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從是與非探求宇宙的意義 | 4.1在「人理」後面是什麼?

2021-02-23 僕語僕心

1章 從是與非探求宇宙的意義

4.1在「人理」後面是什麼?

讓我們總結一下已經得到的結論。從石頭、樹木這一類的事物來看,我們叫做天理的東西不外是一種說法。我們說自然受某些法則或律的支配,所指的只不過是自然行為的一種方式。所謂律可能並不真的存在,在我們觀察到的事實之外或之上並沒有什麼在左右他。可是從人來說,事實卻不是這樣。

「人理』或是非之理的確存在於人的行為之外和之上,這也就是說,在實存的事實之外,還有一種東西,是真正的律,不是人發明出來的,人心裡也明白應該遵守這個律。

現在,我要討論一下,我們從這總結中對宇宙,也就是我們居住的世界,能得到點什麼認識。人自從能夠思想以來,一直想明白宇宙到底是什麼,是怎樣出現的。粗略地說,有兩種看法,一種叫做唯物主義的看法。持這種看法的人,認為物質和空間乃自然而有,一直存在,誰也不知他們怎樣來的。物質照某種固定方式活動,像我們這種會思想的人之類的造物,也是偶然發生。有種東西偶然擊中太陽,從而製造出行星;又有一些構成生命的化學物,在極之偶然的機會中,剛好氣候適宜,在這些行星中的一個裡頭出現,因而在這個地球上出現了一種有生命的物質。又經過很長的一系列的偶然,這些有生命的東西演變成像我們人這種東西。

另一種是宗教的看法,這種看法認為宇宙的後面有一存在,遠超過我們所知道的一切東西,勝過人的意志。這就是說,這存在是有知覺的,有目標的,有喜愛的。根據這意見,宇宙一半為了我們不知道的目的,一半為了要造成像這存在一樣的被造物,像他一樣有意志,因而出現。請別以為這兩種看法,一種早就為我們持有,一種是逐漸形成的。事實上,凡是有會思想的人存在的地方,就有這兩種看法出現。

