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七種地貌特徵與考古

2021-01-08 何陋聽雨軒

中國位於歐亞大陸的東南部,北邊是沙漠和草原,西邊是高山與高原,東邊和南邊面對大海。這樣獨特的地貌特徵,使得中國的世界是望向東南的。然而,中國文化史上的地理,並不只是朝一個方向看,而是四面八方各個地區都自成格局的。

1.中國地理的7種地貌特徵

●以沙漠、草原為主的蒙古地區。草原上的牧人逐水草而居。

●以森林、山地為主的東北地區。那裡的居民靠漁獵為生。

●以黃土高原、黃土平原為主的黃河中下遊。屬農業地帶,土地需反覆耕種為熟地,因此,這裡的居民安土重遷的觀念比較強。

●湖泊、河流眾多的長江中下遊。亦屬農業地帶,土地肥沃、糧食充沛,居民心態較為活潑。

●自北到南的沿海地區和島嶼。東南沿海地區,自中古以來,城鎮密布,人口眾多,生活富足,是中國的海道出入口。

●有高山、盆地和縱行谷地的西南地區。由於地形不同,這裡的居民之間有著迥異的生活形態。

●遍布高山和高原的西北地區。自從漢代開通西域的絲道,中國經由這個西北的出入口,與中亞、中東及歐洲接觸,兩千年來從未停止。

2.新舊石器時代的分界線

中國人從哪裡來?中國考古學家一般認為,中國地區的古代人類,從體質特徵言,有其相當一貫的傳承譜系,是由當地早期智人演化而來。然而,近年來新興的「源於非洲說」並不贊同這個觀點,他們主張現代人唯一的起源地在非洲。至今,考古學的資料還不足以有力地證實或推翻以上兩種理論,因此這個問題存疑。

現在常說的「新石器」與「舊石器」時代,以人類生產食物以維持生計的方式為分界線。從舊石器時代採集食物,到新石器時代生產食物,人類不用再四處尋覓可以食用的動物與植物。自從人類發展了農業與牧業,生活有了保障之後,人群相當程度定居於一地,也有了餘力啟發心智活動。

3.傳說與族群分合

定居且有餘力啟發心智活動,致使各地人群的生活方式,逐漸具備了一定的特色,這就是文化。不同文化群之間,因競爭而有衝突,也因接觸而有交流。它們經過融合,形成涵蓋地區廣闊的文化圈。

以神話傳說提供的線索為例:

在黃帝傳說中,涿鹿與阪泉兩次重要戰役的戰場,都在今日河北的北部,處於農牧交疊的地帶。在歷史時期,農牧進退,也即在這一線上推移,是則炎、黃兩部,均在河北地區。考古學家郭大順認為,炎、黃的接觸與對抗,反映仰韶文化與紅山文化的長期競爭,勝利者黃帝一系移入農業地區,改為種植五穀。

