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星大爆發:科學家頭疼28年

2020-11-22 驅動之家

在日本岐阜縣,深達1000米的地下有一個圓柱形大容器,容器裡面裝載的是純水。它就是神岡中微子探測器,可以探測到來自宇宙深處的中微子。探測中微子是一個很乏味的工作,長期以來,沒有什麼進展。

但是,1987年2月23日,這個探測器接收到了來自宇宙深處的中微子,純水中的那些光電管發出了11次閃光,它告訴科學家,有中微子闖入了探測器。

於是,值班員開始把望遠鏡對準了太空,但是很遺憾,他們沒有找到什麼特別的目標。

與此同時,世界其他地方的探測器也接收到了中微子信號,美國的探測器接收到了8個中微子,俄羅斯的探測器接收到了5個中微子,值班員也把望遠鏡對準了天空,可惜的是,它們也找不到目標。

這三個探測器幾乎同時接收到中微子,中微子爆發歷時少於13秒。這表明,宇宙深處確實發生了某種特別的事情。


拍攝於1990年的超新星1987A

第二天,在南半球的智利,兩個天文學家在觀測大麥哲倫星雲,他們發現了一顆超新星,同一天,在南半球的紐西蘭,阿爾伯特·瓊斯也觀測到了這顆超新星。

消息傳開之後,那些中微子探測器的值班員們恍然大悟,他們要尋找的目標就是這顆超新星,是它的爆發導致了探測器的中微子流。


超新星1987A

他們之所以沒找到目標,是因為他們都在北半球,看不到南半球星空。他們忽視了中微子的一個重要特性。中微子具有極強的穿透性,那些中微子是從地球的另一面來的,它們穿透地球,來到了北半球,來到了中微子探測器中。

導致中微子流的超新星被稱為1987A,在中微子流爆發之後的3個小時,它的光就來到了地球,可惜那個時刻,南半球的天文學家沒有注意。


超新星1987A

中微子被稱為微觀世界的隱身人,任何物質也休想阻擋它們前進的步伐。超新星爆炸之後,碎片瀰漫了周圍的空間,阻擋了光的到來,但是,中微子卻不在乎這些碎片。它們是宇宙最可靠的信使,它們穿過碎片和塵埃,一往無前地飛奔,向外界報告這個重大的變化。

那些中微子探測器就是為了迎接這個宇宙信使而準備的,讓我們得知宇宙深處的變化。超新星1987A的被發現過程表明,中微子確實是最忠實的信使。

戴上了「珍珠項鍊」

超新星1987A爆發的時候,哈勃望遠鏡還不存在,當它被升上天空之後,當然要做最重要的工作,科學家們想讓這顆人類最了不起的「眼睛」好好看看這顆超新星究竟長得啥模樣。拍攝於1994年的哈勃望遠鏡照片顯示,超新星1987A像一個圓環,這個圓環並不稀奇,它應該早就存在。

據說,超新星在爆發以前是一顆藍色的超巨星,大約在20000年前,這顆藍色的超巨星表面發生了氣體膨脹,這些膨脹的氣體在它的周圍形成了一個氣體環,它被這個氣體環環繞著。這個圓環並不明亮,我們一般看不到它。


1987A爆發前後對照

但是,當超新星爆發的時刻,爆發產生出來的猛烈激波向周圍擴散,移動在最前面的激波到達氣體環時,它與那裡的物質發生了猛烈的撞擊,出現了一個個熱斑,這些熱斑具有較高的亮度,成為了亮點,隨著更多的激波到達氣體環的內側,更多的亮點產生了。

它們的溫度從幾千攝氏度到幾十萬攝氏度不等,氣體環中的這些亮點一個個連接起來,就像一條珍珠項鍊。


拍攝於2011年的1987A

這個項鍊也並不是不變的,在未來的幾年裡,隨著更多激波能量的到達,整個環裡的物質都會發光,到那時,點點珍珠就消失了,它們會聯成一個完整的環。

美國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羅伯特·科什納感嘆說:「我們過去簡單的認為,超新星的爆炸呈圓形,超新星1987A的爆炸碎片殘骸其實呈橢圓形,並非球形;飛速噴濺的碎片正在撞入數千年前形成的氣體環中。」


拍攝於2003年的1987A已經出現20多粒珍珠

這個「珍珠項鍊」是用哈勃望遠鏡拍攝出來的最具有藝術魅力的一幅照片,它是用地面望遠鏡無法看清楚的。從此之後,哈勃望遠鏡養成了一個習慣,它幾乎每年都要給1987A拍攝一張照片,讓科學家好好研究這顆超新星。

