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中!菌類到底怎麼用?

2020-12-05 騰訊網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EM菌,乳酸菌,光合細菌,酵母菌等各種微生物到底如何應用,養殖朋友不一定全面了解,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水產中的有益菌

1什麼是芽孢桿菌

芽孢桿菌(Bacillus),細菌的一科,能形成芽孢(內生孢子)的桿菌或球菌。它們對外界有害因子抵抗力強,分布廣,存在於土壤、水、空氣以及動物腸道等處。芽孢桿菌(bacillus)桿菌科的一屬細菌。

芽孢桿菌:芽孢桿菌菌體生長過程中產生的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黴菌素、短桿菌肽等活性物質,這些活性物質對致病菌或內源性感染的條件致病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芽孢桿菌菌體自身合成α-澱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纖維素酶等酶類,在消化道中與動物體(人體)內的消化酶類一同發揮作用。.能合成維生素B1、B2、B6、煙酸等多種B族維生素,提高動物體(人體)內幹擾素和巨噬細胞的活性。

芽孢桿菌對水產中的弧菌、大腸桿菌和杆狀病毒等有害微生物有很強的抑制作用,有效預防水產動物腸炎,爛鰓等疾病。分泌大量幾丁質酶的功能,幾丁質酶可分解病原真菌的細胞壁而抑制真菌病害,分解養殖池中的有毒有害物質,淨化水質;分解池中殘餌、糞便、有機物等,具有很強的清理水中垃圾小顆粒的作用;

芽孢桿菌能夠改善有害藍藻泛溢造成的水質渾濁問題,水質由渾變清,具有很強的淨化水質功能,具有較強的蛋白酶、脂肪酶、澱粉酶的活性,促進飼料中營養素降解,使水產類動物對飼料的吸收利用更加充分;

芽孢桿菌可以減少對蝦病害發生,可以大大提高對蝦產量,從而提高經濟效益,生物環保,刺激水產動物免疫器官的發育,增強機體免疫力;減少對蝦病害發生,明顯提高對蝦產量,從而提高經濟效益,淨化水質,無汙染,無殘留。

各種芽孢桿菌的作用:

使用方法:

1、菌:紅糖:水;按0.5:1.5:25左右的比例浸泡兩個小時以上,浸泡時用小的氣泵曝氣更佳。

1、耗養,使用時間是晴天上午9到11點,開水使用,使用後打開增氧機或撒增氧片。

2、使用溫度是25℃以上為宜,水溫低,效果不理想

3、芽孢桿菌再池塘中存在有機氮(胺基酸)、氨態氮、亞硝態氮時先利用有機氮,再利用氨態氮,最後利用亞硝態氮。

2、光合細菌:

光合細菌是地球上出現最早、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原始光能合成體系的原核生物,是在厭氧條件下進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細菌的總稱,是一類沒有形成芽孢能力的革蘭氏陰性菌,是一類以光作為能源、能在厭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條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機物、硫化物、氨等作為供氫體兼碳源進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

其特點如下:

1、以太陽為能量,自養型

1、厭氧菌

2、利用水體中的有機物做碳源,供氫體

3、利用水環境中的溶解氮(氨氮,硝酸鹽,亞硝酸鹽等)

4、可以作為餌料給浮遊動物,也可以作為幼苗的食物

5、鹼性物質,酸性不要用

作用:1、降低有害物質,降解水體中的氨氮,動物排洩物,亞硝酸,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來合生自己的有機物

2、增氧效果,光合細菌生長繁殖時,能通過吸收水體中的耗養物質,間接增氧

3、餌料生物

4、維持水體微升天平衡

5、飼料添加劑

6、預防病害

3、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種單細胞真菌,酵母菌在有氧和無養環境中都能生長,鹼性厭氧菌

1、有氧的條件下把糖類分解成二氧化碳

2、缺氧的條件下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作用

1、節約飼料,降低飼料成本,酵母菌具有糖化飼料的作用,大量的飼料被轉化成有機的酵母成分,不但營養成分增加,而且酵母中的酶更能促進動物的消化吸收,進而達到節省飼料,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可維護胃腸道微生態平衡,選擇性促進腸道有益菌群的增值,抑制有害菌。

