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走了兩代科學家,歷時93年未結束的瀝青滴漏實驗,有什麼意義?

2020-12-04 一寸蟲奇聞

在我們生存的地球上總有有一些物質,它們看上去和本質的樣貌根本不一樣,其中瀝青就是其中的一種。瀝青,無論從觸覺還是從視覺上來看,它都是一種固體,但是,它卻是一種粘度非常強的液體。所以歷經了93年的瀝青滴漏實驗,就是為了證明,瀝青雖然滴落速度非常緩慢,但它也是一種液體。

瀝青是什麼

瀝青是由許多種各不相同的碳氫化合物及非金屬的各種物質組成的一種黑青色異常複雜的混合物,它是一種高黏性廣泛的應用於建築行業及道路施工行業的有機液體。

瀝青一般會以半固體或者固體的石油形態保存,在人們的土木工程施工中較為常用常見,因為瀝青它是一種可以防潮防溼防蟲防蛀又防腐的有機膠凝物質,在鋪築路面,漆料或者樓頂防水時最容易見到它的身影。

著名的瀝青滴漏實驗

而有關瀝青最著名的實驗,就是1927年,由澳洲昆士蘭大學的物理學家託馬斯帕內爾牽頭主持的「瀝青滴漏實驗」了,整整93年了,這個實驗還沒有結束。這是一項名副其實的冗長緩慢的科學實驗。

這個實驗已經成功地熬走了兩代實驗負責人了,現在的實驗負責人安德魯懷特已經是第三代了,可見這項實驗的時間之久了。眼看著一個世紀的時間就快要過去了,這項「瀝青滴漏實驗」還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在93年以前,澳洲的昆士蘭州的帕內爾教授將瀝青樣本統統砸碎然後加熱讓瀝青成為可以流動的液體,隨後將其灌入到一個底部封閉的玻璃漏鬥內,隨後在外面罩上封閉的玻璃罩。一直到1930年,等瀝青完全凝固為固體後,他將漏鬥的底部打開,瀝青滴漏實驗正式開始。

事實證明,看上去為固體的瀝青的確為固體,黏性極強的瀝青大約每10年左右可以滴落一滴。這麼多年過去了,瀝青一共滴落了9滴,熬走了兩代負責人。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這項實驗9滴瀝青滴落的瞬間都沒有被人用肉眼觀測到過。

並且在實驗過程中,滴落完第7滴之後,隨後的兩滴瀝青滴落的時間分別延長到12年和13年,那是因為自從1988年以後,實驗室安裝了製冷系統,還有就是因為瀝青是多種物質的混合物,它的成分非常複雜。所以,瀝青滴落的時間也就隨之延長了。

所以,外界因素幹擾及內部成分的多樣性導致就算是實驗工作人員,也不可能知道下一滴瀝青到底什麼時候會滴落下來,所以這麼多年過去了,自始至終都沒有沒有一個人,能親眼觀察到瀝青滴落的瞬間。

其中第二位實驗負責人約翰對於此事是最為遺憾的,他的確有機會可以親眼觀測到瀝青滴落的瞬間,但是機緣巧合,竟然每次都錯開了。分享其中兩次錯過親眼觀看的事例,在1979年,第六滴瀝青要滴落的時候,正好趕上假日,沒人當值,所以遺憾錯過。

而1988年,約翰在實驗室外面喝了一杯咖啡的時間,瀝青就已經滴落下來了。所以在2000年的時候,他給實驗裝置安裝了攝像機,就算是人在外面工作,也能記錄到瀝青滴落的瞬間,人算不如天算,瀝青滴落的瞬間,攝像機竟然壞了,又沒記錄上這一瞬間。

直到老教授2013年約翰去世,他也沒看到過瀝青滴落,而第三位接管人懷特性格比較急,做事有些拔苗助長的意味,2014年,第九滴馬上要滴落的時候,卻遲遲沒有完全滴下來,懷特認為是底座燒杯的問題,更換燒杯的時候生生把第九滴瀝青撞斷了,這就完全違背了實驗的最初宗旨。

而人類歷史上唯一首次看到瀝青滴落的瞬間,卻不是這個著名的瀝青滴漏實驗,而是在7年前的7月11日,在位於愛爾蘭的都柏林大學1944年所做的相同實驗。瀝青滴落的瞬間被人們首次拍到。

總結

這個實驗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第一代實驗負責人託馬斯帕內爾教授想要讓他的學生來了解,在自然界中有一些看似是固體的物質,但其實它卻是可以流動的液體。瀝青就是其中的一種,它的黏稠度是蜂蜜的幾百萬倍,是水的千億倍,可它就是液體。

