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93年的「瀝青滴漏實驗」,熬死兩位科學家,到底想證明什麼?

2020-12-04 量子探索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實驗」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情,科學家在一塵不染的實驗室中,穿著全套防塵服,操控先進的儀器進行研究,各種眼花繚亂的電子屏幕,甚至是全息投影系統。

但是在現實中,很多實驗會打破你對科學的美好想像,在人類的歷史中,並不是所有的重大發現都是在實驗室中被發現的,並且也不是所有實驗都可以快速得到結果的,有一些實驗就需要漫長的時間來證實。

著名的「瀝青滴漏實驗」就是一個久的讓人有些難以置信的物理實驗,直到今天這個實驗已經進行了整整93年,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已經過去,這個實驗仍然沒有結束,甚至一開始主持這個實驗的科學家已經去世,現在主持這個實驗的科學家已經是「第三代傳人」,為什麼這個實驗進行了如此久的時間呢?

瀝青滴漏實驗是一個物理實驗,在1927年由託馬斯·帕內爾教授實施,這個持續時間最長的時間在眾多學生的見證下拉開了帷幕,這個實驗的目的十分簡單,託馬斯·帕內爾教授想向學生證明,在自然界中存在一些看似是固體,實際上可能是一種粘度極高的液體的物質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發現,飲用水和蜂蜜都屬於液體,但是蜂蜜的流動性要比水差很多,並且溫度越低,蜂蜜的流動性就越差,而瀝青要比蜂蜜更具有代表性,因為瀝青的粘度是水的千億倍級別,並且看起來就像是固體一樣,因此科學家決定用瀝青來證明,雖然即使瀝青的流動性很差,在漫長的時間後仍然會滴落並且凝聚成一滴。

瀝青滴漏實驗的準備工作就進行了整整三年的時間,託馬斯·帕內爾教授把瀝青放在一個漏鬥中,讓它們靜置了三年的時間,才打開了漏鬥,讓瀝青開始慢慢滴落。

每一滴瀝青滴落的時間大約需要10年,這個時間會根據場地的氣溫原因有所波動,而這場實驗之所以進行了這麼多年,最大的原因就是,在2013年7月11日5點之前,人類沒有任何一次關於瀝青滴落的照片記錄。

帕內爾教授本人去世後,這個實驗被人遺忘,封鎖在堆滿舊物的柜子中,直到27歲的梅因斯通來到這裡任教,才再次開展了實驗。

而故事從這裡開始戲劇化起來,梅因斯通接管這個實驗後的一年,瀝青就滴下了第四滴,因為結婚的原因,他並沒有親眼見證到瀝青的滴落,畢竟這個實驗需要漫長的時間來等待,實驗者又不可能無時無刻都在這個實驗設備前,第五次和第六次甚至是第七次瀝青滴落,都被梅因斯通完美的錯過了。

第八次瀝青滴落的時候,錄像機已經出現,但是梅因斯通本人因為出差無法親眼目睹,他的同事幫助他錄下了激動人心的一刻,可是在他回到學校後卻被告知,因為同事操作失誤導致「儲存數據丟失」,瀝青滴落的一幕並沒有被保存下來。

這個時候的梅因斯通已經不再年輕,他從風華正茂的27歲帥小夥變成了頭髮花白的65歲老人,為了可以在有生之年目睹瀝青滴落,學校特意升級了監控系統,並且開放了24時直播,向世人播放幾乎看不出任何變化的瀝青滴落,這個時候的瀝青滴漏實驗已經聲名大噪,社會各界人士都在關注這個實驗。

直到2013年7月11日,科學家首次拍攝到了瀝青滴落的鏡頭,但是並不是由梅因斯通親眼見證,而是在另外一個大學的另外一個相同的實驗中,科學家見證了瀝青的滴落,這個實驗是在1944年7月11日,帕內爾教授在另外一個學校開展的相同實驗

而讓這個實驗聲名大噪的梅因斯通直到死去,都沒有成功見證瀝青的滴落,他在2013年8月23日去世,而瀝青在2014年的年初落下,梅因斯通和這個實驗糾葛了一生,但是沒有一次可以親眼看到瀝青滴落,並且主持這個實驗的兩位科學家直到死去,都沒能成功留下記錄,讓人十分惋惜。

這個實驗仍將繼續下去,或許還需要100年的時間瀝青才能完全滴落,這個實驗才會結束,這個實驗很簡單,沒有給我們帶來什麼特別大的突破,但是對於科學界來說,這個實驗已經有了更深層次的意義。

