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中常用的八大有益菌,你知道怎麼使用才能發揮效果嗎?

2021-01-09 騰訊網

伸出你的發財手,點一下

加我微信,交流水產,統一拉進群!

養殖水體既是養殖對象的生活場所,也是糞便、殘餌等分解容器,又是浮遊生物的培育池, 「三池合一」的養殖方式,容易造成「消費者、分解者和生產者」之間的生態失衡,造成水中有機物和有毒有害物質大量富積,這不僅嚴重影響養殖動物的生存和生長,而且成為天然水域環境的主要汙染源之一。因此,如何保持水環境的生態平衡,是水產養殖優質、高效的關鍵技術。通過該技術的實施,能使發病率降低,產量提高,同時有利於提高成活率和養殖品種的生長速度、放養密度,減輕池塘養殖對水域生態環境的汙染。

一、種類和使用方法

(1)EM:主要由光合細菌、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線菌群、絲狀菌群等5科10屬80餘種有益菌種複合而成,目前水產上只有7~8個菌種組成,在效果上尚未達到EM菌的設計要求。產品劑型以水劑為主,有效活菌數標準為2×109個/毫升。在水質惡化池塘可全池潑灑EM菌,增加溶解氧,降低氨、硫化氫等有害物質,改善水質。EM和一般生物製劑相比,它具有結構複雜、性能穩定、功能齊全的優勢。使用方法主要如下兩種,一是餌料攪拌投喂,二是加等量紅糖後加20~100倍乾淨水混合後全池潑灑。具體用量等參照各品牌說明書。

EM菌在水產養殖中的使用效果被廣泛認可。但是EM菌發酵好的原液使用起來成本較高,而且經過廠家經銷商長時間儲存,菌的活力也會下降。近幾年市場上比較受到養殖戶歡迎的是EM菌菌種。養殖戶購買回去後可以自己擴培。自己發酵的EM菌菌液使用起來成本低,而且現發酵的的菌液數量多活性好。那麼在選擇EM菌菌中的時候大家要關注菌種的好壞。一般而言,判斷菌種好壞有一個最簡單的指標pH值。因為EM菌種的乳酸菌含量最多,EM菌菌液的pH值較低說明乳酸菌含量豐富,也就意味著整體的EM菌活性較高。一般而言pH值在3.5以下就算是好菌種,如果可以達到3以下就算是質量特別好的EM菌種了。

(2)光合細菌:菌體本身含60%以上的蛋白質,且富含多種維生素,促進水產養殖動物生長;它以光和熱為能源,將水體中的氫分離出來,變有害物為無害物質,改良水質。水產生產上經常使用的為紅假單胞菌。目前產品的劑型有水劑和粉劑兩種,通常水劑的活菌含量為3×109個/毫升,而粉劑活菌含量為1×1011個/克。水劑加入抑制劑後有效期為3~4個月,而粉劑經特殊加工後有效期為12個月,生產上肥水時可與有機肥或無機肥混合後潑灑,調節水質時與吸附劑合劑使用效果較明顯。

光合細菌宜掌握在水溫20℃以上時使用。在水溫28~36℃ ,pH偏鹼(7.5~8.5)時,光合細菌生長較好。低溫及陰雨天不宜使用。養殖戶在使用光合細菌改善水質時,可選在晴天上午進行,光合細菌用沸石粉吸附後潑灑能提高使用效果。

在池塘使用時,每立方米水體2~5克光合細菌拌細碎的乾肥泥土粉均勻撒入魚池,以後每隔20天左右,每立方米水體用l~2克光合細菌對水後全池潑灑。蝦池每立方米水體用5~10克光合細菌拌細碎的乾肥泥土粉均勻撒入池,以後每隔20天左右,每立方米水體用2~10克光合細菌對水後全池潑灑。用於飼料添加投餵魚蝦時,按1%的比例拌入。用於疾病防治時,可連續使用,每立方米水體魚池用1~2克、蝦池用5~10克對水後全池潑灑。在池塘施用糞肥或化肥時,配2~5克光合細菌效果更為明顯,可避免肥料用量過大、水質難以把握的缺點,並可防止藻類老化造成水質變壞。

水瘦時要先施肥再使用光合細菌,這樣有利於保持光合細菌在水體中的活力和繁殖優勢,降低使用成本。此外,酸性水體不利於光合細菌生長,應先潑灑適量生石灰乳,調節水體pH為7左右後再使用光合細菌。

