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系統雜散電流及其腐蝕控制技術初探(二)

2020-11-24 建設工程教育網

  化學腐蝕是金屬表面與環境介質發生直接的化學反應而引起的破壞,其特點是反應過程中沒有電流產生。電化學腐蝕是金屬在電解質溶液或潮溼金屬表面發生的破壞。與化學腐蝕相比電化學腐蝕在進行過程中有電流產生。

  電化學腐蝕的發生一般應具備以下四個缺一不可條件:

  1.必須有陰極和陽極。

  2.陰極和陽極之間必須有電位差。

  3.陰極和陽極之間必須有金屬的電流通道。

  4.陰極和陽極必須浸在電解質中,該電解質中有流動的自由離子。

  一旦具備以上條件,腐蝕電池即形成。換言之,金屬開始發生電化學腐蝕。然而,上述四項條件中,我們只要阻止其中一項,即可阻止金屬的電化學腐蝕。而電化學腐蝕是軌道交通系統金屬腐蝕的主要腐蝕形式。雜散電流又稱迷流,雜散電流引起的腐蝕比自然腐蝕要劇烈得多。雜散電流一旦流入埋地金屬體,再從金屬體流出,進入大地或水中,則在電流流出的部位(陽極區)發生腐蝕。在陽極,金屬被氧化形成離子進入電解質,同時釋放電子,對鐵來說,一般反應如下:

  2Fe·2Fe2++4e–

  在充氣的電解質中,在陰極發生如下反應:

  O2+H2O+4e–·4OH–.

  在缺氧或酸性環境中,將發生如下反應,有氫氣析出:

  4H2O+4e–·4OH–+2H2

  鐵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生成氫氧化亞鐵,或進一步生成我們經常看到的鐵鏽。

  由雜散電流引起的腐蝕簡稱電蝕,有如下特點:

  腐蝕激烈

  腐蝕集中於局部位置

  當有防腐層時,往往集中於防腐層的缺陷部位

  4.雜散電流的控制

  現代雜散電流控制技術基本遵從和美國國家標準局1921年報告相同的基本原則和要點,但應用了一些現代的先進技術,如採用新的道床材料和電力電子技術等。通常,這些控制措施被分為兩類:

  (1)改進軌道交通系統

  (2)改進軌道交通系統附近的地下結構

  主要通過以下一項或多項措施來實現:

  減小回流軌的電阻

  增加洩漏路徑對地電阻

  增加大地和地下金屬結構之間的電阻

  增加地下金屬結構的電阻

  前兩項措施和改進軌道交通系統有關,將在下面進一步討論。後兩項措施和改進地下金屬結構有關,將不展開討論。

  1)減小回流軌的電阻

  如果回流軌電阻高,將導致軌道壓降增加,在一定的軌-地迴路電阻下,將導致雜散電流洩漏增加。減少沿回流軌的壓降的方法如下:

  增加回流軌的截面積

  足夠軌道之間的連接

  減少兩個牽引變電所之間的距離

  歷史上,在國外軌道的截面積是一個問題,因為國外早期電氣化的軌道交通系統經常是建在已有的用馬拉的有軌車的軌道上。而這些軌道截面積較小,沒有提供為回流提供足夠的低阻通路。目前,國內外所有的軌道交通系統都使用了較大截面積的軌道,它能夠為回流提供足夠低的回流電阻,因此,軌道的截面積不是現代軌道交通系統設計的一個問題。第二項減小運行軌的電阻的重要措施是為回流提供一個連續的電氣通路。這是通過使用連續焊接的鋼軌來實現,這已成為新建軌道交通系統的標準做法。或者使用電纜將不連續的軌道連接起來,這種做法常用在舊的軌道交通系統和特殊的軌道段如渡線和岔線。此外,每隔一定的距離將兩條軌道並聯起來,進一步減小軌道電阻,這是一項有效的措施。第三項用來減少回流電阻的措施是減小變電所之間的距離。減小變電所之間的距離這就減低了軌道壓降,當然雜散電流就減少了。當今電力牽引的軌道交通系統,變電所之間的距離大多在1-3公裡左右。國外一些舊的軌道交通系統也按照這個標準進行改造。同時,牽引變電所一般都在車站內,這在減少雜散電流方面也是有好處的,因為在車站附近為了給機車加速,機車需要的電流是很大的,而回流軌的長度很短,從而回流軌的壓降是最小的。

