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房屋租賃價格在隨房屋買賣價格水漲船高,但個人願意為租房付出做出的改變並不大。也就是說,即使租金波動,租房者仍有各種高招化解,最終維持個人收入與租房支出的匹配。
9月20日,貝殼租房聯合網易新聞、網易房產發布國內一線城市《租房大數據》。數據顯示,43%的人接受「一輩子租房」,21歲-35歲是租房主力人群,佔比85%以上。
四成租房者月租低於2000元
報告顯示,一線城市中,80%的租房者每月房屋租金消費在3999元以下,其中,1000元-1999元房屋月租金佔比人群最高,達到38.8%,花費在6000元以上月租金租房的人口佔比僅為6.1%。
以收入、房價均引領全國的北京和上海城市為例,花費超過6000元月租金租房的人口佔比為4.6%和8.7%,而花費1000元-1999元月租金租房的人口佔比高達35.5%和28.2%。
無論從全國平均水平來看,還是從收入偏高的一線城市來看,願意花費低於2000元月租金來租房的人群數量仍然較為龐大。與買房人群甘願為房月月吃土不同,租房人群在居住花費上的提升意願並不強烈。
理論上講,租金漲幅長期來看與居民收入尤其是與租房者收入水平保持較強相關性。「如果說房價是經濟問題,那麼租金就是民生問題;如果說房價影響的是投資,那麼租金影響的是消費。」貝殼找房首席經濟學家、貝殼研究院院長楊現領分析,租房市場反應的是較為真實的供求關係。
從北京房屋租賃市場一斑窺全豹。2018年前7個月,北京市場房屋平均租金價格為86.4元/平,月環比漲幅為2.6%。特別是7月當月,北京市平均租金為90.12元/平米/月,同比上漲25.81%,由此引發市場關注。但貝殼找房租賃訪問量和鏈家網租賃訪問量均在8月中旬開始下行,顯示季節性因素影響力度減弱之後,租賃熱度開始下滑。
一家三口租住50平米是主流
《租房大數據》顯示,房租價格高企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人均租賃面積不到18平方米,北京人均租賃面積為17.47平方米,上海人均租賃面積為17.41平方米,深圳人均租賃面積為17.72平方米。計算下來,一家三口平均租住面積剛超過50平方米。
與此對應,北京對一居室偏愛的租住人群佔比達到31.36%,對兩居室偏愛的租住人均佔比達到33.66%;而成都對一居室和兩居室偏愛的租住人群佔比均不到7%。《租房大數據》報告指出,成都租客則更關注三居室,更享受生活。
當區域經濟迅速發展,宜居而又低生活成本的城市,將成為分擔流動人口租房壓力的另一選擇。
從2017年流動人口規模及租房比例上看,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由於就業和公共服務吸引力,城市租房人口維持穩定增速。但以天津、重慶、瀋陽、南京、武漢、成都、西安、杭州、青島、鄭州、廈門等為代表的11個國家中心城市,租房人口快速擴張,人口流動呈現嚮往新一線城市轉移趨勢。
數據報告還顯示,2017年全國租房市場租金成交總額近1.3萬億,人均房屋月租金整體漲幅較2016年同比上漲25.8%。如果按平均身高1.61米計算,全體租房人口全部摞一起,可以繞地球6.749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