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買老破小?全國超7成年輕人靠父母買房,也不願租房結婚!

2020-12-07 騰訊網

在大家的印象中,95後普遍家境好,會享受,買房靠爹媽,比起80後幸福多了,但是你敢相信嗎?現在的95後就已經開始買「老破小」了,這意味著95後已經成為了一個合格的韭菜,而房地產市場就是這麼殘酷,再有個性的人,只要「窮」都得接受它的教育。

01.在樓市沒有年齡階級,只有資產等級

近日,有機構發布了一篇《2020中國青年居住消費趨勢報告》,報告中表示過去3年的時間,購房者年齡階段中95後的比例大幅上升,大多數城市購房群體已呈現出年輕化趨勢,而95後正在逐漸代替90後,成為了樓市中的第二大購房群體。

有數據顯示,95後在一線城市中購房的佔比越來越大,面對均價500萬的房產也不怕,95後中超四成都是全款,不過這種人畢竟是少數,普普通通的工薪家庭中長大的95後,年齡都在25到21歲之間,步入社會的時間不長,個人財富積累有限,所以超七成的年輕人還是在父母的資助下買的房。

在買房的選擇上,95後大多喜歡90㎡~120㎡,但再喜歡也要票子支撐,所以大部份95後還是乖乖地選擇了60㎡~90㎡的房子,如果是在北上廣深買房,隨隨便便也得200萬起,首付60萬好不容易湊齊了,結果發現只能在「老破小」中選。

所以,不要以為95後成長環境好、家庭條件好,就會例外,房地產就是這麼現實,高房價就是道門檻,跨不跨得過只能看家庭資產、社會階級達不達標

02.對於國人而言,租房結婚仍然太超前。

其實95後家庭普遍不缺房,無房家庭佔比幾乎不足1成,而這群年輕人買房的目的基本上就是為了結婚、定居落戶。

別看很多街頭採訪中,年輕人都能一臉看開的說「不買房」、「租房也挺好的」,但是在最近一份關於年輕人的居住和生活模式的網絡調查中,有超過半數的人表示無法接受租房結婚,另外一大部分則表示只能暫時接受租房結婚,未來有錢了還是要買房。

哪怕是篤定了不結婚的「獨居青年」中,也有77.7%的人認為獨居生活也需要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可見大眾對房產還是相當看重的。

一方面是認為房價還能漲,具有投資屬性

前段時間,央行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關於房價這方面,51.2%的受訪者認為下季度房價基本不變,而25.1%的受訪者認為房價可能會上漲。

另一方面是租房生活讓人精疲力盡,還是自己的房子好

大部分95後現在都只能租房生活,而今年租賃市場上吃的瓜不少了吧,小到地方區域、大到全國範圍連環爆雷,上百萬房東、租戶受騙,面對租房市場這樣的亂象,誰會不害怕下一顆雷就埋在自己身邊,難道自己也要半夜睡在KFC嗎?

如果你也是95後,你會選擇城市買房當房奴,還是租房生活呢?請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答案吧。