早已過世的帕內爾教授或許不會想到,他的一個實驗持續了如此之久的時間,牽動著無數人的心,甚至改變了另外一個人的命運。

相關焦點

  • 持續93年的「瀝青滴漏實驗」,熬死兩位科學家,到底想證明什麼?
    」就是一個久的讓人有些難以置信的物理實驗,直到今天這個實驗已經進行了整整93年,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已經過去,這個實驗仍然沒有結束,甚至一開始主持這個實驗的科學家已經去世,現在主持這個實驗的科學家已經是「第三代傳人」,為什麼這個實驗進行了如此久的時間呢?
  • 瀝青滴漏實驗進行了93年,熬死兩位教授,究竟想要證明什麼?
    要說世界上什麼實驗是持續時間最長的,那毫無疑問瀝青滴漏實驗絕對可以名列前茅。
  • 熬死了兩位教授,歷經90多年的瀝青滴漏實驗,到底想證明什麼?
    物質的性質可能和我們想的不太一樣,為了給學生們更直觀的證明這一事實,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物理學教授託馬斯·帕內爾設計了一個實驗——瀝青滴落實驗自1930年開始運行,瀝青滴落實驗成為歷史上運行時間最長的實驗室實驗。甚至到現在人們都沒有觀察到瀝青滴落。
  • 瀝青滴漏實驗:進行了近百年,熬死了2名教授,究竟想證明個啥?
    我們都知道科學實驗不僅需要縝密的實驗計劃、嚴謹的科學態度,更加需要科學家的不懈努力于堅持,任何科學實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些實驗甚至需要好幾代科學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夠完成。但是在科學史上有一些實驗雖然持續了很久,可是因為實驗初衷出現了偏差,導致一直在做無用功。
  • 熬走了兩代科學家,歷時93年未結束的瀝青滴漏實驗,有什麼意義?
    在我們生存的地球上總有有一些物質,它們看上去和本質的樣貌根本不一樣,其中瀝青就是其中的一種。瀝青,無論從觸覺還是從視覺上來看,它都是一種固體,但是,它卻是一種粘度非常強的液體。所以歷經了93年的瀝青滴漏實驗,就是為了證明,瀝青雖然滴落速度非常緩慢,但它也是一種液體。
  • 持續100年的瀝青滴漏實驗,熬死了2位教授,到底是想證明個啥?
    ——哥白尼科學是十分嚴謹的,科學家也是很執著的。實驗是科學觀察的一種形式,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途徑,很多科學家為了證明一個結果或者得出一個結論,往往一個實驗要做上好幾年甚至數十上百年。瀝青滴漏是物理實驗中最長的實驗之一,它從1927年起已經進行了快100年,期間研究它的兩位教授都已經去世。
  • 瀝青滴漏實驗快100年了,熬死了兩名教授,實驗到底要證明什麼?
    這是一個跟瀝青有關的實驗,該實驗被稱為瀝青滴漏實驗,並且這個實驗快100年了,其間,已經熬死兩位教授,實驗究竟想證明什麼呢? 一、帕內爾教授開始著手瀝青滴落實驗 1927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託馬斯·帕內爾教授,在上課的時候,做了一個實驗,是以研究瀝青為主,所以名字叫做瀝青滴漏實驗。據了解,帕內爾教授是為了向學生們闡述一個道理,即不要相信表面看到的東西,雖然有一些東西表面看上去是固體,但實際上,只是粘性極高的液體罷了,就如瀝青一般。
  • 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熬死了兩位教授,該實驗想要證明什麼?
    親眼看到瀝青滴落有多難?這個實驗熬死了兩代科學家,至今已經進行了93年,尚未有人親眼見證瀝青滴落過程。在2005年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是目前金氏世界紀錄,實驗時間持續最長的「保持者」。瀝青是液體,還是固體?液體,比如水具有流動性是柔和的。固體,比如石頭表面堅硬,使勁扔地上會碎成兩半。常溫下的瀝青,外表是堅硬的,且易碎,那麼瀝青是固體嗎?
  • 持續了快100年的瀝青滴漏實驗,熬死2位教授,到底有何意義?
    伽利略等500多位科學家,前後花費400餘年時間,才成功運算出太陽黑子運動周期;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自1742年提出以來,近300年間多位數學家致力證明,然而自1966年陳景潤證明「1+2」後,近40年來再無寸進。
  • 持續了快100年的瀝青滴漏實驗,熬死2位教授,到底有何意義?
    伽利略等500多位科學家,前後花費400餘年時間,才成功運算出太陽黑子運動周期;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自1742年提出以來,近300年間多位數學家致力證明,然而自1966年陳景潤證明「1+2」後,近40年來再無寸進。
  • 瀝青滴漏實驗:進行了快100年,熬死了2名教授,到底想證明什麼?