2、提高動物的生產性能:酵母有含大量的生物蛋白,豐富的B族維生素,胺基酸、核算、甲殼素、多聚糖、葡萄糖、葡萄糖、是魚蝦的優良營養物質。

4、乳酸菌:

乳酸菌:乳酸菌是一類能利用可發酵碳水化合物產生大量乳酸的細菌的通稱。革蘭氏陽性菌。不耗氧

1、兼具需養和厭氧的性能,有氧或無氧條件可以分解水中殘兒產生的有機物質,從而形成有利於有益菌繁殖生長的適宜的環境,改善生物體內的微生物種群,能降低水體及穩定水體酸鹼度,維持水體的酸鹼平衡。乳酸菌可以抑制有害藻類的生長,比如藍藻甲藻,都喜歡高的PH,可以潑灑乳酸菌來抑制藍藻的生長。

2、乳酸菌降解碳水化合物形成乳酸來降低動物腸道內的PH值,從而抑制腸道內部耐酸的厭氧病原菌生長和繁殖,並增強對動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3、為宿主提供可醫用的必須胺基酸和各種微生物,增強動物的營養代謝,直接促進生長。

4、乳酸菌的代謝產物乳酸及其他有機酸,能夠有助於鈣鐵微生素的吸收

5、代謝產物中的酸性物質,乳酸菌素,過氧化氫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長,可以有效的一直哈維氏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多種弧菌引起的對蝦疾病。

使用方法,乳酸菌生長的PH再8.2以上的池塘採取拌料的方式最佳,建議全池潑灑。

陰雨天也可以使用

5、EM菌

一種混合菌,一般包括芽孢桿菌,光合細菌,酵母菌,乳酸菌等等有益菌類。

效果:

1、降低發病率,死亡率

2、促進生長發育,增值,增加產量,乳酸菌促進消化吸收

3、改善肉質(乳酸菌)