藥物對光合細菌製劑的活體細菌有殺滅作用,因此不能與消毒殺菌劑同時使用。水體消毒需經過1周後方可使用。

成品菌液應先逐漸降溫而後存放在溫度較低(15℃以下)並有一定光照的地方(每天2小時以上),然後逐漸減少光照,再置於陰涼避光處。菌液開始發黑並有惡臭味可能是活菌死亡腐敗所致,使用效果不佳。

(3)芽孢桿菌:是一種化能異氧菌,目前用於水產養殖業主要是枯草芽孢桿菌,產品劑型為固體粉劑,通常活菌含量在1×109~2×109個/克,有效期12個月左右,使用前要活化培養,採用原池水加少量紅糖或蜂蜜,浸泡4~5小時後全池潑灑,潑灑時同時開動增氧機。

芽孢桿菌的作用已被公認。但是,我們在使用時經常發現不同的產品會有不同的效果。有的產品用量少效果好,有的即使大量使用也不見效。為什麼呢?因為微生物製劑核心技術在於菌種的好壞和菌種的數量。很多養殖戶誤認為重量多數量就多。其實並非如此,先進的發酵技術和製劑技術可以使每克產品中的菌總數量達到500億以上。一般的小廠家受制於技術和設備的制約很難達到。同時菌種的好壞更是決定了產品的使用效果。芽孢桿菌是帶有孢子的桿菌總稱,芽孢桿菌的種類多達上百種。有的適合人類腸道,有的適合水質改良,有的適合垃圾處理。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的芽孢桿菌都適合水產養殖。因此,建議大家在選擇產品的時候選擇高含量的產品,因為只有大廠家才能做出高含量的產品,同時他們也會在菌種庫當中選擇適合水產養殖的菌種進行生產。

(4)蛭弧菌:噬菌蛭弧菌簡稱蛭弧菌,是一種寄生於其他細菌細胞內並能使其裂解的一類細菌,生產上主要用來淨化水體,減少水體致病微生物數量,降低魚蝦蟹染病率和控制病害的發生。生產上運用的品種為嗜水氣單胞菌噬菌蛭弧菌,產品劑型為水劑,活菌含量為1×109個/毫升。

(5)硝化細菌:是一種好氧菌,在水體中是降解氮和亞硝酸鹽的主要細菌之一。主要有硝化細菌和亞硝化細菌2個類群,目前產品的劑型有水劑和粉劑兩種,通常水劑的活菌含量1×109個/毫升,而粉劑活菌含量為1×104個/克。水劑有效期為7~10天,而粉劑經特殊包裝後有效期在6~12個月。生產上硝化細菌繁殖速度較慢,20多小時才能繁殖一代,一般情況需投放後4~5天才可見明顯效果,因此要提前使用。

(6)乳酸菌:是一種厭氧或微缺氧菌,pH值3~4.5仍可生長繁殖,在養殖動物的腸道內定植,合成維生素,輔助食物消化,促進營養物質吸收,克服腐敗過程,生產上作為飼料添加劑。

(7)放線菌:目前水產生產上運用的主要是嗜熱性放線菌,對於養殖水體中的氨氮降解及增加溶氧和穩定pH值有較好效果,尤其在甲魚溫室養殖運用更佳,與光合細菌合用效果更好。

(8)酵母菌:酵母細菌富含蛋白質、核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適口性好,可促進養殖對象攝食,提高消化吸收率,增強抗病力。潑灑外用能有效分解溶於池水中的糖類,迅速降低水體中生物耗氧量,改善水質。

二、影響微生態製劑使用效果的環境因子

1、溶解氧

水體溶解氧的高低,會影響到好氧菌生長速率和氧化分解汙染物的效率。目前微生物製劑中芽孢桿菌為好氧菌(或兼性),硝化細菌為嚴格好氧菌,使用含有這類活菌的產品,一定要保持水體足夠的溶氧,才能維持細菌快速繁殖和對汙染物的有效分解。

池塘底部低溶氧會影響生物底改的使用效果。大多數養殖者更喜歡顆粒型生物底改,他們認為既然是底改,當然要沉到塘底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但是池塘底部是汙染最嚴重的區域,尤其是養殖的中、後期,底部積累的耗氧因子往往會使底部溶解氧消耗殆盡,如果生物底改中沒有耐低氧菌株(≤0.5~1.5 mg/L),那麼這些細菌在缺氧的環境中生長繁殖並不理想,雖然直接到了底部,但大部分細菌休眠或沒有繁殖,甚至死亡,即使投入很多菌也無濟於事。有些生物底改劑推薦配合增氧粉(顆粒)使用,也是通過增加溶氧來促進生物底改的效果。

