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戶的幸福生活

2020-10-06 牙克石融媒

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

人民的獲得感

幸福感都有了很大提升

呼和浩特市武川縣上禿亥鄉上禿亥村

下五隊自然村村民劉綠軍一家

通過教育扶持

發展生產等國家扶貧政策

擺脫了貧困

生活一天一個樣

日子越過越紅火

國慶、中秋「雙節」

家人一起歡度

享受其樂融融的幸福生活


(來源:內蒙古日報 編輯:潘雲鵬 監審:趙宗傑)

相關焦點

  • 瓊山區大坡鎮組織脫貧戶參與「強六治·公益拍」主題活動
    本報7月28日訊(記者史瑞麗)為倡導文明和諧家庭理念,弘揚家庭美德,激發脫貧攻堅的強大內生動力,連日來,瓊山區大坡鎮積極組織脫貧戶參與「強六治·公益拍」主題活動,脫貧戶可自主選擇夫妻婚紗照或全家福,定格幸福、記錄美好,同時讓優良家風通過全家福代代相傳。
  • 「新春走基層」脫貧戶郭顯軍的幸福生活
    郭顯軍並沒有被眼前的困難所壓倒,而是更加激發了他自強、堅持、感恩的內生動力,在扶貧政策和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幫助下,他重新點燃了生活的希望。「現在我種了脆紅李、茶葉,還買了農用車跑運輸。一年收入10多萬,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郭顯軍談起脫貧之後的生活變化,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郭顯軍每天跑運輸,生活越來越有奔頭現在,郭顯軍夫妻兩分工明確,他主「外」,妻子主「內」。
  • 常達偉深入賽烏素鎮、五股泉鄉遍訪未脫貧戶
    3月2日以來,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常達偉深入賽烏素鎮、五股泉鄉遍訪未脫貧戶,並就疫情防控及春耕備耕工作進行調研指導。常達偉還叮囑鄉鎮幹部、和村「兩委」及駐村工作隊成員要把貧困戶的收支帳都算清楚,然後根據每一戶的實際情況精準施策,精準幫扶,確保全縣今年剩餘的未脫貧143戶327人今年全部脫貧,已脫貧戶不返貧、邊緣戶和監測戶不致貧。
  • 脫貧戶病逝後捐贈遺體,這張遺體捐獻證明背後的故事令人動容……
    脫貧戶病逝後捐贈遺體,這張遺體捐獻證明背後的故事令人動容…… 2020-06-09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光榮脫貧戶尹以帥:「小草莓」撬動主動脫貧之心
    那時的尹以帥本想通過從事玉雕改善生活,卻吃了沒有技術的虧屢屢受挫,只能做些簡單的來料加工。可天不遂人意,簡單的來料加工謀生方式卻因為市場供大於需求玉雕生意急劇下滑,無奈,他只能回家。通過申請,這年,家裡成了村裡的低保戶。2014年4月,母親去世。為救治母親,不僅花光了家裡三萬多元的積蓄和一萬多元的網絡籌資,向親戚借來的一萬五千元也花光了。
  • 簡單,帶來幸福的生活
    幸福的人生,從來都是簡單的。用簡單的心態過一生,無論生活給予你怎樣的際寓。隨遇而安又未嘗不可,以簡單之心來看待紛繁世事,你看到的定是最美的風景。快樂和幸福本身就很簡單,只是我們想得過於複雜,紛紛擾擾的世界本就複雜,倘若我們在生活中也過得如此複雜,那快樂和幸福又怎會離我們近呢?隨遇而安不只是簡單的心態,更是一種簡單的生活方式。
  • 當下幸福生活的最新定義
    幸福原本是樸素而充實的,它存在於生活中的每時每刻,它可能是看不到也摸不著的東西,也可能是我們心存善念的一種善舉,但只要我們有一顆懂得欣賞、充滿感激的心,就能時刻感受到它們的存在。
  • 叔本華:衡量一個人生活幸福的標準是什麼?
    叔本華:衡量一個人生活幸福的標準是什麼?每一個人都渴望自己幸福、希望自己的親人朋友幸福,但幸福是什麼?我們如何追求幸福?衡量一個人生活幸福的標準又是什麼?所有這些問題,德國偉大哲學家、思想家、作家叔本華的「幸福哲學」會告訴我們關於幸福的真諦。
  • 幸福生活萬年長
    本報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李韻)近半個世紀前,農民作曲家史掌元創作的歌曲《唱得幸福落滿坡》,真切地表達了解放初期農民建設家鄉的喜悅心情,被廣為傳唱。作為喜迎十七大系列演唱會第三場的主題,這首經典的抒情歌曲經過重新編配,再次唱響,引起了人們對歌聲裡那個年代的回憶。
  • 從「落後村」到「幸福村」:一個東北農村的致富新經
