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刷題去學習的數學,中國教育最「失敗」的學科?

2021-01-08 中學數學精準輔導

一直以來,我們都有一個共識:數學是中國學生引以為傲的一門學科。甚至常常有段子吐槽,英美國家的基礎數學教育太簡單。SAT考試的數學部分,也被默認為中國學生應得的滿分項目。

但遺憾的是,中國學生提起數學,往往都覺得枯燥,只是為了應付考試。

與之相對的,是另一個事實:縱觀世界範圍內的獲得菲爾茨獎的頂端數學家,有很多人在青少年時代曾獲國際數學奧賽獎牌;但中國大量的奧賽獎牌獲得者,卻沒有一個獲得菲爾茨獎或阿貝爾獎等重量級國際數學大獎。

更有人說,中國的數學課堂上壓根就沒有數學!背後的意思是,我們的孩子可能計算能力好,公式定理記得牢,卻唯獨沒有數學思維。

01中國教育孩子的論證方法居然沒有邏輯論證

邏輯是文科還是理科?邏輯的語言邏輯和形式邏輯,應當在語文裡面,就是從語言邏輯和形式邏輯發展起來的數理邏輯,也屬於哲學的範疇,哲學在中國肯定屬於文科內容,但西方的哲學裡面還包括數學和物理學。把邏輯和數學運算放在一起,被叫做了奧數,就變成一些人嘴裡的萬惡的了,而數學則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都要廣泛使用的工具,西方數學與科學是獨立的。而沒有邏輯體系的支持,也就沒有了科學。

很多專家認為,中國的教育問題,關鍵就是沒有邏輯教育!邏輯思維能力如此重要,但是在我們的教育系統中並沒有這樣一門課。傳統教育方式重知識輕思維,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最大量的知識存儲到學生的腦海中。

我們都知道,數學-邏輯思維智能代表了人類目前最高智能,幾乎所有的智商測試題目中都包含了大量的數學-邏輯內容,幾乎所有的能夠取得輝煌成就的職業都有邏輯智能的參與。全世界不管哪個國家在制定教育目標的時候都會把邏輯思維的培養當做最為核心的目標。

中國的數學教育,也是邏輯學被閹割的,我們都說中國比外國的數學教育要難,這個難其實是難在運算上,對運算之外的東西,其實教的不多。就如我一直說的,老王買鞋遇到假幣,30塊進的鞋,過季了減價20塊賣,有人拿了100塊的假幣來買一雙鞋,老王找老李換錢100,賣一雙鞋有找錢,後來老李發現是假幣,又把100塊要了回去,問老王賣鞋虧了多少?這樣的問題是可以炸群的,一群成年人是討論不清楚。這個就是你會加減法的運算,你不知道其中的邏輯。而且這個題目的歧義,估計絕大多數的中國人是看不出來的,幾個500人的大群也未必有一個能夠看出來。

很多很多老師、家長、學生總是認為學習就是學知識,孰不知我們的課程標準最為核心目標之一就是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沒有把邏輯思維能力當做教學目標的教育只能把學生「教愚」。

在如今網際網路時代,海量的知識其實是可以唾手可得。你可以回想一下上學時代所學的那些知識,究竟有多少是你現在還記得的,有多少是現在還用得上的呢?

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勞厄曾說過:「重要的不是獲得知識,而是發展思維能力,教育無非是一切已經學過的東西都遺忘掉的時候所剩下來的東西。「

如果沒有基本的邏輯思維,即便是死記硬背,其實也無法達到好的記憶效果,所有的知識就像一串串冗長的信息,我們的記憶必定負擔繁重。

怎樣才能更好的記憶?最完美的記憶方法是把現象按照一定的規律編碼記憶。這種編碼記憶的方式就是邏輯思維,它可以彌補記憶力的不足。

所以,知識的輸入和輸出都需要邏輯思考力。美國物理學家蘭姆說:你可以從別人那裡汲取某些思想,但必須用你自己的方式加以思考,在你的模子裡鑄成你思想的砂型。也就是只有經過思考的東西才會真正被吸收,繼而才能保證高效輸出。

知識的輸入和輸出過程就好比一棵樹的成長發育過程。邏輯思維就像大樹的根基,知識就像書的養料。只有大樹的根基堅固又深入,才能獲得更充分的養料,才能源源不斷的順著根基和樹幹傳輸,最終成長得枝繁葉茂。如果根基不深,或者發生了斷裂,那麼養料也無法順利到達。

