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生物

2020-11-22 搜狐網

2010年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生物

來源:

人民網

2010年01月22日10:10

  Ⅰ。考試性質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是由合格的高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高等學校根據考生的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因此,高考應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

  Ⅱ。考試內容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文化素質的要求,參照教育部頒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學大綱》,並考慮中學教學實際,制定以下考試內容。

  一、生物

  (一)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把握所學知識的要點和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

  (2)能用文字、圖表、圖解等形式闡述生物學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

  (3)能運用所學知識,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

  2.實驗與探究能力

  (1)能獨立完成"生物知識內容表"(見下表)所列實驗。包括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並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的運用。

  (2)具備驗證簡單生物學事實的能力,並能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和處理。

  (3)具有對一些生物學問題進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確認變量、作出假設和預期、設計可行的研究方案、處理和解釋數據、根據數據作出合理的判斷等。

  (4)能對一些簡單的實驗方案作出恰當的評價和修改。

  3.獲取信息的能力

  (1)會鑑別、選擇試題給出的相關生物學信息,並能運用這些信息,結合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生物學問題。

  (2)關注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和意義的生物學新進展。

  4.綜合運用能力

  理論聯繫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有關生物學問題。

  (二)考試範圍

  生物知識內容表

  一、生命的物質基礎

  內容 說明

  1.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2.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

  二、細胞——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內容 說明

  1.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細胞膜的分子結構和主要功能

  細胞質基質

  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

  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

  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原核細胞的基本結構2.細胞增殖

  細胞周期

  有絲分裂

  無絲分裂3.細胞的分化、衰老和癌變4.植物細胞工程

  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植物組織培養

  植物體細胞雜交5.動物細胞工程

  動物細胞培養

  動物細胞融合

  單克隆抗體包括:線粒體、葉綠體、內質網、核糖體、高爾基體、中心體和液泡包括:生物膜系統的概念、各種生物膜在結構和功能上的聯繫、研究生物膜的重要意義

  三、生物的新陳代謝

  內容 說明

  1.新陳代謝的概念和類型

  新陳代謝的概念

  酶和ATP

  新陳代謝的基本類型2.植物的水分代謝

  滲透作用的原理

  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利用和散失

  合理灌溉3.植物的礦質代謝

  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

  根對礦質元素的吸收

  礦質元素的運輸和利用

  合理施肥4.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發現

  葉綠體中的色素

  光合作用的過程

  C3植物和C4植物的概念及葉片結構的特點

  光合作用的重要意義

  提高農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5.生物固氮

  共生固氮微生物和自生固氮微生物

  生物固氮的意義

  生物固氮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6.人和動物體內糖類、脂質和蛋白質的代謝

  糖類、脂質和蛋白質代謝

  三大營養物質代謝的關係

  三大營養物質代謝與人體健康的關係7.細胞呼吸

  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

  細胞呼吸的意義包括光能在葉綠體中的轉換C4途徑不作要求生物固氮的途徑不作要求

  四、生物的生殖與發育

  內容 說明

  1.新陳代謝的概念和類型

  新陳代謝的概念

  酶和ATP

  新陳代謝的基本類型2.植物的水分代謝

  滲透作用的原理

  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利用和散失

  合理灌溉3.植物的礦質代謝

  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

  根對礦質元素的吸收

  礦質元素的運輸和利用

  合理施肥4.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發現

  葉綠體中的色素

  光合作用的過程

  C3植物和C4植物的概念及葉片結構的特點

  光合作用的重要意義

  提高農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5.生物固氮

  共生固氮微生物和自生固氮微生物

  生物固氮的意義

  生物固氮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6.人和動物體內糖類、脂質和蛋白質的代謝

  糖類、脂質和蛋白質代謝

  三大營養物質代謝的關係

  三大營養物質代謝與人體健康的關係7.細胞呼吸

  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

  細胞呼吸的意義包括光能在葉綠體中的轉換C4途徑不作要求生物固氮的途徑不作要求

  五、遺傳、變異和進化

  內容 說明

  1.遺傳的物質基礎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DNA的分子結構和複製

  基因的概念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基因結構

  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

  基因對性狀的控制

  人類基因組研究2.基因工程簡介

  基因操作的工具

  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驟

  基因工程的成果與發展前景3.遺傳的基本規律

  分離定律

  自由組合定律4.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

  性別的決定

  伴性遺傳5.細胞質遺傳

  細胞質遺傳的特點

  細胞質遺傳的物質基礎6.生物的變異

  基因突變

  基因重組

  染色體結構和數目的變異7人類遺傳病與優生

  人類遺傳病

  遺傳病對人類的危害

  優生的概念和措施8.進化

  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簡介雄性不育在育種中的應用不作要求

  六、生命活動的調節

  內容 說明

  1.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植物的向性運動

  植物生長素的發現和生理作用

  生長素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其他植物激素2.人和高等動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動物激素的種類、產生部位及生理作用