相關焦點

  • 高中地理:中國五大地貌介紹
    高中地理:中國五大地貌介紹 2020-03-04 19:23 來源:高考地理資訊 作者:
  • 中國的地形地貌與特徵
    中國式營銷第一章中國的地理地形與氣候特徵中國,960萬平方公裡。西北高,東南低。河流大部分從西北向東南方向流淌。中國糧倉:東北平原(黑土地),華北平原(黃土地),長江中下遊平原(水稻田)氣候主要特徵:季風氣候,春夏季東南季風,秋冬季西北季風。夏季全國酷熱,冬季北方寒冷,南方溫暖。最東部與最西部時差2.5小時,所以有「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的成語。
  • 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判斷地理知識點:典型地貌特徵及其分布
    本文整理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判斷地理知識點:典型地貌特徵及其分布。 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招錄專題 京考信息匯總常識是公職類考試必考的知識點之一,地理知識出現頻率也是比較高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都會有所涉及。在自然地理中地貌特徵經常以圖片、文字描述等形式考察。
  • 2020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判斷地理知識之典型地貌特徵及其分布
    常識是公職類考試必考的知識點之一,地理知識出現頻率也是比較高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都會有所涉及。在自然地理中地貌特徵經常以圖片、文字描述等形式考察。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本文主要對幾個典型的地貌特徵進行分析。
  • 中國的地形地貌對中國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以青藏高原為例
    一、中國地貌類型1、黃土地貌:中國是世界上研究黃土地貌最早的國家。2000多年前就有「天雨黃土、晝夜昏霾」的諺語來記載黃土地貌堆積過程。800多年前,北宋沈括對河南、陝西一帶的黃土侵蝕地貌形態作了生動描述。
  • 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發育——河流侵蝕地貌與堆積地貌》教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河流侵蝕的主要類型,辨別在不同發育時期河谷受到的侵蝕作用及河谷形態特徵的差異,說出河谷的形成過程。2.知道河流堆積地貌的主要類型及其發育的位置,說出其形成過程。【過程與方法】1.通過比較分析方法區分河流侵蝕地貌的三種形式。
  • 高考地理小專題——花崗巖地貌
    (1)分析額爾齊斯河的水文特徵。(4分)(2)簡述齋桑泊和鹹海湖水性質的差異及成因。(4分)(3)簡述右上圖所示景觀的形成過程。往期精選高考地理小專題——節水農業高考地理小專題——乾熱河谷高考地理小專題——中國城市群(1)高考地理小專題——中國城市群(
  • 【地理拓展】海岸地貌
    【樊勇地理工作室】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地理組教師樊勇創辦的公眾平臺,面向全體地理愛好者和地理教師提供優質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和新高考資訊的平臺
  • 中國地理第2期:地貌基本特徵
    中國三大階梯示意圖三級階梯:二級階梯以東,高度降到500m以下,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組成,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大陸向海延伸,為寬廣的大陸架淺海,水深一般在200m以內,大陸架上海島眾多,包括臺灣島,海南島
  • 高考地理小專題——描述地理環境特徵
    (1)描述利比亞的地理位置特點。(4分)(2)描述利比亞的地理環境特徵。(8分)(3)根據利比亞的自然環境分析其突出的產業結構特徵。(2分)(2)右圖地貌類型可能出現在圖中A、B、C、D四處的哪個位置,並描述其形成過程。(4分)(3)描述該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徵。(3分)(4)判斷圖示河流的大致流向,說明這條河流的主要補給類型,描述該河流的水文特徵。
  • 高考地理小專題——海浪地貌
    (3)推測「十二使徒糟」海岸地帶未來地貌將會發生的變化。(4分)參考答案:(1)該地區東臨太平洋,靠近海岸線,海岸地貌發育普遍;西側為臺灣山脈,地勢陡峻,加上河流流水作用強烈,形成各種山地和流水地貌;山地垂直落差大,緯度低,生物多樣性豐富。
  • 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
    地面廣布第四紀(下限年代距今258萬年)冰川地貌和現代風蝕、風積地貌。氣候涼冷、乾燥,多焚風性強風,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並呈自西向東遞減趨勢,但大陸性特徵不很強烈。水文狀況獨特,雖然荒漠廣布,但內流區域狹小。整個南美洲湖泊貧乏,但巴塔哥尼亞地區安第斯山脈東麓東側,冰蝕湖、冰磧湖廣布,大大小小共有300多個,構成南美唯一的重要湖群。如圖為巴塔哥尼亞高原等高線地形圖。
  • 高清:中國發布「高分一號」高解析度自然地理地貌圖像
    中國發布「高分一號」高解析度自然地理地貌圖像 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16日對外發布「高分一號」衛星觀測和拍攝成像的一組高解析度圖片,這組圖像是以反映自然地理地貌特徵為主題,主要選用8米和16米解析度多光譜圖像,以國際遙感專業技術領域中常用的標準假彩色合成。
  • 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特徵
    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秦嶺南北的溫度、氣候、地形均呈現差異性變化,因而秦嶺—淮河一線成為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1)描述乙地河流的水系特徵及原因。(2)分析甲地地形對乙地河流水文特徵的影響。參考答案:(1)水系特徵:幹流自西向東,北部支流眾多,南部支流稀少。
  • 崆峒山發育簡史及丹霞地貌基本特徵
    作者曾於1990年7月20日至22日前來崆峒山考察,認為崆峒山地貌屬丹霞地貌。1995年9月2日,作者再次來崆峒山,對香山夷平面及上三疊系地層作了補充考察。茲就崆峒山發育簡史及崆峒山丹霞地貌特徵作簡要論述如下。
  • 丹霞地貌並非中國獨有 為什麼中國丹霞還能成功申遺
    紅層地貌在世界上很多地區都有分布,美國西部(比如科羅拉多高原)和中國東南部都是中生代紅層的主要分布區,都形成了以赤壁丹崖為特徵的地貌景觀。美國西部紅層地貌和中國東南部丹霞地貌都是發育在紅層基礎上的侵蝕地貌,都有顯著的紅色陡崖坡,但受控於區域地質構造、物質基礎、及主導外營力等因素的差異,兩地具體的地貌特徵並不完全一致。
  • 丹霞地貌並非中國獨有 為什麼中國丹霞還能成功申遺
    美國西部(比如科羅拉多高原)和中國東南部都是中生代紅層的主要分布區,都形成了以赤壁丹崖為特徵的地貌景觀。美國西部紅層地貌和中國東南部丹霞地貌都是發育在紅層基礎上的侵蝕地貌,都有顯著的紅色陡崖坡,但受控於區域地質構造、物質基礎、及主導外營力等因素的差異,兩地具體的地貌特徵並不完全一致。
  • 地理風水知識~16種地貌大全
    ,稱得上地理先生的風水師,必精通地球構造生成的原理。 9冰磧地貌 冰磧物堆積的各種地形總稱冰磧地貌。它是研究古冰川和恢復古地理環境的重要依據。主要的冰磧地貌有冰磧丘陵、側磧堤、終磧堤、鼓丘等。
  • 高考地理小專題——喀斯特地貌
    試分析原因(4)與中國南方相比,橫斷山區喀斯特地貌動態變化速率更快,景觀穩定期更短,也更容易受環境變化的影響,說明原因。材料一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指可溶性巖石(主要是分布最廣的碳酸鹽巖)經以溶蝕為先導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發育的特殊地貌。材料二 某地區域圖和氣溫降水圖(1)據材料二,說明圖17地區的地形特徵。
  • 《中國西部地區典型地貌圖集》日前正式出版
    近日,由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主編,武漢大學、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等多單位聯合編制的《中國西部地區典型地貌圖集》由中國地圖出版社正式出版。    《圖集》是以表達中國西部地區(渝、川、貴、雲、藏、陝、甘、青、寧、新)典型地貌形態特徵為主題的區域性專題地圖集,是國家西部測圖工程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