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對房地產調控的大環境之下,樓市漸漸步入了「平靜期」,人們對買房穩賺不賠的理念也在悄然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購房者對買房是持著觀望的態度。
那如果今明兩年不買房,選擇租房,那未來8年會有多大區別,會不會感到後悔呢?對此,內行人用「7字」表明了答案:差距會越來越小。
為什麼業內人士會這樣認為呢?還是要從樓市的三大趨勢來分析。
隨著「房住不炒」深入人心,房價朝平穩發展,買房或許不再是最佳的投資選擇。
在過去,買房的確成為了很多人優先的投資方式,甚至常常聽到人們說「年底不買房,一年又白忙」。但如今調控已持續了3年,房價也在慢慢告別狂歡盛宴。
中泰證券首席分析師梁中華對此表示:過去10年,房地產的狂熱讓很多人賺得盆滿缽滿。雖然現在房價下跌的幅度並不大,但考慮到房屋折扣率和資金成本等因素,那些購買和持有房產的人或許會在不知不覺中虧錢。
實際上,就算不虧錢,只要房價上漲的幅度非常有限,那未來8年,利用買房來賺錢的空間和概率跟之前相比還是差得遠。
也就是說,隨著房地產逐漸進入到長期平穩期,未來8年,其實買不買房所獲得的財產收益差距或許會越來越小。
國家在加快建設商品房和保障房這兩大住房體系,租售並行的時代正在來臨。
「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房產行業的資深人士,即便李嘉誠已經退休了,但他的觀點依然適用。
他曾表示,未來房產市場上會有一個新發展方向,那就是未來租賃市場會相對活躍起來。這一觀點也印證了未來長期租房或許會成為可行性選擇。
國家房地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蔡真也表明觀點:目前我國正處於城市化發展的第二階段,大批人口還會湧向城市,尤其是那些資源化集中的大城市。這部分流動人口就會產生大量租房需求。
近兩年,國家也在不斷出臺相關政策來推動租賃市場的發展,像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長春、南京、合肥、武漢、重慶等16個常年有人口流入的城市已被國家列入為試點城市。
此外,業內人士還預計到2030年,我國的租房人口將會達到2.7億,租賃市場規模或將達到4.2萬億。
未來在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上,買房和租房「同權」的門檻會進一步得以降低。
前段時間,在2019年中國房地產經紀年會上,相關專家透露,《住房租賃條例》立法已被列入了今年的立法規劃。一旦這個政策出臺,那租賃市場和商品房交易市場的地位將會逐漸趨於平等。
不過對於很多購房者來說,他們最關心的是能否實現租購同權。其實早在2017年,廣州地區就發布了《關於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工作方案的通知》,裡面明確規定了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可以實行就近入學等一些公共服務權益。
此外,今年6月份,國家發改委曾明確表示,將允許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
因此,未來8年,隨著租賃政策趨於完善與成熟,在教育和醫療等方面,買房和租房「同權」的門檻將會進一步降低。
從以上三大趨勢來看,今明兩年不買房,未來8年,買房和租房的差距或會越來越小。對於買房,買得起房的可以買,買不起的暫時選擇租房也是一個比較明智的選擇。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