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城市「工蟻」:95後藍領平均每天工作9.4小時

2021-01-08 閩南網

­  昨晚11點,在南京一家策劃公司打工的劉鵬(化名)還在公司電腦上推敲一場9月19日即將舉行的婚禮的最終場地設計。在中秋小長假裡加班的劉鵬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趕集網與數字100市場調研公司剛剛發布的《95後新藍領現狀報告》顯示,包括南京、蘇州、無錫等在內的全國36個一、二級城市、38個新藍領職業中,95後新藍領們平均每天工作9.4小時,每月休息僅3.7天。中秋小長假期間,記者對這些城市最辛勤的「工蟻「們進行了近身調查。

­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徐曉風 韓飛

­  他們的職場現狀

­  華東華中地區95後挺愛在南京打工

­  報告顯示,華東和華中地區的95後新藍領們喜歡去的城市前十中,南京分別位於第四和第九。這些95後新藍領外出打工時,會優選離家近的大城市,多數會選擇本省的省會城市,其次是緊鄰一線城市或其他大城市。

­  95後新藍領找工作也是蠻拼的,網絡招聘、熟人介紹、人才市場招聘等是最主要的就業途徑,在一、二線城市中,95後新藍領通過網絡招聘實現就業者佔比超過九成,而在三、四線城市,熟人介紹實現就業者比例更高。

­  1996年出生的小李老家安徽馬鞍山,高中一畢業,他就毫不猶豫地跟著鄰居到南京成為一名快遞小哥。小李告訴記者:「村裡的年輕人幾乎都在南京工作,爸媽特別想讓我在南京買房,落戶。」小李目前和幾個老鄉一起住在快遞點老闆租的房子裡。這幾年南京房價迅速上漲,小李心裡清楚,憑自己工資要在南京買房非常困難,但他還是非常樂觀:「起碼我現在已經在南京生活了,現在趁年輕多吃點苦,錢肯定會越掙越多,在父母幫助下,買房還是有希望的。」

­  日均幹活9.4小時月均休3.7天

­  趕集網調查數據顯示,他們平均每天工作9.4小時,加班更是家常便飯,僅有不到20%的人工作時間在8小時以內。

­  另外調查還發現,僅10.7%的95後新藍領每周能休息2天,而36.5%的新藍領每月只有1至4天的休息時間,另外有3.8%表示除了工作,基本沒有雙休。平均下來這些城市「工蟻」們每月休息僅3.7天。在工作強度較大的前十類職業中,司機、切配工、快遞員、按摩技師及房產經紀人等排名居前。

­  聽說中秋節加班工資翻倍,小李主動要求中秋節加班。他告訴記者,這個小長假,跟他一樣外地來打工的小夥伴們,七成都在加班。

­  小李平均每天工作超過11小時,但工資卻並沒有傳說中的「月入過萬」。工資按派件數量計算,小李目前一個月工資3000-4000元。除了家裡有事需要請假,小李不是在送快遞,就是在去送快遞的路上。

­  然而,對於加班和高強度的工作,52.7%的新藍領相信「付出總有回報」,並且希望通過不斷的歷練,讓自己快速成長,不僅是多掙加班費,更多的是累積工作經驗。

­  平均月薪3000左右基礎福利差別大

­  相對於工作強度而言,新藍領的收入整體較低,一線城市平均每月收入在三到四千元間,二線城市僅為兩到三千元。但從調查數據來看,不同職業的收入水平及福利待遇存在著明顯差異,如賣場店長的月收入平均可達5500元左右,而切配工只能拿到1500元左右。顯然,收入水平及待遇與職位的要求、能力成正比。總體來說,秘書、保安、賣場店長/經理是新藍領職業中收入水平最高,待遇最全面的,而職業技能要求低的切配工、收銀員的收入也是最低的。數據顯示,10項基礎福利待遇中,新藍領擁有最多的為加班費,達到45.9%,但也只有30.2%的新藍領享受到基礎的社保待遇。

­  調查還發現,95後新藍領對工作的滿意度普遍較低,最不滿意的方面是工作沒挑戰,上升空間小,這也成為了他們跳槽頻繁的主要原因。在記者的採訪中,不少95後新藍領表示,他們可以接受薪資低、工作累,可以承受來自競爭、經濟以及心理的多重壓力,但不能忍受沒有前景、沒有鍛鍊機會的工作。

