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老年人機體的損傷癒合地非常緩慢?

2020-11-29 生物谷

2020年11月29日 訊 /生物谷BIOON/ --當小孩皮膚被割傷,他們一開始可能會尖叫,但幾天之內破損處的皮膚就會結痂脫落,從而產生新的皮膚,那麼為何老年人與健康的孩子相比,機體損傷癒合如此緩慢呢?答案就是年齡,幾十年的生活或許會減緩機體大部分組織的癒合速度,而皮膚上的傷口或許能為研究人員提供一個「窗口」來解釋老年人為何損傷癒合比較慢?

傷口癒合過程經典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炎症,其本質上是機體試圖清理傷口,在炎症階段,巨噬細胞能進入傷口殺滅其中的細菌,並攝取和處理死亡細胞及細胞碎片。炎症為再生階段奠定了基礎,在再生階段,多個過程會協同發揮作用促進受損皮膚重新生長,當傷口邊緣的細胞分裂時,替代皮膚細胞就會產生,而成纖維細胞就鋪設了一種稱之為細胞外基質的支持性支架,其能將新細胞固定在一起,任何皮膚受損的支持性結構都需要重新生長,比如提供關鍵氧氣和營養物質的血管等,第二個階段能有效地封閉傷口並恢復對細菌的保護屏障。

再生階段是一個相對快速但脆弱的修復階段,新生的皮膚往往是脆弱的,最後的重塑階段會經過幾年的時間,新生皮膚會通過幾個平行的過程來逐步加強,而最初以一種雜亂無章方式鋪設的細胞外基質則會被分裂並以一種更耐用的方式進行取代,任何來自以前階段不再被需要的殘留細胞(比如免疫細胞或成纖維細胞)都會變得不活躍或死亡,除了強化新的皮膚外,這些集體行為也解釋了傷疤隨著時間明顯消失的趨勢。

圖片來源:Andrezj Wojcicki/Science Photo Library

疾病會幹預傷口的癒合過程

衰老會破壞各階段治療的有序和有效進展,其中一種主要的方式就是老年疾病所引發的健康問題;糖尿病就是與老年並密切相關疾病的一個例子,糖尿病對機體癒合產生負面影響的許多方法之一就是其會導致血管變窄,由於機體循環不充足,關鍵的營養物質和氧氣就無法充分到達傷口,也就無法為第二個再生階段提供燃料。糖尿病只是許多與年齡相關的疾病之一,其破壞了機體正常的生理學過程,比如傷口癒合等。

細胞的老化

除了年齡相關疾病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之外,細胞本身也會老化,在細胞衰老過程中,細胞會永久地失去分裂的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衰老細胞會在皮膚和許多其它器官中積累並產生一系列問題,當細胞分裂速度減慢或因為衰老而停止分裂時,皮膚就會變薄,能在皮膚下形成緩衝層的脂肪細胞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因此老年患者的皮膚首先就更容易受傷。一旦老年人皮膚受損,皮膚就會很難正常癒合了,而且衰老的免疫細胞也無法抵禦細菌的侵襲,這時候發生嚴重皮膚感染的風險就會上升,隨後在再生階段,緩慢的細胞分裂速度就會轉化為緩慢的皮膚再生。但衰老的細胞不僅僅是功能失調的旁觀者,由於目前還有很多原因並未完全理解,衰老的細胞會釋放毒性副產物並損傷周圍組織且驅動炎症發生,甚至在沒有細菌威脅存在的情況下也是如此,其中一些副產物甚至會加速附近細胞的衰老,這就表明,細胞內在的衰老從本質上來講或許是具有傳染性的,而且衰老細胞會積極地促進炎症和組織損傷的失控循環,這就進一步阻礙了機體成功的再生和癒合過程。

圖片來源: Jpbarrass via Wikimedia Commons

全身性的問題

作為身體最外面可見的組織,皮膚就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窗口來揭示為何人們會隨著年齡增長機體的癒合變得愈發緩慢,但所有的組織都有可能會受傷並容易受到老化的影響,損傷或許比較小、而且可能是具有重複性的,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積累,這就好像吸菸對肺部產生的影響一樣,或者說其可能是離散的和戲劇性的,比如心臟病發作時心臟細胞的死亡,不同的組織可能會以不同的方式癒合,然而,所有組織都對老化的免疫系統、死亡或損傷細胞再生能力的下降的影響存在共同的敏感性。