  激素分泌的調節

  相關激素間的協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其他化學物質的調節作用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興奮的傳導

  高級神經中樞的調節

  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區別和聯繫

  激素調節與行為

  神經調節與行為3.內環境與穩態

  內環境

  穩態的概念及生理意義4.水和無機鹽的平衡

  水和無機鹽的平衡

  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的意義5.血糖的調節

  血糖平衡及其意義

  血糖平衡的調節

  糖尿病及其防治6.體溫的調節

  人的體溫及其相對恆定的意義

  體溫的調節7.免疫

  非特異性免疫

  特異型免疫

  免疫失調引起的疾病水和無機鹽平衡的調節不作要求免疫包括:淋巴細胞的起源和分化、抗原和抗體、體液免疫、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關係包括:過敏反應、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免疫學的應用不做要求

  七、微生物與發酵工程

  內容 說明

  1.微生物的類群

  細菌

  病毒2.微生物的營養

  微生物需要的營養物質及作用

  培養基的配製原則

  培養基的種類3.微生物的代謝

  微生物的代謝產物

  微生物代謝的調節

  微生物代謝的人工控制4.微生物的生長

  微生物群體的生長規律

  影響微生物生長的環境因素5.發酵工程簡介

  應用發酵工程的生產實例

  發酵工程的概念和內容

  發酵工程的應用放線菌不作要求酶工程簡介不作要求以穀氨酸的發酵生產為例

  八、生物與環境

  內容 說明

  1.生態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生態因素的綜合作用2.種群和生物群落

  種群的特徵

  種群數量的變化

  研究種群數量變化的意義

  生物群落的概念

  生物群落的結構3.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的概念和類型

  生態系統的成分

  食物鏈和食物網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關係

  生態系統的穩定性4.人與生物圈

  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穩態和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生物圈穩態的自我維持

  全球性環境問題

  生物多樣性的概念和價值

  我國生物多樣性的特點

  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九、實驗

  內容 說明

  1.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鑑定2.高倍顯微鏡的使用和觀察葉綠體3.觀察細胞質的流動4.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5.比較過氧化氫酶和Fe3+的催化效率6.探索澱粉酶對澱粉和蔗糖的作用7.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8.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9.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10.植物向性運動的實驗設計和觀察11.設計實驗.,觀察生長素或生長素類似物對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12.DNA的粗提取與鑑定13.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14.種群密度的取樣調查15.設計並製作小生態瓶,觀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16.調查環境汙染對生物的影響17.觀察SO2對植物的影響。

  123

  化學

  化學科試題旨在測試考生對中學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和所應具有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試題還應考查考生初步運用所學化學知識,觀察、分析生活、生產和社會中的各類有關化學問題的能力。

  (一)能力要求

  1.觀察能力

  能夠通過對實驗現象、實物、模型、圖形、圖表以及自然界、生產和生活中的化學現象的觀察,獲取有關的感性知識和印象,並對這些感性知識進行初步加工和記憶的能力。

  2.實驗能力

  (1)用正確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完成規定的"學生實驗"的能力。

  (2)觀察記錄實驗現象,處理實驗數據和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相應結論的能力。

  (3)初步處理實驗過程中的有關安全問題的能力。

  (4)識別和繪製典型的實驗儀器裝置圖的能力。

  (5)根據實驗試題的要求,設計或評價簡單實驗方案的能力。

  3.思維能力

  (1)對中學化學應該掌握的內容能融會貫通。將知識點統攝整理,使之網絡化,有序地存儲,有正確複述、再現、辨認的能力。

  (2)能將化學問題分解,找出解答的關鍵。能夠運用自己存儲的知識,將它們分解、遷移轉換、重組,使問題得到解決的應用能力。

  (3)能將化學信息(含實際事物、實驗現象、數據和各種信息、提示、暗示),按題設情境抽象歸納、邏輯地統攝成規律,並能運用此規律,進行推理(收斂和發散)的創造能力。

  (4)通過分析和綜合、比較和論證,對解決問題的方案進行選擇和評價的能力。

  (5)將化學問題抽象成為數學問題,利用數學工具,通過計算和推理(結合化學知識),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

