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奮鬥者」號同行 華為這個智慧辦公新物種不一般

2020-12-05 騰訊網

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這些在過去無法想像的事情,如今都成為了現實。

從嫦娥三號、嫦娥四號登陸月球,到不久前「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下潛至10909米,我國在航天和深潛領域陸續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要知道,在深海潛水方面,水深每加深10米就多一個大氣壓,在萬米深海,「奮鬥者」號要承受一千多個大氣壓,相當於用一根手指頂起一噸重量的壓強。

事實上,全球僅有少數幾個國家能夠製造深海潛水器,堪稱是對科學工程技術的極限考驗。如今,「奮鬥者」號的橫空出世不僅讓我國成為深海潛水俱樂部的一員,對於我們了解地球板塊演化過程、地球生命起源、洋流變遷、火山地震帶等方面都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在「奮鬥者」號載人深海潛水器創造歷史的同時,華為IdeaHub也參與其中,成為歷史的見證者,並在保障深海潛水器與水面保障船之間的互動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參與萬米深潛 華為IdeaHub表現不凡

眾所周知,萬米深海中環境惡劣、條件複雜,如何確保深海潛水器順暢地完成深海可靠,對於科學家們來說至關重要,其中保障深海潛水器與水面保障船之間的充分互動更是關鍵所在。

不僅如此,在央視對「奮鬥者」號進行跟蹤報導過程中,要為全世界的觀眾實時呈現清晰的現場畫面,並與現場科學家進行互動交流同樣需要先進設備的支撐。過去,我國在海洋科考過程中,在探測數據技術、信息採集技術、信息傳輸技術等方面,都或多或少依賴國外的產品和技術。

經過多年來的持續技術攻關,從「奮鬥者」號深海潛水器的研發到深海探測、信息傳輸等技術,我國在一系列核心技術上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也標誌著我國真正成為國際上少數幾個具備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之一。

如今,在「奮鬥者」號深海潛水器徵戰馬裡亞納海溝過程中,華為IdeaHub作為一款智能會議終端產品,憑藉其在技術、功能等方面的特性和優勢,取代了以往所使用的國外產品和技術,擔負起互動溝通的重任,成為「奮鬥者」號的「最佳拍檔」。

據了解,華為IdeaHub的結合,讓科學家手中的電腦瞬間變成一個能夠觸控的「超大智慧平板」,不僅可以將監測到的「奮鬥者」號數據以圖表方式即時地展現在大屏幕上,便於母船監控「奮鬥者」號的狀態;還能作為互動溝通和交流的載體,分享、分析海底發現,與「奮鬥者」號科考員協同,完成海底科考任務。

與此同時,華為IdeaHub也為全世界的電視觀眾第一時間呈現出「奮鬥者」號深海科考的景象,並在央視的深海潛水直播中憑藉優秀的交互性能實力搶鏡,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尤其此次在深潛科考的科考船上,環境為非常惡劣的高鹽高溼環境,且異常顛簸,一般消費級設備很難保證持續穩定工作的要求。而華為IdeaHub不僅安裝部署極簡,而且在這樣嚴苛的環境中持續穩定工作,有力的保障了此次深潛科考的科研工作。

自帶黑科技 成為智慧辦公「新物種」

儘管華為IdeaHub在「奮鬥者」號深海科考過程中大放異彩,但可能很多觀眾對它的印象更多停留在超大智慧平板上,不論是播放視頻、展示圖片,還是隨手批註、觸摸交互,平板電腦能做的事情,它都做的更「大」。不過,華為IdeaHub可不止是「大」那麼簡單。

作為集投影儀、白板、電視、八爪魚、平板電腦、傳統視頻會議終端等設備能力於一身的產品,你很難用一個現有的定義去描述華為IdeaHub;相比較市面上已有的產品,華為IdeaHub稱得上是一個「N合一新物種」。

相比較平板電腦,華為IdeaHub稱得上是一款「超大智慧平板」,且在眾多性能上遠超平板電腦:它可以實現0.035秒超低延遲,流暢紙感書寫;它擁有4K超高清投屏,在業界率先實現了1080P 60幀無線投屏;它可以讓筆記本電腦、手機、pad無需線纜投屏,即可秒變超大屏觸控PC;它作為智能白板,支持手寫識別,手寫秒變印刷。

