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研究院發布新青年居住報告 多城市租房偏愛省錢「小戶型」

2021-01-09 石家莊置家網

近日,貝殼研究院發布《2020年新青年居住消費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發現了新青年居住的8大趨勢及特點。報告發現,購房壓力逐年呈下降趨勢,但一線城市房價收入比仍居高不下; 95前成購房新主力,95後開始進場;在租房上,今年相比往年更多人傾向「低價格,小面積」。

貝殼研究院基於貝殼找房數據平臺近3年來成交數據,選取4個一線城市、15個新一線城市與11個二線城市共30個城市作為研究樣本,盤點了以90後為主體的新青年在租房、買房方面的消費力和居住觀念,同時,結合調研和平臺交易數據,真實描摹城市新青年群體置業需求和消費趨勢。

購房壓力逐年下降,一線城市還是難

所謂新青年,我們僅從年齡層面來定義:出生在1990-1999年,生長在網際網路時代,更「自我」,同時「富有朝氣,勇於擔當」的90後。

綜合來看,這類人群具備以下特徵:獨生子女,信息和知識接觸來源廣,有自我主見;父母普遍是60、70後,經過20-30年的財富積累,有些家庭已經購置了房產;大部分處於剛結婚或準備結婚的階段。

為了更準確地了解新青年居住現狀,貝殼研究院對30個樣本城市的房價及收入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成都、鄭州、西安、武漢、合肥及青島等 12個準一線及二線城市仍在「舒適區」,而煙臺、大連、惠州等7個城市收入「跑贏了」房價,深圳、北京、廈門等11個城市處於高位,其中深圳、北京更是高於合理值一倍,新青年購房壓力山大。

在房款負擔方式上,報告給出了最新數據:有47.7%的新青年選擇情侶獨立共同承擔購房資金,一個人抗很累,兩個人努力速度加倍。另外,27%表示雙方父母均有資助,掏空6個錢包的無奈,這屆年輕人懂。

租房更愛「低價格,小面積」

那麼,城市高房價壓力下,租房群體又呈現怎樣變化?

報告顯示,生活在一線城市的新青年,租房壓力並不小,北京、上海、深圳的房租收入比均超過了30%,且雖然一線、新一線房租較去年均有下降,但新青年仍然越租越小,在影響租房的因素中,房租排第三。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與其「一邊打工,一邊替房東還房貸」,不如暫時委屈一下,攢錢買房。

同樣,在租房問題調查上,新青年租房難點TOP10中,排名前三位的是虛假房源信息多(佔比51.4%)、安全隱患(佔比43.7%)和因工作頻繁更換住處(佔比43.2%)。此外,維修無人管、苛扣押金、房子質量差、漲租金等也是租房客集中反饋的痛點。

當然,與高壓一線城市形成對比,新一線和二線城市對新青年租購房顯得非常友好。同樣,仍有超半數新青年拒絕「租房結婚」,且另一半選擇接受的人中,也有21.68%認為「可暫時性租房,未來需要有自己的房子」。結婚成家房子仍是必需品,不同的是從「買房結婚」到「結婚買房」的些許轉變。

買房B計劃!「退一步「的選擇

當然,新青年群體置業需求與選擇並沒有完全阻斷,在過去一年,跨城置業與個人獨居的趨勢正在形成。

報告顯示,2020年一線城市購房主力仍是85後,而在新一線及二線城市95前則分別以27.1%、21.7%的比例,拔得頭籌,成為購房主力軍。另外,最大不過25歲的95後,在新一線、二線城市的購房佔比均超過80後,緊隨85後之後悄然進場,成為購房新生力量。

同樣,新青年在「低房價城市」置業選擇更多,此次統計顯示居住自由指數TOP5的城市分別為:長沙、惠州、重慶、煙臺、瀋陽,在這裡,可以相對輕鬆地靠工資買上房。

另外,貝殼研究院根據平臺成交數據對淄博、平頂山、泰安、周口及南充5個人口淨流出城市調查發現,平頂山、周口等新青年首選鄭州,南充首選成都、連雲港首選蘇州、嶽陽首選長沙。由此可知,新一線城市和省會城市正逐漸成為新青年跨城置業的首選。

