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合肥12月1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1日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北京時間11月29日至12月1日,全球9個實驗室同時進行一項基於人類隨機選擇的量子物理實驗——大貝爾實驗。據介紹,該實驗在歷史上從未嘗試過,也是首次讓人類行為的不可預測性成為量子物理實驗的關鍵因素。
大貝爾實驗是在ICFO(西班牙光子科學研究所)協調下進行的一個全球性的項目,在全世界9個實驗室同時進行一系列量子物理實驗。9個實驗室分別是:格裡菲斯大學量子計算和通信技術中心、昆士蘭大學工程量子系統中心、康塞普西翁大學電機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巴塞隆納光子科學研究所、奧地利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研究所、慕尼黑大學、尼斯大學凝聚態物理實驗室、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量子器件實驗室。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潘建偉教授和張強教授是大貝爾實驗中國區負責人,他們的實驗室利用接收到的自由意志產生的隨機數進行貝爾實驗,測試隨機數之間的關聯。
該實驗的參與者劉洋介紹說:「此前的諸多貝爾不等式實驗使用的是物理方式產生的隨機數,而這部分隨機數可能受到隱變量控制而不能作為真正的隨機性來源。此次大貝爾實驗則相信人的自由意志,由公眾產生的隨機數來決定實驗中的重要參數,這系列實驗是貝爾不等式測量的重要一步。當然由於需要通過網絡匯總,存在無法真正解決局域性漏洞。在未來,物理學家有望利用太空實驗關閉局域性漏洞和隨機數漏洞,這將是在現有實驗基礎上經過長期努力才能進行的物理實驗。」
據悉,公眾可以在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8時至12月1日19時59分期間參與遊戲,參與者需要輸入一個儘可能隨機的包含0與1的數列。這些比特流將被實時傳送到各地的量子物理實驗室中,科學家將利用它們的不可預測性來對量子物體包括原子、光子、超導體進行測量。在11月30日晚間的「量子物理全球大實驗約你一起挑戰愛因斯坦」的中文直播中,在線參與人數峰值達到33萬。
卡洛斯·艾威亞是該項目的創始人,他設計了把數據傳輸到各實驗組的平臺。他認為,大貝爾實驗最讓人著迷的一點是社會大眾和科學家對實驗的成功起著同樣重要的作用。這是將量子物理學前沿研究貼近大眾的一個特別的契機。
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袁嵐峰副研究員介紹,此次實驗是將物理的隨機數發生器,變成人隨機產生,讓民眾參與科學實驗,非常有意義。他介紹,此次實驗將觀測包括糾纏粒子性質的諸多物理現象,數據結果預計近期出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