毫克/升的甲醛對魚池的病害處理是成功的。

  

  目前東南亞各國早已有用甲醛去除蝦池中氨氮的作法。我國這方面的研究報導較少,施用前還應先通過試驗。

  

  九. 降解氨氮藥物。

  

  目前,投用市場上有很多降解氨氮的藥物效果也很好。

  

  總之,降低水中氨還缺少定量的防治措施。此外,據報導利用水質淨化池,科學地利用活性汙泥法,厭氧消化法等生物化學方法循環處理養殖用水是很有前途的淨化節水養魚方法。


  【關鍵字】:   降低氨氮的 八大方法    水產養殖

相關焦點

  • 水產養殖戶降低水中氨氮含量的措施
    水產養殖戶降低水中氨氮含量的措施出處:養蟹日記 作者:甲貝漁醫 水產養殖網 2019-06-04 20:43:00在了解了上述氨在水中的一般變化規律後,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制定具體的降氨措施,力求減少分子態氨對養殖生產的影響。在生產中降氨和減少氨的危害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一.改善換水條件,增加換水量這是降氨最有效的辦法。二.在池中一角圍欄栽種水生植物如水浮蓮或鳳眼蓮等飄浮植物,可有效地降低水中的氨。
  • 南美白對蝦養殖過程中氨氮超標的處理方法
    南美白對蝦養殖過程中氨氮超標的處理方法出處:大北農水產科技 作者:陳偉軍 水產養殖網 2014-10-14 15:42:00> 文&nbsp|&nbsp陳偉軍審核&nbsp|&nbsp福建大北農水產科技有限公司記者站在南美白對蝦水產養殖過程中,我們經常遇到池塘中氨氮和亞硝鹽過高的問題,池塘水的氨氮、亞硝酸鹽的含量標準分別
  • 水產養殖池塘水體氨氮與亞硝酸鹽的管理
    水產養殖池塘水體氨氮與亞硝酸鹽的管理出處:科學養魚 作者:李樣紅 水產養殖網 2016-09-30 14:48:00另一方面,在投餵飼料的池塘中,飼料中的蛋白質成為養殖池塘中氮的主要來源,隨著投餵飼料的增多,養殖對象機體新陳代謝過程中未利用氮的排洩和殘餌糞便中蛋白質的分解,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的積累日益增多,超出了養殖生態系統的自淨能力,最終導致養殖水體水質惡化,降低了魚蝦的生長速度和對病原的抵抗力,加上其他因素的疊加效應,病害增多,也在制約著養殖效益的提高。養殖池塘氮循環的示意見圖1。
  •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健康養殖中的應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健康養殖中的應用出處:《水產科技情報》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7-11 12:15:00   近年來,我國的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養殖的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養殖環境和養殖水域的水質日趨惡化,制約著我國水產養殖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並引發了一系列的環境和社會問題。為此,有關漁業主管部門開始推廣水產健康養殖技術。
  • 養殖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的降解方法介紹
    養殖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的降解方法介紹出處:成都三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作者:羅罡 水產養殖網 2014-06-13 16:27:00 眾所周知,養殖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的生成是複雜多變的。氨氮是水產動物的隱形殺手、亞硝酸鹽是水產動物的致病根源、硫化氫是水中的劇毒物質。如何有效降解?
  • 水產養殖中藻類的定向培養方法
    >定向培養:是在養殖水體中引入「藻種」,根據池塘環境條件和養殖品種需要,選擇易培養,對養殖品種有益的藻種,使其成為水體中優勢種,並長期在水中穩定。3、藻類穩定,溶解氧穩定,其他指標都會穩定,比如pH、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 4、有些藻類可以作為養殖動物的優質餌料,比如小球藻和小環藻,有些藻類多水產養殖有害,不穩定易倒藻,也有些藻類產生藻毒素; 5、提高度機體的免疫力,有些藻類比如小球藻有CGF小球藻生長因子,促進提高免疫力; 6
  • EM菌的在水產養殖中的作用?
    當水體以有害藻類為主時,則先殺滅一部分,然後在晴天少量多次使用EM菌母液,重新給水體培養新的有益藻類,使有益藻類與有害有害藻類進行生物競爭佔領的方法EM菌在水產養殖中功效分析     EM菌在水產養殖中有多種作用(1)控制水環境中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含量,調控養殖池微生物生態平衡;(2)增強水產動物免疫功能,預防病害,增進健康,降低發病率及死亡率;(3)促進生長發育、增重,增加產量;(4)淨化水質,改善環境,延長換水間隔;(5)減少病原菌
  • 氨氮問題一直阻礙對蝦的養殖,怎樣正確降解?
    為何氨氮超標會造成養殖動物的直接死亡?養殖池塘中的氨氮都有哪些危害呢?養殖戶朋友又該怎樣以最便宜的成本和最快速的方法來降解池塘當中的氨氮呢? 一、氨氮的危害有哪些? 1、造成養殖動物急性中毒死亡!
  • 水產養殖中,汙水不能隨便排放,汙水處理措施必不可少
    在靠近湖泊海洋的地方建造人工養殖池進行養殖,池中的水需要定期更換,以前水產養殖的廢水會直接排放到海洋湖泊之中,這樣對養殖企業來說節省了大量的成本,但對於環境卻造成了沉重的負擔,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增大,這類養殖汙水必須要經過處理,達到排放標準之後才能排放。水產養殖廢水汙染主要有以下幾種物質:懸浮顆粒物、有機物、氨氮、亞硝酸鹽、磷。