  4.自學能力

  (1)敏捷地接受試題所給出的新信息的能力。

  (2)將試題所給的新信息,與課內已學過的有關知識結合起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分析評價的基礎上,應用新信息的能力。

  這四種能力範疇,事實上是有重疊交叉的。一個試題可以測試多種能力或是一種能力中的多個層次。

  (二)考試範圍及要求

  為了便於考查,將高考化學各部分知識內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為三個層次:了解,理解(掌握),綜合應用。一般高層次的要求包含低層次的要求。其含義分別為:

  了解:對所學化學知識有初步認識,能夠正確複述、再現、辨認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領會所學化學知識的含義及其適用條件,能夠正確判斷、解釋和說明有關化學現象和問題,即不僅"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

  綜合應用:在理解所學各部分化學知識的本質區別與內在聯繫的基礎上,運用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必要的分析、類推或計算,解釋、論證一些具體化學問題。

  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常見元素的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機化學基礎、化學實驗和化學計算五個方面。

  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l。物質的組成、性質和分類

  (1)了解物質的分子、原子、離子、元素等概念的含義;初步了解原子團的定義。

  (2)理解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別與聯繫。

  (3)理解混合物和純淨物、單質和化合物、金屬和非金屬的概念。

  (4)了解同素異形體的概念。

  (5)理解酸、鹼、鹽、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聯繫。

  2. 化學用語

  (1)熟記並正確書寫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離子符號。

  (2)熟悉常見元素的化合價。能根據化合價正確書寫化學式(分子式),並能根據化學式判斷化合價。

  (3)掌握電子式、原子結構示意圖、分子式、結構式和結構簡式的表示方法。

  (4)理解質量守恆定律的含義。掌握熱化學方程式的含義。能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電離方程式、離子方程式、電極反應式。

  3.化學中常用計量

  (1)了解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的定義。

  (2)了解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mol),摩爾質量(g·mol-1)、氣體摩爾體積(L·mol-1)。理解物質的量濃度(mol·L-1)、阿伏加德羅常數。掌握物質的量與微粒(原子、分子、離子等)數目、氣體體積(標準狀況下)之間的相互關係。

  4.化學反應與能量

  (1)掌握化學反應的四種基本類型:化合、分解、置換、複分解。

  (2)理解氧化還應反應,了解氧化劑和還原劑等概念。掌握重要氧化劑、還原劑之間的常見反應。能判斷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並能配平反應方程式。

  (3)了解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吸熱反應、放熱反應、反應熱、燃燒熱、中和熱等概念。初步了解新能源的開發。

  5.溶液

  (1)了解溶液的含義。

  (2)了解溶液的組成,理解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概念。

  (3)了解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概念。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溫度對溶解度的影響及溶解度曲線。

  (4)初步了解結晶、結晶水、結晶水合物、風化、潮解的概念。

  (5)了解膠體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質和應用。

  6.物質結構

  (1)了解原子的結構及同位素的概念。理解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中子數、核外電子數,以及質量數與質子數、中子數之間的相互關係。

  (2)以第1、2、3周期的元素為例,了解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律。

  (3)理解離子鍵、共價鍵的含義。理解極性鍵和非極性鍵。了解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了解分子間作用力。初步了解氫鍵。

  (4)了解幾種晶體類型(離子晶體、原子晶體、分子晶體、金屬晶體)及其性質。

  7.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實質,了解元素周期表(長式)的結構(周期、族)及其應用。

  (2)以第3周期為例,掌握同一周期內元素性質(如:原子半徑、化合價、單質及化合物性質)的遞變規律與原子結構的關係;以IA和ⅦA族為例,掌握同一主族內元素性質遞變規律與原子結構的關係。

  8.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

  (1)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條件(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等)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2)了解化學反應的可逆性。理解化學平衡的含義及其與反應速率之間的聯繫。

  (3)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含義。理解濃度、溫度、壓強等條件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

  (4)以合成氨工業生產為例,用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觀點理解工業生產的條件。

  9.電解質溶液

  (1)了解電解質和非電解質、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概念。

  (2)理解離子反應的概念。

  (3)理解電解質的電離平衡概念。

  (4)了解水的電離、溶液pH等概念。

  (5)了解強酸強鹼中和滴定的原理。

  (6)理解鹽類水解的原理。了解鹽溶液的酸鹼性。

  (7)理解原電池原理。初步了解化學電源。了解化學腐蝕與電化學腐蝕及一般防腐蝕方法。

  (8)理解電解原理。了解銅的電解精煉、鍍銅、氯鹼工業反應原理。

  常見元素的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

  了解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周期性與元素性質遞變關係。重點掌握典型金屬和典型非金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與其性質的關係。了解其他常見金屬和非金屬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