4、淨化水質,改善環境,延長換水間隔

5、減少抗生素的使用。

水產中的有益菌在應用的過程中需要搭配使用,交替使用,不要使用單一的產品,使用過程中每畝地可以添加2斤紅糖,這樣才能使效果達到最大效果。

#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老蝦農」堅持發文,只為您在文末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微生物製劑在水產養殖應用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微生物製劑在水產養殖應用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2013-10-12 09:4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丹徒區水產技術指導站在河蟹、河蝦、烏鱧、甲魚的養殖過程中,大部分的養殖戶都習慣用微生物製劑來調整、改善、保護水生水產動物的生活環境;控制、消滅病原、達到生態環保的養殖目的。但是,其中一部分養殖戶只是隨潮流而動,根本沒有按照微生物製劑的使用規定去做,使用後導致養殖池塘缺氧,有的養殖戶使用後起不到明顯效果,甚至給漁業生產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 水產養殖中各種藻類危害你知道嗎?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水產養殖中各種藻類危害你知道嗎?出處:南京宏遠生物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7-05-09 20:24:00 淡水水產養殖中的常見藻類大致分為:藍藻門、裸藻門、金藻門、甲藻門、隱藻門由於裸藻喜在有機質豐富、靜止無流水的小水體生活,大量換水能改變這種環境,使得裸藻不易在流水中或新水中繁殖。也可以用殺藻藥物進行局部殺藻,三天後用漁肥進行肥水,有良好的效果。​&nbsp金藻、三毛金藻&nbsp1.三毛金藻的發生:主要發生在沿海鹽鹼地區鹽鹼度較高的池塘。
  • 微藻在水產養殖和特種飼料中的應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微藻在水產養殖和特種飼料中的應用出處:範老師微藻物聯世界 作者:魏東 水產養殖網 2019-06-04 21:53:002.水產飼料:水產養殖中,包括水產育苗、調水劑和飼料行業,如餌料行業主要是為魚、蝦、蟹和貝類提供開口餌料,所謂的開口是在動物的卵孵化出後,首先要吃的食物,像嬰兒母乳,再長大點就像嬰兒一樣加一些米糊、乳粉、米羹之類的食物,對於苗種來說就是次級餌料,如輪蟲、橈足類、枝角類的這些次級餌料的食物來源是餌料微藻,所以說其是生物餌料體系,使用非常廣泛。
  • 水產養殖中常用的八大有益菌,你知道怎麼使用才能發揮效果嗎?
    養殖水體既是養殖對象的生活場所,也是糞便、殘餌等分解容器,又是浮遊生物的培育池, 「三池合一」的養殖方式,容易造成「消費者、分解者和生產者」之間的生態失衡,造成水中有機物和有毒有害物質大量富積,這不僅嚴重影響養殖動物的生存和生長,而且成為天然水域環境的主要汙染源之一。因此,如何保持水環境的生態平衡,是水產養殖優質、高效的關鍵技術。
  •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健康養殖中的應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健康養殖中的應用出處:《水產科技情報》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7-11 12:15:00   近年來,我國的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養殖的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養殖環境和養殖水域的水質日趨惡化,制約著我國水產養殖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並引發了一系列的環境和社會問題。為此,有關漁業主管部門開始推廣水產健康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什麼才是「菌藻平衡」的水體!
    要知道水體養殖水體中需要有益藻類和有益菌類,去分解養殖過程中所產生大量有機質,比如: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糞便,以及未吃完的殘餌,這些物質大部分都是含氮物質,但有益菌類和有益藻類不僅需要含氮物質,同時還需要含碳物質,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進行生長和繁殖,所以想要促進菌藻的生長和繁殖,就必須額外去補充碳源,比如:紅糖、糖蜜等。
  • 水產養殖水體中各種藻類的危害_淡水養殖(水質調節技術)_水產養殖網
    水產養殖水體中各種藻類的危害出處: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7-12 06:57:00 淡水常見藻類大致分為:藍藻門、裸藻門、金藻門、甲藻門、隱藻門、硅藻門、綠藻門、黃藻門等。藍藻、微囊藻(死亡後產生的毒素更大,抑制其它藻類生長);螺旋藻(不易消化)、顫藻(不易消化)、平裂藻、項圈藻、魚腥藻、微囊藻(易產生水華)。
  • 養殖如何成功?把握這六個關鍵詞,把水產養殖進行到底
    把握這六個關鍵詞,把水產養殖進行到底2018-04-18 16:2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科學養魚        瀏覽量: 5261 次 我要評論 一、&nbsp產地主要圍繞水產養殖生態環境這一中心做文章。就是根據傳統中醫藥文化中的培植道地藥材這一原理和指導思想開展水產養殖。這是因為水產養殖動物具有極強的屬地感,就像中草藥中的道地藥材,道地藥材是指經過中醫臨床長期應用優選出來的,在特定地域通過特定生產過程所產的藥材,道地藥材是指中醫臨床長期應用優選出來的,在特定地域通過特定生產過程所生產的藥材。