迷霧中的三環超新星

如果僅僅有這麼一個珍珠環,科學家還可以勉強對它做出這樣的解釋,但是,1987A卻並不那麼簡單,它十分不同尋常,就在這個「珍珠項鍊」的外側,它還有兩個環。

這個超新星被三個環包圍著,天文學家試圖對這三個環的形成原因做出解釋,但是,所有的理論都變得難以自圓其說,這使天文學家極度困惑。


1987A的「珍珠項鍊」從1994年到2003年的變化

看著外側那兩個光環,科學家們只是隱隱約約地感覺到,這可能與磁場有關。兩名日本科學家對此作了一些嘗試性的解釋,九州大學教授田中高史和湘南工科大學教授鷲見治一使用計算機演示了這個過程,他們認為是引力和磁場共同導致了這種結果。

他們說:「中間的這個環是最早形成的,在這個環的上面和下面,分別受到引力和磁場的影響,引力把環剝離,在南極和北極分離出另外兩個環。」


超新星1987A的背景

儘管他們的計算機成功地演示了這個過程,但依然有很多問題無法解釋,畢竟,1987A出現的歷史太短了,我們科學的歷史也太短了

。科什納感嘆說:「真實世界的複雜和有趣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像,總是挑戰我們的固有理論。」

400年一遇的客人

恆星是由於核聚變而發光的,當它年邁的時候,無法提供足夠的能量,就會導致引力坍縮,把外側的物質拋撒出去,而內部則收縮成一顆緻密的中子星或白矮星,這個過程就是超新星爆發。

它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讓這顆恆星一下子變得非常的亮,超新星1987A爆發的能量相當於它自己一輩子釋放出能量的總和,一個擁有10億顆恆星的星系,在它的面前也會顯得黯然失色。所以,超新星爆發就是一顆恆星的死亡過程。


超新星1987A爆發

爆發的亮度通常會持續幾個月或者一年多時間,天體物理學家馬丁說:「如果你看到一個亮點只持續幾秒鐘的時間,它通常是流星。」

所以,超新星爆發是很難見到的事情,但這並不是說超新星很少,在廣漠的宇宙中,每時每秒都會有超新星爆發,只是它們距離我們太遠,不能被發現,即使專業天文學家,也只能在大型望遠鏡拍攝的多張照片上對比才能發現超新星。


超新星1987A

超新星爆發會把大量的物質拋撒到宇宙中,我們地球上的重元素就是它們給予的。在科幻作家的筆下,超新星爆發還會激發生命的基因突變,產生變種。

但是,我們地球人不需要擔心爆發的能量影響地球,無須顧慮自己的安全。天文學家認為,30光年是一個安全的距離,在這個距離之內超新星爆發才有危險,而1987A距離我們16.8萬光年。

在古代中國,看到突然出現的一顆超新星,我們的祖先認為它是天空中的客人,被稱為客星。最著名的是於公元1054年7月爆發的天關客星,它留下了蟹狀星雲,蟹狀星雲的中心有一顆脈衝星,脈衝星證明過去曾經發生過超新星爆發。


天關客星爆發留下的蟹狀星雲

1604年,克卜勒也發現了一顆超新星,這是一顆銀河系的超新星,距離我們較近,它在兩年多的時間內一直可以被看到,最亮的時候成為天空中最亮的星,它留下了殘骸。在此後的400年間,沒有出現過肉眼可見的超新星。

雖然銀河系和許多河外星系中都已經觀測到了數百顆超新星,可是在歷史上,人們用肉眼直接觀測到並記錄下來的超新星卻寥寥無幾。

1987A是克卜勒發現那顆超新星的400年之後,在天空中的重新登場,它是400年來人們第一次遇到的客人。

等待神秘主角的登場

天關客星爆發的時候有沒有形成三個環?克卜勒超新星爆發的時候有沒有形成三個環?那時候沒有望遠鏡,人們不知道,如今,科學家有一個機會,可以仔細地觀察這顆超新星。

1987A在爆發3個月之後的5月,亮度達到最大,相當於三等星的亮度,用肉眼可以看到,然後它就漸漸暗淡下來,但是它的環卻越來越明亮。科學家已經觀測了它28年,持續28年的觀測就是要等待神秘主角的出現。


超新星1987A在擴張中的遺骸位於影像中心附近

在1987A的中心應該有一顆星體的殘骸,它才是真正的主角,是它導致了三個環的存在。

但是,在每年拍攝的照片中都看不到它,有人懷疑也許它是一顆脈衝星,遺憾的是,經射電望遠鏡證實,那裡沒有脈衝信號。它還有可能是一顆中子星,不發出脈衝輻射,這樣,用射電望遠鏡就無法看到它。


超新星1987A殘骸

於是,科學家們用最先進的射電望遠鏡系統聯合出手,去尋找這個神秘的客人,利用智力的阿塔卡馬毫米波陣列和澳大利亞望遠鏡緊湊陣列的聯合觀測,能夠辨別超新星衝擊波結構的不同部位發出的輻射。