理解為何隨著年齡增長機體癒合速度減慢非常重要,目前治療傷口的療法相當陳舊,往往效果不佳,一些可供選擇的方法包括更換傷口敷料、在傷口感染時使用抗生素或者在糖尿病導致機體血液循環不良時在高壓氧倉中進行治療。如今隨著科學家們對衰老過程的理解或許有望幫助開發新型療法,比如通過中和小鼠機體的衰老細胞來改善多種年齡相關的疾病,雖然說研究人員發現青春之泉還為時過早,但研究者認為,未來臨床研究人員或許有望扭轉人類衰老的軸線,讓皮膚和其它器官恢復地更好更快。(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1】Gurtner, G., Werner, S., Barrandon, Y. et al. Wound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Nature 453, 314–321 (2008). doi:10.1038/nature07039

【2】Aging Is a Powerful Risk Factor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dependent of Body Mass Index

【3】The Effect of Comorbidities on Wound Healing

【4】The serial cultivation of human diploid cell strains

【5】Nikolich-Zugich, J. The twilight of immunity: emerging concepts in aging of the immune system. Nat Immunol 19, 10–19 (2018). doi:10.1038/s41590-017-0006-x

【6】Amor, C., Feucht, J., Leibold, J. et al. Senolytic CAR T cells reverse senescence-associated pathologies. Nature 583, 127–132 (2020). doi:10.1038/s41586-020-2403-9

【7】Why do older people heal more slowly?