相關焦點

  • 第1章·從是與非探求宇宙的意義 | 1.3天理與人理
    第1
  •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在近代天文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到了1965年初,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已經花了差不多一整年的時間,用盡了合理和不合理的方法,希望能夠找出噪聲的來源,但是一無所獲,彭齊亞斯和威爾遜最終不得不接受了這樣一個事實——存在著一種無處不在並且均勻分布的「微波信號」。圖解:彭齊亞斯和威爾遜當時的他們並不知道是什麼導致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只好假設是大氣的影響或者是環境在射電望遠鏡的號角壁上產生的效應。
  • 「堂堂練」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 第1節 功
    「堂堂練」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第1節 功(課堂練習及答案)課堂練習1.放學後,某同學背著40N的書包沿水平路面走了200 m,又登上大約10 m高的樓才回到家,則他在回家過程中對書包做的功約為________。
  • 宇宙學家是如何看待「大爆炸宇宙模型」與「穩恆態宇宙模型」的?
    我們可以有兩個選擇:可以選擇「大爆炸宇宙模型」,它要求宇宙有一個創生的時刻,它的過去和未來有著天壤之別,有著有限的歷史和未來,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穩恆態宇宙模型」,它有著永恆的歷史和未來。並且有連續的物質產生,「大爆炸宇宙模型」可以解釋氫和氦的豐度,而「穩恆態宇宙模型」更容易被人們接受,它本質上卻回到了永恆宇宙的保守觀點。
  • 為什麼會有人呢|《自私的基因》1~4 章讀書筆記
    為了方便閱讀,把筆記按章節順序分了五個部分:1~4 章為第一部分,主要講從複製子到生存機器的進化。5~10 章為第二部分,主要講生存機器的不同生存策略。11~15 章每章都是獨立的章節,論述了 5 個不同的問題。按筆記長度,把 11~12 章為第三部分,13、14 章為第四部分,15 章是第五部分。本文是第一部分,《自私的基因》1~4 章的讀書筆記。
  • 「堂堂練」第十章 浮力 第2節 阿基米德原理(課堂練習及答案)
    「堂堂練」第十章 浮力第2節 阿基米德原理(課堂練習及答案4.1分析:求出物體排開水的體積,利用F↓浮=ρ↓水gV↓排可求它受的浮力。解:物體排開水的體積為:V↓排=[1-(2/3)]V=(1/3)×300×10↑(-6)m↑3=100×10↑(-6)m↑3,
  • 「暗星·物理學」演義
    從今天來看上面的論證有兩個錯誤:第1個錯誤:按照「狹義相對論」真空中的光速,C是一個常數,不會在外力作用下改變。「拉普拉斯」在《天體力學》第1版和第2版中都談到了自己預言的「暗星」,但是在1808年出版的第3版中卻悄悄刪除了有關「暗星」的敘述,這是因為在第2版和第3版的出版之間,「託馬斯·楊」完成了「光的雙縫幹涉實驗」,表明光是波而不是微粒,「拉普拉斯」就感到自己建立在牛頓微粒說基礎上的「暗星 」預言看起來好像不對了,光的波動說戰勝微粒說之後
  • 行測備考誤區之四:無意義的「概念詞」
    >為什麼記「概念詞」沒有意義?基礎不牢固的考生如果強行去投入大量時間學習「概念詞」,結果恐怕是弊大於利。二為什麼記「概念詞」沒有意義?行測的「做題速度」極為重要,尤其是「資料分析」板塊的題目量非常大,雖然題目難度不高,但需要找的數據多、計算步驟多,做題速度不夠快就會導致行測做不完。然而那些「概念詞」在講什麼呢?
  • 「虛無」的宇宙學意義
    在這種語境下,「無」對科學家來說意味著什麼?根據不同的詢問對象,你可能會得到四個不同的答案。宇宙廣袤多樣、富有趣味,充滿了各種形式的物質和能量,它按照物理學規律在時空的舞臺上運轉。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星系團IDCS J1426.5+3508就是例證。然而,在真正達成「無」之前,需要移除多少東西?© NASA, ESA, AND M.
  • TV動畫「不過是蜘蛛什麼的」2020年開播,小說第12卷發售
    TV動畫「不過是蜘蛛什麼的」2020年開播,小說第12卷發售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2020-01-10 15:04:06
  • 「經典習題周周練」第十章 浮力 第1節 浮力
    「經典習題周周練」第十章 浮力第1節 浮力1.浮力的概念【解題依據】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力叫做浮力。①方向:豎直向上;②施力物體:液體;③氣體有流動性,所以對它內部的物體也有浮力;④浸沒:指物體完全處在液體下方。
  • 《崩壞3》主線第十六章怎麼玩 暴雨將至主線第十六章攻略
    導 讀 暴雨將至主線第十六章內容是遊戲最新推出的一個主線劇情內容,很多玩家對於這個主線任務都不是很了解,
  • 常微分方程|第四章 高階微分方程--常數變易法
    我們可以很容易知道下面的性質:「性質1」: 如果 「性質2」:(1)的任意兩個解之差為(2)的解。「定理 1」:  設 由上面的定理我們知道,要得到非齊次線性微分方程的通解,我們需要得到:(1)的一個解,以及(2)的通解,我們下面就來介紹第二章曾用過的方法——常數變易法。
  • 「經典習題周周練」第九章 壓強 第1節 壓強
    「經典習題周周練」第九章 壓強第1節 壓強1.壓強的概念【解題依據】壓強: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①壓力的作用效果不僅跟壓力的大小有關係,還跟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係。②公式:P=F/S。P(壓強):N/m↑2,F(壓力):N,S(受力面積);m↑2③單位:帕斯卡,簡稱帕,符號1Pa。④1Pa=1N/m↑2。物理意義:表示每平方米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1N。題目一壓強是表示_______的物理量,用200N的壓力作用在2m↑2的面積上,產生的壓強為帕,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________。
  • 天使是什麼?--章啟明
    我們從聖經中的敘述得知約有三分之一的天使加入其反叛行動。牠的尾巴拖拉著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摔在地上。龍就站在那將要生產的婦人面前,等她生產之後,要吞吃她的孩子。(啟示錄十二章4節) 天上的星辰可以解釋為成群的天使,耶穌描述祂在天上親眼看見的一個事實。耶穌對他們說:「我曾看見撒但從天上墜落,像閃電一樣。
  • 「經典習題周周練」第十四章 內能的利用 第1節 熱機
    「經典習題周周練」第十四章 內能的利用第1節 熱機1.熱機【解題依據】練習題1如圖是兩個演示實驗的示意圖。在一個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裡放一小團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壓下去,棉花燃燒起來,如圖甲所示,給試管裡的水加熱一段時間後,橡膠塞受到水蒸氣的壓力而衝出去,如圖乙所示。其中____圖體現了熱機的工作原理,其能量轉化是____能轉化成機械能。
  • 「Deep Learning」讀書系列分享第四章:數值計算 | 分享總結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Deep Learning」這本書是機器學習領域的重磅書籍,三位作者分別是機器學習界名人、GAN的提出者、谷歌大腦研究科學家 Ian Goodfellow,神經網絡領域創始三位創始人之一的蒙特婁大學教授 Yoshua Bengio(也是 Ian Goodfellow的老師)、同在蒙特婁大學的神經網絡與數據挖掘教授 Aaron Courville
  • 年齡處於「複合期」的宇宙經歷了一個極其複雜的物理過程
    【作者·黃媂】俗話說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未來都會有考慮,當然有的人也會考慮的更加寬闊,更加長遠一些,譬如會考慮到整個社會、整個人類甚至整個宇宙,在古代有這麼一個成語「杞人憂天」,這個成語其實就是對於宇宙未來的一種思考。
  • 孔子是「無神論者」還是「有神論者」?
    《論語》裡的「天」有四種涵義在中國古代,「天」有創生與主宰萬物的天帝、意志、力量、律則等四個由擬人而逐漸趨向非人的涵義。我們從《論語》裡的「天」,也可以看到這四種涵義,但在比例上,則以後面的幾種涵義居多。當孔子在衛國時,去見衛靈公的寵姬南子,出來後,子路不悅,孔子說:「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 航天界大事,「天問一號」今升空,意義重大
    據新華網消息,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被發射升空。2000多秒後,「天問一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飛往火星,執行火星科學探測任務。此次探測任務意義重大,如果成功,中國將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首批登陸火星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