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鏈頂端就這麼慘?人類10大天生的身體缺陷

2020-12-08 環球網

雖然人類是地球上最高等的生物,但是我們現有的身體並不盡善盡美,還有很多設計的缺陷。從牙齒到神經,從眼球到膝蓋,全身上下都能找到改進空間。下面是人類身體10大天生的設計缺陷,來看看你有沒有?

10七拼八湊的大腦

人類的進化是階段性的。有專家表示,在新的模塊還在組建的時候,我們依然需要舊的模塊在線,讓大腦維持運轉。一邊建造一邊使用的後果就是各種偷懶、草率、抄近道,就好像大腦是一個混亂失調的車間,年輕的工人(前腦)處理諸如語言的新技能的同時,老保安(中腦和後腦)則在管理著系統記憶和地下室的保險絲。姑舉幾個後果為例:抑鬱,瘋狂,不可靠的記憶,證實偏見。

9放錯位置的發聲器官

人的食道和氣管共同開口到一個地方:咽。咽上接鼻腔和口腔,下接喉(發聲器官)。為了阻止食物進入氣管,當你吞咽的時候,「會厭」(一片葉狀的皮瓣)會反射性地蓋住通往喉的開口。但有時候,比如你在吃飯時聊天或者大笑,會厭的反應就沒那麼快,這時,食物就會滑進你的氣管並滯留在那,讓你噎住。

8走錯路的神經

喉返神經對吞咽和說話起著重要作用。它將大腦的指令傳達給聲帶下方的咽喉。理論上說,這本該是個很快的過程。但在胎兒發育過程中,喉返神經與頸部的一小團組織摻在了一起,這些組織繼續向下,成為了心臟附近的血管。這一沉降使得喉返神經在回到喉部前要先繞主動脈轉一圈。喉返神經位於胸部,讓它在手術中十分脆弱。

7裝反了的視網膜

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就像放反了的麥克風,紐約州立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副教授納桑 倫茨(Nathan Lents)寫道。這一設計迫使光線必須穿過整個細胞,以及血液和組織,才能到達細胞後部的相當於接收器的部分。這一結構可能會導致視網膜從其支持組織上脫離,這也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它還導致了細胞纖維(相當於麥克風電線)與視神經交匯處的盲點,讓大腦不得不自行填補這一空白。

6蜿蜒的動脈

血液通過一條主動脈流進你的四肢,這條動脈從身體前側的二頭肌或髖屈肌處進入四肢。而為了給四肢後側的組織,比如三頭肌和後腿腱供血,這條主動脈分岔開去,迂迴地繞過骨頭,並和神經捆綁在一起。這種繞彎的布線方式可能會造成一些很是煩人的差錯。比如說,在肘部,一條動脈分支與負責小指活動的尺骨神經就在皮膚下方交會。正因為如此,你上臂的骨頭,也就是肱骨或「麻骨」被打到的時候,你的手臂就會發麻。

5密集的牙齒

一般來說,人類在口腔後部的上頜和下頜處各有三顆臼齒。隨著大腦的尺寸快速增加,我們的下巴變得短而寬,無處安置第三顆,也就是最靠裡的那顆臼齒。在我們學會烹飪和加工食物前,這些尖尖的臼齒可能挺有用處,但現在,「智齒」多半只會戳進牙床,讓人發疼。智齒看起來已經準備退出演化舞臺——在今天,大約有25%的人(在愛斯基摩人中最為常見)生來就沒有第三臼齒中的一顆或兩顆。與此同時,我們發明了了用牙科工具安全拔除智齒的方法。

4暴露的睪丸

男性生殖器官脆弱地暴露在體外。顯然,睪丸被扔出體外的原因是,精子必須儲存在比體溫低2、5-3華氏度的溫度下。加魯普的猜想是,這是因為較低的溫度能讓精子在進入溫暖的陰道開始受精賽跑前,保持較低的活躍程度 。這一演化小花招防止了精子過早失去活力。

3過窄的骨盆

生育很痛苦。雪上加霜的是,女性骨盆的寬度已經有大約20萬年沒發生過變化了,這使我們的大腦尺寸也無法繼續增加。

2不靈活的膝蓋

正如拉蒂默所說,「把全身上下最複雜的關節放在兩個巨大的槓桿——股骨和脛骨之間,這純屬是在找麻煩。」這麼做的結果就是,你的膝蓋只能向兩個方向轉動:向前和向後。這就是為什麼所有主要體育項目,大概除橄欖球外,都禁止從側面別住對手的膝蓋,或是擊打對手膝蓋的側面。