­  他們的職場心理

­  九成以上面臨多重壓力

­  20歲的史巖職高畢業後應聘到一家美容院,現在已經是中級技師。早上九點上班,晚上8點半下班,每星期只能休假一天,三年來,史巖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剛開始當學徒每天只有50元補助,去年開始熟客多了,工資才漲到近4000。」談起競爭壓力,史巖表示,每年都有很多小姑娘到美容院應聘,老員工幹不好隨時可能被開除。

­  95後新藍領面臨多重壓力,經濟壓力及心理壓力是主要的壓力來源。調查發現,僅4.1%的新藍領表示沒有壓力;沒有壓力的新藍領人群中,80%在二線城市,他們平均月薪在3千至4千,且自我感覺目前工作算穩定、輕鬆。

­  面臨的壓力與職業有直接相關,其中按摩技師的壓力類型數量最多,平均面臨2.8個,最突出的是競爭壓力、經濟壓力及心理壓力。而施工安全員等職業面臨的壓力相對較少,他們進入這一行後工作就較為穩定,目前主要面臨的是經濟壓力。

­  平均3.4個月換一次工作

­  對於21歲的張琦來說,找到一份新工作好像挺容易。張琦老家徐州,去年8月份應聘到無錫一家公司做金融產品銷售,至今已經幹了一年,是他5年來做的時間最長的一份工作。「我上了一年職高就退了學找工作,5年來換過多少次工作我自己也不記清。」張琦告訴記者,目前這份工作,他也不確定能堅持多久。

­  大數據顯示,95後新藍領平均3.4個月換一次工作,男性跳槽更頻繁。換工作頻率是「越年輕越折騰」,20歲以下的新藍領中有18.3%表示3個月內就會換一次工作,而20歲及以上的這一比例是10.3%。

­  從工作性質看,職業門檻越低,跳槽越頻繁;偏技能技術類的新藍領工作相對比較穩定,如會計出納、採購人員等。

­  總體來看,95後新藍領跳槽時重點考慮上升空間,佔比高達55.0%,重視鍛鍊機會的也有接近四成人,其次才是收入及福利待遇。

­  他們的職場夢想

­  快遞員小李希望幾年以後攢夠錢,在南京承包一個快遞點自己當小老闆,然後買房成家;美容院工作的史巖希望拿到高級技師證書後,回老家自己開一家小美容店,再也不用為別人打工;而張琦則希望徹底擺脫工人生活,在無錫進入一家正規公司成為坐辦公室的上班族。

­  大數據統計顯示,95後新藍領對現在工作的滿意度不高,其中58.6%的都不是自己的理想職業,而在偏溝通服務類工作的新藍領中,這一比例達到72.5%,主要由於工作沒有上升空間,多數屬於重複性勞動、缺乏挑戰。

­  95後對新藍領職業的信心度也偏低,僅6.1分(10分表示非常有信心);其中從事門檻低、重複性勞動多的新藍領對職業未來發展的信心尤其低,相比而言,保險經紀人的信心度最高,為8.2分。

­  不過調查顯示,95後新藍領創業意願強,佔比47.1%,其次是從事白領/高級白領或當自由職業者,分別佔比21.0%、17.8%;調查發現,男性更嚮往創業,而女性希望成為白領的比例明顯高於男性。

­  ■延伸閱讀

­  近半年輕藍領 月存款不足千元

­  95後新藍領的「城市生活」並不易,同時面臨住房壓力及經濟壓力。租房族中53.8%會選擇合租,另外更有3.8%選擇租住地下室;而不需租房的多半是和父母同住或單位提供員工宿舍。

­  除了房租外,這些新藍領們平均每月花費1392元,其中一線城市中以北京的消費最高,達1730元,而二線城市中南京的最高,僅次於北上廣深四城市;消費最低的為太原,僅732元。

­  總體來看,95後新藍領目前每月存款較少,在大城市生活面臨的經濟壓力大;其中每月存款額在1000元及以下的95後新藍領,佔44.8%,每月能存3000元以上的不足10%。但相對於白領的提前消費理念,每月月光或不夠花的現象,藍領的消費觀念比較踏實、保守。

­  調查還發現,一、二線城市的95後新藍領平均每月能剩的存款差異並不大;雖然一線城市的收入相對較高,但同時消費水平也較高,因此在大城市裡工作的95後新藍領面臨的經濟壓力也可想而知。