  2)增加洩漏路徑對地電阻

  增加洩漏路徑對地電阻是減小雜散電流非常有效的措施。常用的四項增加洩漏路徑電阻的措施是:(1)增加軌道對地電阻,(2)使用不接地或二極體接地的回流電路,(3)車輛段的軌道的絕緣隔離,(4)正線軌道的分段處理。由於用於軌道和絕緣材料的進展,使得設計高的軌道對地電阻變得容易了,主要是通過使用絕緣軌道扣件和絕緣墊。第二項增加洩漏路徑對地電阻的措施是使用不接地或二極體接地的供電系統。一般來說,軌道交通得供電系統可以設計成直接接地、二極體接地或不接地,每一種系統都有優點和缺點。

  直接接地系統,歷史上曾經用於老式的軌道交通系統,它是19世紀末期「將所有的物體連接到一起,讓電流通過」哲學的應用。直接接地系統在現代軌道交通系統中已經沒有使用,主要是用於它引起的問題比它解決的問題多。直接接地系統的主要特性是將變電所的地線和整流櫃的負母線通過金屬相連,不存在軌道和大地的絕緣。這樣的設計允許雜散電流在整流櫃的負母線和任何地下金屬通路之間流通。

  結果導致雜散電流腐蝕經常發生在軌道、軌道扣件、隧道、橋梁和其它軌道交通系統的結構等處。直接接地的唯一好處是整流櫃負極的電壓和大地的電壓一樣。這樣就消除了車站站臺和大地之間有電壓的危險。這個電壓處理不好對乘客是有危險的。不接地系統代表了牽引供電系統設計的另一個極端。不接地系統在大地和變電所的整流櫃的母線之間沒有直接得金屬相連。軌道扣件的絕緣對維持高的軌道對地電阻同樣重要。從理論上講,不接地系統的雜散電流應該足夠低,只要沿軌道沒有發生軌道對地短路。實際上,由於系統有成千上萬得扣件,短路確實存在。另外,一些特殊的線路通常是很難做到完全絕緣的。不接地系統的一個缺點是在站臺和大地之間可能形成足夠高的電壓。然而,目前由於高速斷路器、過壓保護設備和站臺絕緣措施的進展,大大的減小了危險。

  二極體接地系統是直接接地系統和不接地系統的折中。它常用來消除由直接接地系統引起的雜散電流腐蝕問題,但電壓可保持在安全水平上。二極體接地系統通過二極體電路使整流櫃的母線與變電所的地線相連。二極體電路達到一定的門檻電壓允許電流從地線流向整流櫃的負母線。門檻電壓根據變電所的具體情況可調。二極體接地系統同樣要求遵從上面推薦的方法,如維持高的軌道對地電阻等。對二極體接地系統雜散電流腐蝕仍然可能發生,特別是軌道和軌道扣件處,其處的高的軌道對地電阻很難保持,此外,對於二極體接地系統,當回流軌的電壓達到門檻電壓以後,就會有電流流過。國外曾有設計壽命為35年的軌道,由於雜散電流腐蝕和軌道裂縫不得不7年就更換。其它兩項增加洩漏路徑電阻的措施是對車輛段的軌道進行絕緣隔離和對正線上雜散電流洩漏集中的區域的軌道進行絕緣隔離。對軌道的絕緣隔離導致這一段軌道對地電阻的增加。將車輛段和正線隔離避免了正線運行軌較高的電壓施加在車輛段的軌道上,而車輛段的軌道電壓一般較低,這對降低車輛段的雜散電流是有效的。