1不可靠的脊椎

我們的脊椎就是一團糟。我們能走路就是個奇蹟,克利夫蘭市凱斯西儲大學人類起源中心主任布魯斯 拉蒂默(Bruce Latimer)說道。當我們的祖先四肢著地爬行時,他們的脊椎會像弓一樣拱起,以承受懸空懸掛在下方的器官的重量。但接著,我們站起來了;這個90度的大轉變讓脊椎被迫成為了柱子。接下來,為了符合二足行走的需要,脊椎在後腰處向前彎曲;為了保持頭部的平衡——好讓我們不至於走到哪兒都像在跳竹竿舞,脊椎上部又向相反方向彎曲。這一變化讓下脊椎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讓80%的成年人深受後腰疼痛所苦。

相關焦點

  • 假如把人類縮小到電子這麼小,人類還能站在食物鏈頂端嗎?
    人類誕生日起發展到現在,已經是食物鏈頂端的生物了,人類具有一般動物少有的智慧,所以能夠極大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來改造自然和社會,但是如果把人類縮小到電子這麼小,人類還能站在食物鏈頂端嗎?今天我們不妨腦洞大開一盤。
  • 人類身體存在3種缺陷,最後一個影響未來繁衍方式
    考古人員結合地質、化石等信息,作出初步判斷,幾億年前統治地球的恐龍,或許是因為尺寸近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了地面,導致火山不約而同的噴發,漫天的火山灰帶來了漫長到按年計算的冬天,光照減少,植被無法再支持那些體型巨大的恐龍生存,恐龍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於是,哺乳動物的時代來臨了。
  • 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這是為什麼?
    這就能看出來明顯的不同之處,鬣狗是機會主義者,它們不會錯過任何的食物,有的時候腐肉也不在話下。食肉動物和非食肉動物它們在食物鏈上所處的等級都不相同,食物鏈上最重要的一環當屬於食草動物,它們的基礎數量充足,每天都在不斷地吃草,把這些來自於太陽的能量向食物鏈上級傳遞,它們的存在仿佛天生就是為了供養食肉動物的,數量非常多,怎麼吃都吃不沒。
  •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這怕是有什麼誤會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類? 但是,可能也有人會嘀咕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士 第一個吃蝙蝠的人 怎麼就被人鄙視 人進化了幾百萬年 終於站上食物鏈頂端
  • 黑暗流爽文:末日以來,人類從食物鏈頂端跌落,求生,從逃命開始
    大家好,歡迎朋友們來到小杜姐愛生活的小說世界,本期小冷說生活推薦給大家的是四本黑暗流爽文,看看哪一本才是你的菜:末日以來,人類從食物鏈頂端跌落,求生,從逃命開始!想要閱讀更多的精彩內容,朋友們可點擊下方小說進行閱讀。
  • 人類並非位於食物鏈頂端 而是中等位置
    簡單的食物網絡北京時間12月13日消息,國外媒體報導,與流行的觀點相反,人類其實並非位於「食物鏈頂端」,事實上,我們是位於食物鏈中央某處,一項對全球196個國家中176個國家的人類食物消耗49年的分析這樣表明。
  • 10個冷知識:嚴格意義上講,人類並不是食物鏈頂端生物
    10個冷知識:嚴格意義上講,人類並不是食物鏈頂端生物食物鏈10.食物鏈頂端的生物數量稀少如果單純地從生物角度來看,人類其實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食物鏈頂端生物,如果將食物鏈分為5個等級,代表最低端的生產者,5代表頂端的掠食者,那麼人類大概能排名在2.21,也正是因為人類等級不高,所以才能產生如此龐大的人口,那些真正的頂端生物,數量往往是很少的,如藍鯨、老虎等。
  • 人類不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科學家:其實真實的原因是這樣的
    常常有人說:人類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可以說其他生物分為兩種,能吃的和沒研究出吃法的,然後現在多了第三種,是保護動物國家不允許吃。看看如今人類的餐桌,有各種蟲子,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五毒」「四害」都上了餐桌,或許有天「四害」都能被吃成保護動物,可以參考麻雀。
  • 人類是如何爬到食物鏈頂端的?其中最大的轉折點是什麼?
    但是,早在250萬年前就存在在地球上的非常類似人類的生物,卻是一種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生物,這些遠古時期的人類和我們一樣懂得愛和玩樂,能夠建立起親密的友誼,也會爭權力、爭地位,但是他們當時對整個地球來說無足掛齒,對環境的影響並不比螢火蟲和水母大。那人類是如何在漫長的歷史中爬到食物鏈的頂端的呢?其中最大的轉折點是什麼?
  • Rakka——當人類失去食物鏈頂端的位置
