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今天何時迎來新的一年,和這座小鎮有關,實拍格林尼治天文臺

2021-01-09 騰訊網

2021年離我們越來越近,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當我們在燦爛的星光下接受親朋好友的祝福時,在我們的東邊,太平洋一些島國的人們已經沐浴在新年的晨光之中,而在我們的西邊,那些國家的人們正在靜靜地數著新年臨近的腳步。為什麼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新年到來的時候不一樣?因為世界上不同的國家處在不同的時區,時區的劃分和經線有關,而經線的起始點就位於倫敦近郊的格林尼治小鎮,那裡是國際科學界確定的計算地理經度和世界時區的起點。今天就讓我們去看一看美麗的格林尼治小鎮。

其實格林尼治和我們並不陌生,它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我們知道時間的概念開始,格林尼治這個名字就一直伴隨著我們。我們所說的「北京時間」就是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來校正的。

格林尼治位於倫敦近郊泰晤士河的南畔,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小鎮,現在歸屬於大倫敦的一個區。

格林尼治的風景優美,擁有大片的森林和草地,各種典雅的建築點綴其中。小鎮在1997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後,就變成了倫敦的一個著名旅遊景點。

穿過小鎮的中心首先看到的是恢弘壯觀的老皇家海軍學院,這裡曾經培養過鄧世昌等大清北洋水師的海軍高級將領,現在是著名的格林尼治大學所在地。穿過格大的校園便來到了景色優美的格林尼治公園。

在公園的高地上聳立著古樸的英國老皇家天文臺,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格林尼治天文臺。十七世紀英國的航海事業發展很快,為了和荷蘭爭奪海上霸主的地位,急需解決海上測定經度的難題。1675年英王查理二世決定把格林尼治高地上的這座眺望臺改建為皇家天文臺。1835年以後,格林尼治天文臺在傑出的天文學家埃裡的領導下,得到了很大的擴充並更新了設備,發展成為當時世界上測量手段較為先進的天文臺。

格林尼治天文臺最大的功績是解決了困擾人們多年的劃分世界經度的難題。1884年國際子午線會議將格林尼治天文臺所在的經線確認為世界的本初子午線, 從那時起小城就和整個世界密不可分了。

在天文臺大門旁邊的磚牆上,鑲嵌著一座構造複雜的大鐘,被稱為牧羊人大鐘,它所指示是格林尼治標準時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世界標準時間」。

格林尼治天文臺有一座子午宮,一條寬10多釐米、長10多米的銅質子午線筆直地從宮中伸出展來,鑲嵌在院子裡的大理石路面中,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本初子午線」。

這個銅線像磁石一樣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人們都喜歡雙腳跨在這條銅線的兩側,拍照留念,這樣就等於跨越了東西子午線。

在本初子午線的兩側分別標有世界重要城市的經度。我在上面找到了北京,上面刻寫著:北京 東經 116度25分。

從小鎮的許多地方都可以看見皇家天文臺的房頂上有一個紅色的球體,這個紅球是做什麼用呢?原來它在每天的中午12.58分升上塔樓, 並於下午1點準時降下, 便於讓航行於泰晤士河中的船隻校準時間。如果中午時分來到格林尼治,可以欣賞到巨大的紅球升降的全過程。

站在格林尼治天文臺所在的高地上,可以欣賞到腳下的格林尼治大學和遠處倫敦金融區的美景。格林威治天文臺遷移到新址後,這裡則成為了英國海洋博物館天文站,公園內還設有航海博物館、天文儀器館等,陳列著很多國家古代各種天文儀器。在這裡遊客們還可以了解很多天文發現的過程。