相關焦點

  • 貝殼研究院發布新青年居住報告 多城市租房偏愛省錢「小戶型」
    報告發現,購房壓力逐年呈下降趨勢,但一線城市房價收入比仍居高不下; 95前成購房新主力,95後開始進場;在租房上,今年相比往年更多人傾向「低價格,小面積」。另外,27%表示雙方父母均有資助,掏空6個錢包的無奈,這屆年輕人懂。
  • 買房結婚成剛需置業動力!南京2019官方「婚姻報表」公布平均初婚...
    當然,初婚年齡並不能準確顯示年輕人結婚的實際年齡,只能作為參考,因為這裡面有一些年紀較大的人,因拆遷或領取獨生子女獎勵補結婚證等拉高了平均數。民政局官方發布圖片根據統計數據顯示,男性平均年齡為32.4歲,女性平均年齡為31歲。形成對比的是,2019年南京有近1.2萬名「95後」初享婚姻甜蜜,其中,女孩子有7672人。
  • 韓秀雲談大城市青年租房or買房:00後不再需要談買房的問題
    在主持人問到「在中國大城市中,在很多時候年輕人避不開現實的問題,您年輕的時候是租房的時間長還是買房的時間長?」時,蘇世民表示,住在租來的公寓裡,他跟現在的中國年輕人一樣渴望成功。蘇世民表示,「我當然是租房的時間長了,因為我一開始的起薪是比較低的,所以我只能去租房,我當時其實也只能勉強算是中產階級,然後我在畢業之後就結婚了,我們夫妻二人就搬進了租來的公寓,那間公寓位於紐約,我一天要工作12—14小時,我年輕的時候其實跟現在的中國年輕人一樣渴望成功,但是我們的起點都並沒有特別高。」
  • 中國90後買房真相,道出的是社會現實的無奈還是年輕人的未來?
    調查報告還顯示,雖然一直輿論在炒作90後不買房,但調查結論卻是有超85%的90後仍考慮買房,超過半數的90後選擇在在工作的城市買房,近3成的90後選擇回家置業或去其他城市買房。既然要買房,那麼,90後的買房壓力就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 在重慶,年輕人要不要早點買房?
    前兩天,知名地產大佬馮侖的一段關於「年輕人要不要早點買房」的發言引起了萬千網民的激烈討論。(圖片源自騰訊新聞)第一,買房並非一個重要到決定命運的選擇。第二,不建議已經結婚、有房並有閒錢的年輕群體買房。
  • 買房越來越晚租客年齡變大 全國租房人群接近2億
    (原標題:買房越來越晚租客年齡變大:北京租客平均年齡35.5歲) 1月2日,貝殼租房發布《2018年租房十大關鍵詞》,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人口13.9億,租房人群接近
  • 未富先「老」的當代年輕人:甘於平凡的熬夜,但讀書一定才能抱富
    根據社交大數據顯示,中國90後的人均存款約為815元,低於00後的1840元。而調查數據則顯示,中國的90後群體有三成存款為零,僅有兩成90後存款達到10萬以上,所以90後擁有1、2萬存款,可以說達到了正常水平。存款一兩萬是什麼概念呢?
  • 93.7%年輕人,希望35歲之前購房,你買房時多少歲?
    前幾年有一個關於購房年齡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人的平均購房年齡是27歲,是全球購房年齡最小的國家。如果從這個數字來看的話,會覺得中國的房價很低,年輕人隨隨便便就能買得起房,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並不是這樣的,中國的房價早就超出了年輕人的承受能力,之所以能買房全靠家庭力量的支持。
  • 不能與時俱進,必將被淘汰|趕上好時代的年輕人,讓父母望塵莫及
    怎麼穿條破褲子就出門了?看見樓下送外賣的不停地在小區裡出出進進,劉大媽就會說:哎,現在的年輕人怎麼都這麼懶,下班後都不自己做飯,全都在外面買著吃;電梯內裡,年輕人個個手裡拿著手機,眼睛就沒有離開過。劉大媽更是不理解:手機裡有啥呀,看把他們迷的走路都能撞電桿。
  • 在北京,年輕人的第一套房應該長什麼樣?
    即將過去的2019年,似乎是中國年輕人最為焦慮的一年。社交網絡中,販賣焦慮成為獲得點擊量的最佳捷徑:從脫髮、失眠,到就業、買房等等。最近的幾十年間,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獨立個性成為新一代年輕人表達自我的方式,但不曾改變的是,傳統觀念中對「房子」的執著。
  • 90後不婚、不育、不買房,怎麼辦?
    90後不婚、不育、不買房,怎麼辦?「結不結婚無所謂了」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聽身邊的朋友抱怨過,甚至自己也曾說過這樣的話。事實上,當下很多年輕人不僅對結婚這件事抱有無所謂的態度,對買房、生育後代、夢想這些事情大多也抱著無所謂的態度。現在很多人把年輕人這種「得過且過」的心理,稱之為「佛系」。什麼是佛系?