    人類管自己叫「萬物之靈」,但是,這個詩意的說法,如果翻譯成自然的語言,也許就是:我們恰好在這個星球上屬於食物鏈最頂端的位置。
  • 如果地球動物都變成人類一樣大小,這種動物必會處於食物鏈頂端!
    像平常我們所認知的食物鏈頂端的動物就是老虎,獅子,鱷魚等等這一類的食肉類動物,但是他們的體積都比人類要大,體重也要重得多,變成和人類一樣大小的話體積要一定的縮減,所以不見得還會處於食物鏈的頂端 大體積的變小戰力肯定會隨之下降,那麼小體積的變大的話又會怎麼樣呢?
  • 假設突然把人類按1:100縮小,人類還可登上食物鏈頂端嗎?
    人類作為高級動物,自誕生以來,就一直站在自然界食物鏈的頂端。雖然說人類的肉體其實很脆弱,自保能力也極差,沒有像蛇一樣的毒液,沒有像老虎一樣的獠牙,也沒有像鳥類一樣的翅膀,這也是為什麼人類一旦陷入荒郊野外就會面臨生命危險的原因。
  •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東北虎,也會有害怕的時候!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東北虎,也會有害怕的時候!從遠古到現在,地球上進化出最傑出的獵食者,就要屬貓科動物了,貓科動物是到目前為止,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傑出的食肉動物,他們天生就是為了獵殺其他動物而生的,就算是我們家裡養的小貓咪,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殺神」,然而萬物相生相剋,很多動物都會有一個天生的剋星,我們稱之為天敵,那老虎的天敵是什麼呢?
  • 人類史三大革命之「認知革命」,人類登上食物鏈頂端的秘訣
    我們誕生以來,心裡就有一個清晰的概念:「人類處於食物鏈的最頂端」,似乎這是不辯自明的。但在7萬年前,其實人類和一直處於食物鏈的中下遊的其他動物沒有什麼區別,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人類在7萬年前的某一時刻,一躍到達了食物鏈的頂端呢?
  •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還會進化嗎?未來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
    人類的生長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從一開始人類猿猴進化成現在的樣子,就像之前人類其實有尾巴,但是隨著自然環境的發展,尾巴的用處微乎其微,所以變得沒有尾巴,這就說明人類還會進行進化,並且是進化對身體有益的東西,也有人提出,這些進化都是由人類自己選擇的,而且現在科學這麼發達很多事情是我們意想不到的。
  • 論體能,人類完全被虐,為何能屹立食物鏈頂端?
    從古至今,人類一直不是最強壯的動物,論體能、力量、敏捷,人類幾乎排不上號,但是事實恰恰相反,人類已經成為了食物鏈頂端,這是為什麼呢?僅僅是因為我們的智慧嗎?
  • 我們爬到食物鏈頂端,就是為了吃垃圾?
    我們爬到食物鏈頂端,就是為了吃垃圾?當人類還在為「海洋生物因塑料垃圾而死」7秒痛心時,我們自己沒有察覺到,塑料垃圾,已經悄悄地遊進我們的碗裡。世界自然基金會的一項研究顯示,僅僅通過飲用水這一個途徑,全球人均每周就會喝下1796個塑料微粒,換算成重量的話,一個人一年要把半斤(250克以上)微塑料喝進身體裡。
  • 食物鏈頂端的男人,荒野求生的貝爺,現狀如何?
    食物鏈的頂端人一直都是自然這條食物鏈上的頂端,自然中的很多動物都被人食用過,想最為普遍的豬羊牛雞鴨魚,這是平時吃得最多的食物。然後還有蠶蛹,螞蚱等食物。而且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國家的傳統食物。其中吃的東西最全面的就是中國。中國不止在廚藝技巧上邊,技壓群國。在吃的東西上也是壓過各國一頭。畢竟其他的國家還有很多不吃的東西,比如動物的內臟。
  • 為什麼食物鏈頂端的老虎也有害怕的時候,它的天敵究竟是誰呢?
    導語:為什麼食物鏈頂端的老虎也有害怕的時候,它的天敵究竟是誰呢?大家對於自然界中的動物都非常熟悉,而其中一些動物擁有非常強悍的生存本領以及天生的體型優勢,在自然界中堪稱萬獸之王。有許多動物園都會馴養這兩種兇猛的動物,人們在看到他們之後都會很好奇,既然他們在自然界中這麼強,那麼他們在自然界會不會有天敵呢?就像許多可怕的害蟲,在自然界只要遇上天敵也得乖乖繞路走。老虎是否也會有這樣害怕的對象呢?首先老虎並沒有直接的天敵,在自然界中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能夠完全克制住老虎的物種。
  • 為何人類能站在食物鏈頂端?科學家:智商不是主要原因
    同樣,人類之所以能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是人類的祖先在幾萬年前實現的,而現代人只是延續者而已。所以我們不能百分之百肯定,我們必然比幾萬年前的智人更聰明。人類站在食物鏈頂端人類為何能站在食物鏈的頂端當然說了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