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行業關係經濟增長和城市核心功能!李強在今天這個大會上為服務...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證券網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上海發布12月2日消息,全市服務業大會今天下午(12月2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市委書記李強在會上強調,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事關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全面提升,事關上海更好服務全國發展大局。要在更高起點上謀劃和推動上海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能級、彰顯特色,在發展新興服務業、高端服務業、精細服務業、特色服務業上下更大功夫,全面增強上海服務業的支撐力、競爭力和引領力,努力開創上海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主持會議。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寅總結全市服務業發展情況,解讀《關於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並部署下階段工作。

服務業是上海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也是城市產業升級、創新發展和功能提升的重要引擎

李強指出,要把握大勢、凝聚共識,重新審視上海在新的發展階段、在服務經濟為主的經濟結構下的服務業發展。服務業是上海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也是城市產業升級、創新發展和功能提升的重要引擎。沒有服務業大的提升突破,就不可能有城市核心功能大的提升突破。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推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服務業生產效率的革命性提升、製造業服務化的融合性態勢、城市功能升級的戰略性機遇,特別是黨中央交給上海三項新的重大任務、要求上海強化「四大功能」,為上海服務業發展打開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性空間。新時代上海服務業發展大有可為、事在人為。全市上下要深刻認識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齊心協力,主動作為,全面提升服務業發展能級和水平。

圍繞升能級、優結構、增動力、提效率、強品牌,加快建立符合全球城市功能要求的現代服務業體系

李強強調,要圍繞升能級、優結構、增動力、提效率、強品牌,加快建立符合全球城市功能要求的現代服務業體系。緊扣超大城市發展實際,推動上海服務業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強支撐,為高品質生活提供更優供給,滿足產業升級需求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要以「上海服務」推動和實現「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要在加快建設「五個中心」中提升服務能級,擴大服務半徑,不斷增強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在發展新興服務業、高端服務業、精細服務業、特色服務業上下功夫

李強指出,要在發展新興服務業上下功夫。瞄準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具有爆發力和引領力的新技術,培育服務經濟新的增長點,著力發展信息服務業等高成長性服務業。加快新技術對傳統服務業的改造提升,促進5G、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轉化應用,加速重構傳統服務的產業鏈、價值鏈。要在發展高端服務業上下功夫,提高高端服務業的競爭力、附加值。加快提升專業服務集聚水平,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業,提高知識密度、技術密度、人才密度,促進服務手段的高技術化、服務水平的高層次化。要集聚高能級服務主體,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本地跨國服務業企業和知名服務品牌。要在發展精細服務業上下功夫。像「製造工匠」一樣打磨服務品質,讓「上海服務」有更好的體驗感、更高的滿意度。零售、旅遊會展、養老、家政、健康服務等,服務對象要精準,服務內容要精細,服務質量要更優,以客戶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做好細節的完善、質量的把控、效率的提升,在追求極致中創造更高品質。要在發展特色服務業上下功夫。持續做大做強「五個中心」核心服務功能,加快發展金融服務、服務貿易、文化創意產業等,因地制宜打造新的特色產業。強化重點服務業集聚區的示範引領,打造一批特色鮮明、業態高端、能級突出、功能集成的創新發展示範區。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要建設服務業開放創新的新高地,打造服務經濟新的增長極。

以深化改革釋放活力,以擴大開放增強動力,以集聚人才厚植潛力

李強強調,推動上海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改革是最強的動力,開放是最大的優勢,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要以深化改革釋放活力。堅持市場化導向,推進服務業領域投融資體制、分配體制、科研體制等改革,打破有形無形壁壘,消除堵點痛點問題。積極探索事中事後監管新模式,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環境。要以擴大開放增強動力。搶抓服務業擴大開放的新機遇,加快落實擴大開放「100條」、服務業開放「40條」等政策,吸引更多國際資本、跨國公司來滬投資興業,支持本地服務企業開展全球化戰略布局,全面增強上海配置全球資源要素的能力。要以集聚人才厚植潛力。完善人才服務政策,用事業、舞臺、預期廣聚天下英才,為服務業發展提供更為充沛的創新活力和創業動力。