所以科學家們雖然也想儘快完成實驗,但是貌似這項實驗沒個幾百年根本完成不了,所以這個實驗在15年前獲得了最搞笑諾貝爾物理學獎。

相關焦點

  • 持續93年的「瀝青滴漏實驗」,熬死兩位科學家,到底想證明什麼?
    」就是一個久的讓人有些難以置信的物理實驗,直到今天這個實驗已經進行了整整93年,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已經過去,這個實驗仍然沒有結束,甚至一開始主持這個實驗的科學家已經去世,現在主持這個實驗的科學家已經是「第三代傳人」,為什麼這個實驗進行了如此久的時間呢?
  • 持續93年的「瀝青滴漏實驗」,熬死兩位科學家,到底想證明什麼?
    著名的「瀝青滴漏實驗」就是一個久的讓人有些難以置信的物理實驗,直到今天這個實驗已經進行了整整93年,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已經過去,這個實驗仍然沒有結束,甚至一開始主持這個實驗的科學家已經去世,現在主持這個實驗的科學家已經是「第三代傳人」,為什麼這個實驗進行了如此久的時間呢?
  • 瀝青滴漏實驗進行了93年,熬死兩位教授,究竟想要證明什麼?
    要說世界上什麼實驗是持續時間最長的,那毫無疑問瀝青滴漏實驗絕對可以名列前茅。
  • 持續了快100年的瀝青滴漏實驗,熬死2位教授,到底有何意義?
    一代代人堅持不懈並非沒有意義,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人的堅持,科學真理才得以被證明,人類才能夠對這世界多一些了解。這些晦澀實驗,既因為有意義而被科學家們堅持著,又因為科學家的堅持而更有意義。這些前後持續數年的實驗有一個共同點:與人們常識相悖,或不被世人理解證明該真理的意義。瀝青滴漏實驗也是其中一例。
  • 持續了快100年的瀝青滴漏實驗,熬死2位教授,到底有何意義?
    一代代人堅持不懈並非沒有意義,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人的堅持,科學真理才得以被證明,人類才能夠對這世界多一些了解。這些晦澀實驗,既因為有意義而被科學家們堅持著,又因為科學家的堅持而更有意義。這些前後持續數年的實驗有一個共同點:與人們常識相悖,或不被世人理解證明該真理的意義。瀝青滴漏實驗也是其中一例。
  • 瀝青滴漏實驗:進行了近百年,熬走了2名教授,究竟想證明什麼?
    你認為做實驗的目的是什麼?它的意義又是什麼?大多數科學家們的目的都是一致的,他有兩個目的,一個是證實某種理論,第二個是通過探索得出某個結論。然而很多實驗不是通過一朝一夕就能看到結果的。記錄太陽黑子的實驗耗時400年,自從望遠鏡問世以來,人們就一直在研究黑子的活動。
  • 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熬死了兩位教授,該實驗想要證明什麼?
    親眼看到瀝青滴落有多難?這個實驗熬死了兩代科學家,至今已經進行了93年,尚未有人親眼見證瀝青滴落過程。在2005年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是目前金氏世界紀錄,實驗時間持續最長的「保持者」。瀝青是液體,還是固體?液體,比如水具有流動性是柔和的。固體,比如石頭表面堅硬,使勁扔地上會碎成兩半。常溫下的瀝青,外表是堅硬的,且易碎,那麼瀝青是固體嗎?
  • 瀝青滴漏實驗:持續了近百年,熬走了2位教授,到底想證明什麼?
    而有些實驗的時間,也是超過了人們的想像,比如從1840年英國牛津大學開始的電鈴實驗,兩節電池各連接一個帶有相反電荷的金屬鈴,通過撞擊進行充電,並且一直運行到如今,從而獲得了吉尼斯「最耐用電池」的世界紀錄。
  • 瀝青滴漏實驗:進行了快100年,熬走2任科學家,究竟想證明什麼?
    像金剛石、玻璃作為流體,可能絕大多數人都感覺有點兒驚悚,但是如果我們說瀝青是流體,那麼可能絕大多數人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我們都看到過在馬路上的瀝青在受高溫之後軟化的樣子。理論上也證明,瀝青確實就是流體,它能夠流動,但是想要在常溫狀態下,觀測到「固體」瀝青流動的過程,那就十分的不容易了。
  • 瀝青滴漏實驗進行了快100年,熬死2名教授,實驗到底要證明什麼?
    科學是嚴謹的,也是值得重視的,每一個重要的科學實驗,都要花費工作人員巨大的時間和精力。你知道嗎?在世界上有一個瀝青滴漏實驗,從開始到現在已經快100年了,期間該實驗熬死了兩名教授,直到現在也沒有徹底結束。那麼,這個實驗到底要證明什麼呢?
  • 瀝青滴漏實驗進行了快100年,熬死2名教授,實驗到底要證明什麼?
    科學是嚴謹的,也是值得重視的,每一個重要的科學實驗,都要花費工作人員巨大的時間和精力。你知道嗎?在世界上有一個瀝青滴漏實驗,從開始到現在已經快100年了,期間該實驗熬死了兩名教授,直到現在也沒有徹底結束。那麼,這個實驗到底要證明什麼呢?