相關焦點

  • 當代中國藍領的工資究竟有多高?
    據央視報導,有的快遞員「每天都能派送200多單,早上六點就起來送到晚上,基本不休息。之前配送一單2塊錢,現在只有1塊2」。還有極端的情形,「7月,到手派件費已降至0.4元/件,扣除簡訊費、電話費後,一單只能賺0.25元。」
  • 獨立日創始人兼CEO鄭一:城市服務業藍領的靈活用工新趨勢|WISEx...
    2020年8月5日,36氪於上海圓滿舉辦了「WISEx2020新人力時代峰會」,邀請國內人力資源行業創業者及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在後疫情時代,這一千億市場的破局道與術。城市服務業藍領有哪些靈活用工的新趨勢?
  • 陌聲APP關注新時代藍領情感訴求,提供走心高效真實交友服務
    近日,《人物》雜誌發表的《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深度報導刷屏朋友圈,也將新藍領人群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奔波在城市街道的年輕新藍領們,渴望獲得更多的關注和認可,陌聲APP聚焦平臺藍領用戶情感訴求,採訪了陌聲APP藍領用戶,傾聽他們在大城市中是如何建立情感連接,收穫認同感、歸屬感、幸福感的。
  • 「發日薪」模式或將改變中國藍領行業發薪歷史進程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開數據顯示,我國有藍領約4億人。其中製造業藍領約佔1億,建築業藍領佔5000-8000萬,服務業藍領約佔1.2億。安心雲人事深耕藍領行業多年,深度分析藍領招聘市場,首創「發日薪」,以「模式創新、降本增效」為理念。
  • 工蟻的自白
    我在心底告訴自己:我們的職責不同,並不需要與誰去攀比,並不需要與它們去爭什麼,這只是我們工作性質不同而已。當進入蟻洞,我們無意間聽到了蟻后召開的會議。蟻后說:「蟻族的各位啊,我們是團結的一個整體,每隻蟻對於我們這個家族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我們無所謂先後重要,都是各司其職。」
  • 工蟻會怠工
    最近,來自亞歷桑那大學的科學家們,給懶蟲家族找到了新成員——竟然是工蟻。「勞模」一秒變「懶漢」,唏噓啊。    在一項持續兩周的實驗觀察中,研究者們先用彩色顏料給每一位螞蟻標明身份。螞蟻們戴好這些「工作證件」後,被分為5組。    科學家還給它們找來了監工:高清攝像機。
  • 最新中國主要城市平均日照時間表
  • 疫情推動的居家辦公,使得人們每天工作時間平均延長48.5分鐘
    最新的一項研究顯示,由於疫情而得以普遍推廣的遠程辦公,給人們帶來了更長的工作時間和更頻繁的會議。這是哈佛商學院和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公布的最新結果。這項研究涵蓋了北美、歐洲和中東共計16個城市超過2.1萬家企業的310萬員工,是該領域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研究之一。研究人員比較了新冠疫情導致的居家工作前後,超過8周的員工行為。
  • 致敬高溫下的勞動者丨烈日炎炎下「城市工蟻」的汗水與足跡
    當購物狂都高喊著「這條命都是空調給的」,放棄上街「血拼」坐在空調房內進行網購的時候,快遞員們卻每天工作12個小時,頭頂烈日穿梭在大街小巷,用汗水丈量著城市,將一份份包裹、郵件及時送到市民手中,接受著高溫天氣和收發件上升的雙重「烤驗」。
  • 富士康的一天如同工蟻般
    好在工作不是很累,可能是剛來的緣故吧。當結束一天工作時,回到宿舍覺得從未有過的放鬆。第二天起床,向窗外望去,看著樓下排隊上班的人群,想到自己一會下樓加入隊伍後的樣子,忽然覺得自己像及了一隻工蟻。工蟻的主要職責是建造和擴大保衛巢穴、採集食物、伺餵幼蟻及蟻后等。如今的我,就是一隻富士康的工蟻,每天為富士康辛苦勞動,如果沒有加班,得到的僅夠維持生活。
  • LPL「鐵人」Doinb,每天平均直播7.4小時,禮物收入1500W
    這種屬性很像兼職,選手們的直播時常並不會很多,一般都是打完比賽後抽出一點時間直播,不過Doinb有點不同,別人都是當選手抽空去直播,他卻像當主播抽空去打比賽。為什麼這樣說Doinb?來看看他的直播年度報告就知道了, 精力簡直不像個正常人。