同時,華為IdeaHub也是一款旗艦級智能雲會議系統,1080p全高清視頻會議、4K文檔共享,可以讓用戶看的更真、分享更清;同時,華為IdeaHub具備超強抗幹擾能力,可保證視頻會議流暢開展,這也是華為IdeaHub能夠勝任此次「奮鬥者」號深海科考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僅如此,華為IdeaHub還配備了華為應用市場專區,支持海量App應用,可以覆蓋主要辦公場景;而其背後所依託的則是華為的雲、5G、AI、移動終端生態,產品的能力可隨著雲的能力升級而升級,這可是業界其他產品所不具備的獨特能力。

作為能夠支持智慧辦公的「新物種」,華為IdeaHub可不只是單純在產品功能上表現突出,它還自帶AI黑科技,擁有眾多智能化能力。比如,它通過聲學+圖像雙重定位,可以智能追蹤發言者,自動呈現發言人的特寫鏡頭,實現智能導播;它還可以實現會議畫面中自動人臉名牌,並提供人臉籤到,為用戶帶來更好的會議體驗。

尤其藉助其智能拾音功能,用戶可以自定義拾音區域,屏蔽掉區域之外的說話聲或噪音,讓視頻會議中的與會方只會聽到發言人的聲音,使得聲音更清晰,從而打造更好的會議效果。據悉,目前在國內視頻會議解決方案,該技術獨此一家。

可以說,集眾多產品特性和智慧功能於一身的華為IdeaHub,已經具備了對同類產品降維打擊的能力。

不止是智慧辦公 IdeaHub有更多場景等待解鎖

在遠程互動交流需求急劇增加的今天,華為IdeaHub可不止是支持智慧辦公那麼簡單,很多需要遠程交互的場景都可以用到它。

除了此次華為IdeaHub參與「奮鬥者」號馬裡亞納海溝深潛科考之外,在深圳高交會等眾多重大項目和重大活動中,同樣少不了華為IdeaHub的身影。此外,包括馬來西亞首相、印尼駐華大使等多國政要也都是華為IdeaHub的用戶。

華為IdeaHub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除了技術紮實、產品過硬之外,也與華為所擁有的近30年音視頻會議研發經驗密不可分。據了解,華為雲會議不僅在中國視訊會議市場連續七年排名第一,更是先後保障過多次國際領袖峰會級活動,並憑藉在性能和可靠性上的穩定發揮已經成為關鍵重大活動的首選。

此外,憑藉在產品設計、技術創新上的突破,今年華為IdeaHub也收穫了眾多國際國內權威大獎的肯定:7月,華為IdeaHub的UI系統就獲得了具有「全球工業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德國紅點獎;8月,華為IdeaHub又拿下了權威諮詢機構沙利文授予的「2020全球團隊協作終端創新獎」;10月,華為IdeaHub則獲得第五屆中國設計智造大獎銀獎。

作為智慧辦公的「新物種」,華為IdeaHub已經成為視頻會議、遠程協作場景的首選;同時,憑藉開放的硬體和軟體能力,華為IdeaHub也正在被集成在各類行業應用場景中。據了解,華為IdeaHub可選配OPS模塊,擴展Windows,並可配置優先啟動Windows,從而實現辦公平臺擴展;而通過開放SDK,第三方應用可調取硬體外設及音視頻編解碼能力,可將大屏能力開放給更多合作夥伴。

截至目前,華為IdeaHub已發布包括金融、醫療、教育、黨政等七大行業解決方案,未來,隨著千行百業對遠程交互應用場景的探索和創新,華為IdeaHub越來越多的隱藏技能也將被發掘出來,並在更多的行業大顯身手。

結束語: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如果說在我國科研人員的努力下,「奮鬥者」號開啟了我國在深海科考領域的新紀元;那麼華為IdeaHub則憑藉持續的技術創新,在智慧辦公、視頻會議方面實現了升維創新,成為國產科技產品取得核心技術突破的代表。