在居住狀態調查中,47% 的90後受訪者當前處於租房獨居的狀態,且絕大多數為整租。選擇獨居的原因,只有不到3成是單身,另外還有2成是享受自由、2成是異地工作。他們認為獨居幸福感超過孤獨感,且女性比男性更享受獨居狀態,有超七成 90 後認為未來獨居將成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線上找房、看房在年輕人群裡中漸成潮流,2020年新青年購房客戶中57%來自線上。這一年,每個客戶在貝殼上平均諮詢9個經紀人,與每個經紀人平均會有9次諮詢互動。

相關焦點

  • 貝殼租房發布一線城市租房大數據
    也就是說,即使租金波動,租房者仍有各種高招化解,最終維持個人收入與租房支出的匹配。9月20日,貝殼租房聯合網易新聞、網易房產發布國內一線城市《租房大數據》。數據顯示,43%的人接受「一輩子租房」,21歲-35歲是租房主力人群,佔比85%以上。
  • 一線城市租房市場調研:租客們的煩惱
    深房中協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中,深圳樂有家、貝殼、中原、Q房、美聯物業等幾大房地產中介機構掛牌供應的商品房租賃房源同比增加40.7%。2020年前三季度,深圳市二手住宅租金均價回到2018年同期水平。  深圳並非孤例。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40個重點城市租金水平觸底,平均月租金為每平方米37.8元,同比下降9.9%。
  • 上海白領租房報告:三五千的房源遭哄搶 兩小時上下班是常態
    數據來源:雲房數據研究中心數據來源:貝殼找房研究院艾普大數據統計顯示,租房白領中月可支配收入在6千到8千的為52.71%,佔比過半;8千到1萬的,佔比超20%;5千到6千的,佔比僅21.01%。《2018年中國城市通勤研究報告》數據顯示,上海通勤路程是12.4公裡,單程平均耗時54分鐘,在全部城市中均排名第二。艾普大數據顯示,52.31%的上海白領單程通勤時間在30-60分鐘之間,和通勤報告的結論基本吻合。
  • 鏈家發布成都租房數據報告 解讀租住「需求圖譜」
    3月6日,成都鏈家研究院發布《成都租賃新時代》市場報告,通過對市場供需、租客、租金、熱門區域等多個維度的數據洞察,描繪成都租房市場的「需求圖譜」。  租金水平穩步攀升 溫江租金漲幅領跑全市  成都鏈家研究院總結了成都租賃市場全年租金漲幅情況。
  • 各大城市居住自由指數出爐,應屆畢業生在哪些城市最容易實現...
    租房是大部分初入社會的畢業生留在大城市奮鬥的唯一選擇。但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離開了父母給的生活費,經濟獨立尚且是個挑戰,想要實現租房自由,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  01  主流城市居住自由指數  大城市房租很貴,很多初來乍到的人只能選擇合租。
  • 買房越來越晚租客年齡變大 全國租房人群接近2億
    (原標題:買房越來越晚租客年齡變大:北京租客平均年齡35.5歲) 1月2日,貝殼租房發布《2018年租房十大關鍵詞》,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人口13.9億,租房人群接近
  • 貝殼上市與自如領跑長租,長期主義的再一次勝利
    正如在貝殼招股書中,貝殼找房創始人兼董事長左暉發布了一封致股東信中有這麼一句話:「我們堅定的選擇長期利益,選擇做『正確』的事情而不是快速成功的事情,我們對走捷徑有天然的反感。」 1 、長期主義的價值觀讓租房發生改變長租公寓的出現,是順勢而生。2016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出「房住不炒」,長租迎來蓬勃發展期。大環境下,以自如為代表的新租房時代,長租行業成為了長期主義,是當下租賃市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貝殼、自如為何受資本青睞?品質居住服務領域變革者與引領者
    中國居住服務領域從來不乏資本市場寵兒,而它們也多是各自所屬細分市場中的領導者、變革者。 8月13日,貝殼找房(以下簡稱"貝殼")正式登陸紐交所,上市首日股價一路上漲87.2%,市值也飆升至422億美元,貝殼也因此被冠以"中國居住服務平臺第一股"稱號。
  • 小戶型家居裝修餐廳燈具臥室燈具怎麼選?風扇燈搭配新潮流