聚焦重點領域,優化空間布局,集聚要素資源,強化政策舉措,形成工作合力,推動上海服務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應勇就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指出,要全力抓好市委、市政府《關於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的貫徹落實,進一步完善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位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要堅持提升服務業能級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更好發揮現代服務業對穩增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要聚焦重點領域,優化空間布局,集聚要素資源,強化政策舉措,形成工作合力,推動上海服務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上海科技獎勵大會上,李強為這些科技功臣頒獎
    來源:一財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上午舉行,隆重表彰為上海科技事業和現代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市委書記李強在會上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時不我待、奮發有為、善作善成的精神抓創新、謀未來,與時俱進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不斷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充分激發人才創造力,著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大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把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強化「四大功能」、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提供強大支撐。
  • 李強: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獨特優勢,為科學決策有效決策提供支撐
    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主持會議並指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和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更好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獨特優勢,積極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謀良策建諍言、凝聚各方共識,為上海創造新奇蹟、展現新氣象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中共上海市委常委鄭鋼淼、諸葛宇傑出席座談會。
  • 「上海服務」瞄準全球城市功能 三年行動計劃提高「輻射度」
    如今,「上海服務」華麗變身,被賦予全新內涵,不僅僅只是發展生活性服務業,而是上海作為中心城市的輻射和服務功能。  近年來,上海服務業佔比已穩居70%,這標誌著上海已基本達到世界級「服務型城市」標準。但對標卓越的全球城市,業界普遍認為,「上海服務」不應僅是狹義的「服務業」,它應該指向上海的核心功能,成為經濟中心城市的使命所在。
  • 李強:提高上海服務輻射度 彰顯上海製造美譽度 增強上海購物體驗度...
    要找準主攻方向,聚焦重點發力 ■「上海服務」重在提高輻射度。服務是中心城市最重要的功能,金融中心要融通全球,貿易中心要買賣全球,航運中心要覆蓋全球,經濟中心、科創中心要影響全球 ■「上海製造」重在彰顯美譽度。抓牢關鍵核心技術、高端產業集群、過硬質量品質三個環節,努力把上海建設成為新興產業發展的策源地、先進位造業的產業集群高地。
  • 每經專訪弘信電子董事長李強:企業要掌握核心技術,不做頂著高科技...
    李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裝備上,弘信電子協同設備供應商經過多年努力,已經基本實現全產線設備國產化;材料技術上,如銅箔、PI、藥水、膠水,這些東西其實大多數還是依賴日、韓、美,還有歐洲的一些國家,這部分我覺得是有著比較大的差距。比如,銅箔現在沒有國產的,銅箔要足夠薄,還要有韌性,不能折斷。PI還是美國和日本在做。」
  • 堅守服務實體經濟初心 期貨創新業務拓寬服務廣度和深度
    期貨經營機構則在監管層引導和支持下,圍繞大宗商品、期現結合、資產管理等業務,衍生出「保險+期貨」、基差貿易、場外期權等支持實體企業間接參與期貨市場的模式,大大提升了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和深度。 堅守服務實體經濟初心 中國期貨市場啟動之初就與我國實體經濟血脈相連。上世紀80年代,為解決市場經濟改制過程中價格雙軌制帶來的價格波動難題,中國期貨市場應運而生。
  • 「它經濟」爆熱,寵物家生猛:誰是中國的PetSmart + Chewy?
    「誰能把服務打透,這個市場就是誰的。」李強常說,標準化服務是他的秘密武器。這也符合寵物家設定的目標,「以剛需、高頻的寵物服務為抓手的一站式寵物消費平臺。」這個定位,從創業的第一天就沒有改變過。寵物服務,李強選擇的是這個行業最難啃的一塊。十多年前的品牌廣告創業經驗,讓他深刻認識到「服務才是最有溫度的」。
  • 上海城市數位化轉型成立領導小組,李強、龔正任組長
    上海市城市數位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今天(12月10日)上午舉行。上海市委書記、上海市城市數位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強主持會議並指出,城市數位化轉型是事關全局、事關長遠的重大戰略,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和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增強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的堅定性和緊迫感,牢牢把握超大城市規律,堅持系統性謀劃、革命性再造、持久性攻堅,加強頂層設計、聚焦重點難點、創新推進機制,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