  5.雜散電流的監測

  軌道交通部門利用雜散電流監測數據來決定採用什麼樣的控制措施。雜散電流的監測可是簡單的目測連接電纜的狀況,以保持回流軌的低電阻,也可請專業人員對特殊的地段進行雜散電流腐蝕狀況的調查。但現代新建的軌道交通系統都要求預留測防端子和預裝參考電極,在需要時可配備雜散電流的檢測系統,對雜散電流腐蝕的可能性進行實時監測。雜散電流的調查一般是指軌道交通系統的結構如車站處的的軌道對地電阻和腐蝕電勢。其它雜散電流的監測包括對軌道對地電壓、洩漏電流、指定的金屬結構對負母線的電壓和從牽引變電所饋出的總電流等的測量。這些測量用於對當前雜散電流和雜散電流腐蝕的評估。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地鐵雜散電流防護技術規程CJJ49-92的規定:隧道結構的外表面,受雜散電流腐蝕危害控制指標是由洩漏電流引起的結構電壓偏離自然電位數值。對於鋼筋混凝土地鐵主體結構的鋼筋,上述極化電壓的正向偏移平均值不應超過0.5V.一般軌道交通系統的雜散電流監測系統主要是監測雜散電流對結構鋼筋的腐蝕可能,因此主要監測結構鋼筋的極化電壓。

  6.結束語

  鑑於雜散電流對地下金屬結構、管線設施的腐蝕極為嚴重,如每安培電流每年可使鋼鐵腐蝕約9.1kg因而,它所造成的危害將是極為嚴重的,軌道交通系統中機車是一個運動變化的負荷,地鐵雜散電流腐蝕的介質一般為土壤,情況千差萬別,影響腐蝕過程的因素太多,並隨時間變化,但只要我們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結合現場調查研究和試驗,採取有針對性的治理雜散電流的技術和方法。在分析清楚雜散電流分布的情況下,在軌道交通系統的設計、施工各個階段,從實際出發,根據不同的線路施工方法、線路方案、地質狀況、不同的供電方案,分別對相關的專業採取不同的技術措施,儘量減少雜散電流。總之,對雜散電流的腐蝕及其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貫徹「以堵為主,以排為輔」的原則,同時結合科學的監測,將雜散電流的腐蝕防護和系統的接地、人身和設備安全、結構的耐久性等統一考慮。