從參與「奮鬥者」號深海科考,到未來賦能千行百業的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如今,華為IdeaHub的創新應用才剛剛開始。

相關焦點

  • 「奮鬥者」號深潛直播,華為IdeaHub意外搶鏡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1月10日上午,繼10月27日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後,再次下潛萬米以下,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中國成為全球僅有的幾家能夠製造深海潛水器的國家之一。
  • 「奮鬥者」號上的最強中國智慧
    11月28日,成功完成萬米海試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勝利返航。自2020年10月10日起,「奮鬥者」號赴馬裡亞納海溝開展萬米海試,成功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1月10日8時12分,「奮鬥者」號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標誌著我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 「奮鬥者」號,了不起
    此後,一路捷報頻傳——10月27日,下潛首次突破萬米;11月10日,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11月13日,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潛水器與著陸器在萬米海底的聯合作業,並進行了視頻直播……截至11月19日,「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海域共開展了13次下潛,其中8次超過萬米。
  • 華為IdeaHub在深海探測中走紅:成黨政和大企業溝通首選
    文/黃海峰最近,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完成萬米級海試的多個潛次。其中11月10日,「奮鬥者」號第一次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坐底深度10909米。要知道我國「蛟龍號」潛水艇最大下潛深度也只有7062米。本次科考創造多項記錄,引起央媒、知乎等不同媒體熱烈討論。
  • 視頻會議爆發催生新物種 工作方式革命在即
    以華為公司為例,華為人再也不用天天早起搶訂會議室、再也不用頻繁出差到各個國家、各個研究所/各代表處去參加各種會議。據華為內部統計,2020年上半年華為集中開會的場景減少了60%,內部辦公差旅費用節省28%。這種體驗讓華為公司、華為人都嘗到了甜頭,在後疫情時代,「遠程會議」「協作辦公」的需求不減反增。
  • 常用常新,十年不過時,華為智慧屏底氣何來?
    華為智慧屏S系列一經發布,便憑藉「親民」的的價格和顛覆用戶認知的「常用常新,十年不過時」新理念成為花粉們熱議的話題。  「常用常新,十年不過時」源自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的發言,他在發布會上表示:華為智慧屏作為家庭的IoT控制中心、智慧交互中心、跨屏體驗中心、和影音娛樂中心,我們將持續升級。華為智慧屏,常用常新,十年不過時。
  • 「奮鬥者」號勝利返航
    據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 28日8時30分許,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地球第四極」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隨船勝利返航。
  • 「奮鬥者」號的勇往直「潛」
    本周二(11月10日),在世界第四極馬裡亞納海溝,來自中國、搭載著三名潛航員的潛水器「奮鬥者」號,被穩穩起吊下放入水,直至海底著陸。「奮鬥者」號下潛至萬米深處,水壓超過110兆帕,這相當於2000頭非洲象踩在一個人的背上,它首先面臨的是超強高壓。鈦合金加工非常難,「奮鬥者」號的前輩「蛟龍號」鈦合金艙,靠俄羅斯幫忙加工,這一次,有近30家中國企業給予配套支持,這便有了中國自主研發的全新高強高韌耐海水腐蝕鈦合金。
  • 【開學第一課】川師校長汪明義:爭做新時代的奮鬥者、創新者、思想者
    在這個「問禮知才子,登科及少年」的時節,帶著夢想和親人的期盼,又一批學子走進了四川師範大學美麗的校園。  在開學典禮這堂大學第一課上,四川師範大學校長汪明義寄語新生:  希望你們爭做新時代充滿激情的奮鬥者;希望你們爭做新時代不斷探索的創新者;希望你們爭做新時代充滿智慧的思想者。
  • 從嫦娥五號到「奮鬥者」號,為什麼外媒如此關注中國大事?
    如果回看此前的「奮鬥者」號深潛事件,我們就會發現,當時的情況和如今幾乎如出一轍。11月28日,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任務的「奮鬥者」號,載著全中國人民的目光勝利返航,打破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新加坡《聯合早報》:馬裡亞納海溝被稱為「地球的第四極」,水壓高、溫度低,而且完全黑暗,「奮鬥者」號這次下潛將會有有助於解決生命起源、板塊運動等重大科學問題。