02中國數學教育數學教學過於追求技巧

這幾年網上經常報導,一些出國留學的朋友抱怨「中國式教育」,其中數學是大家「吐槽」最多的學科。

「當年我們上高中的時候比那些老外微積分學得好多,考試都考的比他們好。反倒現在抽象代數,拓撲他們學得比我們好多了,越到高端的課反而思維不如他們敏捷了。我們在國內基礎數學教的很紮實,可咱們中國數學上的研究怎麼跟人家沒法比,這是為什麼?」

這就要回歸數學本質,百度百科數學的定義可知,「數學,研究現實世界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通俗來講,就是通過現象看本質的生活常識技能,是一種生活常識的擴張。

「計算、邏輯、抽象能力」作為學好數學必翻的三座大山。邏輯能力,培養對事物分析、觀察概括與理性推斷能力。抽象能力,培養對非實質事物以及新概念的理解能力。而「刷出來」的中國式數學教育,往往更注重計算能力,另外兩項較為欠缺。所以,前期發力效果甚廣,後期「被超車」也是情理之中。

曾經上熱搜的一篇「難倒成年人的小學數學題」被各大博主轉發,一時間「中國式數學」被網友集體DISS。

網友紛紛敗下陣來,表示小學教學,尤其是數學的難度,竟然已經到了讓人瞠目結舌程度,小學一年級的數學題,大部分高中生竟然也搞不定。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刷題速度快」、「偏題難題搞得定」被貼上了「學霸」的標籤,導致現在大多數學生和老師一直以「看出詭異的等式關係和掌握很多公式」來評定數學水平,把數學當成了炫技的能力,而不是常識。

把數學當成一種技巧,過於追求炫技,沒有注重邏輯思維,這也是中國式數學教育,最大的癥結之一。

從小學到大學中國數學一直在練技巧,比如如何計算某類型的積分,看出詭異算術關係等,這是競賽的範疇不適用於一般人,搞研究最重要的是夯實基礎不需要奧數的技巧。換句話說,炫技是街邊籃球,搞高端研究是NBA的級別。

在中國,考駕照需要學會鑽杆,繞樁,等各類技巧。可國外秉承如何安全駕駛,貫徹讓駕駛員熟知交規和交通禮儀。結果呢?中國每年車禍傷亡率相當高,因為根本不懂怎樣安全駕駛,只會見縫插針。

記得上大學數書,很多學生學不好抽象代數,書對初學者太不友好了。翻閱國外的教材每一本都上百頁,講解十分詳細,例題很少課後練習多,而且難度比中國的大。而中國書,只講解枯燥無味的定理而且講課順序零散,使新手容易誤解,認為高等數學高不可及,其實不然。大概出書人也覺得讀者不懂,放了許多本應學生動手獨立探究的練習當做例題,這樣一來剝奪人形成「黑匣子」的機會,強行刷題積攢套路。

清華大學經濟學博士、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訪問學者郝景芳認為,中國教育系統有很多優點,值得鞏固紮實,但缺點在於視野狹窄,過度強調技能、鑽研題目,並沒有給技能訓練以充足思想指引,以至於學生長大之後技能優秀,但是對方向把握不足,選擇自我人生以及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有限,在世界舞臺的貢獻受到局限。

03中國數學教育的困境與出路

如果一個社會擁有普遍較高的數學水平,其科學研究和民眾素質也必然更富創造力、更具邏輯性。而面向青少年的數學教育正是養成民眾數學思維的基礎性工程。

長期以來,中國的教育體系與西方國家存在較大區別,我們曾培養出了許多數學奧賽冠軍,卻也被批評為缺乏創造性。

在2020年春季的NSR論壇中,中學、大學、研究生階段的數學教育者,以及活躍在各學科的數學工具使用者齊聚一堂,討論中國數學教育的現狀、困境與出路。

專家認為,中學數學教育受制於高考,以高考為導向的應試教育產生了一些不良影響。

首先,應試教育之下,只能是考什麼教什麼,考什麼學什麼。經過多年的實踐,中國的高考命題已經爐火純青,題量、題型,甚至題目的順序都是固定的。

所以全中國的高中都是一樣,都圍繞著同樣的題型,花大量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反覆訓練,以能夠做得對、做得快、做得準,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為唯一的目標。

第二,這種訓練常常扼殺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就必須進行大量、重複、機械性的訓練,最終實現條件反射式的「一看就會、一做就對」。

