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了為什麼受傷後的固定有助於癒合

2020-12-06 騰訊網

美國醫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到目前為止,在美國急診室看到的最常見的傷害是那些影響四肢的。固定化是最常見的治療方法,然而,直到最近,人們還不清楚為什麼這項技術能促進癒合。

在最近發表在《臨床調查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現為德克薩斯大學西南分校外科和整形外科副教授的醫學博士班傑明·利瓦伊(Benjamin Levi)發現了固定可以改變受傷肢體和受傷部位細胞的機制。這一發現可能最終幫助醫生優化肢體損傷患者的癒合。

密西根大學的利瓦伊和他的團隊發現,受傷後用鑄型或夾板固定四肢,改變了幹細胞與細胞外環境相互作用的方式,將它們的命運從虛弱的骨骼轉變為良性脂肪。

利瓦伊補充說,到目前為止,還不清楚為什麼一些傷口會不正常地癒合,通常會造成有害的後果。利瓦伊在德克薩斯大學西南分校的查爾斯和簡帕克礦物代謝和臨床研究中心以及兒童醫學中心研究所擔任額外的工作。例如,他解釋說,他經常在他的診所裡看到病人出現了一種叫做異位骨化(HO)的情況,即骨頭在受傷後在肌肉和肌腱等非骨骼組織中生長。利瓦伊和他的同事們注意到,HO更經常發生在關節部位,這些部位在受傷或手術後會產生更多的機械應力——但這一現象背後的機制尚不清楚。

為了幫助澄清這個問題,利瓦伊和他的同事們用HO小鼠模型進行了研究。受影響的小鼠要麼在跑步機上安裝固定裝置——就像微小的石膏一樣,以保持關節的穩定,要麼進行類似於許多人類患者在關節手術後所接受的活動範圍訓練。運動或接受運動範圍訓練的老鼠產生了HO,但不動的老鼠沒有。相反,被固定的動物在受影響的區域內產生脂肪氣泡,而不是骨頭。

深入研究後,研究人員從該部位獲取了間充質幹細胞(MSCs)——在癒合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細胞類型。當研究人員檢查這些細胞中哪些基因活躍時,他們發現與細胞附著表面和與細胞外基質相互作用有關的分子通路表達增加。細胞外基質是細胞外蛋白質和其他分子組成的網絡,細胞外基質為細胞提供營養和物質支持。基因操作或使用小分子來滅活這些分子通路會抑制被動員小鼠中HO的發展。

Levi和他的同事檢查細胞外基質,發現活躍動物體內的膠原纖維傾向於排列整齊,這種模式允許間充質幹細胞沿著纖維伸展。相比之下,固定化動物的膠原纖維具有更隨機的模式,限制了MSC的伸展,使其保持緊密。

利瓦伊解釋說,細胞外環境的這些差異似乎將間充質幹細胞置於骨骼或脂肪軌道上。當研究人員在實驗室的培養皿中將間充質幹細胞放在排列整齊的膠原上時,它們最終變成了骨細胞。將它們放在未排列的膠原蛋白上可以促進它們長成脂肪。兩組細胞的基因激活模式證實了骨或脂肪基因的表達增加,這分別取決於它們是在對齊或非對齊的膠原基質上生長。

關鍵信息是當我們固定關節時,我們改變了傷口的整個環境在組織和細胞層面。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知識來幫助治療,或者通過改變我們的動員方案,或者使用小分子靶向影響細胞與細胞外基質相互作用的特定基因,這些小分子已經在臨床管道中。」班傑明·利瓦伊,醫學博士,德克薩斯大學西南分校的外科和整形外科副教授

他補充說,這些發現已經在臨床護理方面產生了影響。儘管醫生們長期以來都希望燒傷患者的關節能儘快活動起來,但燒傷治療中心現在使用的是明顯不那麼激進的治療方案,以降低患者患上HO的機率。現在已經調整了受傷後第一周的活動量,這已經證明可以降低發生HO和限制僵硬的可能性。