    成家立業是我們一生中的最大的事情,成個家不容易,立個業更不容易,辛苦打拼了這麼多年,好不容易身上有了點錢,付個首付,在城市買了個小戶型,房子雖不大,再怎麼也是個家,從此告別了漂泊租房的日子,小戶型一般不會大裝,都是簡單的裝修一下,所以更多的是軟裝搭配和燈飾搭配,隨著這幾年風扇燈成為時代家居的新寵
  • 部分城市租房落戶條件「嚴格」 專家建議設公共集體戶增加便利
    近日,河南省鄭州市發布了戶籍制度改革的新政策,其中規定,在鄭州市中心城區租賃住房滿1年的外地市人員,可到中心城區租賃住房所在地派出所戶籍室(戶籍服務站)申請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的戶口遷入;在縣(市)、上街區政府駐地鎮和其他建制鎮的租賃住房入戶的,不要求租賃時限。
  • 貝殼找房線上開兩周年發布會,力造數字和物理空間的融合
    4月23日,以「數字新居住 產業共生長」為主題的2020貝殼新居住大會,通過線上雲直播方式拉開帷幕。會上,包括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讓 梯諾爾(Jean Tirole)、高瓴資本創始人兼CEO張磊、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湯道生,均分享了關於新居住、產業網際網路和平臺模式的前沿洞察。
  • 產品分析報告 | 貝殼找房App以及網際網路房產服務行業
    經濟層面據經濟學家任澤平的測算,中國住房地產2018年總市值321萬億元,相當於美國的2.4倍;其中每年有6萬多億元價值的住宅換手、12-13萬億元的新房賣出,再加上租房,就是一年25萬億元成交額的大市場。3. 社會層面受傳統觀念影響,買房定居的理念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將會繼續深入人心,除了剛需外,買房作為投資的手段,也仍然是當下流行的觀點。
  • 新青年Lifestyle洞察報告
    隨之而來的,是「新青年」消費群體的逐步壯大。在這裡,新青年所指代的是那些品質化生活服務的超前引領者,他們以80後、90後為主,但並不以年齡為局限。只要符合品質生活的消費標準,任何年齡段的消費者都可以稱為新青年。根據美團點評研究院推出的《新青年Lifestyle洞察報告》,在這樣消費升級的大格局中,如何繼續為用戶創造最精彩的生活體驗是未來消費時代的重中之重。
  • 貝殼研究院:一線城市整體購房規模潛力優勢突顯 深圳置業動力指數...
    中國網地產訊 近日,貝殼研究院發布《置業動力指數榜單》。研究發現,一線城市整體購房規模潛力優勢突顯,深圳置業動力指數排名居於榜首,新一線城市成都進入前五行列;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成渝四大城市群置業動力整體較高,TOP30城佔據17個;榜單前50城呈現四種特質,「績優型」城市如北上廣深等兼具人口潛在置業需求與城市發展潛力雙重優勢;高性價比城市如成都、武漢等,是年輕人定居的優選。
  • 全國超7成年輕人靠父母買房,也不願租房結婚!
    在大家的印象中,95後普遍家境好,會享受,買房靠爹媽,比起80後幸福多了,但是你敢相信嗎?現在的95後就已經開始買「老破小」了,這意味著95後已經成為了一個合格的韭菜,而房地產市場就是這麼殘酷,再有個性的人,只要「窮」都得接受它的教育。
  • 中國2億人租房實錄:城市還能不能容得下外來者
    數據顯示,在北京,有860萬人需要租房,卻僅有250萬套出租房,於是合租房、隔斷房應運而生。北京合租單間面積僅為14.6平方米,「開門即是床」,絕不是一句玩笑。 有租房平臺發布數據,合租已經成為租房的主流,佔比超過65%。這一比例在90、95後中更是超過了80%。擁有私人空間基本成了奢望。
  • 清華X騰訊聯合發布「WeSpace·未來城市」報告,150頁PPT展望「新...
    引言:6月18日下午,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北京城市實驗室聯合騰訊研究院、騰訊雲共同推出的重磅研究報告——「WeSpace·未來城市空間」(中英文版)正式發布,通過對科技與城市空間關係的深入研究,依託豐富的前沿實踐案例,展望「新基建」下未來城市空間場景的建設。
  • 這1年,52家新盤配建萬套租賃住宅,長春「新租房時代」來了!
    今年的長春樓市,多了一個新面孔:租賃住房用地。2019年末開始,「租賃住房用地」就常常出現在土地市場上,尤其最近兩個月,長春多個區域都有100%租賃住房用地出讓。不少粉絲納悶:這樣的地塊,以後是對外出租嗎?那我以後是不是可以租住在新的小區了?關於租賃住房用地,房報君今天幫你一次問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