2、鹼度-pH值和鹽度

鹼度的大小表徵 水體緩衝能力的大小。在藻類光合作用下,低鹼度水體(CaC0 含量

3、天氣狀況

大多數微生物製劑在20~3O℃ 內有比較好的活性,水溫10℃以下時活性明顯降低,在使用微生物製劑時要注意水溫對產品效果的影響。天氣好壞會影響到藻類的繁殖和水色變化,對於以水色變化與否來檢驗產品的養殖者,最好在晴天上午使用微生物製劑。亞硝酸細菌對近紫外波段很敏感,強烈的光照對於亞硝酸細菌影響較大,因此在使用硝化細菌類產品時養殖水體的透明度不能太大,或者選擇合適的時間使用會有更好的效果。

4、營養缺乏或過多

細菌進入水體後繁殖速度與水體的營養水平有很大的關係。一般認為細菌生長對水體C、N、P的利用率100:5:1。如果水體太瘦,或營養成分單一或失衡,有些異養菌為主的活菌製劑不會大量繁殖,使用活菌幾乎無效,此時應向水體中適當補充缺乏的營養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如對於反硝化細菌,水體中BOD

適量的有害物質如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或有機物的存在是必要的,因為細菌只有以此為基礎才能獲得能量生存繁殖,但過量了也會對微生物產生毒害作用,如非離子態氨對於硝化細菌是具有微量的毒性作用,當非離子態氨的濃度達8 mg/L時,就能對硝化細菌產生抑制。另外亞硝酸鹽積累太多也會對硝酸細菌產生抑制,所以我們在使用微生物製劑時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對產品使用效果的影響。

5、其他環境因素

若水體中吞噬細菌的輪蟲,枝角類等浮遊動物大量存在時使用會影響使用效果。另外水中重金屬或農藥等化學物質含量過高都會對微生物製劑使用效果產生影響。

注意事項:

(1)長期使用。微生態製劑的預防效果好於治療效果,其作用發揮較慢,長期使用方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2)儘早使用。通過先入菌的大量繁殖,形成優勢種群,減少或阻礙病原菌的繁

殖。

(3)禁止與抗生素、消毒殺菌藥或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草藥同時使用。

(4)施用時注意菌體活力及菌體數量,一般要求含3億個/毫升以上的活菌體,且活力強,同時注意製劑的保存期,隨著保持期的延長,活菌數量逐漸減少,故保存期不宜過長,並且打開包裝後儘快使用。

(5)有的微生態製劑使用前要活化培養。活化能讓微生物迅速「復活」,活菌數量成倍增加,也能使菌迅速適應池塘水質條件,如芽孢桿菌。

(6)注意不利因素的影響。如溫度、pH值、硝化細菌在pH值8.5的水體中繁殖速度會受到一定影響,最適範圍為7.8~8.2,所以要控制好水體中的pH值,以利於有益微生物的生長。

(7)遇到水質敗壞嚴重的發病池塘,水質處理時,先用大劑量活菌加維生素C、E等抗應激類的物質,把水質調控好後再施用藥物效果好,而且穩妥。

(8)微生態製劑不是藥物,一旦發生病害一定要用相關藥物治療.

(來源:調水專家)

文章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歡迎關注公眾號:「水產技術專家」

看完別忘記轉發朋友圈哦!

分享美德傳承,加深友誼!