  1.IA和ⅡA族元素--典型的金屬

  (1)了解金屬鈉的物理性質,掌握鈉和鎂化學性質。

  (2)從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理解IA、ⅡA族元素(單質、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遞變性。

  (3)以氫氧化鈉為例,了解重要的鹼的性質和用途。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

  2.滷族元素--典型的非金屬

  (1)以氯為例,了解滷族元素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2)從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理解滷族元素(單質、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遞變性。

  (3)掌握氯氣的化學性質,了解幾種重要的含滷素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

  3.其他常見的非金屬元素(如:H、O、S、N、P、C、Si)

  (1)了解這些元素的單質及某些氧化物、氫化物的性質。

  (2)以Na2O2為例,了解過氧化物的性質。

  (3)掌握硫酸、硝酸的化學性質。

  (4)以硫酸為例,了解化工生產中化學反應原理的確定。初步了解原料與能源的合理利用、"三廢處理"與環境保護以及生產過程中的綜合經濟效益問題。

  (5)了解常見鹽類的性質和用途。

  (6)初步了解常見化肥的基本性質。

  (7)了解硫、氮、碳的氧化物對大氣的汙染及其防治。

  (8)初步了解氟氯烴、含磷洗滌劑及粉塵對環境及人類健康的影響。

  (9)初步了解生活用水的淨化及汙水處理的基本原理。

  4.其他常見的金屬(如:Fe、Al)

  (1)了解金屬的通性及金屬冶煉的一般原理。初步了解金屬的回收和資源保護。

  (2)掌握Fe和Al的化學性質。

  (3)了解常見金屬的活動順序。

  (4)以Fe(Ⅱ)、Fe(Ⅲ)的相互轉化為例,理解變價金屬元素的氧化還原性。

  (5)了解鋁的重要化合物。

  (6)初步了解合金的概念。

  5.了解在生活和生產中常見的無機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

  6.以上各部分知識的綜合應用。

  有機化學基礎

  1.了解有機化合物數目眾多和異構現象普遍存在的本質原因。

  2.理解基團、官能團、同分異構體、同系物等概念。能夠識別結構式(結構簡式)中各種原子的連接次序和方式、基團和官能團。能夠辯認同系物和列舉異構體。了解烷烴的命名原則。

  3.以一些典型的烴類化合物為例,了解有機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結構。掌握各類烴(烷烴、烯烴、炔烴、芳香炔)中各種碳碳鍵、碳氫鍵的性質和主要化學反應。

  4.以一些典型的烴類衍生物(乙醇、溴乙烷、苯酚、甲醛、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脂、多羥基醛酮、胺基酸等)為例,了解官能團在化合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團的性質和主要化學反應。

  5.了解石油化工、農副產品化工、資源綜合利用及汙染和環保的概念。

  6.了解在生活和生產中常見有機物的性質和用途。

  7.以葡萄糖為例,了解糖類的基本組成和結構,主要性質和用途。

  8.了解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和結構,主要性質和用途。

  9.初步了解重要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種的主要性質和用途。理解由單體通過聚合反應生產高分子化合物的簡單原理。

  10.通過上述各類化合物的化學反應,掌握有機反應的主要類型。

  11.綜合應用各類化合物的不同性質,進行區別、鑑定、分離、提純或推導未知物的結構簡式。組合多個化合物的化學反應,合成具有指定結構簡式的產物。

  化學實驗

  1.了解化學實驗常用儀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能繪製和識別典型的實驗儀器裝置圖。

  3.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了解實驗室一般事故的預防和處理方法。

  4.掌握常見氣體的實驗室製法(包括所用試劑、儀器、反應原理和收集方法)。

  5.綜合運用化學知識對常見的物質(包括氣體物質、無機離子)進行分離、提純和鑑別。

  6.根據實驗現象,觀察、記錄、分析或處理數據,得出正確結論。

  7.根據實驗試題要求,設計和評價實驗方案。

  8.以上各部分知識與技能的綜合應用。

  化學計算

  1.掌握有關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及確定分子式的計算。

  2.掌握有關物質的量的計算。

  3.掌握有關氣體摩爾體積的計算。

  4.掌握有關溶液濃度(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和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