  • 神童博士張炘煬,小小年紀逼父母北京買房,莫非真是獨具慧眼?
    別人的十歲都在讀小學,玩過家家,而張炘煬的十歲,已經在參加高考,並且順利考上大學,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大學生了。主要是為了照顧他的生活起居,畢竟孩子還小,而且他的自控能力不是很強,很容易被外面的事物吸引,在這個年齡母親要肩負起照顧他的責任。父母的陪伴下,他順利大學畢業,來到了人生最關鍵的時期,考研的方向。起初他在天津北京兩個城市糾結,但思考再三後,還是決定來到首都北京繼續自己的學業。
  • 2021年《民法典》正式實施,烏魯木齊人買房租房有大變化!
    舉個例子,比如《安家》中的老嚴夫婦。 掏空畢生積蓄只為兒子買房,好心加了兒媳的名字,卻被兒子、兒媳和親家母拒之門外。遇到這種坑爹娘的兒子,老嚴夫婦要怎樣才能安心住進自己的房子?
  • 被炒房遊戲裹挾 一個家庭三代人的買房故事
    「木瓜爹爹」一生都不贊成他最小的兒子、我的父親讀書,父親卻考了東半縣第一;1981年,父親18歲,出來教書,又成了全村最小的教師。  那是個「幹部隊伍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年代,教師不再是「臭老九」。父親轉正後一個月工資34元5角,攢到我四歲、1995年,在全村蓋起了第一棟單門獨院的兩層半樓房。  有老人捉過來兩隻土雞;大爹爹」把豬牽出來賣了。
  • 這屆最會玩的的年輕人 不結婚不生娃間歇式熱愛生活的年輕人
    不想結婚、不想生娃報復性熬夜、魔性養生……你是這一屆的年輕人嗎?你了解他們嗎?他們時而覺得人間不值得,時而又會像打了雞血般意氣風發!最近有一個名詞火了:間歇式熱愛生活了解一下!兩個報告揭露年輕人生活「真面目」最近,有兩個報告上了熱搜——《2018年各省社會服務統計數據》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的數據,2018年,全國結婚率7.2%,創2013年以來的新低。從各省市自治區來看,經濟越發達結婚率越低,比如2018年上海結婚率只有4.4%。
  • 未來10年,為什麼買房還能賺錢?因為看跌的人太多了,沒有競爭!
    若只為了落戶上學,考慮海澱最小的房子,全款後再買第二套?4、如果買兩套,該如何付款?是不是第一套小房子全款,第二套大點貸款?有點亂,不知該如何買?請指教,非常感謝!回答:你的情況在北京屬於二套首先推薦朝陽因為性價比高,海澱學區溢價投資不太合適只為功能付費,買總價低的老破小以二套資格買首付太高,建議全款抵押一套投資盤,再全款學區老破小 提問:大神:請教下廣渠門金橋國際一居室和百子灣蘋果社區北區2居是的房子是繼續持有出租還是出手換房投資呢?
  • 解密城市「工蟻」:95後藍領平均每天工作9.4小時
    在中秋小長假裡加班的劉鵬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趕集網與數字100市場調研公司剛剛發布的《95後新藍領現狀報告》顯示,包括南京、蘇州、無錫等在內的全國36個一、二級城市、38個新藍領職業中,95後新藍領們平均每天工作9.4小時,每月休息僅3.7天。中秋小長假期間,記者對這些城市最辛勤的「工蟻「們進行了近身調查。
  • 父母給兒女買房要考慮什麼?小心犯大忌
    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都是非常寵愛的,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考慮教育的問題,等孩子畢業之後又會擔心工作的問題,工作落實了還有結婚的問題,總之父母這一生都在為自己的孩子考慮,有些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考慮買房子的事情了,想要孩子部位買房苦惱,今天小編就來講講,父母給兒女買房要考慮哪些問題呢?
  • 95後滬漂故事後續:年輕人,我滬漂23年年薪千萬,40歲才敢結婚
    打工人、乾飯人,這些年度爆梗背後是年輕人對於職場、生活的自我解嘲,也反映了他們對於嚴肅議題的獨特思考。如何正確認識這一代年輕人?為了解答這些問題,騰訊新聞聯合眾多優質創作者,圍繞95後這個「年輕群體」,通過行業觀察、人物故事、市場報告等一系列的內容,試圖為大眾揭開這個新興群體的真實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