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離我們越來越近,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當我們在燦爛的星光下接受親朋好友的祝福時,在我們的東邊,太平洋一些島國的人們已經沐浴在新年的晨光之中,而在我們的西邊,那些國家的人們正在靜靜地數著新年臨近的腳步。為什麼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新年到來的時候不一樣?因為世界上不同的國家處在不同的時區,時區的劃分和經線有關,而經線的起始點就位於倫敦近郊的格林尼治小鎮,那裡是國際科學界確定的計算地理經度和世界時區的起點。今天就讓我們去看一看美麗的格林尼治小鎮。
其實格林尼治和我們並不陌生,它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我們知道時間的概念開始,格林尼治這個名字就一直伴隨著我們。我們所說的「北京時間」就是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來校正的。
格林尼治位於倫敦近郊泰晤士河的南畔,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小鎮,現在歸屬於大倫敦的一個區。
格林尼治的風景優美,擁有大片的森林和草地,各種典雅的建築點綴其中。小鎮在1997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後,就變成了倫敦的一個著名旅遊景點。
穿過小鎮的中心首先看到的是恢弘壯觀的老皇家海軍學院,這裡曾經培養過鄧世昌等大清北洋水師的海軍高級將領,現在是著名的格林尼治大學所在地。穿過格大的校園便來到了景色優美的格林尼治公園。
在公園的高地上聳立著古樸的英國老皇家天文臺,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格林尼治天文臺。十七世紀英國的航海事業發展很快,為了和荷蘭爭奪海上霸主的地位,急需解決海上測定經度的難題。1675年英王查理二世決定把格林尼治高地上的這座眺望臺改建為皇家天文臺。1835年以後,格林尼治天文臺在傑出的天文學家埃裡的領導下,得到了很大的擴充並更新了設備,發展成為當時世界上測量手段較為先進的天文臺。
格林尼治天文臺最大的功績是解決了困擾人們多年的劃分世界經度的難題。1884年國際子午線會議將格林尼治天文臺所在的經線確認為世界的本初子午線, 從那時起小城就和整個世界密不可分了。
在天文臺大門旁邊的磚牆上,鑲嵌著一座構造複雜的大鐘,被稱為牧羊人大鐘,它所指示是格林尼治標準時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世界標準時間」。
格林尼治天文臺有一座子午宮,一條寬10多釐米、長10多米的銅質子午線筆直地從宮中伸出展來,鑲嵌在院子裡的大理石路面中,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本初子午線」。
這個銅線像磁石一樣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人們都喜歡雙腳跨在這條銅線的兩側,拍照留念,這樣就等於跨越了東西子午線。
在本初子午線的兩側分別標有世界重要城市的經度。我在上面找到了北京,上面刻寫著:北京 東經 116度25分。
從小鎮的許多地方都可以看見皇家天文臺的房頂上有一個紅色的球體,這個紅球是做什麼用呢?原來它在每天的中午12.58分升上塔樓, 並於下午1點準時降下, 便於讓航行於泰晤士河中的船隻校準時間。如果中午時分來到格林尼治,可以欣賞到巨大的紅球升降的全過程。
站在格林尼治天文臺所在的高地上,可以欣賞到腳下的格林尼治大學和遠處倫敦金融區的美景。格林威治天文臺遷移到新址後,這裡則成為了英國海洋博物館天文站,公園內還設有航海博物館、天文儀器館等,陳列著很多國家古代各種天文儀器。在這裡遊客們還可以了解很多天文發現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