相關焦點

  • 時間的起點——格林尼治天文臺的過往
    在1884年,國際經度會議為了表彰當時英國科學界對全球時間和經度計量的貢獻。決定把通過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的那條經線,規定為0°經線或本初子午線。而格林尼治天文臺也因此享譽世界。今天,我將為大家講述格林尼治天文臺的過往。
  • 格林尼治天文臺:民族、帝國與世界的文化記憶
    格林尼治天文臺 資料圖片提到格林尼治,各國民眾的記憶大多與此地的天文臺有關,即格林尼治天文臺。過去十餘年裡,《英國科學史期刊》發表了近十篇有關該天文臺的研究論文,作者來自英國、加拿大和日本等國,結合了經濟與文化視角。由此帶來一個有趣的現象:當各國民眾順著同一個坡道抵達格林尼治天文臺時,被喚醒的卻是不同的記憶。對於英國民眾而言,格林尼治天文臺的建立意味著此地與君主的聯繫弱化,而與帝國和科學的聯繫日益密切。
  • 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時隔60年重啟觀測
    【新華社微特稿】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時隔60年將重新用於天文觀測。新的觀測設備「安妮·蒙德天文望遠鏡」將安裝在名為「阿爾塔茲亭」的建築中,以曾在格林尼治天文臺工作、做出過關於太陽的重大發現的女科學家安妮·蒙德命名,可用於觀測太陽和太陽系中的行星,以及更遙遠的天體和行星狀星雲。
  • 第九天:格林尼治天文臺
    夏令營第九天,小記者將前往世界時間的起源地格林威治天文臺,橫跨本初子午線,體驗一半在東經,一般在西經的樂趣;參觀舊皇家海軍學院,其彩繪大廳及學院教堂精美的內飾讓人讚嘆不已。 格林尼治天文臺(Royal Greenwich Observatory, RGO)是英國國王查理二世於1675年在倫敦格林尼治建造的一個綜合性天文臺,在8月10日安放了奠基石,同時國王也創建了皇家天文學家的職位(第一位擔任此職的是約翰·弗蘭斯蒂德),以擔任天文臺的臺長和「致力於以最忱治的關心和努力校正天體運動的星表,和恆星的位置,以便能正確的定出經度,使導航成為完美的藝術
  • 國外旅遊那些你不得不去的地方,倫敦格林尼治皇家天文臺
    今天小編將繼續為大家一起了解了解倫敦有什麼值得去一去的地方。如果你去到了英國,你會想去哪裡呢?小編認為倫敦是要去一去的吧,那麼如果你去到倫敦,你又想去哪裡呢?其實大部分的人也沒有太明確的想要去的地方吧。那麼就不要看一看小編今天的這篇介紹了。格林尼治皇家天文臺聽說過嗎?這一個天文臺啊,他是在格林尼治公園的一個小山坡上面。
  • 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前臺長寫信 為寧波"追星族"點讚
    不久前,一封英國格林尼治皇家天文臺前臺長寫給寧波「追星族」的親筆信,讓我市天文愛好者協會會員振奮不已。寧波何以吸引國際業界大咖的關注和點讚?去年10月,在寧波市創二代聯誼會組織的英國遊學中,郭皓偶遇了英國格林尼治皇家天文臺前臺長,並勇敢地走上去,推介寧波天文愛好者。  「當時是在劍橋大學的一次晚宴上,我看到嘉賓名錄裡有Alec Boksenberg教授的大名,職位是英國格林尼治皇家天文臺前臺長。」郭皓說,這樣的人物,對於天文愛好者來說,就是如雷貫耳的業內大咖啊。  Alec Boksenberg教授有多牛?
  •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或成歷史
    格林尼治時間以英國首都倫敦市郊格林尼治天文臺命名,作為全球通用的時間參考標準已使用120多年。如今,這一以地球自轉為依據的「世界時」可能由以原子振蕩周期為依據的「原子時」徹底取代。全球50多名研究人員11月3日聚集倫敦,探討結束時間計量系統「雙軌制」的可能性。
  • 格林尼治公園時間起點 「日不落」覆蓋每條經線
    格林尼治公園,是倫敦最古老的皇家公園,歷史可以追溯到1433年。它位列倫敦四大世界文化遺產之一,著名的皇家格林尼治天文臺就坐落在這個公園內。而中國的第一批留英學子,思想家嚴復等人,當年就是在天文臺下的格林尼治大學讀航海和造船,追尋「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強國夢。
  • 這條不存在的線決定了我們的時間
    國際日期變更線的設置,和地球所處的天體運行環境有關。我們來複習一下中學地理知識:由於地球自轉的關係,地球上的各地所看到日出的時間並不一樣,這就導致各地的時間系統各有不同。想想看,如果全球都用同一塊鐘錶,那華盛頓上午8點日出的話,北京豈不是要晚上8點才能看日出?| 地球自轉導致日夜更迭。
  • 美國為什麼會無限期關閉太陽天文臺?和外星人有關嗎?真相或如此