相關焦點

  • 地鐵的「頑疾」——雜散電流腐蝕
    圖3 城市埋地管道事實上,雜散電流會引起地鐵設施、地鐵附近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物以及埋地管線發生腐蝕,造成嚴重後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鋼軌及其附件:在列車下部,列車處於陽極區,容易發生點蝕。資料表明,鋼軌的雜散電流腐蝕在軌道內及道岔等部位尤為顯著,在有些地方2-3年就要更換軌道。道釘也有雜散電流腐蝕,而且多發生在釘入部位,從面上難以發現。
  • 雜散電流治理——從「前世今生」看腐蝕防護
    由於快速運輸系統造成的雜散電流腐蝕估計每年使美國遭受到將近5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其中包含了雜散電流對基礎設施(如管道,電纜等)所造成的破壞。永久性接地系統允許雜散電流在電源負極功率母線和附近的地下金屬結構物間自由流動。雜散電流腐蝕會發生在交通軌道、隧道、扣件、橋梁以及其他運輸結構物中。
  • 保障運營安全,減少雜散電流是關鍵!
    隨著現代網絡的發展與普及,許多高科技、高質量的產品走進我們的生活,小到休閒娛樂的手機,大到旅遊出行的交通工具。在倡導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今天,電力行業更是對我們的生活發展大有裨益。就我們高效環保、舒適便捷的現代有軌電車而言,它的驅動力便是由電力來提供的。雖然電力給予了我們無限的可能,但在使用過程中如若不注意,也會帶來危害,如電腐蝕、電事故等。
  • 【論文精選】地鐵雜散電流對埋地鋼管的影響及防護措施
    為更好地解決地面交通擁堵問題,廣州地鐵仍在大規模地擴建。廣州地鐵的遠期規劃長度將達到751 km。地鐵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其運行期間雜散電流腐蝕問題就是其一。本文通過運用試片檢測法,探討埋地鋼質燃氣管道(以下簡稱埋地鋼管)受到雜散電流的影響及其防護措施。
  • 地鐵雜散電流致鄰近燃氣及輸油管道腐蝕加速
    「不過,由於管網長度長,覆蓋面廣,幾乎每段管道都會受到雜散電流影響,雖然已採取一定防範措施,但效果有限。」  燃氣集團相關技術人員說:「對於部分到壽命的鋼質管道,整體更換為PE管道,這樣就完全不受電流影響了。不過,如果一下子全面更換,估計耗資巨大,希望更多的是從源頭控制,減少洩漏。」
  • 軌道電位與雜散電流動模實驗平臺
    北京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王慧康、楊曉峰、倪夢涵、鄭瓊林,在2020年第17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 ,採用走行軌回流的直流牽引供電系統存在軌道電位與雜散電流問題,給城市軌道交通的安全運行帶來隱患。上述問題的抑制措施開展現場驗證難度大,為此,提出一種基於可變電阻模塊的電力電子動模實驗平臺。
  • 淺談雜散電流
    雜散電流是指在設計或規定迴路以外流動的電流,也被稱為「迷流」。它在土壤中流動,且與被保護管道系統無關。該電流從管道的某一部位B進入管道,該部分為陰極,電流沿管道流動一段距離後,又從管道C中流出,該部分為陽極,此處管道發生腐蝕,即雜散電流腐蝕。雜散電流本質上是電化學腐蝕,所以陽極腐蝕較為嚴重。目前地鐵系統採用直流電作為牽引動力,因此存在雜散電流腐蝕的隱患,下面來了解一下地鐵雜散電流。
  • 地鐵雜散電流的危害性和防護措施
    地鐵直流牽引供電方式形成的迷流及其腐蝕部位如圖1所示。 對於車輛段和停車場,根據實際工程條件,通過設置多個回流點,使牽引電流就近回流,減小回流通路電阻,控制產生雜散電流總量。 2.2 增大鋼軌洩漏電阻措施 鋼軌洩漏電阻的大小與雜散電流成反比,可把保證鋼軌有較高洩漏電阻作為軌道交通防護雜散電流根本的措施。
  • 什麼是雜散電流
    目前世界上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供電方式,絕大多數採用直流供電系統。
  • 基於嵌入式的地鐵雜散電流監測裝置的設計
    1 地鐵雜散電流產生原理 地鐵牽引供電一般為直流供電,而當直流大電流沿地面敷設的軌道流動時,直流電流除了在軌道中流動外,還會從軌道洩漏到大地,在大地中的各種金屬物體上流動,然後再回到電源系統。
  • 簡單介紹雜散電流測定儀及其用途