點個在看,讓更多朋友知道

相關焦點

  • 水產養殖中,光合細菌如何使用與保存,才能保證效果?
    在水產養殖中光合細菌是使用很普遍的一類益生菌,不光是市面上賣的光合菌,其實我們平時用的EM菌也是含有光合細菌。所謂的光合菌通常是指在厭氧條件下進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細菌的總稱,這一類菌的最大作用就是能分解養殖水體中的亞硝酸鹽、硫化物等對養殖產品有害的物質,從而起到提高養殖水體的水質和養殖產品健康度的作用。
  • 水產養殖中各種藻類危害你知道嗎?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水產養殖中各種藻類危害你知道嗎?出處:南京宏遠生物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7-05-09 20:24:00 淡水水產養殖中的常見藻類大致分為:藍藻門、裸藻門、金藻門、甲藻門、隱藻門由於裸藻喜在有機質豐富、靜止無流水的小水體生活,大量換水能改變這種環境,使得裸藻不易在流水中或新水中繁殖。也可以用殺藻藥物進行局部殺藻,三天後用漁肥進行肥水,有良好的效果。​&nbsp金藻、三毛金藻&nbsp1.三毛金藻的發生:主要發生在沿海鹽鹼地區鹽鹼度較高的池塘。
  •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健康養殖中的應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健康養殖中的應用出處:《水產科技情報》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7-11 12:15:00   近年來,我國的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養殖的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養殖環境和養殖水域的水質日趨惡化,制約著我國水產養殖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並引發了一系列的環境和社會問題。為此,有關漁業主管部門開始推廣水產健康養殖技術。
  • 微藻在水產養殖和特種飼料中的應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2.水產飼料:水產養殖中,包括水產育苗、調水劑和飼料行業,如餌料行業主要是為魚、蝦、蟹和貝類提供開口餌料,所謂的開口是在動物的卵孵化出後,首先要吃的食物,像嬰兒母乳,再長大點就像嬰兒一樣加一些米糊、乳粉、米羹之類的食物,對於苗種來說就是次級餌料,如輪蟲、橈足類、枝角類的這些次級餌料的食物來源是餌料微藻,所以說其是生物餌料體系,使用非常廣泛。
  • 水產養殖中!菌類到底怎麼用?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EM菌,乳酸菌,光合細菌,酵母菌等各種微生物到底如何應用,養殖朋友不一定全面了解,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水產中的有益菌 1、什麼是芽孢桿菌 芽孢桿菌(Bacillus
  • 水產養殖如何正確區分消毒與解毒?看看這幾點
    一、消毒消毒是指殺死池塘中有害細菌和病原體的過程,但是當然在消毒過程中也會殺死細菌。因此,消毒針對的目標是生物體。市場上目前有許多用於水產養殖的防腐劑,例如,碘製劑,氯製劑和氧化消毒劑,但我們水產養殖中常用的許多消毒劑在消毒後仍保留某些毒素。由於水產養殖動物的危害程度不同,因此有必要在消毒後使用相應的排毒產品對這種消毒劑的殘留毒素進行排毒。
  • 淺談過氧化物水質改良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淺談過氧化物水質改良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出處:水產前沿 作者:艾桃山 水產養殖網 2014-08-06 00:04:00   文/武漢中博水產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湖北省漁用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高祥林、李遠國、艾桃山  含有過氧基、 具有氧化能力且能改良養殖水環境的化學製劑通稱為過氧化物水質改良劑,常見的有過氧化氫、過氧化鈣、過碳酸鈉、過氧化尿素、過一硫酸氫鉀等,它們的主要特點是對水環境不產生二次汙染
  • 我國現行水產養殖動物使用國標獸藥的種類
    抗生素的種類很多,但到目前為止,農業部批准生產和使用的水產養殖用抗生素共有3類4個品種,分別為氨基糖苷類的硫酸新黴素粉(水產用),四環素類的鹽酸多西環素粉(水產用),醯胺類的氟苯尼考粉(水產用)、甲碸黴素粉(水產用)。  人工合成抗菌藥包括磺胺類藥物和喹諾酮類藥物兩大類。其中磺胺類藥物抗菌譜廣,價格較經濟,是水產養殖業是最常用的抗菌藥之一。
  • 光合細菌在水產養殖過程中的作用,你都知道嗎
    光合細菌在水產養殖過程中的作用,你都知道嗎出處:成都海大 作者:王安平 水產養殖網 2015-04-28 23:20:00晴轉雨、雨轉晴時間很短,當雨轉晴後,光照在很短的時間內達到滿足有效光合作用的強度,光合作用開始持續產氧,水面溶氧處於過飽和狀態,水體中在雨天由於溶氧不足藻類豐度、活力不夠無法利用的營養現在開始大量利用,導致的結果就是:1、藻類短時間內過度繁殖,造成水體透明度開始降低。
  • 水產養殖中,乳酸菌、丁酸梭菌有哪些優勢和區別?