  5.掌握利用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6.掌握有關溶液pH與氫離子濃度、氫氧根離子濃度的簡單計算。

  7.掌握有關燃燒熱的簡單計算。

  8.以上各類化學計算的綜合應用。

  123

  物理

  (一)能力要求

  高考把對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要通過考核知識及其運用來鑑別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應把某些知識與某種能力簡單地對應起來。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的確切含義,理解物理規律的適用條件,以及它們在簡單情況下的應用;能夠清楚地認識概念和規律的表達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數學表達);能夠鑑別關於概念和規律的似是而非的說法;理解相關知識的區別和聯繫。

  2.推理能力能夠根據已知的知識和物理事實、條件,對物理問題進行邏輯推理和論證,得出正確的結論或作出正確的判斷,並能把推理過程正確地表達出來。

  3.分析綜合能力能夠獨立地對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狀態、物理過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關條件;能夠把一個較複雜問題分解為若干較簡單的問題,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繫;能夠理論聯繫實際,運用物理知識綜合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4.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能夠根據具體問題列出物理量之間的關係式,進行推導和求解,並根據結果得出物理結論,必要時能運用幾何圖形,函數圖像進行表達、分析。

  5.實驗能力能獨立完成"知識內容表"中所列的實驗,能明確實驗目的,能理解實驗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實驗條件,會使用儀器,會觀察、分析實驗現象,會記錄、處理實驗數據,並得出結論。能靈活地運用已學過的物理理論、實驗方法和實驗儀器去處理問題。

  (二)考試範圍和要求

  物理要考查的知識按學科的內容分為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五部分。詳細內容及具體說明列在本大綱的"知識內容表"中。

  對各部分知識內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識內容表"中用羅馬數字Ⅰ、Ⅱ標出。Ⅰ、Ⅱ的含義如下:

  Ⅰ。對所列知識要知道其內容及含義,並能在有關問題中識別和直接使用它們。

  Ⅱ。對所列知識要理解其確切含義及與其他知識的聯繫,能夠進行敘述和解釋,並能在實際問題的分析、綜合、推理和判斷等過程中運用。

  知識內容表

  一、質點的運動

  內容要求說明

  1.機械運動,參考系,質點2.位移和路程3.勻速直線運動、速度、速率、位移公式s=vt.s-t圖.v-t圖4.變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5.瞬時速度(簡稱速度)6.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公式v=v0+at,s=v0t+at2/2,v2-v02=2as.v-t圖7.運動的合成和分解8.曲線運動中質點的速度的方向沿軌道的切線方向,且必具有加速度9.平拋運動10.勻速率圓周運動,線速度和角速度,周期,圓周運動的向心加速度a=v2/RⅠⅡ Ⅱ Ⅱ Ⅰ ⅡⅠⅠ ⅡⅡ不要求會推導向心加速度的公式a=v2/R-->

  二、力

  內容要求說明

  11.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是物體發生形變和物體運動狀態變化的原因.力是矢量.力的合成和分解12.萬有引力定律.重力.重心13.形變和彈力.胡克定律14.靜摩擦.最大靜摩擦力15.滑動磨擦.滑動摩擦定律ⅡⅡ Ⅱ ⅠⅡ1.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認為重力近似等於萬有引力2.不要求知道靜摩擦因數-->

  三、牛頓定律

  內容要求說明

  16.牛頓第一定律.慣性17.牛頓第二定律.質量.圓周運動中的向心力18.牛頓第三定律19.牛頓力學的適用範圍20.牛頓定律的應用21.萬有引力定律應用.人造地球衛星的運動(限於圓軌道)22.宇宙速度23.超重和失重24.共點力作用下的物體的平衡ⅡⅡ Ⅱ Ⅰ Ⅱ ⅡⅠⅠ Ⅱ -->

  四、動量、機械能

  內容要求說明

  25.動量.衝量.動量定理26.動量守恆定律27.功.功率28.動能.做功與動能改變的關係(動能定理)29.重力勢能.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改變的關係30.彈性勢能31.機械能守恆定律32.動量知識和機械能知識的應用(包括碰撞、反衝、火箭)33.航天技術的發展和宇宙航行ⅡⅡ Ⅱ Ⅱ Ⅱ ⅠⅡⅡⅠ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恆定律的應用只限於一維的情況-->

