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12月會議紀要:最終縮減債券購買將類似於2013-14年

2021-01-07 華爾街見聞

1月6日周三,美聯儲公布了2020年12月FOMC議息政策會議紀要。

市場高度關注與會官員對「量寬」購債的未來修改計劃,紀要顯示出增加購債久期的提議並沒有得到太多官員支持。這次也是鮑威爾領導下的美聯儲文件中醒目出現「taper(縮減)」這個詞,摩根史坦利指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已開始設想如何逐漸縮減量化寬鬆政策。

會議紀要指出(註:華爾街見聞為重點語句標註了雙引號加以強調):

在12月會議上,所有與會者都支持加強FOMC對資產購買的指引,特別是採用「基於結果的定性指導」,表明資產持有量將繼續增加,每月購買至少8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至少400億美元的機構MBS,直到在實現最大化就業和物價穩定的雙重目標方面「取得實質性進一步進展」。一些(a few)與會者強調,美聯儲的所有政策工具目前已經可以很好地應對經濟發展。如果實現雙重目標比預期要慢,最新的前瞻指引可以通過將基準利率維持在當前水平更長時間,並提高資產負債表的預期路徑來增加貨幣寬鬆政策力度。幾位(a couple of)與會者指出,在此背景下,必須向公眾傳達聯邦基金利率仍是美聯儲的主要優先政策工具。許多( a number of)與會者討論了如何確定「實質性進一步進展」的判斷標準。他們認為,這一標準將是「廣泛、定性的,而不是基於特定的數字標準或閾值」。多位(various)與會者指出,很重要的一點是,FOMC必須在判斷可以改變購債計劃「之前很早」,就向市場清楚傳達對其實現長期目標的實際與預期進展的評估。在購債的速度和債券構成方面,「所有與會者」都認為,至少以目前的速度繼續進行購債是適當的,「幾乎所有人」都贊成維持當前的債券構成,「只有幾位(a couple of)與會者表示」對增加購買更長久期的債券持開放態度。一些(some)與會者指出,FOMC可以考慮對資產購買進行未來的調整,例如提升購債速度或者增加購買久期更長的國債,但前提是這些調整被認為適宜來支持實現美聯儲的雙重目標。還有一些(a few)官員強調了繼續評估購債成本與風險,以及所產生收益之間平衡的重要性。一些(a number of )與會者指出,一旦在實現就業和物價目標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的進一步進展,就可以開始「逐漸減少」購債,此後大體可以遵循2013至2014年大規模購債之後所實施的程序。

分析可知,會議紀要的措辭與12月16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12月16日FOMC後記者會上的言論一致。鮑威爾當時表示,在美國通脹重返正軌之前不會提前加息,並重申美聯儲可以擴大債券購買力度、調整所購買債券的久期,而在縮減債券購買之前,美聯儲將提前很久告知市場。

在12月FOMC會後聲明中,美聯儲強化了購債前瞻指引的措辭,是四次會議聲明裡最大的變化之一。最新指引明確指出,「美聯儲將至少每月購買1200億美元的國債和機構MBS,直到在實現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目標方面取得實質性的進一步進展為止。而8至11月的聲明均稱「未來幾個月至少按當前速度購買國債、機構MBS和商業抵押貸款(CMBS),以維持市場平穩運行」。

有分析指出,由於美聯儲共識預期為2023年之前基準利率都維持在近零的歷史低位不變,資產購買已經成為提高或降低貨幣刺激措施的主要槓桿。12月FOMC會議前,不少人預計可能會加快購債速度或延長久期構成,後者可以通過降低長期利率來刺激經濟。

不過鮑威爾在12月表示,美聯儲目前不認為上述調整是恰當的,因為長期利率已經很低,從而提振了樓市等經濟部門,經濟中對利率敏感的領域表現良好,表現不佳的領域是因為疫情受困,而非因為高利率而掙扎。他也一直強調財政刺激才是解決近期經濟前景惡化的適當方法。

美聯儲修改後的購債前瞻指引,以及12月會議紀要點明的「按照2013和2014年的程序實施」,都意在避免2013年債市「縮減恐慌」(taper tantrum)重演。當時,時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暗示央行可能會儘快減少資產購買,投資者解讀為美聯儲正在加速加息的計劃,引發十年期基準美債收益率短時間內飆升1個百分點(100個基點)之多,美股重挫7%,全球市場都陷入動蕩。

那麼2014年之後美聯儲縮表是怎麼做的呢?2014年10月起,美聯儲宣布停止新增購買金融資產,僅以到期本金進行再投資;2017年10月起,美聯儲正式縮減資產規模:

將國債每月縮減再投資上限定為60億美元,在12個月內以每三個月增加60億美元的節奏遞增,直到300億美元上限;機構MBS最初每月縮減上限40億美元,每三個月增加40億美元,直到達到200億美元上限。截至2018年10月,美聯儲每月減少國債和機構MBS再投資的上限之和增至每個月500億美元,該上限將保持至縮表結束。

此外,12月FOMC的與會者持續認為圍繞經濟前景的風險高企,經濟發展高度取決於疫情的進展。利好的新冠疫苗消息被視為在中期減少下行風險。儘管FOMC上調了至2023年的美國GDP增速預期,與會者仍認為,疫苗的部署速度以及公眾如何應對疫苗的可獲得性存在重大不確定性,進而會產生威脅經濟復甦的下行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美聯儲官員們對維持常年史低利率達成基本共識,但對何時減少「量寬」資產購買尚沒有統一意見。克利夫蘭聯儲主席梅斯特本周表示,不認為2022年之前有可能減少購債,但2021年FOMC票委、亞特蘭大聯儲主席Bostic卻稱,如果疫苗推廣改善經濟前景,今年可能就會減少購債。由此預知,2021年的FOMC與會者們能否繼續「一致支持」購債話題存在未知數。

美聯儲會議紀要公布後,黃金、美股、美元幾無變動。比特幣短線上漲,Bitstamp平臺數據顯示,比特幣漲至35600美元上方。在紀要發布前,現貨黃金報1911.15美元,日內下跌2%;美元指數報89.48,日內下跌0.01%;道指上漲589點,納指漲0.59%,標普500指數漲1.39%。

