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生命與財富 GTA正引領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基因革命

2021-01-09 中國周刊

哪裡有生命,哪裡就有基因。在近代科學家發現基因之前,人類對自我進行了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漫長研究,卻始終困惑於冥冥之中的那雙「上帝之手」而未曾獲得過醍醐灌頂般真的徹悟。你是誰?你了解自己嗎?23對染色體、2.5萬個基因編碼、30億個鹼基對,在基因科學面前,你不過就是這些數據組成的綜合體。

基因的發現讓人類對探究生命奧妙這件事變得簡單,一些複雜的生命現象開始可以被解釋;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躍升,基因測序技術的出現又讓我們甚至可以通過破譯生命密碼來調控生命的進程。我們不乏看到一些得益於基因測序技術對疾病未雨綢繆的例子,也會看到一些未在最佳時機受助於基因科學而令人遺憾的事件。

來自澳洲的GTA項目認為,對人類個體來說,做一次全基因組測試獲取全周期的生命健康訊息和個性化的精準醫療方案,十分有必要;而對整個人類社會而言,基因測序獲得的數據積累也將在生物製藥、精準醫療、基因科研方面意義深遠。但目前人類的基因組數據匱乏是我們不得不正視的問題,這也成為橫亙在基因科技發展途中的最大障礙。

如何鼓勵更多的人接受基因測序和數據存儲,又如何保證用戶隱私和數據主權,GTA做了大膽的顛覆性嘗試,它選擇將先進的基因測序技術和區塊鏈存儲技術相結合,以獨特的區塊鏈激勵機制將個人用戶、基因測序公司、醫療、製藥、健康服務以及其他數據應用機構快速聚合在同一個平臺,在全球建立了一座以基因數據存儲為核心,並具有廣泛應用價值的基因數據存儲與應用金礦。GTA的創新之舉不僅為人類提供了科學了解自己的有效途徑,還撬動了千億美金基因存儲應用的藍海市場。

GTA的全基因組測序技術可以檢測包含人體全部基因的30億個鹼基對,用戶可根據檢測結果(包括精準用藥84種、疾病風險202種、特質基因89種、單基因病4011種;食物不耐受、藥物不耐受、營養代謝功能、微量元素吸收功能;高發腫瘤風險、家族遺傳基因風險;自身基因突變風險)對自身存在的健康隱患風險採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所有的存儲數據將在GTA進行加密存儲,用戶可通過APP隨時調閱。

GTA還將依託基因技術對客戶存儲的全基因數表型數據進行分析,為全球精準製藥、精準醫療、科學研究、健康管理等機構提供大數據支持。其中基因測序、存儲客戶,聯盟會員、超級節點、數據中心、科研用戶等每一個參與者都可從中受益,形成一個互利共贏的完整商業閉環。更值得一提的是,在GTA承擔存儲職責的YottaChain是當前世界上最專業的區塊鏈存儲公鏈,在數據的可靠性、安全性方面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據了解,GTA項目的全稱為「Gene Technology Alliance」,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布局基因數據存儲及應用服務。原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州長Henry ——(Palaszczuk Hon Heinrich)亨利·白樂琪為GTA基金會主席,在GTA負責全面管理及重大事項決策;Edvard Moser (愛德華·莫索爾)為GTA基金會副主席,在GTA基金會負責基因技術、幹細胞技術研究與應用,他曾於2014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以協作、開放、信任、安全、確權為原則,連結生命與財富,GTA正在全球範圍展開一場以基因技術為主導的大規模群體協作,推動基因科技蓬勃發展,引領一場聲勢浩大的基因科技革命。

聲明:

1、中國周刊網所有自採新聞(含圖片),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責任編輯:楊文博

相關焦點

  • 我國啟動世界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我國啟動世界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胡薇 發表於 2018-05-10 14:37:02 剛剛,北京傳出重磅消息:我國將利用四年時間破譯人類基因,研究疾病健康和基因遺傳關係
  • 央視曝光:我國啟動世界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央視曝光:今天(28日),我國啟動「中國十萬人基因組計劃」,這是我國在人類基因組研究領域實施的首個重大國家計劃,也是目前世界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於無聲處聽驚雷!到了那時,人類將徹底改造基因的編程,我們上千年不再使用的陳舊基因將被拋棄,我們的生命升級成為一個更高級的作業系統。在這一階段,人類不僅能做到延緩衰老,更可以返老還童:到那時,八十歲的你,看上去只有四十歲的樣子。
  • 人類基因被破譯,創造萬億財富,尋找全國合伙人!
    比爾蓋茨未來引領全球財富排行榜的必將至於醫療
  • 《人類簡史》科學革命
    公元1500年,也就是500年前,在西歐突然出現的科學,使人類歷史突然提速,到今天,已經快到我們無法承受的地步。短短500多年間,人類就實現了過去上億年都無法想像的生活。如果一個中世紀的農民,穿越來到今天,肯定會驚的目瞪口呆。巨大的城市,奔馳的汽車,轟鳴的飛機,閃爍的街燈,穿著奇形怪狀的人們,肩並肩走在大街上,誰也不理誰,都在對著手機說話。
  • 泰康保險:眺望長壽時代,引領長壽革命
    引領長壽時代的養老革命 危中有機,痛中顯智。陳東升在論壇上鮮明提出:「今天我們提出的長壽時代,就是要對工業時代對老齡化的認識,進行一次徹底的重組,這就是積極的人口論。」
  • BiKi Talk 聚焦GTA-首個基因鏈的崛起
    而GTA也憑藉著以基因科技造福人類健康的奮鬥目標,與眾多熱愛生命的個體達成廣泛價值共識。主持人:雖然基因數據確實具有龐大的價值,但目前基因數據其實是相對匱乏的,這也成為基因科技發展道路上最大的阻礙,GTA基因鏈的出現是否能夠解除這樣的困境呢?嘉賓:然而基因數據樣本匱成為阻礙科技發展的絆腳石。
  • 基因治療將引領生物醫藥第三次革命?
    摘要 基因治療行業具有獨特優勢,將引領生物醫藥第三次革命。 不同於傳統小分子藥物和抗體藥物在蛋白質水平進行調控,基因治療可在基因水平發揮作用,因此可以克服傳統小分子和抗體的不足,對於致病基因清晰而蛋白質水平難以成藥的靶點具有獨特優勢。 如果把小分子藥物、抗體藥物稱為生物醫藥的前兩次革命,基因治療將引領生物醫藥的第三次產業革命。
  • 相由心生:基因理論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騙局
    相由心生:基因理論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騙局從基因理論提出並獲得諾貝爾獎以來,人們越來越迷信該理論,許多生命科學相關的學科都喜歡引用基因理論去解釋各種遺傳方面的現象。下面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基因理論其實根本就不靠譜,它並不能真實的反應客觀遺傳現實,它只不過是一種可笑的假說。現在我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基因理論不可靠,將其推翻。實驗過程:將兩對長相飲食差異很大的夫婦做對照實驗。取其中一對夫婦生的雙胞胎中的一個,拿給另一對夫婦扶養長大,我們會驚奇的發現本應該長得很像的雙胞胎兄弟,長相等會有顯著性差異。這用基因理論根本解釋不通。
  • 看第5次技術革命與基因重組如何改變未來生活
    對於未來的生活,而未來的科技則是值得我們嚮往和憧憬的,現在,我們迎來了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期,既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又面臨著差距拉大的嚴峻挑戰。未來科技在我們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會起到重要的作用,人們生活的豐富,遊戲、網絡文學、網絡動漫、數字文創產業一定能起到非常關鍵的推動作用,歷史上,歷次產業革命都與科技創新如影隨形,從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發展規律看,抓住科技創新就等於抓住了主動權,特別是在世界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的新時期,只有把握住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的新契機,才能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槓桿培育新動能。
  • 李河君:薄膜發電引領終極能源革命(組圖)
    漢能總部薄膜發電建築一體化(BIPV)項目  李河君圍繞著薄膜發電引領人類新能源時代這一主題,他認為,太陽能薄膜發電技術將帶來一場不亞於網際網路的、終極的人類能源利用的革命,它徹底顛覆了人類傳統利用能源的方式,從而使人類工業化流程再造。