2014年底,科學家們發現了某些從未見過的信號,其位置就在死亡恆星的核心部位,這似乎預示著神秘的主角將要出現。但是,用光學望遠鏡拍攝的照片依然看不到1987A的內部結構

那麼,爆炸留下的殘骸究竟是什麼?科學家對此還是一無所知。

只有外圍的這個「珍珠項鍊」向我們炫耀著它的年輕,還有它外圍的兩個環,炫耀著它的神秘。

2015年,距離它爆發的時間已經過去了28年,天文學家還在繼續等待著硝煙的散去,等待著那個神秘的主角登場。

相關焦點

  • 超新星爆炸會不會危及地球?
    因此,科學家們又將處於大爆發階段的恆星稱為「超新星」。1987年2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科學家首次發現,在大麥哲倫星系中有一顆前所未有的五等亮星。於是認定他是一顆正在爆發的超新星。超新星是恆星演化到暮年的表現。超新星爆發時,會將大量的物質噴射到周圍的宇宙空間中去,並發射出高能射線,使之成為宇宙間一個較長時間的輻射源。
  • 狂轟準四雙,超新星大爆發終結豪門連勝,約基奇砍38分無力回天
    狂轟準四雙,超新星大爆發終結豪門連勝,約基奇砍38分無力回天在中午結束的nba常規賽中,掘金在主場通過加時賽以117-124不敵獨行俠,兩連勝被終結。獨行俠超新星東契奇本場比賽大爆發,全場22投13中砍下38分9籃板13助攻8失誤的準四雙數據,掘金當家球星約基奇空砍38分11籃板,他在第四節最後時刻命中了一記扳平比分的中距離壓哨球,這場比賽約老師是真的盡力了。
  • 太陽是超新星大爆炸之子,其母恆星遺骸在何處,能認祖歸宗嗎?
    我們地球上存在著118種元素,氫氦鋰以後的重元素,都是在恆星核聚變和超新星大爆發中形成的,所以說太陽系是超新星大爆發後,灑在太空的再生星雲中誕生的,這是現代宇宙學研究的基本定論。而超新星大爆炸的結果,是不會留下一顆白矮星的,因此想找到太陽老爹老媽的墳墓,去找白矮星是弄錯了方向的。太陽的老爹老媽恆星有多大?
  • 太陽是超新星大爆炸之子,其母恆星遺骸在何處,能認祖歸宗嗎?
    我們地球上存在著118種元素,氫氦鋰以後的重元素,都是在恆星核聚變和超新星大爆發中形成的,所以說太陽系是超新星大爆發後,灑在太空的再生星雲中誕生的,這是現代宇宙學研究的基本定論。而超新星大爆炸的結果,是不會留下一顆白矮星的,因此想找到太陽老爹老媽的墳墓,去找白矮星是弄錯了方向的。
  •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亮的超新星 相當於5000億個太陽
    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已經發現迄今最亮的超新星,這是一顆恆星爆炸後的壯觀景象,相當於5000億個太陽。
  • 比起哈勃定律的名字 這個常數更讓科學家頭疼
    比起哈勃定律的名字 這個常數更讓科學家頭疼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第30屆大會近日閉幕,會上提出了一項提案:將著名的「哈勃定律」改稱為「哈勃-勒梅特定律」。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根據後續的投票情況,確認其最終名稱。
  • 人類起源系列2:論百萬年前超新星大爆發對人類進化的影響
    註:超新星爆發想像圖關於人類進化的誘因巧合的是,科學家通過超新星考古發現,幾百萬年前的兩次超新星爆發對地球產生影響的時間,與我們祖先從樹上到地面以及能人開始製作工具的時間剛好契合。這難道只是巧合?不,它們的關聯性很大。
  • 10億光年外,一顆超新星大爆炸,這不是太陽的未來
    科學家監測到不尋常的爆發信號,還以為是設備故障在宇宙中,除了含有各種類似太陽的恆星、類似地球的行星以外,還存在很多物質,中心物質對我們來說,也是很神秘,我們對它們的了解還很少。除此之外,我們時常會監測到來自宇宙深處的各種信號,這些神秘的信號很短暫,想要追蹤它們的來源,比較困難。在近期,有新聞稱,科學家監測到宇宙深處一顆超新星爆炸規模超大。
  • 銀河系發現星暴痕跡 天文學家:10億年前或爆炸了數十萬顆超新星
    歐洲南方天文臺(ESO)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核心存在恆星形成大爆發的痕跡。他們認為,大約10億年前,這一區域幾乎同時爆炸了數十萬顆超新星。歐洲南方天文臺新聞處表示,銀河系中心區域大約80%的恆星誕生於銀河系形成初期,80億至135億年前。
  • 樹木年輪現神秘事件記錄 或為宇宙射線大爆發
    騰訊科技訊(Everett/編譯)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近日發現在兩棵雪松樹中心紋理記錄了1200年前發生的神秘宇宙事件,即在公元8世紀時地球上曾經發生了不明原因的現象。相關研究人員推測可能是由亞原子粒子構成的宇宙射線穿過地球,並與大氣中的氧和氮發生作用,產生了新的粒子。
  • 超新星爆發曾導致生物滅絕,科學家擔憂:65光年處有一顆超新星