  • 瀝青滴漏實驗:進行了近百年,熬死了2名教授,究竟想證明個啥?
    我們都知道科學實驗不僅需要縝密的實驗計劃、嚴謹的科學態度,更加需要科學家的不懈努力于堅持,任何科學實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些實驗甚至需要好幾代科學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夠完成。但是在科學史上有一些實驗雖然持續了很久,可是因為實驗初衷出現了偏差,導致一直在做無用功。
  • 瀝青滴漏實驗快100年了,熬死了兩名教授,實驗到底要證明什麼?
    這是一個跟瀝青有關的實驗,該實驗被稱為瀝青滴漏實驗,並且這個實驗快100年了,其間,已經熬死兩位教授,實驗究竟想證明什麼呢? 一、帕內爾教授開始著手瀝青滴落實驗 1927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託馬斯·帕內爾教授,在上課的時候,做了一個實驗,是以研究瀝青為主,所以名字叫做瀝青滴漏實驗。據了解,帕內爾教授是為了向學生們闡述一個道理,即不要相信表面看到的東西,雖然有一些東西表面看上去是固體,但實際上,只是粘性極高的液體罷了,就如瀝青一般。
  • 即將年滿100年的瀝青滴漏實驗,究竟是為了證明什麼?
    即將年滿100年的瀝青滴漏實驗,究竟是為了證明什麼? 科技的發展也永遠離不開科學家們的反覆實驗,而在一些科學實驗當中,有一項試驗十分特別,那就是瀝青滴漏實驗
  • 瀝青滴漏實驗:進行了快100年,熬死了2名教授,到底想證明什麼?
    1927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託馬斯·帕內爾教授想通過實驗給學生們證明一個理論,然而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直到他去世,都沒能親自證明,甚至後來又「熬」死了一位教授,也沒能證明,它便是赫赫有名的「瀝青滴漏實驗」。瀝青滴漏實驗,顧名思義,就是將瀝青樣本放進一個封了口的漏鬥內,然後等待瀝青滴下來。那麼為何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實驗會進行了近100年呢?首先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瀝青。
  • 瀝青滴漏實驗是幹啥,為啥能熬死兩名教授?90多年實驗想證明什麼
    相信大家看到瀝青滴漏實驗都會是一頭霧水,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有這麼一位教授,設計出了這麼一個實驗—瀝青滴漏!而這個實驗也成為了世界上持續時間最久的實驗,甚至到現如今都沒有人親眼看到過瀝青滴漏的現象發生。
  • 瀝青滴漏實驗:持續近100年,「熬走」2名教授,到底想證明啥?
    每一個偉大的發現,都離不開在背後默默耕耘的科學家,若沒有他們的奉獻,世界不會進步,微觀世界的秘密永遠也不會被解開。然而,科學家的智慧是無窮的,即使他們的那些奇思妙想,有時候看起來很荒誕不經,但是過了幾十年、幾百年之後,往往會得出一個劃時代的結論,就像著名的瀝青滴漏實驗一樣。
  • 熬死了兩位教授,歷經90多年的瀝青滴漏實驗,到底想證明什麼?
    關於瀝青滴落實驗這個實驗並沒有什麼神秘之處,只是它持續的時間很長,作為一種科學精神,才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瀝青是類似於硬焦油的碳氫化合物,柏油路其實就是瀝青和混凝土鋪成的。瀝青可以是自然形成,比如彼奇湖,湖裡沒有水,全部是天然瀝青。
  • 瀝青滴漏實驗:持續了近百年,熬死了2位教授,目的到底是什麼?
    追求真理和目標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道阻且長,唯有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有可能達到最終的所求。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就有這樣漫長的一組實驗,它從1927年開始,至今仍在繼續,如今已跨越了近百年的光陰。 這項實驗就是著名的"瀝青滴漏實驗",它的發起者是昆士蘭大學教授託馬斯·帕內爾,他在1927年的某天突發奇想
  • 持續100年的瀝青滴漏實驗,熬死了2位教授,到底是想證明個啥?
    ——哥白尼科學是十分嚴謹的,科學家也是很執著的。實驗是科學觀察的一種形式,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途徑,很多科學家為了證明一個結果或者得出一個結論,往往一個實驗要做上好幾年甚至數十上百年。瀝青滴漏是物理實驗中最長的實驗之一,它從1927年起已經進行了快100年,期間研究它的兩位教授都已經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