  五、振動和波

  內容要求說明

  34.彈簧振子,簡諧振動,簡諧振動的振幅、周期和頻率,簡諧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35.單擺,在小振幅條件下單擺做簡諧振動.單擺周期公式36.振動中的能量轉化37.自由振動和受迫振動,受迫振動的振動頻率.共振及其常見的應用38.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波.橫波和縱波.橫波的圖象.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係39.波的疊加.波的幹涉.衍射現象40.聲波.超聲波及其應用41.都卜勒效應ⅡⅡ Ⅰ Ⅰ Ⅱ ⅠⅠⅠ -->

  六、分子熱運動、熱和功、氣體

  內容要求說明

  42.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阿伏加德羅常數.分子的熱運動.布朗運動.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43.分子熱運動的動能.溫度是物體分子的熱運動平均動能的標誌.物體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勢能.物體的內能44.做功和熱傳遞是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熱量.能量守恆定律45.熱力學第一定律46.熱力學第二定律47.永動機不可能48.絕對零度不可達到49.能源的開發和利用.能源的利用與環境保護50.氣體的狀態和狀態參量.熱力學溫度51.氣體的體積、溫度、壓強之間的關係52.氣體分子運動的特點53.氣體壓強的微觀意義ⅠⅠ Ⅰ Ⅰ Ⅰ ⅠⅠⅠ Ⅰ Ⅰ Ⅰ Ⅰ-->

  七、電場

  內容要求說明

  54.兩種電荷.電荷守恆55.真空中的庫侖定律.電荷量56.電場.電場強度.電場線.點電荷的場強.勻強電場.電場強度的疊加57.電勢能.電勢差.電勢.等勢面58.強電場中電勢差跟電場強度的關係59.靜電屏蔽60.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運動61.示波管.示波器及其應用62.電容器的電容63.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常用的電容器ⅠⅡ Ⅱ Ⅱ Ⅱ ⅠⅡⅠ ⅡⅠ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運動的計算,只限於帶電粒子進入電場時速度平行或垂直於場強的情況-->

  八、恆定電流

  內容要求說明

  64.電流.歐姆定律.電阻和電阻定律65.電阻率與溫度的關係66.半導體及其應用.超導及其應用67.電阻的串聯、並聯.串聯電路的分壓作用.並聯電路的分流作用68.電功和電功率.串聯、並聯電路的功率分配69.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電阻.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路端電壓70.電流、電壓和電阻的測量:電流表、電壓表和多用電錶的使用.伏安法測電阻ⅡⅠ Ⅰ Ⅱ Ⅱ ⅡⅡ-->

  九、磁場

  內容要求說明

  71.電流的磁場72.磁感應強度.磁感線.地磁場.73.磁性材料.分子電流假說74.磁場對通電直導線的作用.安培力.左手定則.75.磁電式電錶原理76.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洛倫茲力.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77.質譜儀,回旋加速器ⅠⅡ Ⅰ Ⅱ ⅠⅡⅠ1.安培力的計算限於直導線跟B平行或垂直的兩種情況2.洛倫茲力的計算限於v跟B平行或垂直的兩種情況-->

  十、電磁感應

  內容要求說明

  78.電磁感應現象.磁通量.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79.導體切割磁感線時的感應電動勢.右手定則80.自感現象81.日光燈Ⅱ ⅡⅠⅠ1、導體切割磁感線時感應電動勢的計算,只限於L垂直於B、v的情況2、在電磁感應現象裡,不要求判斷內電路中各點電勢的高低-->

  十一、交流電流

  內容要求說明

  82.交流發電機及其產生正弦交流電的原理.正弦式電流的圖象和三角函數表達式.最大值與有效值,周期與頻率83.電阻、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的作用84.變壓器的原理,電壓比和電流比85.電能的輸送ⅡⅠ ⅡⅠ只要求討論單相理想變壓器-->

  十二、電磁場和電磁波

  內容要求說明

  86.電磁場.電磁波.電磁波的周期、頻率、波長和波速87.無線電波的發射和接收88.電視.雷達ⅠⅠ Ⅰ -->

  十三、光的反射和折射

  內容要求說明

  89.光的直線傳播.本影和半影90.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鏡成像作圖法91.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和臨界角92.光導纖維93.稜鏡.光的色散ⅠⅡ Ⅱ Ⅰ Ⅰ -->

  十四、光的波動性和微粒性

  內容要求說明

  94.光本性學說的發展簡史95.光的幹涉現象,雙縫幹涉,薄膜幹涉.雙縫幹涉的條紋間距與波長的關係96.光的衍射97.光的偏振現象98.光譜和光譜分析.紅外線、紫外線、X射線、γ射線以及它們的應用.光的電磁本性.電磁波譜99.光電效應.光子.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100.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質波101.雷射的特性及應用ⅠⅠ Ⅰ Ⅰ Ⅰ ⅡⅠⅠ -->