    雜散電流是指在規定的電路或意圖電路之外流動的電流。它在土壤中流動,且與被保護管道系統無關。該電流從管道的某一部位進入管道,沿管道流動一段距離後,又從管道流入土壤,在電流流出的部位,管道發生腐蝕,即雜散電流腐蝕。  雜散電流主要指不按照規定途徑移動的電流,它存在於土壤中,與需要保護的設備系統沒有關聯。這種在土壤中的雜散電流會通過管道某一部位進入管道,並在管道中移動一段距離後在從管道中離開回到土壤中,這些電流離開管道的地方就會發生腐蝕,也因此被稱為雜散電流腐蝕。
  • 嵌入式實現地鐵雜散電流監測裝置
    ,而當直流大電流沿地面敷設的軌道流動時,直流電流除了在軌道中流動外,還會從軌道洩漏到大地,在大地中的各種金屬物體上流動,然後再回到電源系統。這部分洩漏出來的電流稱為雜散電流,在地鐵工程中又稱為迷流,如圖0所示。由於雜散電流對埋入地下金屬產生腐蝕作用,就可能使得某些地方的地下金屬在自然腐蝕的同時又受到嚴重的雜散電流電腐蝕作用,導致地鐵電化腐蝕速度加快。
  • 長輸管道雜散電流幹擾和防護措施
    長輸管道雜散電流幹擾和防護措施一、雜散電流類別雜散電流分為直流和交流,例如採用四通道快速數據採集存儲器和計算機數據處理技術
  • ...上浩站~重慶西站)電動隔離開關櫃;雜散電流防護系統設備招標公告
    本招標項目重慶軌道交通環線二期工程(上浩站~重慶西站)電動隔離開關櫃;雜散電流防護系統設備已具備招標條件,現對該項目進行公開招標。2.環線二期工程線路敷設方式基本以地下線路為主,在線路起點~四公裡站區間及鵝公巖軌道交通專用橋上跨長江段為高架敷設,在南湖~海峽路區間受地形控制採取路塹式敷設,其餘均為地下線路,地下線路長約12.947km,高架線路(含過江大橋)長約4.431km,敞開段及路基段長約0.876km。
  • 淺談嵌入式在地鐵雜散電流監測裝置的設計
    1 地鐵雜散電流產生原理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49872.htm地鐵牽引供電一般為直流供電,而當直流大電流沿地面敷設的軌道流動時,直流電流除了在軌道中流動外,還會從軌道洩漏到大地
  • 埋地管道雜散電流檢測裝備破壟斷
    中化新網訊 近日, 勝利油田技術檢測中心成功研發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埋地管道雜散電流檢測裝備。該裝備的測量靈敏度能夠達到20mA@1m,最大測深度可達100mA@4m,實現了雜散電流快速檢測定位和監測預警,不但各項技術參數比肩國外裝備,單套設備價格僅為國外裝備的五分之一,一舉打破技術壟斷。  雜散電流是指在規定迴路以外流動的電流,通常是由於高壓電路或電氣化設施的電阻耦合、電容耦合以及電磁感應耦合的作用而產生的。
  • 「2019中國城市軌道交通供電系統關鍵技術創新與智能運維專題研討...
    西南交通大學副教授 劉煒:《城市軌道雜散電流和鋼軌電位研究》  劉煒表示,雜散電流、鋼軌電位問題已經成為軌道交通供電系統的頑疾和通病,雜散電流國內相關標準體系相對落後、執行力度弱,提升現有雜散電流相關設備技術性能的研究迫在眉睫。
  • 廣州市軌道交通七號線一期工程西延順德段機電工程供電系統專業...
    設置益豐停車場1座,其內設置主變電所1座;控制中心設置在大石控制中心。   牽引及降壓混合所安裝7座,降壓所安裝2座;35kV交流單芯電纜敷設126條公裡,1500V直流單芯電纜敷設98.19條公裡,保護及監控光纜敷設94條公裡,所亭及聯跳二次電纜敷設133條公裡,雜散電流防護及監控13.447正線公裡。
  • 劇場變配電系統接地中的雜散電流,究竟該如何規避呢?
    通常,雜散電流是指電氣迴路中產生的那些不期望的、非常規的電流並聯傳導路徑,其存在方式具有或連續、或間歇、或單向、或交變的特點,該種電流往往廣泛被地鐵、礦井、石化等不同工業生產與公共設施領域所關注,其防範的工藝側重點也依行業的特點與專業規範的不同而不同,如防地下金屬腐蝕、防誤爆、防火災等等。
  • 中鐵電氣化局中標廣州市軌道交通項目
    近日,中鐵電氣化局城鐵公司中標廣州市軌道交通二、八號線延長線供電系統安裝工程施工專業承包項目,中標價為1.442億元。廣州市軌道交通二、八號線延長線線路共長26.76公裡,設車站20座,均為地下站;供電系統採用集中供電方式,設有11個牽引變電所(二號線正線7個、八號線正線2個、車輛段和停車場各1個)和42個降壓變電所(其中跟隨所20個),地下區段接觸網採用直流1500V剛性懸掛,地面接觸網採用直流1500V柔性懸掛。項目包括環網、變電所、電力監控、接觸網、雜散電流防護等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