  • 「奮鬥者」號身上的「黑科技」
    11月28日,「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深海試驗返航儀式在海南三亞舉行。這位凱旋的「奮鬥者」受到了熱烈歡迎。「奮鬥者」號怎麼這麼牛氣,能夠「一口氣」下潛到海底10000多米?它到底穿著什麼樣的裝備,才能不懼海底高壓、高腐蝕的極端環境?在深潛地球最深處時,3位潛航員還向全國觀眾分享了他們的心情,又是怎樣做到的?
  • 「奮鬥者」號昨勝利返航
    新華社據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 28日8時30分許,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地球第四極」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隨船勝利返航。
  • ​我們的2020丨「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奮鬥者」號把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標註在了世界海洋最深處,深潛人用奮鬥換來了收穫滿滿的一年。葉聰,「奮鬥者」號總設計師。夜裡九點多,在位於海南三亞的中科院深海所,他來到工程實驗室,確認「奮鬥者」號的技術細節,確保潛水器以最佳狀態交付給科研人員。
  • 商用PC迎來躍遷發展,華為MateStation推動行業智慧升級
    雖然筆記本移動性不錯,但並不能成為生產力場景的唯一選擇,比如屏幕顯示不夠大就是一個硬傷,就好像我雖然用的是筆記本,但也要外接一個顯示器辦公才更舒適。同時,筆記本的配置一般略低,外設接入等方面也不是很方便,更重要的是很多辦公場景是不允許把電腦或者資料帶回家,這種情況下,臺式PC還是政企辦公的剛需。
  • 熱評|比萬米海底更妙不可言的,是「奮鬥者」號的國產標籤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也就僅僅在兩周之前的10月27日,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就曾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到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但這個新紀錄還沒保持半個月,「奮鬥者」號就又向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區域,也是全球海洋的最深處發起了挑戰,並於今天成功坐底10909米的海底。
  • 「奮鬥者」號坐底10909米 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奮鬥者」號坐底10909米,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逐夢深藍在逐夢深藍的路上,中國人又「潛」進了一大步。11月19日10時09分,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國重器」——「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這是繼11月10日、13日、16日三次萬米級海試後,「奮鬥者」號再探萬米洋底。
  • 9am x 微軟|辦公空間新物種「數位化工位」正式發布
    2021年1月8日,在北京Microsoft微軟技術中心舉辦的"新·辦公 新·物種"- "數位化工位" 產品升級發布會上,9am聯合微軟面向行業發布了數位化辦公時代下的新物種——「數位化工位」, 微軟技術中心總經理Jason Lou、微軟物聯網事業部大中華區業務總監 Crystal Yin、 9am智能辦公的創始團隊與多家媒體共同見證了本次發布活動。
  • 華為風採 八大研究所 華為智慧之源
    華為一直致力於ICT領域的研發,而八大華為研究所,就如同"巨人"的"大腦"一般,用智慧推動華為不斷前進。走進華為,從"頭"開始,讓我們從華為八大研究所開始,去探尋華為的智慧之源。 北京 湖畔靜園 北京研究所成立於1995年,業務範圍包括IP研發、手機核心研發、高端研發。
  • 「奮鬥者」號憑啥這麼牛?
    11月28日,海南三亞南山港,創造了我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凱旋而歸。累計完成30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這個曾在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10909米的「奮鬥者」號,究竟是何方神聖?又身懷哪些獨門絕技?
  • 「奮鬥者」號載人艙球殼「鈦」強大
    「奮鬥者」號載人艙完成電子束焊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供圖新華社瀋陽11月29日電(記者王瑩 高爽)28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勝利返航。「奮鬥者」號載人艙球殼採用了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鈦合金團隊自主發明的Ti62A鈦合金新材料。3年研製過程中,團隊攻克了載人艙材料、成形、焊接等一系列關鍵技術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