  • 民營企業成新經濟主力軍 重點行業和城市優勢明顯
    《2020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發展報告》顯示,在入榜企業中,先進位造業企業達到了256家,佔比最高,達到51.2%,其中不乏華為、格力等涉及產品製造、工廠建設以及大型設備組裝的知名企業。值得注意的是,網際網路與現代信息技術服務業、新型生活性服務活動入榜企業數量分別為78家和70家,佔比分別為15.6%和14%。
  • 數字視網膜、自定義計算···山東的這個燒腦AI大會「漲姿勢」
    今天,人工智慧成為顯學,社會眾多的人才、技術、資本都匯聚在這個領域,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也將在AI中實現智能化地重生,AI改變了每一個生產流程,改變了人類的思考力,也改變了每一座城市的存在方式。 「傳道、授業、解惑」。如果千年前的孔子是孤身一人追求內心自省,今天的AI大牛則是齊聚,一起追尋科技奧秘,暢想明天。
  • 劉亭應邀參加中國產業服務生態峰會並為大會致辭
    導語:產業服務是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智慧力量,是推動以企業為核心動能的區域經濟邁向高水平發展軌道的重要引擎之一,是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有力支撐
  • 在這個關乎人類未來的大會上,馬雲,馬化騰,馬斯克說了啥?
    7月9日,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在上海開幕,主題為「智聯世界 共同家園」,體現人工智慧技術、產業和應用全球化發展趨勢。智能是改變世界的工具,智慧是改變智能的思想,我們應該真正擔心的不是機器智能,會超越人類的智慧,而是人類本身的智慧會停止增長。 4.人工智慧也好、機器智能也好,並不是某一項技術,而是一種認識和思考世界的方式,也是我們為自己的未來確定一種生活方式。
  • 公共關係行業之發展現狀
    此外隨著公共關係概念的廣泛傳播,其在國內也成為了一類專門的社會科學,列為高等學校的專業課程,培養了大批該領域的專業人才。  三、公共關係行業的發展現狀  1、公關行業增長迅猛,增長速度高於GDP增長速度,市場空間巨大  雖然公共關係行業在我國的發展歷史不長,但公共關係市場發展迅速,公共關係已經滲透到我國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
  • 南京會展助推城市經濟走向國際
    南京會展助推城市經濟走向國際 2015-01-16 11:36:04 來源:南京日報    《中國會展行業發展報告2014》顯示,南京的中國城市展覽業發展綜合指數評分為
  • 2020 UCloud用戶大會:升級新動能 創見新增長
    2020年10月23日,UCloud優刻得(以下簡稱UCloud)在上海舉行了以「構建,創見」為主題的UCloud用戶大會暨Think in Cloud大會。這是UCloud在科創板上市後舉辦的首次用戶大會。在本次大會上,UCloud 宣布旗下核心雲產品全線升級,助力全行業「加速上雲」。
  • 中國城市工業汙染強度與經濟增長耦合關係
    摘要 利用冪函數模型對中國46個重點城市1993 - 2006年人均GDP和7項工業汙染強度指標進行曲線擬合, 用於描述和分析我國城市經濟發展與工業汙染強度的耦合狀態, 經模型推導提出了「效率彈性係數」, 作為度量城市經濟與工業汙染控制協調發展程度的指標。
  • ...融合推進大會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潘愛華副司長致辭
    大會始終堅持以推進行業兩化深度融合為目標,構築一個傳遞和解析國家兩化融合政策,分析行業兩化融合發展現狀和趨勢,交流兩化融合經驗,關注企業兩化融合發展動態,推動新技術應用的平臺。很高興參加2015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兩化融合推進大會,首先我代表工信部原材料司對大會的召開表示衷心的祝賀。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工信部推進石化化工行業聯合融合的一些重點工作。我們國家現在是一個經濟大國,經濟總量已經僅次於美國,位居第二。
  • 【調研】鸚鵡螺雲教室:師資為核心,共享經濟,實現雙贏
    公司概況:共享經濟模式,實現市場增量 鸚鵡螺雲教室是一個以「遠程實景互動小班」課堂為教學情境,為中小城市學生整合優質教育資源的平臺。通過雲教室使三四線城市的K12學生接觸到優秀的老師。鸚鵡螺雲教室已形成了信息流,資金流,和服務流的閉環。其中信息流是提供遠程協作運營,使教師,學生,家長交流順暢。
  • 2020中國(常州)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與合作推進大會舉行
    當前,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能,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正在引發經濟增長格局、生產生活方式的革新。12月3日,2020中國(常州)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與合作推進大會在常州高新區舉行,會議由常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常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常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主辦,常州國家高新區(新北區)創意產業園區管理辦公室、中國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網、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智慧城市分會、中國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百人會和智慧城市評價網承辦。
  •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李彥宏演講全文:AI會經歷三大發展階段
    我相信,未來在公共衛生的監測、新藥研發和疾病診斷等方面,人工智慧還是大有可為的,它可以提高檢測的靈敏性與準確性,縮短新藥研發的周期、降低新藥的研發成本,提高醫療診斷的準確性和效率,這些將使人類在面對健康問題時更加主動。我也相信,國家倡導的新基建,是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基礎設施建設,將在交通、能源等領域大大提升效率,推動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