  十五、原子和原子核

  內容要求說明

  102.α粒子散射實驗.原子的核式結構103.氫原子的能級結構.光子的發射和吸收104.氫原子的電子云105.原子核的組成.天然放射現象.α射線、β射線、γ射線.衰變.半衰期106.原子核的人工轉變.核反應方程,放射性同位素及其應用107.放射性汙染和防護108.核能.質量虧損.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109.重核的裂變.鏈式反應.核反應堆110.輕核的聚變.可控熱核反應111.人類對物質結構的認識ⅠⅡ Ⅰ Ⅰ Ⅰ ⅠⅡⅠ Ⅰ Ⅰ -->

  十六、單位制

  內容要求說明

  112.單位制.中學物理中涉及到的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和其它物理量的單位小時、分、攝氏度(℃)、標準大氣壓、升、電子伏特(eV)Ⅰ知道國際單位制中規定的單位符號-->

  十七、實驗

  內容要求說明

  113.長度的測量114.研究勻速直線運動115.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係116.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117.驗收動量守恆定律118.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119.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120.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121.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122.用描述法畫出電場中平面上的等勢線123.測定金屬的電阻率(同時練習使用螺旋測微器)124.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125.把電流表改裝為電壓表126.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127.用多用電錶探索黑箱內的電學元件128.練習使用示波器129.傳感器的簡單應用130.測定玻璃的折射率131.用雙縫幹涉測光的波長1.要求會正確使用的儀器主要有:刻度尺、遊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天平、秒表、電火花計時器或電磁打點計點器、彈簧測力計、溫度表、電流表、電壓表、多用電錶、滑動變阻器、電阻箱等2.要求認識誤差問題在實驗中的重要性,了解誤差的概念,知道系統誤差和偶然誤差;知道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減小偶然誤差;能在某些實驗中分析誤差的主要來源;不要求計算誤差3.要求知道有效數字的概念,會用有效數字表達直接測量的結果.間接測量的有效數字運算不作要求-->

  Ⅲ。命題要求

  要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考查考生對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重視理論聯繫實際,關注科學技術、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要重視對考生科學素養的考查。

  Ⅳ。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答卷方式

  閉卷、筆試

  二、考試時間

  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滿分為300分。

  三、題型

  試卷一般包括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其中非選擇題包括填空題、實驗題、作圖題、計算題、簡答題等題型。

  四、內容比例

  物理、化學、生物3科的內容比例約為40%、36%、24%。

  五、試題難度

  試卷包括容易題、中等難度題和難題,以中等難度題為主。

  六、組卷原則

  試題主要按題型、內容和難度進行排列,選擇題在前,非選擇題在後,同一題型中同一學科的試題相對集中,同一學科中不同試題儘量按由易到難的順序排列。

  123

上網從搜狗開始

民生視點

瀋陽男子曾令軍在這不足20平方米的廁所小家生活了五年,還娶了媳婦,生了大胖兒子……

今日熱點

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詳細]

汪成榮面臨的獎金被收回再分配難題,並不是一個單一事件。[詳細]

