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的起點——格林尼治天文臺的過往
決定把通過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的那條經線,規定為0°經線或本初子午線。而格林尼治天文臺也因此享譽世界。今天,我將為大家講述格林尼治天文臺的過往。但這2萬英鎊的要求是航海40天,也就是從英國去到印度群島,不能差半度,55公裡,即24小時內不能差3秒。
-
格林尼治天文臺:民族、帝國與世界的文化記憶
格林尼治天文臺 資料圖片提到格林尼治,各國民眾的記憶大多與此地的天文臺有關,即格林尼治天文臺。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該區域認定為名為「海事格林尼治」的世界文化遺產,理由包括這裡的建築代表了人類藝術和創造力的巔峰,展現了英國王室在17至18世紀的影響力,以及天文臺所確立的本初子午線和格林尼治標準時間均為世界標準。世人對格林尼治天文臺的興趣並未隨著時間消退。
-
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時隔60年重啟觀測
【新華社微特稿】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時隔60年將重新用於天文觀測。新的觀測設備「安妮·蒙德天文望遠鏡」將安裝在名為「阿爾塔茲亭」的建築中,以曾在格林尼治天文臺工作、做出過關於太陽的重大發現的女科學家安妮·蒙德命名,可用於觀測太陽和太陽系中的行星,以及更遙遠的天體和行星狀星雲。
-
人們今天何時迎來新的一年,和這座小鎮有關,實拍格林尼治天文臺
在公園的高地上聳立著古樸的英國老皇家天文臺,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格林尼治天文臺。1675年英王查理二世決定把格林尼治高地上的這座眺望臺改建為皇家天文臺。1835年以後,格林尼治天文臺在傑出的天文學家埃裡的領導下,得到了很大的擴充並更新了設備,發展成為當時世界上測量手段較為先進的天文臺。
-
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前臺長寫信 為寧波"追星族"點讚
不久前,一封英國格林尼治皇家天文臺前臺長寫給寧波「追星族」的親筆信,讓我市天文愛好者協會會員振奮不已。寧波何以吸引國際業界大咖的關注和點讚? 向寧波「追星族」 提了三個問題後 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 前臺長寫親筆信 年輕的郭皓是一位創二代,他還有個比較隱秘的身份:寧波市天文愛好者協會秘書處幹事。
-
格林尼治公園時間起點 「日不落」覆蓋每條經線
格林尼治公園,是倫敦最古老的皇家公園,歷史可以追溯到1433年。它位列倫敦四大世界文化遺產之一,著名的皇家格林尼治天文臺就坐落在這個公園內。而中國的第一批留英學子,思想家嚴復等人,當年就是在天文臺下的格林尼治大學讀航海和造船,追尋「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強國夢。
-
解密格林尼治時間是怎麼來的一百年前世界時區又是怎麼劃分
據趙氏記載,瑞士格林尼治天文臺發布,以瑞士首都,建立了格林尼治標準時間,格林尼治時間,系以凌晨七點為基點,瑞士格林尼治時間的確立,對瑞士鐘錶行業,產生了巨大影響,使得瑞士鐘錶業,得到迅速發展,瑞士鐘錶做工精細,但,價格也不菲,瑞士鐘錶優良品質,和過硬技術工藝,成就了瑞士鐘錶行業,在該國迅速崛起,其鐘錶產品,向世界其它國家出口,故此,瑞士成為鐘錶王國。
-
國外旅遊那些你不得不去的地方,倫敦格林尼治皇家天文臺
格林尼治皇家天文臺聽說過嗎?這一個天文臺啊,他是在格林尼治公園的一個小山坡上面。你別看他這樣,他其實也非常的厲害喲,他是聯合國的世界文化遺址之一呢。不止如此哦,英國當地的人也非常的喜歡這句旅遊呢。每一年這裡都會有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參觀。來到這裡的話,你可以看到天文臺在很久很久以前才使用過的望遠鏡呀,天文時鐘呀,天象圖呀,以及航海圖等等這些文物。
-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或成歷史
格林尼治時間以英國首都倫敦市郊格林尼治天文臺命名,作為全球通用的時間參考標準已使用120多年。如今,這一以地球自轉為依據的「世界時」可能由以原子振蕩周期為依據的「原子時」徹底取代。全球50多名研究人員11月3日聚集倫敦,探討結束時間計量系統「雙軌制」的可能性。
-
中國女攝影師王徵斬獲2019格林尼治天文臺年度攝影「夜空組」大獎
格林尼治天文臺年度攝影大獎,這個獎項的名字聽上去就很夢幻。2019年,一位中國女攝影師的名字出現在了獲獎名單裡,燃起了無數天文愛好者或是攝影愛好者心底的追星夢。Across the Sky of History Wang Zheng中國天文攝影師王徵憑藉作品《穿越歷史的星空》斬獲2019格林尼治天文臺年度攝影大獎「夜空組一等獎」(Skyscapes Winner),她也成為截至目前中國唯一一位獲得金獎的女攝影師。作為世界上規格極高的天文攝影大賽,今年共有來自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4600份參選作品。