  • 張朝陽「每天只睡4小時」可取嗎?專家警示!
    張朝陽稱自己每天只睡4小時,並嚴格執行分段睡眠法,還建議大家都試一試。對此,專家表示,這種睡眠方法屬於個案,不能盲目推廣。在此前的節目採訪中,張朝陽多次談及自己的睡眠法:每天只睡4個小時,並嚴格執行分段睡眠法,即先睡2個小時,被鬧鐘叫醒後,他會榨蔬菜汁或是幹別的事,保持1個小時的徹底清醒狀態,再接著睡2個小時。
  • 哥大學生每天平均睡眠4小時?留學生研究分段睡眠
    是每天微信朋友圈裡的吃喝玩樂嗎?是在哈佛凌晨4點燈光下的埋頭苦讀嗎?紅網時刻記者來到紐約、波士頓、芝加哥、舊金山、洛杉磯等地名校,傾聽中國留學生不為人知的故事,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揭秘他們在美國的現狀。今天系列報導《看見——直擊美國的湖南留學生》為您帶來《哥大學生平均睡眠4小時?留學生研究出「分段睡眠法」 》。
  • 工蟻一號的幸福生活
    從南大街經鐘樓轉東新路,幾乎每天都要堵車10分鐘,我耐心等待的同時,大腦也不得閒,這時我會觀察一些有意思的動作、細節或人,以備哪天寫文章時使用,有時我也會想一些工作外的俗事,天馬行空的,沒有一點兒頭緒。從麥莧街到大蓮花池街就更加擁擠了,幾乎寸步難行,我就跳下車步行了。7:57,我到了蓮湖巷口,趕著爛車一路小跑,衝進辦公室後,我開始手忙腳亂地找卡。
  • 澳洲年入百萬的工作會是什麼樣的?告訴你:站著就行!
    在澳洲,據權威求職網站Seek網站報導,2016年的數據顯示,澳洲全國的平均是80196澳元,約合406802元人民幣!對於很多華人留學生來說,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大概在30000-45000澳元之間,低於澳洲納稅人的平均收入。18萬澳元這絕對是澳洲的高收入人群了!
  • 國外研究:疫情期間居家辦公,每天都比之前多工作近1個小時
    國外研究:疫情期間居家辦公,每天都比之前多工作近1個小時新冠肺炎的流行迫使我們大家留在室內,在家的同時進行我們的日常工作。人們一開始真的很高興在家工作,因為這樣可以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與家人在一起,減少了錢和時間花在通勤上。
  • 命中注定的工蟻階級
    入迷的主要是書中針對一個問題的討論:在真性社會的組織結構裡,總有類似工蟻這樣的角色,處於社會最底層,孜孜不倦的奉獻著自己。甚至連後代都沒有。如果基因通過個體遺傳,又或者個體的生存競爭是進化的唯一方向,那麼怎麼解釋工蟻的持續存在呢?答案就是工蟻的基因不由工蟻決定,而由誕育所有下一代的蟻后決定。這種性狀遺傳不是個體選擇,而是群體選擇。
  • 從線下場景切入消費金融,拍拍貸針對「藍領」的消費分期產品怎麼做
    這其中,90後消費人群備受關注,新生代人群的市場消費習慣更開放。拍分期產品的負責人李鐵錚告訴鈦媒體,「移動端的消費信貸一定要基於客戶來做,風險定價能對客戶更精準。」根據拍拍貸官方披露的數據,拍分期業務推出一年,月交易量1億2千萬,平均每月業務增速超過30%,已經同上海、江浙、東北、西北地區的33個城市中2500家商戶展開合作。李鐵錚說:拍分期主要進軍二三線地區,比如大連、瀋陽、銀川。
  • 對於95後而言,城市才不是宇宙的市中心
    每天上班的必經之路是一條運河沿岸的步行道,看柳葉吹拂,聽河水潺潺,偶爾遇到散步的大爺大媽,多數時候是一個人在風景中行走。▲ 小白拍下的陶倉雨後傍晚。對話中,他不止一次地提到對父母的感謝,「在北方的六線城市裡,能夠遇到這樣的父母是非常難得的。」讓他最為自豪的是十四五歲的時候,父親拿出當年學醫時的解剖學教科書,給他上了一堂完整的性教育課。
  • 每周工作時長最多幾個小時
    每周工作時長最多幾個小時­  一周只休息一天?太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加班,一些90後、95後職場新人,視雙休為不能觸碰的底線。­  近日,23歲的吳先生在城市留言板留言,自稱在武昌一家科技公司上班,每周上班6天,周六周日必須有一天上班。他認為,根據勞動法等相關法律的規定,周末上班就是加班,單位應當支付加班工資。他說,如果平時有雙休,周六周日偶爾加加班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