    美國為什麼會無限期關閉太陽天文臺?和外星人有關嗎?真相或如此美國無限期「關閉太陽天文臺」一事,與外星人有沒有關係還不好說,但肯定與「天外來客」有關,雖然至今都沒有表明確切的科學依據。後來有傳聞,說是美國的這家太陽天文臺所在的位置,與傳聞中在1947年發現的不明飛行物體以及外星人的「羅斯威爾」,距離非常近,據測定二者之間僅兩小時的車程,於是很多人都猜測事件是否與天外來客等類似的事物有關。
  • 美國為什麼會無限期關閉太陽天文臺?和外星人有關嗎?真相或如此
    美國為什麼會無限期關閉太陽天文臺?和外星人有關嗎?真相或如此美國無限期「關閉太陽天文臺」一事,與外星人有沒有關係還不好說,但肯定與「天外來客」有關,雖然至今都沒有表明確切的科學依據。這事發生在兩年前,大約是2018年的9月6日,這天美國「聯邦調查局」突然向世界宣布:將無限期關閉位於新墨西哥州的國家太陽天文臺,並疏散所有員工。當時,太陽天文臺的運營機構——「大學天文研究協會」,也在一份聲明中證實美國在新墨西哥州的太陽天文臺分部因安全問題,確實已關閉。
  • 基金小鎮到處開花 誰會成為中國版「格林尼治」?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 基金小鎮到處開花 誰會成為中國版「格林尼治」?各地在積極推進基金小鎮的建設,部分基金小鎮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並朝著產業化和品牌化方向發展。從功能來講,這些基金小鎮在構建金融生態、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產業轉型、防範金融風險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由於數量較多,基金小鎮面臨同質化嚴重、服務內容待提高、品牌不清晰等問題。
  • 解密格林尼治時間是怎麼來的一百年前世界時區又是怎麼劃分
    據趙氏記載,瑞士格林尼治天文臺發布,以瑞士首都,建立了格林尼治標準時間,格林尼治時間,系以凌晨七點為基點,瑞士格林尼治時間的確立,對瑞士鐘錶行業,產生了巨大影響,使得瑞士鐘錶業,得到迅速發展,瑞士鐘錶做工精細,但,價格也不菲,瑞士鐘錶優良品質,和過硬技術工藝,成就了瑞士鐘錶行業,在該國迅速崛起,其鐘錶產品,向世界其它國家出口,故此,瑞士成為鐘錶王國。
  • 史上今日 1884年10月13日,格林尼治國際標準時間誕生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的制定,與英國一件爭執案有關:1858年11月24日,英國多塞特郡的時鐘指在上午10時6分,該郡一位法官判決一名提請土地訴訟的人敗訴,因為在上午10點開庭時他沒有準時到庭。兩分鐘後,那人到庭,他向法官指出,按照他家鄉肯柏蘭郡喀來耳鎮火車站的時鐘,他是準時到達的。該案因此必須重審。火車站與法庭的時間出現差異,促使英國政府去統一時間。
  • 本周將迎來新年第一場流星雨,60顆/小時,敬請期待
    還為錯過去年的雙子座流星雨而感到遺憾嗎?接下來要給你說個好消息,2020年的第一場流星雨將在本周達到頂峰,1月3日,在周五的夜空中,象限儀座流星雨迎來了新的一年。作為今年的第一場流星雨,天文愛好者們可要大飽眼福了。
  •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在這裡感受古老的學術氣息
    格林威治天文臺(Royal Greenwich Observatory, RGO)是英國國王查理二世於1675年在倫敦格林威治建造的一個綜合性天文臺,在8月10日安放了奠基石,同時國王也創建了皇家天文學家的職位(第一位擔任此職的是約翰·弗蘭斯蒂德),以擔任天文臺的臺長和「致力於以最誠摯的關心和努力校正天體運動的星表
  • 中國女攝影師王徵斬獲2019格林尼治天文臺年度攝影「夜空組」大獎
    格林尼治天文臺年度攝影大獎,這個獎項的名字聽上去就很夢幻。2019年,一位中國女攝影師的名字出現在了獲獎名單裡,燃起了無數天文愛好者或是攝影愛好者心底的追星夢。Across the Sky of History Wang Zheng中國天文攝影師王徵憑藉作品《穿越歷史的星空》斬獲2019格林尼治天文臺年度攝影大獎「夜空組一等獎」(Skyscapes Winner),她也成為截至目前中國唯一一位獲得金獎的女攝影師。作為世界上規格極高的天文攝影大賽,今年共有來自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4600份參選作品。
  • 格林尼治天文臺年度天文美照
    在格林威治天文臺舉辦的2015年度天文攝影大賽中,浩瀚壯麗的宇宙圖景得以展現在世界面前,令人讚嘆不已。摘得大賽總桂冠和天空組冠軍的是這幅攝於挪威斯瓦爾巴島的Sassendalen小鎮的日全食。這是2015年3月20日全球可居住地能觀測到的兩處日全食之一,拍攝時間大約在日全食發生的16秒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