    作用效果: 1、調節腸道菌群平衡 乳酸菌具體改善腸道有益菌的生存環境,切斷了病毒傳染的途徑,抑制有害細菌在腸道中的生長。 丁酸梭菌 丁酸梭菌穩定性好,耐高溫,耐胃酸和膽汁,可在水產動物腸道定植並快速增殖產生丁酸而發揮營養及調節微生態平衡的作用。
  • 規模化水產養殖,怎麼進行水處理比較好?
    在規模化水產養殖中,對於水質的要求特別高,而由於投餵餌料而引起的殘餌、未消化吸收的營養成分和代謝排洩物等也特別多,因此進行水處理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著手進行水處理。
  • 芽孢桿菌、乳酸菌、光合細菌等在水產養殖中都有哪些神通?
    益生菌對宿主的作用屬於生物修復的範疇,因此,益生菌應具備以下條件:(1)必須對宿主無害;(2)被宿主攝入後,可定植於消化道內並發揮作用;(3)在人工感染的實驗中,必須能提高宿主的抵抗力。 1益生菌的作用機理 1、分泌作用:通過分泌細菌素、胞外酶等物質,抑制或殺滅有害細菌。
  • 溶氧測控儀是水產養殖好幫手但技術需要完善
    &nbsp&nbsp&nbsp&nbsp養魚先養水,而水體中的溶解氧含量尤其重要,但是大部分的養殖戶還是靠天吃飯,很難準確或者提前知道魚蝦是否缺氧,什麼時候需要增氧。增氧機解決了增加水體溶氧的問題,隨著增氧機的普及,如何能做到科學的控制水體溶氧?溶氧測控儀應勢而出,它能真正實現無人看管、適時增氧,成為養殖者的好幫手嗎?
  • 水產養殖中降低氨氮的八大方法
    有時要採取多種技術的聯合處理,才能取長補短達到較好的處理效果。    在水產養殖生產中降氨和減少氨的危害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八種    一.換水。    改善換水條件,增加換水量這是降氨最有效的辦法。    二.栽種水生植物。
  • 光合細菌在水產養殖中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光合細菌在水產養殖中的作用及使用方法2012-11-09 09:1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濱海縣海洋與漁業局目前用於水產養殖業的光合細菌一般多為紅色非硫細菌科中的一類細菌,常見種類有球形細菌、莢膜紅細菌、膠質紅假單胞菌等。  1、提高苗種成活率  據報導,使用光合細菌後,蝦苗變態率能達到80%以上,成活率達到75%。使用方法有兩種:一是以12500倍液全池潑灑,二是混在蛋黃中飼養。
  • 腐殖酸鈉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目前,一些飼料生產廠家,為迎合養殖戶的消費心理,提高動物的生長,追求飼料效果,在飼料中加入了大量抗生素藥物,由於抗生素藥物的殘留,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健康。腐植酸作為綠色環保產品,完全可以在飼料中添加以取代抗生素藥物。近幾年的科學研究表明,腐植酸作為一種新型飼料添加劑,其功效奇特,在養殖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必將推動飼料工業的發展。EM菌在水產養殖中的使用效果被廣泛認可。
  • 水產養殖過程中經常使用的五種季銨鹽消毒劑介紹
    水產養殖過程中經常使用的五種季銨鹽消毒劑介紹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 作者:胡斌 水產養殖網 2016-06-07 17:05:00自然界中存在的季銨鹽,很多都具有生物活性,例如矮壯素[(CH3)3NCH2CH2Cl]Cl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季銨鹽可以分為單鏈季銨鹽、雙鏈季銨鹽、三季銨鹽、多季銨鹽和超支化季銨鹽。主要用作農業殺菌劑,公共場所消毒殺菌,循環水殺菌滅藻劑,水產養殖殺菌消毒劑,醫療殺菌消毒劑,畜禽舍消毒劑,赤潮殺滅劑,藍藻殺滅劑等殺菌消毒領域。
  • 如果你連水體的鹽度都不了解,你還怎麼搞水產養殖?
    如果你連水體的鹽度都不了解,你還怎麼搞水產養殖?(一)而水體中鹽度主要指的是八大離子的含量,鈣(Ca2+)、鎂(Mg2+)、鈉(Na+)、鉀(K+),以及碳酸氫根(HCO3-)、碳酸根(CO32-)、硫酸根(SO42-)和鹽酸根(Cl-);在海水中它們的重量和佔了99%以上;在淡水中它們的重量和也是佔了絕大多數,因此你不了解這八大離子,你怎麼可能把水產養殖搞好呢? 魚蝦對鹽度的要求是什麼?
  • 水產養殖必須為知識的水產用藥知識和操作事項
    搞水產養殖必須為知識的水產用藥知識和操作事項 近年中國的水產養殖既得了長足的進步,不管是養殖品種還是養殖產量上,特別是在華南地區養殖品種多樣,品種往高檔方面轉移,用藥也發生了一些改變,與此同時,國家要藥理方面也做了一些改變了監管
  • 左旋咪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左旋咪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摘 要:左旋咪唑(Levamisole,LMS) 是動物生產中常用的廣譜、高效、低毒、安全的咪唑駢噻唑類驅蟲藥。研究發現,它除了具有驅蟲的功能外,還有免疫調節作用,在水產動物體內它主要通過提高吞噬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的活性、刺激淋巴細胞的產生或分泌淋巴因子,提高白細胞的代謝能力以及血清中溶菌酶活力,誘發抗體的產生及補體的生成等來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可用於動物的抗菌消炎、抗病毒和促進生長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