    1927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託馬斯·帕內爾教授想通過實驗給學生們證明一個理論,然而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直到他去世,都沒能親自證明,甚至後來又「熬」死了一位教授,也沒能證明,它便是赫赫有名的「瀝青滴漏實驗」。瀝青滴漏實驗,顧名思義,就是將瀝青樣本放進一個封了口的漏鬥內,然後等待瀝青滴下來。那麼為何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實驗會進行了近100年呢?首先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瀝青。
  • 瀝青滴漏實驗進行了快100年,熬死2名教授,實驗到底要證明什麼?
    科學是嚴謹的,也是值得重視的,每一個重要的科學實驗,都要花費工作人員巨大的時間和精力。你知道嗎?在世界上有一個瀝青滴漏實驗,從開始到現在已經快100年了,期間該實驗熬死了兩名教授,直到現在也沒有徹底結束。那麼,這個實驗到底要證明什麼呢?
  • 瀝青滴漏實驗進行了快100年,熬死2名教授,實驗到底要證明什麼?
    科學是嚴謹的,也是值得重視的,每一個重要的科學實驗,都要花費工作人員巨大的時間和精力。你知道嗎?在世界上有一個瀝青滴漏實驗,從開始到現在已經快100年了,期間該實驗熬死了兩名教授,直到現在也沒有徹底結束。那麼,這個實驗到底要證明什麼呢?
  • 瀝青滴漏實驗是幹啥,為啥能熬死兩名教授?90多年實驗想證明什麼
    相信大家看到瀝青滴漏實驗都會是一頭霧水,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有這麼一位教授,設計出了這麼一個實驗—瀝青滴漏!而這個實驗也成為了世界上持續時間最久的實驗,甚至到現如今都沒有人親眼看到過瀝青滴漏的現象發生。
  • 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熬死了兩位教授,實驗到底想證明什麼?
    提到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實驗,瀝青滴漏實驗可以名列前茅,自從1927年實驗進行之後,一直持續至今還沒有完成,據估計,漏鬥內的瀝青還可以繼續實驗上百年,所以該實驗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全球持續時間最長的實驗。
  • 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熬死了兩位教授,實驗到底想證明什麼?
    瀝青是一種有機物質,主要成分是碳氫化合物,當然也包含一些非金屬的衍生物,組成十分複雜,由於它的憎水性常被用來防水、防潮、防腐...這玩意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如瀝青路面、房屋房頂和地面的防水等等...看似稀鬆平常的東西,但在歷史中有一個關於瀝青性質非常著名的實驗:瀝青滴漏實驗。從1927年開始實驗以來,至今這個實驗已經進行了將近100年,目前還在繼續...
  • 瀝青滴漏實驗:持續了近百年,熬走了2位教授,到底想證明什麼?
    而接下來說的一項實驗,不但無聊,看上去似乎也毫無意義,卻也持續了百年,熬走了兩名教授,這就是瀝青滴漏實驗,它究竟想要證明什麼呢?為了能夠證明結論,帕內爾突發奇想,他將一些瀝青塞到一個封了口的漏鬥當中,然後讓其完全沉積,而在三年後,帕內爾打開漏鬥的開口,將其裝在燒杯當中,讓瀝青緩慢的流動,並且記錄和觀察它每天的樣貌。
  • 瀝青滴漏實驗:進行了近百年,熬走了2名教授,究竟想證明什麼?
    你認為做實驗的目的是什麼?它的意義又是什麼?大多數科學家們的目的都是一致的,他有兩個目的,一個是證實某種理論,第二個是通過探索得出某個結論。然而很多實驗不是通過一朝一夕就能看到結果的。記錄太陽黑子的實驗耗時400年,自從望遠鏡問世以來,人們就一直在研究黑子的活動。
  • 瀝青滴漏實驗:進行了快100年,熬走2任科學家,究竟想證明什麼?
    而為了證明科學真理,有時候往往需要花費人們想像不到的時間和精力。 為了向學生證明「一些物質看上去雖是固體,但實際上是粘性極高的液體。」這個真理,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託馬斯·帕內爾教授設計了著名的瀝青滴漏實驗。1927年,託馬斯教授當著自己學生的面把瀝青裝進了一個透明的漏鬥當中,然後將瀝青加熱,使它們全部與漏鬥緊密的結合,同時託馬斯還封堵了漏鬥的底部,以使瀝青能夠徹底固化。
  • 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熬死了兩位教授,實驗究竟想證明什麼?
    但卻有這麼一項科學實驗被譽為是世界上最長的實驗,其內容也十分簡單,便是依靠一塊瀝青在器皿中滴落,從而記錄滴落的次數和時間,正是這麼一項平平無奇的實驗卻熬死了兩位教授,那麼這項實驗究竟想證明些什麼呢?,來證明瀝青雖然在平常呈現的狀態為固體,但經過高溫或特殊處理便會化為流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