雖然這項研究的最初研究不是在UT西南進行的,但這項研究的下一個階段目前正在Levi's UTSW實驗室進行。

相關焦點

  • 晚上受傷癒合慢60% 細胞也有生物鐘
    但是,關於夜晚也有一些我們仍不太了解的事情,英國近日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如果我們在晚上磕破碰破,傷口的恢復時間就要比白天受傷慢得多。這又是為何,難道說像金剛狼一樣的自我癒合能力到晚上就不好用了嗎?研究發現,這神奇的現象竟是因為細胞也有生物鐘,在夜晚會變成體積更大的球狀,身材「長胖」了,自然工作效率就低了,難怪會在夜晚消極「怠工」。
  • 人體受傷後如果加速癒合後會發生什麼?
    有時如果沒有外界幫助,傷口及炎症可能無法完全或正確地癒合。我們在小說中看到這樣的事情,但它總是似乎工作,沒有任何不利影響或實際成本。當動物生病或受傷時,他們會回到自己的巢穴或更加的舒適環境中,直到它們病好了,才會出來活動。幸運的是,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您可以立即癒合的步驟。首先,你應該得到足夠的睡眠,每晚8到9個小時。「快速恢復手冊」的合作者Elizabeth G.
  • Sci Rep: 研究揭示傷口癒合的生物學機制
    2020年9月17日訊/生物谷BIOON/---我們的身體具備自行癒合傷口的能力,例如割傷或擦傷。但是,患有糖尿病,血管疾病和皮膚疾病的患者有時難以康復。這可能導致慢性傷口,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慢性傷口的管理是醫療保健系統的主要成本,僅在美國,每年就花費約10至200億美元。但是,我們對於為什麼某些傷口會變成慢性傷口知之甚少,因此很難開發出有效的療法來促進癒合。
  • 科學家研究發現骨骼癒合的新機制
    骨髓內以及骨膜周圍的骨膜(組織的外層)中都有幹細胞的存在,以前的研究表明,這兩個幹細胞群雖然具有許多相同的特徵,但仍存在獨特的功能和特定的調節機制。近日,來自貝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分子機制,這種機制或有助於成年骨骼的維護和修復,並為開發改善骨骼癒合的治療策略提供了可能性。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Cell Stem Cell》雜誌上。
  • 手術後吃什麼傷口癒合快 傷口癒合禁忌食物
    有人說吃豬蹄可促進傷口癒合,也有人說,多吃雞肉、魚肉對傷口癒合更有好處!其實對於手術傷口癒合吃什麼這個問題,大家都眾說紛紜,也不知道那個是真那個是假。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下手術後吃什麼傷口癒合快這個問題。手術後吃什麼傷口癒合快1、含維生素C的食物維生素C增進傷口癒合及增加對受傷及感染等壓力的感受力。
  • 陳根:研究首次揭示皮膚擴張機制,將有望應用傷口癒合
    近日,來自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幹細胞與癌症實驗室的Cédric Blanpain 教授團隊在Nature上發表了題為 Mechanisms ofstretch-mediated skin expansion at single-cell resolution 的論文,該項研究發現了表皮幹細胞的可塑性和彈性,首次揭示了皮膚在拉伸時進行擴張的機制
  • 海鮮是「發物」,受傷以後不能吃?有沒有科學依據?
    >與謠言相反的是,現代醫學認為外傷病人作為特殊人群,在傷口癒合過程中身體需要消耗更多的蛋白質,適當提升優質蛋白質的攝入,有助於提升身體的自愈能力。海鮮類食物多富含優質蛋白質,因此有利於傷口癒合。另外,一些深海魚類還富含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如EPA、DHA),有助於創傷患者修復神經系統,調節炎症免疫反應。
  • 為何老年人機體的損傷癒合地非常緩慢?
    2020年11月29日 訊 /生物谷BIOON/ --當小孩皮膚被割傷,他們一開始可能會尖叫,但幾天之內破損處的皮膚就會結痂脫落,從而產生新的皮膚,那麼為何老年人與健康的孩子相比,機體損傷癒合如此緩慢呢?答案就是年齡,幾十年的生活或許會減緩機體大部分組織的癒合速度,而皮膚上的傷口或許能為研究人員提供一個「窗口」來解釋老年人為何損傷癒合比較慢?
  • 告別縫針,傷口瞬間癒合!
    人的身體受傷,小傷用創口貼就能解決,大傷口就免不了去醫院縫針了。不僅疼,而且還會留下疤痕。那麼,人的身體受傷,能不能也像東西開裂一樣,塗點膠水傷口就能自動癒合呢?        今天,科學家把這個夢想照進了現實。這種「超級膠水」在一個澳大利亞實驗室裡成為現實,它給急救護理和手術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
  • 陳根:傷口癒合水凝膠,觸發免疫減少疤痕