  • 中國啟動世界最大規模人類基因組計劃,將繪製國人精細基因組圖譜
    28日,我國啟動「中國十萬人基因組計劃」是我國在人類基因組研究領域實施的首個重大國家計劃,也是目前世界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基因是DNA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斷,人類的生、老、病、死等都與基因有關。而基因組和基因是整體與部分的關係,人類基因約有25000個,基因組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把人體內這25000個基因的密碼解開,從而破譯人類的遺傳信息。此次基因組計劃,就是要繪製我們民族的基因圖譜。相關公司方面,據選股寶主題庫(xuangubao.cn)基因測序板塊顯示,艾德生物 主營腫瘤精準醫療分子診斷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並提供相關的檢測服務。
  • 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戰,引領和支撐中國可持續發展
    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20至30億人口追求小康生活和實現現代化,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件、大變革,這將為全球科技創新和文明進步注入前所未有的動力與活力,也對全球資源供給能力和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帶來了新挑戰。
  • 基因:人類認識自己的一扇門
    在很多人還沒有真正了解什麼是「基因」的時候,這個詞已經成了風口。科學家指出,21世紀是生物工程的世紀,比爾·蓋茨則斷言:下一個世界首富將出自基因領域。基因成為戰略資源,基因科技的發展程度也反映著國家的科學水平。在這個舞臺上,中國科學家的身影格外亮眼,中國基因產業的規模也引領全球。
  • Nature發布迄今最大規模人類遺傳變異資料庫
    據悉,這份匯集了逾14萬人的公開目錄,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人體遺傳變異體資料庫,將有助於人們深入了解人類基因功能,增強對罕見和常見遺傳病的理解。基因組聚集資料庫(gnomAD)項目是一個大規模的人類遺傳變異體資料庫,通過各種大型人群測序項目匯集數據,來鑑定各種功能喪失型變異體。
  • 《人類簡史》認知革命
    01人類的歷史,碎片的瞬間想要全面了解人類的歷史,首先要了解人類所在的宇宙歷史。只不過我們人類的感知能力非常弱,而且生命有限,所以感受不到宇宙的劇烈擴張。135億年,是我們人類對時間的計算方式。在我們感知中,這是一個漫長的時間,但對於宇宙而言,只是一瞬。所以,人類只是活在一個宇宙碎片的瞬間裡,非常渺小。
  • 近代歷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究竟給當時的人類帶來了怎樣改變
    我們知道,科學、技術、工業是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並為人類自身服務的社會實踐活動的產物。進入近代以來,特別是第一次科技革命後,世界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馬克思曾經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人類漫長的文明史上,每一次科技的突破往往伴隨而來的生產力的飛躍和社會制度的變革。
  • 生物基因科學真的能幫助人類「逆天改命」嗎?
    從當年丹麥生物學家詹森根據希臘文「給予生命」之義,創造了「基因」(Gene)一詞開始,人類對於解開生命密碼的好奇,就踏上了一場孜孜不斷基因是DNA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斷,人類的生、老、病、死等都與基因有關。這場基因革命一旦降臨,將徹底改變世界乃至整個人類的未來。
  • 人類基因組計劃是我的生命
    從那時起,「人類基因組計劃」成了於軍科學生涯關注的焦點,「它的產生過程、規模、進展、動向等一直就是我的呼吸和生命。」於軍說。  1990年,於軍完成學業,並獲全美泌尿科疾病研究協會「博士學者基金」,留在紐約大學醫學院任研究助理教授。
  • 印度農民正在進行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抗議示威
    11月26日,一場全國性的24小時抗議活動,更是使印度全國參與這次抗議的人數,達到人類歷史最大規模:2.5億人!而成千上萬的農民,帶著大米和香料,在德裡駐紮營地。有的甚至拖家帶口前去,以表示對這種抗議的決心——不達目的,絕不回去。在12月初,農民封鎖了五條通往首都新德裡的道路,開始與政府對峙。
  • 於軍:人類基因組計劃是我的生命
    從那時起,「人類基因組計劃」成了於軍科學生涯關注的焦點,「它的產生過程、規模、進展、動向等一直就是我的呼吸和生命。」於軍說。   1990年,於軍完成學業,並獲全美泌尿科疾病研究協會「博士學者基金」,留在紐約大學醫學院任研究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