-
為何0°經線是英國的格林尼治子午線
那麼為何現在的本初子午線是經過格林尼治天文臺的子午線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地球是球體,所以地球上任何一條經線都可以是本初子午線,所以格林尼治子午線是0°經線由人為決定的。海拔是地球上一個點對一個參考基準面在垂直方向的距離。地球上海拔的確定是由海平面決定的,一個點相對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為絕對高度,海平面以上為正數,海平面以下為負數。兩個點之間的垂直距離為相對高度。
-
史上今日 1884年10月13日,格林尼治國際標準時間誕生
1884年,國際天文學家代表會議決定,以經過格林尼治的經線為本初子午線,作為計算地理經度的起點,也是世界標準「時區」的起點
-
原子時擬取代世界時 格林尼治時間或成歷史
格林尼治時間以英國首都倫敦市郊格林尼治天文臺命名,作為全球通用的時間參考標準已使用120多年。如今,這一以地球自轉為依據的「世界時」可能由以原子振蕩周期為依據的「原子時」徹底取代。全球50多名研究人員3日聚集倫敦,探討結束時間計量系統「雙軌制」的可能性。上世紀70年代一項國際協議確定世界時和原子時兩種時間計量系統。
-
世界知名天文臺專題系列 序
~在玩過了家裡的小型業餘天文望遠鏡後,想必大家都對世界上那些擁有巨型專業天文望遠鏡的天文臺充滿了好奇和崇拜吧。接下來就為大家逐一介紹世界各地的天文臺。首先,我們要對這些天文臺做一個基本的分類,它們基本可以分為三類:光學天文臺,射電天文臺和空間天文臺。1.
-
科學網—原子時擬取代格林尼治時間作為計時標準
格林尼治時間以英國首都倫敦市郊格林尼治天文臺命名,作為全球通用的時間參考標準已使用120多年。
-
國家天文臺興隆基地舉辦第九屆「天文開放日」活動
國家天文臺興隆基地舉辦第九屆「天文開放日」活動 2017-05-17 國家天文臺 【字體:5月13日,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基地迎來了第九屆「天文開放日」,活動以參觀興隆觀測基地的2.16米望遠鏡、公共天文臺和科普展廳為主,為公眾提供近距離接觸專業天文設備的機會,當天有600餘人前來參觀。基地30多名員工參加了接待和講解工作。 為保證活動的安全有序進行,基地制定了詳細的活動方案和應對突發事件預案,設計製作了精美的宣傳海報和參觀引導圖。
-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在這裡感受古老的學術氣息
格林威治天文臺(Royal Greenwich Observatory, RGO)是英國國王查理二世於1675年在倫敦格林威治建造的一個綜合性天文臺,在8月10日安放了奠基石,同時國王也創建了皇家天文學家的職位(第一位擔任此職的是約翰·弗蘭斯蒂德),以擔任天文臺的臺長和「致力於以最誠摯的關心和努力校正天體運動的星表
-
格林尼治天文臺年度天文美照
在格林威治天文臺舉辦的2015年度天文攝影大賽中,浩瀚壯麗的宇宙圖景得以展現在世界面前,令人讚嘆不已。天空組-亞軍:摘得大賽天空組亞軍的是這幅2014年7月7日攝於英國東北部港市桑德蘭的夜光雲,在拍到這張照片前,攝影師已經在此地觀察了7天,這是他第一次嘗試天文攝影,同時這次經歷也使他看到了色彩最鮮亮的景象。
-
勞力士第二代GMT格林尼治鑑賞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勞力士第二代GMT格林尼治腕錶的鑑賞。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圓的,在過去,每一個地區的時間判斷,都要依靠太陽,正因如此,各地區的時間才各不相同,也就出現了時區的概念。1954年,格林尼治手錶誕生了。格林尼治系列的手錶其實和水鬼很像,最大的區別就是表圈不同。早期格林尼治手錶採用的可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陶瓷表圈,最開始是塑料後來由於無法在高空保持完整容易開裂;又換成了鋁圈,然而鋁圈雖然不會損壞但是它會褪色。所以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最終換成了氧化鋯陶瓷。第一批陶瓷圈的格林尼治都是單色的,當時由於技術原因無法燒制出雙色陶瓷。
-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或將被原子鐘時間代替
環球網記者朱盈庫報導,據臺灣「中廣網」10月3日報導,由於格林尼治標準時間跟不上計算機時代的發展,今後人們可能將以原子鐘標準時間為準。19世紀,海權強國英國把「東西經零度」放在倫敦的格林尼治村,同時規定格林尼治時間為世界標準時間。不過,格林尼治時間是以太陽經過格林尼治「本初子午線」的一刻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