    通常,當皮膚受傷時,身體會迅速形成疤痕組織,以防止傷口感染、疼痛和脫水和迅速修補受傷的皮膚。但同時,疤痕也會在皮膚上留下難看的印記,頭髮和汗腺將不再生長。因此,尋找治癒傷口而不留疤痕的方法是一個吸引大量注意力的科學領域。
  • 傷口癒合水凝膠,可以觸發免疫減少疤痕
    通常,當皮膚受傷時,身體會迅速形成疤痕組織,以防止傷口感染、疼痛和脫水和迅速修補受傷的皮膚。但同時,疤痕也會在皮膚上留下難看的印記,頭髮和汗腺將不再生長。因此,尋找治癒傷口而不留疤痕的方法是一個吸引大量注意力的科學領域。此前,華盛頓州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已通過研究嬰兒的特殊皮膚構造和狀態,試圖將嬰兒的無疤痕皮膚在成年人身上複製。
  • 運動受傷後該冷敷還是熱敷?很多人都做錯了!
    RICE原則Rest 休息當受傷時,應該停止一切活動。繼續活動可能造成進一步損傷,延遲癒合和刺激出血。在此期間,受傷部位不可以承重,坐著或者躺著是不錯的方式。Ice 冰敷在受傷後應儘快將冰袋敷在受影響的部位。記得要用布包裹住冰塊,不能直接與皮膚接觸,否則可能導致皮膚凍傷。在冰敷結束後,受傷部位的皮膚顏色應該比較蒼白。如果皮膚顏色變紅,說明冰敷時間過長。
  • 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新成像技術有助於治療肝臟疾病
    這是因為身體的癒合過程已經發展為著重於通過迅速閉合傷口來預防感染,而不是再生或恢復正常皮膚組織。由Jeff Biernaskie博士領導的新研究進一步理解了皮膚的癒合機制,並且有助於開發改善傷口癒合的藥物。相關研究發表在最近的《Cell Stem Cell》雜誌上。
  • 科學家研發新型傷口癒合水凝膠,通過觸發免疫反應減少疤痕
    疤痕組織是一種有效的短期解決方案,可以快速修補受傷的皮膚,但長期來看,它並不是那麼好。現在,杜克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新的水凝膠,可以觸發再生免疫反應,幫助皮膚更健康、更牢固地癒合,而不會留下疤痕。
  • 告別縫針,傷口瞬間癒合!醫學史上最強黑科技來了!
    那麼,人的身體受傷,能不能也像東西開裂一樣,塗點膠水傷口就能自動癒合呢?今天,科學家把這個夢想照進了現實。近日,雪梨大學、哈佛大學和美國東北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就合力搞出了一種超級膠水Me Tro,只要將它塗抹在傷口表面,用紫外線照一照,只需要60秒,就能完成整個傷口的縫合工作。
  • 兒童脛骨幹骨折採用長腿石膏固定後即可負重功能效果良好
    ,他們提出的研究假設是,兒童脛骨幹骨折患者採用屈膝10°的長腿石膏固定後可允許患兒即可負重,以利於患兒的功能恢復,且不會顯著增加骨幹成角、短縮風險。該研究的數據結果發表於近期出版的J Bone Joint Surg Am,其證據級別為治療性研究II級。 在該研究中,作者將81例4-14歲之間的低能量、閉合性脛骨幹骨折兒童患者分為兩組,其中一組(40例)採用屈膝60°長腿石膏固定,囑患者避免負重;另一組(41例)採用屈膝10°長腿石膏固定,鼓勵患兒儘可能負重。所有患者在長腿石膏固定後第4周更換為短腿石膏、並負重行走。
  • 人受傷後傷口是如何癒合得?用顯微鏡放大150倍,的確神奇!
    很多人也都疑惑,這些傷口到底是如何自愈的呢,當你用顯微鏡放大150倍之後,或許就輕而易舉的看清楚了,當人體受傷出血的時候。身體內部就會啟動緊急救援,每個組織也會開始自己的作用。在急救的過程當中首先就是止血凝血系統會最先發起作用,讓血液凝固成塊狀,這也導致血管壁停止出血,其次就是白細胞,體內的白細胞在24小時之內達到巔峰,幹細菌開始戰鬥,白細胞的數量會慢慢的增加。
  • 受傷後怎樣不留疤?這個時候塗藥膏適得其反
    受傷後怎樣不留疤?疤痕增生的過程:1)較重的外傷或燙傷後,瘢痕(疤痕)增生的過程一般持續2年時間2) 癒合後的前6-9個月時間裡,疤痕會不斷地變厚變硬、  充血瘙癢3) 6-9個月之後,會逐漸平整、顏色變淡,但一般來說,不能恢復到受傷前的狀態
  • 古生物學家揭示白堊紀蜥蜴的艱辛生活
    這對理解熱河生物群中較大型蜥蜴的行為學有重要意義,也增加了脊椎動物的古病理學實例,並有助於重建熱河生物群的生態系統。圖說:矢部龍標本 邢立達供圖此次研究的蜥蜴化石標本現館藏於福建省南安市的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最初發現於遼寧省下白堊統九佛堂組地層中,歸屬於著名的熱河生物群。
  • 告別縫針,60秒內癒合傷口!醫學史上最強黑科技來了
    那麼,人的身體受傷,能不能也像東西開裂一樣,塗點膠水傷口就能自動癒合呢?然後再用紫外線照一下,膠水在 60s 內會固化成凝膠狀,從而癒合傷口。而且,Me Tro除了能憑著超強的密封性和牢固度對傷口起到保護作用外,還能有助於組織再生,甚至傷口癒合時間能縮短一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