    經過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氣候專家等多領域的科學家上百年的研究發現,地球歷史上至少出現過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每一次大滅絕事件都會地球生物進行了「大清盤」,之後又有新的物種出現,人類是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的受益者,否則恐龍可能至今都還可能稱霸地球。在五次生物大滅絕中,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的起因至今不明。
  • 科學家在遙遠星系中發現有史以來最大的超新星
    根據定義,超新星是一個巨大的事件;畢竟,我們說的是恆星爆炸。儘管如此,一些超新星比其他超新星更大,天文學家最近就發現了我們曾經觀測過的最大的超新星。該事件被稱為SN2016iet,它包括持續時間長、不尋常的化學特徵,以及留給我們更多的難題,研究人員相信這顆超新星可能會挑戰我們對已知恆星死亡的演變過程。
  • 超新星爆炸波及地球,卻意外帶來生命,這顆鸚鵡螺化石就是證據
    審核:小文引言:許多天文現象對於我們來說實在太遙遠了,例如中子星、黑洞、超新星爆炸等等。由於人類只能夠待在太陽系內,所以只能夠通過媒體獲知關於太陽系外天文現象的信息。除此之外,近期有科學家通過研究一種古生物發現,在太陽系外的超新星爆炸也能夠對地球造成深遠的影響。對此科學家表示,地球上早期生命的進化可能和一次太陽系外的超新星爆炸有關係。
  • 什麼是超級超新星?科學家稱它為「怪物」
    就像此前科學家描述超新星一樣,什麼是超新星呢?其實超新星是某些恆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經歷的一種劇烈爆炸事件。這種爆炸都極其明亮,過程中所突發的電磁輻射經常能夠照亮其所在的整個星系,並可能持續幾周至幾個月才會逐漸衰減。因此這種事件也是科學家關注的焦點,然而近日科學家發現了比超新星還要強上十倍的存在:超級超新星!
  • 5.5億年前生物化石再現?科學家:有助於了解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科學家認為,地球誕生於45.7億年前。英國生物學家於2017年3月1日稱在加拿大發現了最古老的化石,顯示約43億年前就已經有生命的存在,這證明地球上生命的出現比人類先前的認知的認知更早。自古以來,科學家都在探討生命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遠古生物到底長什麼樣?生命到底是何時形成的?而這一切,依然都還在研究中。
  • 2045年後科技將迎來大爆發?科學家說出問題,場面一度失控!
    2045年後科技將迎來大爆發?科學家說出問題,場面一度失控!世界總是瞬息萬變的,人類根本無法預知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所以只能把握好現在。與幾十年的科技相比,科學技術有了全新的發展後,人類也享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
  • 我國科學家「雙星模型」破超新星難題
    據了解,Ia型超新星具有可校準的光度,可當做標準燭光,用來測定宇宙學距離,從而探索宇宙的形狀。上世紀末,Ia型超新星測距研究使人們認識到宇宙在加速膨脹,從而推論出暗能量的存在。這不僅是天文學,更是物理學的巨大突破。Ia型超新星因其在宇宙學中的特殊地位被美國《新千年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列為近10年內恆星研究的主要對象之一。
  • 科學家超級計算機模擬超新星爆炸3D模型
    美國密西根州研究人員模擬了超大質量恆星進入超新星階段的3D模型,將有助於科學家理解這些恆星如何演變成為超新星。
  • 即將有超新星現象發生?科學家對脈動恆星的超新星爆炸現象做預測
    科學家對脈動恆星的超新星爆炸現象做預測  Connor Feng • 2020-03-02 14:30:26 來源:前瞻網
  • 科學家預測2022年將出現超新星爆發組圖
    目前,天文學家最新預測顯示,2022年將出現一顆耀眼的超新星。美國一位專家現已研究了一個雙星系統,兩顆恆星彼此環繞,聲稱它們不久將開始合併。這意味著未來它們將以超新星爆炸的形式終結自己的生命。這意味著未來它們將以超新星爆炸的形式終結自己的生命。當發生超新星爆炸時,產生的亮度是當前天空中最明亮恆星的數萬倍,超新星是非常強烈的爆炸,導致巨大恆星生命終結,或者導致兩顆恆星開始合併。這個雙星系統距離地球大約數百萬光年,但是它們存在不可預知性。目前,天文學家最新預測顯示,2022年將出現一顆耀眼的超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