相關焦點

  • 美聯儲會議紀要:縮減資產購買將與2013-14年做法類似
    當地時間1月6日,美聯儲公布了去年12月議息會議的紀要文件。此次會議紀要顯示了美聯儲官員對保持債券購買計劃直到經濟顯示出持久復甦跡象的普遍支持。
  • 美聯儲12月紀要:全體官員支持購債速度,談及「縮減購債」將類似...
    1月6日周三,美聯儲公布了2020年12月FOMC議息政策會議紀要。市場高度關注與會官員對「量寬」購債的未來修改計劃,紀要顯示出增加購債久期的提議並沒有得到太多官員支持。這次也是鮑威爾領導下的美聯儲文件中醒目出現「taper(縮減)」這個詞,摩根史坦利指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已開始設想如何逐漸縮減量化寬鬆政策。
  • 大摩點評美聯儲會議紀要:已經開始考慮收縮QE了
    來源:華爾街見聞美聯儲要開始收緊QE了?在1月6日公布的2020年12月FOMC議息政策會議紀要中,出現了醒目的「taper(縮減)」一詞,這也是鮑威爾上任以來,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文件中首次出現這個詞。
  • 美聯儲紀要:縮減無恐慌,美股牛市全面襲來
    昨日的美聯儲消息本來可以輕鬆給市場以打擊。市場並無任何反應就是相對該消息來說的令人不可思議的動作。  壞消息,好「動作」即表示看漲。下面我們將進一步說明。  昨日美聯儲說了什麼?  美聯儲在昨日美國東部時間下午2點發布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紀要中首次給出了如何縮減逾4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的詳情。
  • 縮減購債呼聲變響 美聯儲對投機者作出警告
    外媒分析師Brian Chappatta稱,他認為美聯儲今年並不會真的縮減購債規模,這樣說只是為了警告投機者。不過,如果經濟情況繼續惡化,不排除美聯儲採取行動,延遲購債。12月美國新增就業銳減14萬個工作崗位,加上目前的通脹水平(僅為1.4%左右)也還遠未達到美聯儲的通脹率目標的情況下。
  • 美聯儲會議紀要前瞻:或透露購債計劃以及對疫苗前景的看法;① 美聯...
    美聯儲會議紀要前瞻:或透露購債計劃以及對疫苗前景的看法;① 美聯儲在12月會議上維持月度購債規模不變,令許多分析師和投資人感到失望,他們認為聯儲應當擴大購債,以更好地支撐經濟度過新冠疫情。② 北京時間周四(1月7日)凌晨3:00美聯儲將公布這次會議的記錄,會議記錄很可能透露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聯儲做出這個決定,以及聯儲是如何將疫苗的前景納入自己的計劃。
  • 美聯儲退出策略商議未定 焦點轉向全球PMI
    美聯儲退出策略議而未訣,市場泰然處之美聯儲(Fed)周三(5月21日)公布的4月29-30日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貨幣政策制定者上月開始為最終退出非常規寬鬆貨幣政策打基礎,他們在4月會議上討論了他們可以用來完成任務的工具,但並未做出決定。
  • 又有三位官員反對縮減購債 市場押注加息要等到2023年!
    美聯儲(Federal Reserve)本周發布的12月FOMC會議紀要提到了「減少債務購買」。自本周以來,美聯儲官員表達了強烈的不滿,但何時減少債務購買的信號是矛盾的。1月12日,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布拉德、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羅森格倫和堪薩斯城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喬治發表了看法。他們的觀點非常一致——現在減少債券購買還為時過早。
  • FBS外匯:美聯儲紀要無意外 美元未獲上漲動力
    和訊特約  周四凌晨美聯儲公布了10月會議紀要,紀要中美聯儲對市場廣泛預計的12月加息持開放態度,在表述多數委員支持升息的同時,也稱加息取決於數據。雖然多數委員仍然支持12月加息,但紀要也暗示如果發生衝擊美聯儲仍會放緩加息步伐。美聯儲的這次紀要給出了市場較為模糊的信號,市場對於美聯儲12月加息的概率基本維持此前水平不變。
  • 美聯儲釋放繼續寬鬆信號!倫敦銀白盤交易分析
    無論是初請,還是GDP修正值、耐用品訂單等都不及預期;而美聯儲的會議紀要也釋放出進一步寬鬆的信號。受此影響,美元受挫跌破了92關口;倫敦銀價格止跌回升,日線最終錄得十字星。  對於貴金屬未來前景,分析認為其想要回升可能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董事總經理George Gero表示:改變遊戲規則的是,所有疫苗都有能力展現良好前景。
  • 【環球市場】美國國會將重啟拜登當選認證程序 比特幣飆漲突破3.6...
    美國騷亂已基本平息,國會將重啟拜登當選認證程序;3. 美聯儲會議紀要:承諾繼續放水,縮減購債前會充分打招呼;4. 紐交所繼續推進三家中國電信企業摘牌計劃。 全球股市
  • 全球負收益率債券規模突破14萬億美元,債市押注美聯儲今年再降息2次?
    美聯儲10年來首次降息後,全球負收益率債券規模達到了創紀錄的14.1萬億美元,在一些分析師看來,這不利於資產價格和實體經濟。同時,不少分析師指出,作為全球債市重要組成部分的美債市場目前出於對低通脹的預期,已開始押注美聯儲將繼續降息。此外,美國總統川普給全球貿易局勢帶來最新的不確定性,美國經濟衰退可能性隨之增大,也提升了美聯儲進一步降息的概率。
  • 12月究竟是吉是兇?請先在日曆上圈出這些「大日子」
    12月3日:第12屆歐佩克+部長級會議召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俄羅斯為首的盟國,已將2021年石油生產政策磋商推遲至周四12月10日:歐洲央行政策會議,料加碼緊急刺激自從10月以來,各國的防疫措施已令歐元區經濟受到打擊,預計很可能在第四季度陷入負增長。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下一次會議定於12月10日召開,目前外界普遍預計歐洲央行將延長並擴大規模1.35萬億歐元的緊急資產購買計劃,並為銀行提供更多長期資金。
  • ...形勢可能會演變為保障調整資產購買計劃;如果情況發生變化,將...
    【美聯儲11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與會者討論資產購買,側重於行動的目的,形勢可能會演變為保障調整資產購買計劃;如果情況發生變化,將允許調整購債;在購債方面的謹慎考量是合適的;
  • 美國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錄得96.3萬人 3月14日以來首次跌至100萬下方
    價格已經接近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暴發之前的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的水平。2009年至2011年的前兩輪量化寬鬆政策中,黃金和白銀的價格飛漲,但是,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2012年至2013年的第三輪量化寬鬆並沒有產生相同的影響,尤其是當美聯儲明確打算減少其資產購買規模的時候。
  • 2018年12月18日FX168匯市早自習
    美聯儲本周將召開政策會議,會議可能導致美國加息,但分析師預期美聯儲對明年的經濟基調可能將更為謹慎。大宗商品和股市方面,貴金屬強勢收漲,國際油價全面收跌,歐美股市雙雙下跌。本交易日市場關注澳洲聯儲公布12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以及美聯儲FOMC召開為期兩日的議息會議(12月18-19日)。
  • 第十二屆南方計算力學學術會議(SCCM-12) 會議紀要
    第十二屆南方計算力學學術會議(SCCM-12) 會議紀要 2019-11-26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危機救助計劃即將終結 未來美聯儲政策會怎樣?
    在定於12月15日到16日舉行的下一次貨幣政策會議上,不斷變化的形勢可能會促使美聯儲政的策制定者們更詳細地描述他們未來幾個月的計劃。 分析師表示,這可能意味著美聯儲將在購買政府債券或實施「量化寬鬆」(QE)計劃的速度和類型上做出更加堅定的承諾,以保持較低的借貸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