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生存的地球上總有有一些物質,它們看上去和本質的樣貌根本不一樣,其中瀝青就是其中的一種。瀝青,無論從觸覺還是從視覺上來看,它都是一種固體,但是,它卻是一種粘度非常強的液體。所以歷經了93年的瀝青滴漏實驗,就是為了證明,瀝青雖然滴落速度非常緩慢,但它也是一種液體。
瀝青是什麼
瀝青是由許多種各不相同的碳氫化合物及非金屬的各種物質組成的一種黑青色異常複雜的混合物,它是一種高黏性廣泛的應用於建築行業及道路施工行業的有機液體。
瀝青一般會以半固體或者固體的石油形態保存,在人們的土木工程施工中較為常用常見,因為瀝青它是一種可以防潮防溼防蟲防蛀又防腐的有機膠凝物質,在鋪築路面,漆料或者樓頂防水時最容易見到它的身影。
著名的瀝青滴漏實驗
而有關瀝青最著名的實驗,就是1927年,由澳洲昆士蘭大學的物理學家託馬斯帕內爾牽頭主持的「瀝青滴漏實驗」了,整整93年了,這個實驗還沒有結束。這是一項名副其實的冗長緩慢的科學實驗。
這個實驗已經成功地熬走了兩代實驗負責人了,現在的實驗負責人安德魯懷特已經是第三代了,可見這項實驗的時間之久了。眼看著一個世紀的時間就快要過去了,這項「瀝青滴漏實驗」還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在93年以前,澳洲的昆士蘭州的帕內爾教授將瀝青樣本統統砸碎然後加熱讓瀝青成為可以流動的液體,隨後將其灌入到一個底部封閉的玻璃漏鬥內,隨後在外面罩上封閉的玻璃罩。一直到1930年,等瀝青完全凝固為固體後,他將漏鬥的底部打開,瀝青滴漏實驗正式開始。
事實證明,看上去為固體的瀝青的確為固體,黏性極強的瀝青大約每10年左右可以滴落一滴。這麼多年過去了,瀝青一共滴落了9滴,熬走了兩代負責人。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這項實驗9滴瀝青滴落的瞬間都沒有被人用肉眼觀測到過。
並且在實驗過程中,滴落完第7滴之後,隨後的兩滴瀝青滴落的時間分別延長到12年和13年,那是因為自從1988年以後,實驗室安裝了製冷系統,還有就是因為瀝青是多種物質的混合物,它的成分非常複雜。所以,瀝青滴落的時間也就隨之延長了。
所以,外界因素幹擾及內部成分的多樣性導致就算是實驗工作人員,也不可能知道下一滴瀝青到底什麼時候會滴落下來,所以這麼多年過去了,自始至終都沒有沒有一個人,能親眼觀察到瀝青滴落的瞬間。
其中第二位實驗負責人約翰對於此事是最為遺憾的,他的確有機會可以親眼觀測到瀝青滴落的瞬間,但是機緣巧合,竟然每次都錯開了。分享其中兩次錯過親眼觀看的事例,在1979年,第六滴瀝青要滴落的時候,正好趕上假日,沒人當值,所以遺憾錯過。
而1988年,約翰在實驗室外面喝了一杯咖啡的時間,瀝青就已經滴落下來了。所以在2000年的時候,他給實驗裝置安裝了攝像機,就算是人在外面工作,也能記錄到瀝青滴落的瞬間,人算不如天算,瀝青滴落的瞬間,攝像機竟然壞了,又沒記錄上這一瞬間。
直到老教授2013年約翰去世,他也沒看到過瀝青滴落,而第三位接管人懷特性格比較急,做事有些拔苗助長的意味,2014年,第九滴馬上要滴落的時候,卻遲遲沒有完全滴下來,懷特認為是底座燒杯的問題,更換燒杯的時候生生把第九滴瀝青撞斷了,這就完全違背了實驗的最初宗旨。
而人類歷史上唯一首次看到瀝青滴落的瞬間,卻不是這個著名的瀝青滴漏實驗,而是在7年前的7月11日,在位於愛爾蘭的都柏林大學1944年所做的相同實驗。瀝青滴落的瞬間被人們首次拍到。
總結
這個實驗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第一代實驗負責人託馬斯帕內爾教授想要讓他的學生來了解,在自然界中有一些看似是固體的物質,但其實它卻是可以流動的液體。瀝青就是其中的一種,它的黏稠度是蜂蜜的幾百萬倍,是水的千億倍,可它就是液體。
所以科學家們雖然也想儘快完成實驗,但是貌似這項實驗沒個幾百年根本完成不了,所以這個實驗在15年前獲得了最搞笑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