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窗外的小區,霓虹燈很美,吉祥的色彩,堆積著幸福滿滿。北方的冬天,一如既往的寒冷,依然擋不住世人,過年的熱情。2019年,美國人義務給華為打廣告,為了表達我的態度,在元旦的時候,買了一款華為平板,玩了一個星期,的確不錯。
我從事的是計算機職業教育,技術更新快,讓職業教育,面臨著一種前所未有的挑戰!課堂屬於誰?
無論如何回答,答案只有一個!屬於教師!課堂走進什麼樣的學生?教師沒有選擇的權利。家長和社會的態度,很明確!讓學生成才!可是現實非常殘酷,自從孔子普及教育以來,學習就是一個苦差事。現代文明推動廣泛地普及教育後,知識變得越來越廉價,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知識真的能夠改變命運?對此,只有兩個可能,百無一用是書生;破繭化蝶躍龍門。
其實,我們對教育的本身,就存在著錯誤的認知,會考試本身也是一種能力。技能教育,知識教育,本身都有巨大的缺陷。我們的學生,在課堂如果僅僅學會的是知識,那麼我們教育的產品,太過同質化,這才是造成學校教育積弊的根源。古人的觀點非常明確,教育內容要經世濟用!
《莊子》提出"春秋經世,先王之志。"《周易》提出"精義入神,以致用也"。我們的教育理念已經被現實逼迫,不得不做出改變了!學校不是流水線,課堂不是生產車間,我們的學生不應該僅僅是合格的操作工。《左傳襄公九年》知武子有一段話,"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先王之制也。"《孟子》的《滕文公章句上》提到了「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觀點。無論勞心者還是勞力者,都是用勞動獲取生存的社會人。我們需要新的一代,不僅僅是聽話的「好孩子」,更應該學會思考,把學習的過程變成獲取智慧的旅途,終有一天,破繭化蝶躍龍門。
作為教師,需要思考如何設計課堂,引導學生基於知識,完成解決問題的方案,哪怕這個方案再幼稚可笑,只要是學生自己完成的,恭喜他們,他們已經學會自己思考處理問題了!我們很多時候責備學生和子女,「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其實,正是我們自己剝奪了他們成長的契機。這是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信息化教育技術的應用不可避免!也許有人,困惑我給的這張圖!韓愈在《雜說四·馬說》提出了一個觀點「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裡稱也。」作為一個教師教育理念,很明確,每一個人都有成為賈伯斯的潛質,培養的產品是雞還是老鷹,是醜小鴨還是白天鵝?關鍵在教育!
如何,破解現行教育的弊端?以《計算機組裝》課程設計為案例!唯有勇氣,才能推動思考,如何構建屬於我們的計算機生態系統!也就是,基於計算機生態系統的思考,完成課程的設計過程。
上面這張圖,是介紹計算機系統的思維導圖!為什麼要提及計算機生態系統?根本原因,就是讓學生在每一個知識點的學習過程中,都要從謀業的角度思考問題。只有需求才是最好的老師,和最強大的學習動力。一個完美的計算機選配服務過程,可以涵蓋所有《組裝》知識,第一步,提取計算機的詳細信息。第二步,認知計算機系統。第三步,給出性價比評價。第四步,獲取配機經驗,第五步完成計算機選配。第六步,完成硬體組裝。第七步,完成CMOS設置,規劃計算機硬體管理。第八步,完成作業系統安裝調試。第九步,完成性能測試。第十步,完成應用軟體安裝和安全防護。第十一步,完成數據的管理。解決了所有組裝過程中遇到的典型問題,形成了基礎的配機員職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