相關焦點

  • 2010年全國統一高考考試大綱:數學(文)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數學(文)  (必修+選修Ⅱ)  Ⅰ.考試性質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是由合格的高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高等學校根據考生的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因此,高考應有較高的信度
  • 2010年全國統一高考考試大綱:數學(理)
    (必修+選修Ⅱ)  Ⅰ.考試性質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是合格的高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高等學校根據考生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因此,高考應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
  • 2017年全國高考物理考試大綱(全文/完整版下載)
    2017年高考全國統一考試物理考試大綱公布,以下為考試大綱全文: 2017年高考物理考試大綱下載: 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物理考試大綱.pdf 其他科目考試大綱點擊查看:
  • 2016年全國高考考試大綱權威解讀(生物)
    《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全國卷)近日出爐。今年福建、四川、廣東、湖北、湖南、陝西、重慶、安徽等8省不再自主命題,將會統一採用全國卷,海南、山東將有部分試卷採用全國卷。2016年全國卷的使用省份增至26個,因此全國卷的大綱尤其備受矚目。
  • 2018年高考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公布+名師解讀(英語)
    齊魯網12月15日訊 今天,教育部發布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
  • 山西:關於做好我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報名工作的通知
    為了做好我省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以下簡稱「全國統考」)報名工作,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省實際情況,現就我省全國統考報名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報名(一)報名對象所有擬參加2021年全國統考的考生(包括普通文理科類、藝術類、體育類),以及高等院校經批准組織的單獨招生
  • 重慶2019高校招生藝術類專業統一考試大綱
    美術學與設計學類I.考試性質重慶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美術學與設計學類專業統一考試(以下簡稱美術類統考)是為普通高校招收美術學與設計學類專業人才而設置的選拔性考試,是全國普通高考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類I.考試性質重慶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音樂類(包含音樂學和音樂表演專業)專業統一考試是全國普通高考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考查考生的演唱(奏)能力、識譜能力、聽覺分析能力與音樂基礎理論,選拔具備學習音樂專業基本條件和潛能的學生。
  • 2010年全國新課標高考考試大綱:化學
    2010年高考考試大綱(課程標準實驗版):化學  Ⅰ.考試性質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是合格的高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高等學校根據考生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
  • 吉林省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招生實施細則
    凡報考省內和省外院校藝術類專業的我省考生,均須於2009年12月1日至15日到戶籍所在縣(市、區)招生辦公室或其設立的報名點報名(與2010年高考報名同時進行,詳見吉林省2010年高校招生報名工作的通知)。  3. 必須由考生本人如實填塗《吉林省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生信息卡》中的個人信息內容,因填報錯誤造成的後果由考生本人負責。
  • 2018年高考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名師解讀(文科數學)
    齊魯網12月15日訊 今天,教育部發布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
  • 2010年北京高考必看資料:生物考試說明解讀
    學而思高考專家團隊 教研組  2010年北京高考說明於2009年12月23日下發,其中生物的分值由原來的72分增加為80分,1-5為選擇題,29-31為簡答題。作為新課改下的第一次高考說明,與以往有什麼改變,本人從兩個方面進行對比,希望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2010高考說明,有的放矢的進行複習,在2010年高考中取得好成績。
  • 2015年廣東普通高校專插本擬招生專業與統一考試科目對應表
    [導讀]湖北湖北普通專升本網權威發布《2015年廣東普通高校專插本擬招生專業與統一考試科目對應表》,由胡老師整理髮布,更多2015年廣東普通高校專插本擬招生專業與統一考試科目對應表
  • 2018年高考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公布+名師解讀(理科數學)
    齊魯網12月15日訊 今天,教育部發布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
  • 2021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英語(二)考試大綱(非英語專業)
    2021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公告發布啦根據高等教育出版社消息,2021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大綱在9月9日正式發布上市,9月10日大綱內容公布!考研大綱是指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編寫,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規定當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相應科目的考試範圍、考試要求、考試形式、試卷結構等政策指導性考研用書。
  • 2018全國高考物理考試大綱解讀
    12月15日,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公布《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以下簡稱《考試大綱》)。按照以往經驗,《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規範性文件和標準,是考試評價、複習備考的依據。那即將參加2018年高考的山東考生該如何規劃接下來的複習與衝刺呢?
  • 【歷年試題】自主招生考試物理試題解析
    由於各高校自主招生沒有固定的考試大綱,加上外界很難得到試卷,很難了解到考試的具體內容,這給學生備考帶來較大的困難。作為老師,當然希望在關鍵的時候能給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以免學生在應對自主招生的過程中過於盲目,花費過多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
  • 「藝考」關於做好2021年甘肅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藝術類專業統一...
    各市(州)、東風場區教育考試招生機構(考試院、招辦、中心),西北師範大學、西北民族大學:為做好我省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藝術類專業統一考試(以下簡稱「藝術統考」)工作,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學廳〔2020〕13號)和省招委會《關於做好2021年甘肅省普通高校招生報名工作的通知》(甘招委發〔2020
  • 2007年全國普通高考《考試大綱》各學科解讀
    編者: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編寫的《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日前正式頒發。《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複習備考的總則和依據。教師應如何準確理解高考命題要求、科學組織複習?本版文章將提供指導。
  • 權威發布丨2018年高考考試大綱(地理)+名師解讀
    齊魯網12月15日訊 今天,教育部發布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
  • 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 思想政治
    考核目標與要求 思想政治學科考試內容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文化素質的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的教學內容確定。考試範圍與要求 本大綱僅規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中必修課程的考試範圍。關於《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中選修課程的內容由各實驗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各自教學實際情況具體規定。 第一部分 經濟生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