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房子有著與生俱來的迷戀,一方面在傳統家庭觀念的潛移默化之下,我們認為一套房子對一個家庭而言不可或缺;另一方面,現實又要求我們,想要獲得更高品質的生活,必須要購置一套房產,因為它和戶籍、教育資源、醫療資源等直接相關。正因為此,源源不斷的剛需客湧入樓市,房地產業數十年如一日的「朝氣澎湃」。
在房地產業蒸蒸日上的背後,是無數個家庭為一套房子而傾其所有,無數的年輕人獻出自己幾十年的青春,背負上巨額房貸,成為「房奴」。數據顯示,我國的貸款買房者早已破億,而平均每個人超過七成的月收入要用來還房貸,這表明買房已經讓我們的生活質量大受影響,生活壓力極大地增加。
房價虛高的問題確實已經到了需要整治的時候,人均工資不足五千的三四線小城,房價動輒破萬,這就是最明顯的昭示。國家也從去年開始加強了對房地產的調控,縮減棚改規模、房地產稅立法等諸多用力政策相繼出臺,這給過熱的房地產業潑了一大盆「冷水」,房價很快也穩定了下來。
面對整改後立竿見影的效果,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剛需購房者都集體「作壁上觀」,等著房價進一步下跌。可是一年過去了,房價偶有起伏,可並未達到人們的心理預期。眼看2019年就要過去,在2020年房價走勢會將呈現何種態勢呢?
是該在明年及時出手,還是繼續觀望?想必這是困擾很多購房者的問題。其實對於這一問題,有兩位大佬早已做出了自己的預判,他們憑藉敏銳的洞察力判斷對了房地產業到來的大整改,對於明年買房是否合算,他們的意見同樣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這兩位大佬分別是李嘉誠和馬雲。
李嘉誠的選擇
早在90年代,房地產在內地剛剛興起的時候, 李嘉誠就曾經說過,房地產業的錢好賺,但是不可能永遠好賺。這份難得的理性是在商海多年打拼積累下來的經驗,更是李嘉誠一生信奉的投資理念的體現——投資要謹慎,否則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香港發家的李嘉誠,商業版圖涉及通訊、基建、酒店、能源等各個領域,在進軍內地市場時,將重心放在了房地產上,在內地一線城市拿下眾多土地,開發房產項目。但在十年之前,房地產業尚未有式微的跡象,依然蒸蒸日上之時,李嘉誠卻已經開始出售自己的房地產資產了,彼時房價上漲勢頭依然猛烈,李嘉誠的資產自然賣得了好價錢,僅上海的世紀匯廣場一處地產就賣出了200億的天價。在十年的時間裡,李嘉誠陸陸續續,有計劃的將自己的房產銷售一空,最終累計套現達到了1700多億。
「李超人」的選擇向我們暗示了一個信息,房地產在未來不再將是「暴利」行業,房價也終將歸於平穩,是否買房完全取決你是否真正的需要。
馬雲的忠告
馬雲是網際網路時代的企業家代表,他雖未從事過房地產業,但是對於房子和年輕人是否應該購房有自己獨到的看法。馬雲認為十年之後,房價將廉價如蔥,這句話雖然有戲謔誇張的成分,但是從中可以窺探出馬老師一樣看衰房地產業的未來。
此外,馬雲還不提倡年輕人被一套房子束縛住手腳,過早的背負上累累債務,成為一個終日為房貸而忙碌的「房奴」,而是應該充滿激情地為理想而奮鬥,這才是年輕人更應該做的事情。
從兩位「大佬」的表態中,我們基本可以判斷,未來房價不會再有過大起伏了,是否購買將取決於你是否真的需要,如果你是剛需客,明年可以買,如果你是投資者,建議放棄投資房產。對於這個建議,你的看法是怎樣的呢?大家可相互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