  • 規模化水產養殖,怎麼進行水處理比較好?
    在規模化水產養殖中,對於水質的要求特別高,而由於投餵餌料而引起的殘餌、未消化吸收的營養成分和代謝排洩物等也特別多,因此進行水處理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著手進行水處理。
  • 水產養殖中的「水」有什麼用?
    海水養殖PH值一般應控制在7.5~8.5之間,淡水養殖PH值一般應保持在6.5~9.0之間。水中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各種化學變化均能引起PH值的變化,PH值的變化對魚蝦和水質均有很大影響。 (三)氨(NH3)--水產動物的隱形殺手 氨由水產動物排洩物(糞便)和底層有機物經氨化作用而產生。
  • 水產養殖水體中各種藻類的危害
    水產養殖水體中各種藻類的危害出處: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7-12 06:57:00由於裸藻喜在有機質豐富、靜止無流水的小水體生活,大量換水能改變這種環境,使得裸藻不易在流水中或新水中繁殖。也可以用殺藻藥物進行局部殺藻,三天後用漁肥進行肥水,有良好的效果。三、金藻、三毛金藻①三毛金藻的發生:主要發生在沿海鹽鹼地區鹽鹼度較高的池塘。發病池水質清瘦,水中沒有別的藻類,水色為淡黃色。
  • 起底6大水產養殖新途徑_水產快訊(水產養殖)_水產養殖網
    其實,科學的混養概念內容是非常豐富的,水產混養的目的在於:(1)充分利用有限的水體空間;(2)合理安排各生物群體之間的食物鏈;(3)減少病害傳播的機會;(4)提高綜合養殖產量;(5)提高綜合養殖效益。從這些角度考慮,我們可以大膽地設計出全新的混養模式,甚至魚、蝦、鱉、蟹之間也可以合理搭配混養。
  • 腐殖酸鈉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1.2 水產飼料加工生產中應用水產養殖業由於其特殊的養殖環境,對飼料生產有特殊的要求,首先是顆粒密度較小,在水中具有懸浮作用。但是,滿足這個條件,飼料在造粒生產中會造成微粒成份粘合力下降,造成產品運輸過程中易粉碎,魚類或蝦對飼料的食用率下降,養殖成本上升。腐植酸的應用將會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腐植酸具有膠體性質,有很好的吸附粘結作用。在水中又顯示疏鬆的結構。
  • 誘食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養殖網
    誘食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出處:本站整理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07-11-29 15:32:00 &nbsp 近年來水產養殖業發展迅速,由傳統的自然放養轉向高密度集約化飼養,水產飼料的需求量不斷攀升,大量的集約化飼養幾乎全靠人工飼料,然而,人工飼料與傳統的天然飼料相比,其風味和適口性往往存在很大差異,而且不同的水產動物其喜好各不一樣。
  • 歸納水產養殖中常見的藻類植物,水產養殖池漆如何抗藻?
    淡水水產養殖中的常見藻類大致分為:藍藻門、裸藻門、金藻門、甲藻門、隱藻門、硅藻門、綠藻門、黃藻門等。水華,是指淡水水體中藻類短期內大量繁殖、老化、大量積累於水面的一種自然生態現象。水產養殖池水華的出現表明藻類生態系統失衡、水體富營養化、自淨能力降低或喪失、池塘生態系統惡化甚至崩潰。藻水華的出現是水質惡化的結果,不是水質惡化的原因!
  • EM菌的在水產養殖中的作用?
    使用EM菌母液進行肥水,最好在晴天中午9時-11時施用,在12時-14時打開增氧機對整個池塘進行增氧曝氣,雙管齊下,加快肥水的效果。EM菌在水產養殖中功效分析       EM菌為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縮寫,它能使乳酸菌
  • 水產養殖中養殖魚類體色異常到底是什麼原因?
    一、養殖魚類體色異常的症狀及流行情況 在養殖過程中,無鱗魚類如斑點叉尾鮰、黃顙魚、鬍子鯰等有時體色會發生顯著改變的現象。 發生體色異常的魚在銷售的過程中存在著銷售困難,魚中壓價的情況,嚴重影響了養殖的經濟效益。
  • 微生物對水產養殖環境的生物修復作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
    微生物對水產養殖環境的生物修復作用出處: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6-11-16 17:01:00 在現在以投餌為主的養殖模式下,殘餌、糞便、N、P等富營養因子排入水體,使養殖水體中化學需要量(COD),生物耗氧量(BOD)嚴重超標,有的已超過國家三類水質標準。據估計每生產一噸蝦可水體中增加0.2噸的N無素和0.05噸的P元素,其結果是導致魚蝦病害和產量的瓶頸。
  • 養殖技術培訓班「促進」水產養殖業發展
    (記者 阮瑞雪 通訊員 李引)「朱教授,我飼養的小龍蝦個頭就是長不大,這是怎麼回事呢?」日前,在杜市鎮龍鳳村傲傑龍蝦養殖園內舉行的水產養殖技術培訓班上,養殖戶學員踴躍向西南大學水產學院水產養殖學系主任、副教授朱成科請教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中的常見中草藥介紹及圖譜(一)
    公元1073年,早在北宋時期,蘇軾所著的《物類相感志》中首次對魚病的寄生蟲病原進行了記載:「魚瘦而生白點者名蝨,用楓樹皮投水中則愈」。據我國原生動物學家,中國魚病學的創始人倪達書先生論證,認為這是我國發現小瓜蟲的最早論述,並記錄了勞動人民的治療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