  • 光合細菌在水產養殖中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光合細菌在水產養殖中的作用及使用方法2012-11-09 09:1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濱海縣海洋與漁業局目前用於水產養殖業的光合細菌一般多為紅色非硫細菌科中的一類細菌,常見種類有球形細菌、莢膜紅細菌、膠質紅假單胞菌等。  1、提高苗種成活率  據報導,使用光合細菌後,蝦苗變態率能達到80%以上,成活率達到75%。使用方法有兩種:一是以12500倍液全池潑灑,二是混在蛋黃中飼養。
  • 淺要分析氨氮毒理,深度解析定向培藻_淡水養殖(水質調節技術)_水產...
    ❖對呼吸代謝的影響氨氮可增加水產動物對氧的消耗並降低其在體內的代謝,耗氧量增大說明甲殼動物在氨氮脅迫下對能量的需求量增大,而氧合血藍蛋白濃度的降低說明對蝦運輸氧氣的功能減弱。與此同時,氨還會破壞對的蝦鰓組織,並降低ATPase活性,導致能量貯存減少。因此在生物體耗氧增加而供氧能力下降,能量供應又減少的情況下會導致對蝦代謝失調、體質下降、抑制生長、甚至死亡。
  • 氨氮的檢測和調節方法
    檢測氨氮的意義養殖水體中總氨氮包括分子態和離子態,其中構成主要危害的是指分子態的氨氮。水體中的氨氮過高不僅阻止生物體內的氨向體外排出,還能從水中向其體內滲透,使水生生物代謝減少或停滯,損害包括鰓在內的一些重要器官,抑制其生長發育,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水產養殖過程中,控制水體中的氨氮含量就成為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
  • 微生物對水產養殖環境的生物修復作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
    因此改善水產養殖水域環境已成為養殖業生產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技術和研究熱點。眾所周知,水產環境中化學藥品的使用會造成病原體產生抗藥性,藥品的殘留量,汙染水環境,同時會殺害水中有益細菌,造成水生生態的失調。
  • 最近天氣悶熱多變養殖水體氨氮及生物控制措施
    2 養殖水體氨氮的生物調控 目前降低養殖水體氨氮的方法有化學的氧化還原法、物理的吸附法或開泵增氧法、生物的肥水及細菌分解法等。 前兩種方法長期使用都會改變池塘底泥的性質,而且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生態塘對養殖池塘水氨氮和亞硝態氮去除的效果
    生態塘對養殖池塘水氨氮和亞硝態氮去除的效果2020-05-08 08:5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柏普泰水產林海等研究表明,底層曝氣保證了水體中足量的溶氧,加速了水體底部的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的氧化,降低了其對水生生物的毒副作用,利於水生植物生長,改善了養殖環境。關閉4#檢查井開關,防止水體流動到其他養殖魚塘。
  • 池塘中的氨氮到底是什麼?水產養殖應該如何控制它!
    適應的濃度範圍為0.02-2.00毫克/升(mg/L),我國水質標準規定氨氮小於0.5毫克/升,《漁業水質標準》中規定:水產養殖生產中,應將氨的濃度控制在0.02毫克/升以下。實際養殖中不應超過0.6毫克/升。在對蝦養殖過程中要求氨總量不超過0.5毫克/升,氨氮含量在0.2毫克/升以下。
  • 微藻在水產養殖和特種飼料中的應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微藻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微藻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水產動物苗種的鮮活餌料;微藻調水劑降解水體中的氮、磷,產生溶解氧,使水體溶解氧豐富,同時抑制有害的病菌生物,給水體一個健康的水體環境,為水產養殖動物提供良好的水環境,促進健康養殖;做為次級餌料,為輪蟲、枝角類、滷蟲作為餌料形成一個整體食物鏈,因此是魚、蝦、蟹的餌料,主要包括輪蟲橈足類、蠕蟲、枝角類等,在特種養殖中,像海參、鮑魚、貝類淨化方面用處廣泛。
  • 氨氮超標或致魚塘暴斃!一文詳解氨氮危害及防控方法
    近幾年,加州鱸養殖熱潮不斷,全國各地養殖產量大增。筆者走訪湖南、江蘇、浙江等鱸魚養殖的主要區域,通過市場調查與鱸魚養殖戶溝通交流之後發現,加州鱸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養,養殖過程中存在一些養殖風險,如水質、肝膽綜合症、寄生蟲、細菌、病毒等。
  • 微生物在水產養殖生態環境中的地位與作用
    微生物在水產養殖生態環境中的地位與作用出處: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6-04-22 14:32:00&nbsp2、微生物在氮循環中的作用&nbsp養殖水體中的氮能促進或限制水產養殖生態系統中物質能量的轉化,也是浮遊植物生長限制性營養元素之一。微生物在氮循環中的作用:①氨化作用含氮有機物經微生物分解而產氨的過程。氨化微生物很多,包括細菌、放線菌和真菌等。②硝化作用即氨經過亞硝酸的中間階段而氧化為硝酸的過程。硝化細菌等。
  • 水產養殖中!菌類到底怎麼用?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EM菌,乳酸菌,光合細菌,酵母菌等各種微生物到底如何應用,養殖朋友不一定全面了解,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水產中的有益菌 1、什麼是芽孢桿菌 芽孢桿菌(Bacil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