在這樣的訓練之下,很多本來喜歡數學的同學無法感受到獨立思考和獲取新知識的樂趣,喪失了對數學的興趣。

第三,通過應試訓練選拔出來的學生,通常後勁不足。

在高中教學中我們就發現,那些經過機械化訓練而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考入深圳中學的學生,在高中三年中的表現普遍並不理想。

高中三年級整整一年的黃金年華是空轉的,這會影響國家未來的競爭力。

對孩子們來說,高三這一年剛好是18歲成人之前的一年,是他們記憶力最好、最容易吸收和理解知識的一年,也是他們思考人生、形成基本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是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歲月。

但是在這一年,全中國的學生都將他們所有的時間用於高考複習,用於反覆的機械性訓練,這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創造力、不利於他們的未來發展,也將影響整個國家未來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應試教育對於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和選拔是不利的。

應試教育的優勢是培養整齊劃一的技術工人,而不是培養原創性的人才。

數學,其實是一種文化。和我們傳統意義上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不同,數學這門文化有著更為豐富和深邃的內涵,是一種真理的探索精神,以及看待事物的哲學思考。

清代學者袁枚曾說:「學如箭鏃,才如弓弩,識以領之,方能中鵠。」有知識,沒有能力,就像只有箭,沒有弓,射不出去,但是有了箭和弓,還要有見識,找到目標,才能打中。

數學是鍛鍊邏輯能力的最佳途徑,可現在這種教育模式不提倡獨立思考「為什麼」(why),只崇尚「怎樣做」(how),記住公式就完了,管你為什麼。

中國的數學教育,基礎已充分足夠,那麼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高效地吸收?

我們是不是首先應該反思的是,為什麼美國人學的數學比我們簡單,卻還能做出超級牛的東西?」

美國教育相信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在滿足基本教育要求之後就是「因材施教」。只要你肯學、想學,隨時隨地都能獲取任何領域的高深知識,沒有年級和年齡的限制。每個人的天賦都得到了極大的尊重和釋放。

矽谷的精英階層也會把孩子送去各種各樣「好玩」的興趣班,充分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領導力、邏輯思維等等。

美國人推崇的好學生,一要看學術成績;二要看「領導力」、「對社區的貢獻」、「改變世界的願望」;三要看運動能力。學習成績並不是評判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美國學校更強調培養學術、體育、社交各方面素質全面的學生。

我們以前總覺得美國的教育很輕鬆,但其實美國的好學生們課業壓力是很大的,但往往孩子們是樂在其中。借用《浪潮之巔》作者吳軍的話說,「學習一定很辛苦,但是不應該痛苦」。

在我看來,中美教育各有所長。我作為接受中國應試教育長大的學生,解題能力一流,但在挑戰和創新能力上卻有所欠缺。咱們中國的學生,若能儘量學習美國素質教育的優點,與中國的基礎教育優勢相結合,豈不是完美?

中國人在學習上花的時間全世界前三,可我們學術水平很落後。而我們還在用「外國人不會乘法口訣,1000以內加減法不會算」來掩蓋數學上的弱點。

數學普及教育並沒有把精髓傳授給大眾(大部分人是數學平平的百姓),而研究教育又尚無領軍成果。所以,數學可能是中國教育最失敗的學科之一。

當然,這不是老師和學生的錯,只是我們還未探究出好的學習方式,不犯錯誤不會知道什麼是正確的。矛盾地說,最正確的學習辦法數學專業人也不清楚。但我肯定,至少現在的方式不恰當。