by Matthew Steinhauser, The Conversation

相關焦點

  • 聯合國報告:地球臭氧層空洞正在非常緩慢的癒合
    聯合國報告:地球臭氧層空洞正在非常緩慢的癒合時間:2018-11-08 11:35   來源:IT之家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聯合國報告:地球臭氧層空洞正在非常緩慢的癒合 11月8日消息 近日,聯合國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地球的臭氧層空洞似乎正在癒合,雖然這種癒合非常緩慢,但臭氧層正在處於恢復階段
  • 6種情況導致無法癒合,要記牢
    只是有些骨折位置特殊,或是有其他情況影響癒合,導致癒合緩慢,這種情形被稱作延遲癒合。可如果骨折不能癒合,那就是骨不連了。這可不是吃什麼補品就能解決的了。在這裡,黃醫生給大家說說,有哪些因素會導致骨不連。
  • 機體免疫力和長壽之間微妙的平衡關係
    隨著年齡增長,機體的免疫系統功能會不斷受損,這種損傷的一個方面就是老年人的慢性炎症,這意味著機體的免疫系統會持續活躍並釋放出炎性物質,諸如此類慢性炎症與多種年齡相關的疾病直接相關,比如關節炎和阿爾茲海默病、以及機體應對感染的免疫反應損傷,衰老研究領域的一個問題就是是否慢性炎症是機體衰老的原因
  • 皮膚創傷癒合與瘢痕組織形成
    組織修復是機體對損傷的一種重要的防禦適應性反應。皮膚創傷癒合又稱皮膚創面或傷口癒合,其過程通常分為炎症期、增生期和重塑期三個獨特而又重疊的階段。 1.炎症期:局部急性炎症反應在損傷後立即發生,參與炎症反應的細胞主要有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和血小板。
  • 半月板撕裂後,少行走能促進癒合?醫生闢謠,與您詳述傷後該咋辦
    相信很多膝關節半月板發生損傷的患者,都覺得應該少走路或者是儘量不走路,這樣才能讓半月板損傷癒合,但是半月板的特點就是不愛癒合,一旦損傷很難恢復,那麼不走路真的能幫助半月板癒合嗎?這兩塊半月板與位於股骨遠端以及脛骨近端的關節軟骨,共同構成了非常重要的緩衝系統。半月板的表面非常的光滑,而且充滿了彈性,在我們關節運動的時候,可以有寬窄以及厚薄的變化,可以更好地匹配我們的膝關節,膝關節可以做更穩定地、更順暢地運動。
  • JCI:癌細胞如何攔截機體傷口癒合機制來創造自身的血液供給模式
    2019年5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了癌症攔截機體天然傷口癒合反應從而得以生長和擴散的分子機制。
  • Devel Cell:化療製劑或會對機體正常組織的過度生長產生相反的效應
    ,成纖維細胞是一種紡錘狀的細胞,其主要負責傷口癒合和膠原蛋白的產生,此前研究人員認為僅在免疫細胞中存在此類信號通路。圖片來源:Seldin研究者表示,本文研究結果對於治療諸如銀屑病等多種免疫系統疾病、癌症和幹細胞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Nat Immunol:嚴重的病毒感染或會「壓垮」機體的免疫細胞
    2020年9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Immu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墨爾本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識別出了一種特殊機制,其或會導致機體免疫系統對嚴重病毒感染的反應出現功能惡化的現象,比如HIV或COVID-19等。
  • 科學家研究發現骨骼癒合的新機制
    近日,來自貝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分子機制,這種機制或有助於成年骨骼的維護和修復,並為開發改善骨骼癒合的治療策略提供了可能性。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Cell Stem Cell》雜誌上。
  • 貧血困擾很多老年人
    而近期,由崑山杜克大學全球健康研究中心、武漢大學健康學院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共同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開放》上的一項研究指出,目前針對中國老年人貧血現狀的研究在醫學領域還是一片空白,但事實上貧血問題正影響著我國大約1/5的60歲及以上老年人。
  • Sci Adv:為何老年人更易患阿爾茲海默病?
    2019年7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阿爾茲海默病的患病風險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波恩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為何老年人更易患阿爾茲海默病,他們發現,名為tau蛋白的特定分子會參與該病的發生,tau蛋白能在老化的大腦中快速擴散。
  • 北大一院鄧雪蓉:老年人易感高危,增強免疫需加強營養
    免疫力逐年下降的老年人是病毒蔓延中的高危群體,幫助老年人提升免疫力是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重要一環,也是學界、行業、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11月17日,由人民日報旗下生命時報社主辦,雲南綠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三屆微藻營養醫學中國行」在京成功舉辦,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副主任醫師鄧雪蓉出席,並以「老年群體如何改善免疫力」為主題做了精彩分享,揭秘免疫力的奧秘,為老年群體科學提升免疫力出謀劃策。
  • Cell:揭秘心臟病發作後機體調節心臟疤痕組織生長的分子機制!
    2020年7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對小鼠研究解釋了為何有些人在心臟病發作後會比其他人留下更廣泛的疤痕,研究者發現,一種名為5型膠原蛋白的特殊蛋白或在調節心臟疤痕組織的尺寸上扮演著關鍵角色,一旦形成,心臟疤痕組織將會終生存在,這就會降低心臟泵血的能力
  • 晚上受傷癒合慢60% 細胞也有生物鐘
    這又是為何,難道說像金剛狼一樣的自我癒合能力到晚上就不好用了嗎?研究發現,這神奇的現象竟是因為細胞也有生物鐘,在夜晚會變成體積更大的球狀,身材「長胖」了,自然工作效率就低了,難怪會在夜晚消極「怠工」。發現晚上受傷癒合慢60%《科學轉化醫學》上發表的這項研究表明,皮膚損傷如果發生在夜間,那麼它的癒合速度要比白天受傷慢60%。
  • |H2受體|胃潰瘍|胃黏膜|癒合率|胃酸|藥物|-健康界
    (4)胃黏膜保護劑:在降低胃酸的同時形成一道保護膜,促進傷口癒合。中和胃酸→調節胃內 pH 值→修復損傷部位→  加快癒合抗酸藥具有中和胃酸效果,主要以氫氧化鎂合劑與氫氧化鋁凝膠為主。H2受體拮抗劑治療胃潰瘍的6周癒合率可達為80%-95%。
  • 有規律地鍛鍊或能幫助機體免疫系統有效抵禦諸如SARS-CoV-2等多種...
    2020年4月22日 訊 /生物谷BIOON/ --如今,全球各地的人們都乖乖呆在家裡,這種方式能夠作為限制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擴散的社會隔離措施的一部分,在某些國家,人們往往被鼓勵每天鍛鍊一次;然而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有一種誤解,即認為某種形式的鍛鍊或抑制機體免疫系統的功能,從而降低其應對外界威脅的能力,比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但大量研究證據表明,運動實際上對機體免疫系統非常有益
  • 一種新型細胞滲透性多肽嵌合物有望被開發 用於促進傷口癒合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一種新型的多肽嵌合體(Tylotoin-sC18*)在治療創傷癒合上的作用效果,研究結果表明,多肽與(Tylotoin的融合併不會誘發其活性的損失,此外,研究者還觀察到了其增殖對於角蛋白細胞的影響,這或許是機體傷口癒合的重要一步,Tylotoin-sC18*能表現出較強的抗菌活性,其能有效抑制傷口處的細菌感染,由於具有多種功能,因此研究者就推測,這種新型多肽嵌合體是否能用來治療機體的傷口感染
  • 老年人長期吃素食,身體將有這些變化!
    老年人由於代謝過程緩慢,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功能常較差,一般喜清淡且易消化的食品。不少老年人為了延年益壽,選擇吃素。 長期素食對人體有益還是有害呢?不可否認,素食有很大的優點。另外,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可以調節代謝功能、加強機體的營養等。 但是長期素食也必然帶來一些弊病和危害。研究表明,老年人對蛋白質的攝入仍應和成人一致,每公斤體重1~1.5克,即每日應攝入60~70克,而且優質蛋白應佔一半。
  • 探尋人類機體免疫系統的奧秘!
    探尋人類機體免疫系統的奧秘! 文/T.Shen 提高免疫系統,我們都知道其是保護機體免於損傷的重要防禦屏障,近些年來,科學家們通過多項研究破解了機體免疫系統的奧秘,本文中,小編就對相關成果進行篩選整理,與各位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