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線下場景切入消費金融,拍拍貸針對「藍領」的消費分期產品怎麼做)
摘要:網貸行業未來會更專業化,針對某一種類型的市場進行深耕,比如個人消費信貸,平臺專門做這種類型的資產,越做越精。為了爭取更好的資產端,消費信貸平臺們正在從各個角度發力。
(本文來自鈦媒體特色欄目創業者說,最有鈦度的創業者故事)
消費信貸正迎來新機會。這組數據或能說明一部分問題:目前國內個人消費的負債佔GDP的40%,政府負債是GDP的60%,企業端負債是GDP的150%左右——這意味著企業端負債是偏高的,而消費端負債還有上升的空間。
銀行以往的貸款大多流向了基建項目,在消費者借貸這一端力度向來不是很大。隨著中國經濟向消費轉型,讓不少P2P公司看到了機會,為更多的投資者帶來了信貸渠道。
為了把沉澱9年的大數據風控系統價值最大化,特立獨行的P2P平臺拍拍貸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推出「拍分期」產品,專注線下資產的開發。這款產品目前正在開拓東北、西北、上海周邊地區的藍領消費市場,針對3C產品推出分期信用貸款,對純線上信用貸款的資產是個補充。
拍分期負責人 李鐵錚
按目前的支付行業發展趨勢,信用卡是不是一張實體卡已經不重要了,可能是手機App作為載體,加上人臉、虹膜識別等技術,其本質依然是控制風險,消費信貸平臺的核心競爭力是風險定價。
以往,銀行都是針對貸款申請者個人的風險進行審核,而現在的消費信貸類創業公司們,則更加深入用戶,在場景裡深耕,把商戶、產品、服務內容、客戶畫像勾勒出來,進行整體評估。
這其中,90後消費人群備受關注,新生代人群的市場消費習慣更開放。拍分期產品的負責人李鐵錚告訴鈦媒體,「移動端的消費信貸一定要基於客戶來做,風險定價能對客戶更精準。」
在李鐵錚看來,拍分期的核心能力有3點:
李鐵錚之前是拍拍貸的營運長,是拍拍貸的創始人之一,拍分期目前團隊規模600人左右,前拍拍貸高級風控總監也在團隊中,拍拍貸用9年時間積累的大數據、迭代的風控模型,都運用於拍分期中。
目前的網際網路在線借貸可以劃分為兩大類,即面向用戶的借款和基於場景的貸款。拍拍貸做的是前者,拍分期做的是後者,不過目前還沒有一個平臺能打通面向用戶借款和基於場景的借款,且無論線上還是線下的消費場景都是割裂的,不能互通。
拍分期進入場景消費領域,除了自身業務擴展,還可以將場景中的用戶轉化到拍拍貸面向用戶的借款模式中來,從線下倒流到線上,兩者形成合力。這是孵化拍分期業務的初衷。
拍拍貸是一家成立9年的公司,線上業務發展較快,到今年已實現盈利。當戰略向線下轉移、尋找資產,就必然要大面積鋪場景,因此線下業務會比過去「重」的多。
與目前市場上大多數的消費金融公司不同,「拍分期」採取的是線下獲客和線上資料獲取、審核、風控結合的方式,整個流程都通過手機微信或者APP完成,時間不超過30分鐘。這樣做的目的是加快付款流程,並且讓風險可控。
根據拍拍貸官方披露的數據,拍分期業務推出一年,月交易量1億2千萬,平均每月業務增速超過30%,已經同上海、江浙、東北、西北地區的33個城市中2500家商戶展開合作。李鐵錚說:
拍分期主要進軍二三線地區,比如大連、瀋陽、銀川。例如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本身的消費信貸供給比較充分,所以開發了郊縣地區松江、寶山等外來人口聚集地的需求;西北的信貸服務非常不充分,東北則是民風彪悍,江浙是外來務工人員比較多,服務業、輕工業的藍領群體很龐大。
如果說信用卡是針對白領人群的服務,那麼藍領市場還是一片空白,而藍領大多具有一定的工作技能和穩定收入,拍分期希望從用戶真實的需求出發,藉助拍拍貸積累的線上大數據分析能力,形成更多協同效應。
產品風控怎麼做?拍拍貸內部有一套叫做「魔鏡」的風控系統,目前已經積累了9年的數據和樣本,模型也經過多次優化,目前比較成熟,而「拍分期」從線下場景切入,抓住用戶,再利用「魔鏡」系統進行線上風控,是對這套系統更充分的利用。
進入消費場景的優勢,目前來看,有2點:一是降低了推廣成本,二是提高了風控效率。李鐵錚說:「目前在產品上最大的挑戰是,確保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如何切入精準的人群,並在傳統體系裡提升和優化。」
他提到的傳統體系就是」魔鏡「系統,地推模式是切入精準人群的一種方式。拍分期目前的線下目標群體是3C分期,未來針對優質借款者,會在線上提供現金貸款——這是拍拍貸9年來的傳統業務,兩者協同形成閉環。
在李鐵錚看來,基於場景,積累用戶,形成入口,這種傳統獲客方式的競爭壁壘太低,因為每個網際網路公司都可以去開發自己的場景,包括3C消費、醫療美容、租房市場,等等。
而在某一場景做到強勢地位,就只能做自己單一的渠道,比如京東和淘寶就建立在電商的場景之上,在這個領域擁有強勢地位,優勢是基於電商業務發展白條、小貸、供應鏈金融等業務,但是要突破場景,發展更多其它業務的產品,則面臨難度。
所以,消費金融的核心是抓住客群,深挖消費訴求。「拍分期」考慮的場景,還是圍繞藍領階層,而藍領除了手機購買之外,還有很多訴求,包括現金服務、電動車購買,這是「拍分期」接下來要切入的場景。(本文首發鈦媒體,記者/孫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