我希望中國的數學研究能夠崛起,因為我期待學到一個以中國人命名——名留青史的定理。

參考文獻:趙維傑,從取消高考選擇題改起!學者熱議中國數學教育的困境與出路

相關焦點

  • 語文靠積累,數學靠刷題,英語靠背誦,不掌握方法,事倍功半
    為什麼會有這個順序,這是因為三個學科的要求不一樣,學習方式也不一樣,如果不掌握三者的學習方式,就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下面我就這三個學科的學習方式,進行一個簡單的總結。第二,數學的學習,靠刷題國際知名數學家,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 丘成桐認為,對於數學這樣有深度的學科,刷題是不可缺少的,課本上的練習題,要認真做,要理解,基礎一定要打好,沒有好的基礎,想獲得靈感是不可能的。數學的基礎,和語文的基礎積累,不太一樣!因為數學單純靠記憶是不行的,運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運算不好,小學數學就會不好,到了初高中,更是寸步難行。
  • 新課標來了,學好數學還能靠刷題嗎?
    記者:作為親歷者,您能不能分析一下數學學科經歷過的幾次變革?不少家長反映,緩解擇校壓力之後,取消各種加分和杯賽,唯一不敢放棄的還是數學。如果問問班裡同學什麼培訓班最受歡迎,答案一定是「數學」,對此,您怎麼看?王尚志:新課標研製的指導思想就是落實中央為教育制定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如何落實這個任務?
  • 新課標來了,學好數學還能靠刷題嗎?教育部專家回應
    新課標來了學好數學還能靠刷題嗎  數學,作為「最能拉開區分度」的學科,總是家長、老師最重視的科目之一。它更是課外培訓班中的「重中之重」,是各種選拔考試中的必選項。早年間轟轟烈烈的「奧數班」曾熱鬧一時,直到今天,「數學作業拍照能檢測正確答案」仍是各課外輔導軟體最大的賣點。
  • 學好數學還能靠刷題嗎 教育部專家回應
    數學,作為「最能拉開區分度」的學科,總是家長、老師最重視的科目之一。它更是課外培訓班中的「重中之重」,是各種選拔考試中的必選項。早年間轟轟烈烈的「奧數班」曾熱鬧一時,直到今天,「數學作業拍照能檢測正確答案」仍是各課外輔導軟體最大的賣點。 數學課改牽一髮動全身,它的每一點變化都備受關注。
  • 新課標來了,學好數學還能靠刷題嗎?專家:更強調解決問題能力
    ,作為「最能拉開區分度」的學科,總是家長、老師最重視的科目之一。我想說的是,希望學生在數學教育氛圍裡,通過學習數學的知識技能、思想方法等,促進學生在這六個方面能夠得到發展和提升,這樣就能通過教育,通過每一個學科的學習,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過去以知識為本的教育,通過這次課標研究,逐步在向「以人為本」的教育改變,提出核心素養也是立足於學生的發展。
  • 四年級上冊數學期末測試卷+答案,數學要不要靠刷題提分?
    四年級上冊數學期末測試卷+答案,數學要不要靠刷題提分?一、填空題1.這樣的題平時沒有連,課本也作為列子講解,這樣的題目自然是不需要刷的,但是作為測試,很多時候,考題出的遠遠會難於不是課堂的講解,所以像這樣的題目,如果智力一般的孩子,不去刷題,增進熟練度,考試如果出一些孩子比較陌生的題,他們就會做不出來。但是,題海題海,純粹靠刷題提高成績,好像也不太現實,那怎麼辦呢?
  • 中科院院士袁亞湘談數學教育誤區:莫把數學當語文來教
    比如背乘法口訣,有學生靠機械記憶知道了「三七二十一」,但沒有明白,「三七二十一」是三個七或者七個三加起來等於二十一。學數學重要的是要搞清楚背後的原理,知道原理後,不用去背、去刷題,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推導出來。  《教育家》:在很多人的觀念裡學數學就是要做題,多做題知識才能掌握得更牢,基礎才能打得更好。
  • 分享:北師大版四年級下數學期中檢測試卷,刷題帶給你的存在感!
    學期已經過半,很多學校組織了階段檢測考試,今天要分享的是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期中檢測試卷。數學沒有捷徑可走,只有在掌握了基本的原理與概念的基礎上,不斷練習,把知識連結打通,才會做到遊刃有餘,遇到問題才會抓住關鍵所在。
  • 「SAT考智商,ACT靠刷題」那我要不要轉考ACT?
    Frank畢業於清華本科、芝加哥大學MBA任職於近現代教育出版鼻祖——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出版公司時,從攝入的大量教育內容中初步總結了一套「閱讀方法論」在密西根創建了全美最大的中國高中生留美中心,教美高學生閱讀2016年,「歸化模型」趨於成熟,並被多家芝加哥學校引入
  • 這款美國孩子的刷題網站,今年推娃全靠它!
    ,就有很多家長問我:「小媛老師,還有哪些推薦的網站,可以讓孩子在寒假刷題呢?」相信很多家長都聽過大名鼎鼎的Khan Academy(可汗學院),一個全英文的免費數學網站。今天,我來給大家推薦另外一個美國孩子的刷題利器,涵蓋各個學科(英文、數學、科學、社會學)的IXL網站。IXL是很多美國學校在用的一個「在線習題集「,由Paul Mishkin(哈佛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於1998年創立。
