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6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宅在家裡,也能玩轉科學。
本周末(2月28日、29日、3月1日)
晚上18:00—21:00
上海科技節親子品牌「科學之夜」
推出線上特別版專場活動
通過「雲上玩」「防疫專題」「雲上遊」「雲舞臺」四大版塊
讓孩子在家長帶領下
做小實驗、看科普秀
了解各種科學原理。
1.掃碼關注,進入上海科技節官方微信,
2.點擊底部菜單「品牌活動」—「線上科學之夜」。
3.2月28日18時活動上線
四版塊助你「雲端」玩轉科學
在疫情的特殊時期,2020年「科學之夜」公益科普活動,即將以線上特別版形式與大家見面,即將推出上海科技節線上H5科學之夜雲端互動平臺。在家就能線上跟著動手做好玩有趣的小實驗、觀看酷炫科普秀、實驗秀、防疫微視頻、抗疫MV,聆聽防疫科學新知、心理減壓疏導音頻,學習科普書籍,雲上暢遊科普場館和特色展覽等,幫助大朋友、小朋友愛上科學,正視疫情、緩解焦躁情緒。
「啟思」帶你一起雲端親子
雲上玩
跟主播做實驗、贏獎品
永不消逝的電波、沉與浮、結構的力量、消失的小樹、迴旋紙飛機、紙片大力士、不會溢出的水,DIY月相、雨聲筒、水手結、簡易小口罩……以「科學之夜」熱門的互動實驗秀舞臺為基礎,「雲上玩」版塊凸顯了宅家「玩」科技的特色。
三場活動邀請到來自上海科技館、中國航海博物館、上海紡織博物館、上海航宇科普中心、上海兒童博物館、上海汽車博物館、上海科技報社、星趣教育、智勇教育、音樂星球、自然創客、仰望星空等12家科普場館及科創單位的科普主播線上互動,手把手教大家做實驗。
每晚將有4—5場科普小實驗,按照既定時間表上線。觀眾只需提前準備好實驗材料,一起動手學著做,就可以從中領悟科學原理。實驗所需材料幾乎都是家中能快速找到的,如一張紙、一根繩子、一個塑料瓶、一支筆、一個杯子。
小貼士
秀出你的實驗成果參與抽獎
歡迎大朋友、小朋友將小實驗作品成果或親子做實驗過程,拍攝照片或短視頻發送至「上海科技節」官方微信後臺。活動結束後,將選出精彩的照片或小視頻發布,並抽取30位幸運者,送上科技節特色紀念獎品。
防疫專題
新冠肺炎疫情 「看、聽、學」
此次「科學之夜」特設的「防疫專題」,可讓公眾以線上互動方式,接觸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普知識。公眾能看到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的新書《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在線聆聽口罩如何循環利用、人類與疫情的搏鬥、面對焦慮如何戰勝、疫苗研製、人體免疫系統有多複雜等多位專家、科普達人錄製的音頻節目。公眾還能跟著醫生、吉祥物啟思等學習洗手、打噴嚏的正確姿勢,大口罩改小口罩的妙招等。
為了激發孩子們對醫務工作者、科學家等抗疫英雄的熱愛,活動搜羅了《讓世界充滿愛》《有你有我還有他》《非凡英勇》《一直到黎明》《等風雨經過》《等那櫻花盛開》等多首抗疫歌曲MV,希望讓宅家的中小學生充滿力量。
雲舞臺
在線科學秀點播
漫畫迷的化學反應、神秘之光、熟人、長城為什麼建那兒、0.85攝氏度到2攝氏度的故事……在雲舞臺版塊,可通過在線點播的方式,足不出戶就可欣賞滬上科普達人、優秀科普使者帶來的精彩的實驗秀和脫口秀。
雲上遊
場館展覽精彩線上遊
「雲上遊」版塊得到10多家滬上科普場館的支持,接入了精彩的場館線上遊和VR看展、在線語音導覽遊玩等體驗,讓親子家庭在家雲上遊、漲知識。通過雲賞花,公眾可以身臨其境,欣賞到上海辰山植物園櫻花盛開的場景。在錢學森圖書館特別展覽「選擇——錢學森的初心與信仰」中,童聲的語音導覽,會讓中小學生了解錢學森的成長經歷。中國航海博物館的「長三角航海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首次聚集了25家博物館的珍寶,將通過語音導覽與公眾見面。在上海氣象博物館、上海中醫藥博物館、上海航空館等科普場館的VR、360度全景或語音遊覽中,能讓公眾感受到線上科普遊的樂趣,為疫情過後的親子出遊儲備網紅打卡點。
關於科學之夜
「科學之夜」是上海科技節的重要親子品牌,誕生於2016年的上海科技節,主打親子科技嘉年華,以各色科普活動引導親子家庭互相協作,以大手牽小手的模式去開啟探索科學之門,實現科學普及,提高全民的科學素養。
原標題:《宅家也能玩轉科學~科學之夜「雲端」來襲,周五晚邀你做實驗,漲知識!》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