    從髒亂差的貧困村,到產業興旺、村民增收、環境整潔的「幸福村」,黎明村迎來幸福的曙光。髒亂差曾是這個「落後村」的代名詞。全村沒有一條像樣的水泥路,柴草垛滿街亂堆,村民閒暇之餘吃喝聊侃,這樣的日子沒人覺得不對勁。這幾年,黎明村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兩頭抓,增收致富和鄉風文明齊頭並進,變化悄然發生。在黎明村,沒人要的秸稈成了「香餑餑」。
  • 「三防」——幸福生活的必要條件
    「三防」——幸福生活的必要條件 2020-06-10 0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齡剩女簡·奧斯丁的幸福生活
    不不,恰恰是因為在無數前人的失敗中,女人們逐漸得出一條規律,「在父權社會,相對弱勢的女子在愛她的丈夫的尊重呵護下,才能過上幸福生活。」不愛她的男人,帶來的除了鞭子,拳頭,還有尋花問柳傳染來的性病,即便以上皆無,一個無情的男人,也能將婚姻中的女人推入最悲慘的境地。而無論他怎麼對待妻子,好女人都應該「一直堅持愛和盼望的原則」,服從他,原諒他,把他從邪路上拉回來。
  • 「幸福之水」開啟「幸福生活」!建水這裡的村民日子充滿希望~
    「幸福之水」開啟「幸福生活」!普福金說,如今村裡每家每戶都種上了阿里山瓜,全村套種面積近4萬畝,形成了「千畝烤菸萬畝瓜」的產業格局,讓群眾生活有了盼頭。「現在吃水的問題解決了,原來的水窖水可以全用在灌溉上,再加上水利工程也能解決一部分生產用水需求,我們正考慮著引進一些蔬菜來試種,讓產業結構更加優化。」普福金指著遠處的一片大山,憧憬著水塘寨的未來。
  • 用一顆平常心發現生活中的幸福
    平常心這三個字說起來容易,在現實生活中卻已經很少人能夠去保持。大多數女人不平常心去面對生活,她們的內心老是充滿著無休止的欲望,不能完全以一顆知足常樂的心來面對生活,而那些可以保持平常心的女人,恰恰是那種在生活中能發現點滴幸福的人。
  • 【花開萬家·幸福生活抖出來】立體樹剪紙,「剪」出開心生活
    【花開萬家·幸福生活抖出來】立體樹剪紙,「剪」出開心生活 2020-07-08 1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朱永新寄語教師: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我在《致教師》這本書中再次向廣大教師鄭重許下「讓我們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承諾,並表示會和廣大教育同仁一道,繼續逐夢,帶著使命,帶著愛,向著理想的彼岸,盡一個教育人的全部心力。&nbsp&nbsp&nbsp&nbsp我始終認為,教育生活應該是幸福的。教育既然是努力地去促進每一個人過一種幸福完整的生活,它本身就應該是幸福的。
  • 打造生命之輪,提高生活幸福指數
    答案有很多,但歸根到底我們努力的意義是為了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數。而我們如何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數呢?今天分享「生命之輪」的理論,即我們一直追求的是生命系統的平衡,主要包括六個方面的內容,這六個方面分別是身體和健康、事業和理財、家庭和天倫、精神和道德、社交和文化、心智和教育。
  • 拜物主義不能直達幸福 生活裡不能只有金錢
    我們每個人都面臨著從追求物質過渡到追求幸福的時刻  不久前,清華大學顏寧教授關於「幸福」的一次演講火了。學生曾問她,與電視劇《歡樂頌》的主角安迪相比,你付出的努力更多、名望更高,賺得卻很少,會感覺不平衡嗎?答曰:金錢不能成為衡量幸福感的標準。一問一答,道出了多數人「想要與得到」的掙扎。
  • 《幸福的陷阱》:過上豐富充實和有意義的生活
    社會文化向我們不斷灌輸生活應有的模樣:一直開心快樂、和諧美滿,直到永遠!但是,這是真的嗎?你的努力可能並不能換來想要的幸福人生,你的付出可能並不一定讓你感到充實快樂,可是,我們依然不相信這是事實,而是選擇竭力迴避這些令人不快的想法和情緒。然而,當你為了追求幸福而開始學會刻意迴避不快的客觀事實時,那麼,你已經陷入了幸福的陷阱。
  • 平淡幸福的唯美句子朋友圈發的 生活美好語錄經典短句
    我不喜歡同情和憐憫,我只明白一件事,我活著就是幸福。 (2) 擇善言而聽, 擇善行而從。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兩件事情就是善於選擇和敢於放棄。許多人一生碌碌無為,就是因為捨不得放棄。敢於主動放棄,即標誌著新的人生的開始。對於過去,不可忘記,但要放下。因為有明天,今天永遠只是起跑線。生活簡單就迷人,人心簡單就幸福;學會簡單其實就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