  • 2020高考數學金字塔 「刷題」的金字塔法則
    試卷體現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考查要求,難度設計科學合理,很好把握了穩定與創新、穩定與改革的關係,對協同推進高考綜合改革、引導中學數學教學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1。發揮學科特色,「戰疫」科學入題一是揭示病毒轉播規律,體現科學防控。
  • 學數學,你要如何過題海:遊泳?衝浪?劃小船?開遊艇?
    學數學,不刷題是不行的——從小學到大學,這句話我們聽了一萬遍。都說題海戰術殘酷,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刷題學數學這回事,包含了一個最簡單也最靠譜的道理,那就是熟能生巧。對於多數人來說,刷題是學數學繞不過去的笨辦法。但數學這樣飽含智慧的學科,當然不可能只靠笨辦法。即便是過題海這件事本身,也有境界的不同。
  • 高中數學:必修一練習題附解析!期末複習必刷題型!抓緊收藏列印
    數學是一個人的學習生涯中所佔分數比重最大的學科,也是高考科目中最能夠拉開分數層次的學科,因此學好數學,無論是對高考,還是對以後學習工作都起著重要作用。高中數學的內容多,抽象性、理論性強,因為不少同學進入高中之後很不適應,特別是高一一年級,進校後,代數裡首先遇到的是理論性很強的函數,再加上立體幾何,空間概念、空間想像能力又不可能一下子就建立起來,這就使一些初中數學學得還不錯的同學不能很快地適應而感到困難.
  • 數學成績快速提升的一個好方法:大量刷題,用好錯題本
    數學從小學到高中,一直是一門主課,學好數學對孩子的升學考試非常關鍵。不過,現實情況中很多孩子數學學得不好,想要快速提升,卻又不知道從哪裡入手。那麼,有沒有快速提升數學成績的好方法呢?新疆烏魯木齊市2019年高考狀元謝宇航的經驗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 高考學霸的三個刷題技巧,刷出滿分
    不過我也相信,懷著目的去閱讀這篇文章的人,對於數學一定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能有所思考。 (學霸的方法並不一定適用於每一個人,但會給你一些啟發和思考來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 就以我本人來說(高考數學滿分), 所養成的一些習慣就是與衡中標準模式格格不入。例如,我從來不寫數學積累本。
  • 高考數學分數130的同學,怎麼學習數學的?
    其實,在我的學生當中肯定首先都有努力的態度哈 ,但是,他們有這麼好的成績,從來沒有一天到晚拿著數學書啃,更沒有通宵通宵的做題複習。當然,我敢打包票的說他們也沒有擁有那種真正過人的天賦,什麼過目不忘一目十行啊,這些統統都是不存在的,就是和你一樣 一名普通的高中學生 。當然這些除了我之前給大家分享過的高效學習方法,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他們都會高考!會考試!
  • 丘成桐:關於數學教育的意見
    童年的教育和啟蒙教育是不可替代的,它往往奠定一生事業的基礎。雖然家長可能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或家境貧困,但他仍然可以用他的愛心來鼓勵孩子,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樂趣。對孩子們來說,學到多少知識並不見得最重要。興趣的培養才是決定其終身事業的關鍵。我小學的成績並不理想,但我父親培養了我學習的興趣,成為我一生中永不枯竭的動力,憑著它,可以有勇氣去學任何想學的東西。
  • 為什麼愛學習的都不愛刷抖音?原來他們在跟這幾個教育讀書號漲知識!
    ;提供初中學科資料。公眾號擁有強大的作者和撰稿團隊,其中「數學解題與寫作交流群」和「高中數學解題交流二群」是該公眾號的文章稿源基地。公眾號誌在傳播數學文化、分享教研文章、交流解題方法,是高中數學教師和數學愛好者學術交流和學習的好平臺,是優秀高中生的良師益友。
  • 初三數學居家學習建議:把在線學習轉化為最美麗的數學符號
    這個計劃用表格形式,把中考衝刺的總目標(總分),學科目標(數學),現有實際水平(當前水平),階段目標(一診目標),中考目標等羅列了出來。確定從哪裡去實現目標(提分點),怎樣去實現目標(主要措施),實現目標的過程(執行記錄),以及在執行目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反思(階段反思,每兩周一次)等都反映了出來,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 高中數學|選擇填空最經典出題點:七大核心考點,配套100道練習題
    這100道選擇填空題,是高中數學7大核心考點最經典的出題點。你要知道「通往清華北大的路是用卷子鋪出來的」。對待數學學科尤其需要:手不離筆,「馬」不停題。巧做低檔題,全做對;穩做中檔題,一分不浪費;盡力衝擊高檔題,做錯也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