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生存之根本——空氣

2021-01-08 大自然的說與做

人類每天都在呼吸著「生命氣體」,它看不見也摸不著,它分層覆蓋在地球表面,透明且無色無味,它主要由氮氣和氧氣組成,是人類生存必不可缺的,它就是空氣。

空氣是指地球大氣層中的氣體混合,因此,空氣屬於混合物。正常的空氣成分按體積分數計算是:氮約佔78%,氧約佔21%,稀有氣體約佔0.94%(氦、氖、氬、氪、氙、、氡),二氧化碳約佔0.03%,還有其他氣體和雜質約佔0.03%,如:臭氧、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水蒸氣等。空氣的成分不是固定的,隨著高度的改變、氣壓的改變,空氣的組成比例也會改變。

空氣的性質

1、空氣無色無味,以氣體的形式存在。

2、在0℃及一個標準大氣壓下(1.013×10*5 Pa)空氣密度為1.293g/L 。把氣體在0℃和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狀態稱為標準狀態,空氣在標準狀態下可視為理想氣體,其摩爾體積為22.4L/ mol。

3、空氣的比熱容與溫度有關,溫度為250K時,空氣的定壓比熱容cp=1.003kJ/(kg*K).,300K時,空氣的定壓比熱容cp=1.005kJ/(kg*K)

4、空氣的相對分子質量是29。

5、在標準狀態下空氣的聲速為331.5m/s。

6、在標準狀態下空氣對可見光的折射率約為1.00029。它隨氣壓、氣溫和空氣成分變化。尤其溼度對於折射率的影響比較大,相應地光速在空氣中也隨之改變。

大氣層

空氣包裹在地球的外面,厚度達到數千千米。這一層厚厚的空氣被稱為大氣層。大氣層分為對流層、平流層(同溫層)、中間層、電離層(暖層)和散逸層。我們生活在最下面的一層(即對流層)中。在平流層,空氣要稀薄的多,這裡有一種叫做「臭氧(氧氣的同素異形體)」的氣體,它可以吸收太陽光中有害的紫外線。中間層又稱中層,自平流層頂到85千米之間的大氣層。再上面是電離層,這裡的空氣處於部分電離或完全電離的狀態,電離層是部分電離的大氣區域,完全電離的大氣區域稱磁層。電離層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將無線電波反射到世界各地。若不考慮水蒸氣、二氧化碳和各種碳氫化合物,則地面至100km高度的空氣平均組成保持恆定值。在25km高空臭氧的含量有所增加。在更高的高空,空氣的組成隨高度而變,且明顯地同每天的時間及太陽活動有關。

空氣是人類生存的根本條件,動物呼吸、植物光合作用都離不開空氣。而現如今空氣汙染又是人們談論的另一重要話題,因此保護空氣人人有責。詳情請看下回分析。

相關焦點

  • 企業生存之根本,質量可追溯的重要性
    企業生存之根本在質量,質量之根本在管控,管控之根本在可追溯!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食品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國家對於食品安全領域也是採取了相關的政策扶持與建設要求。
  • 空氣中氮氣最多,為什麼人類卻只能吸收到氧氣而生存?
    雖然空氣中成分最多的是氮氣,但人類的生存依賴於第二多的氧氣,而與氮氣無關。這背後的原因在於氮氣和氧氣的不同化學性質。與氧氣相比,氮氣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因為組成氮氣分子的兩個氮原子形成了十分穩定的共價三鍵。
  • 如果失去地球磁場,地球人類將根本無法生存下去
    如果失去地球磁場,地球人類將根本無法生存下去這段時間裡,太陽風直吹地球,它會摧毀電網,毀壞人造衛星,擴大大氣臭氧層空洞,極光反射擴大,有些鳥類、魚類和其它遷徙動物將會失去生存的方向。實際上我們現在對地球磁場形成機制根本就不了解,如果太陽風直吹地球,沒有幾個月就會把地球上的水全部吹乾!
  • 如果失去地球磁場,地球人類將根本無法生存下去
    如果失去地球磁場,地球人類將根本無法生存下去 這段時間裡,太陽風直吹地球,它會摧毀電網,毀壞人造衛星,擴大大氣臭氧層空洞,極光反射擴大,有些鳥類、魚類和其它遷徙動物將會失去生存的方向。 實際上我們現在對地球磁場形成機制根本就不了解,如果太陽風直吹地球,沒有幾個月就會把地球上的水全部吹乾!如果地球失去地球磁場,地球的晝夜溫差將達到 60℃以上(月球的現狀就可以說明這一點),地球根本就完全不適合人類居住。
  • 一萬種可能之空氣會是人類死亡的慢性毒藥嗎?
    一萬種可能——第一期眾所周知,「空氣」是人類乃至絕大部分生物賴以生存的基礎。我們人類一生中的每分每秒都不可缺少空氣,正常人每天呼吸兩萬多次,需要0.75公斤空氣左右。但是空氣中含有許多種氣體——除了人類所需的氧氣,還有佔大比例的氮氣、二氧化碳、稀有氣體、水蒸氣和雜質等等。
  • 人類最根本的哀傷,是忘記去懷疑生存的意義
    於是他學會了語言,認識了花鳥蟲草;有人仰望星空,發問宇宙的奧秘,於是有了天文學、物理學;有人好奇物種起源,發問人類的出現是不是偶然,於是有了生物學與哲學;有人好奇自身的感受,發問為什麼快樂不起來?於是有了心理學與倫理學……然而,當好奇心退後時,人就開始懶惰了,知識成了固態標準,拿來即用。「問」被無情略過,知識淪為工具性的,有時時被淘汰的危險。
  • 方舟生存之家
    方舟生存之家是一款非常有意義的生存類遊戲,遊戲中玩家將扮演一名流浪在荒島上的人,在只有半個月以後才能被救援的時間內,你需要很好地生存下去,可是面對荒涼的島嶼你需要找尋更多的食物才可以生存,現在先去製造武器準備狩獵吧。
  • 生物生存及保護之戰爭
    人類的欲望,一個人不斷成長,欲望也會越來越大,有壞欲望也有好欲望,這也是動物生存本能,是自然賦予賦予生物,生物世界不存在好壞概念,是我們人類用文明把好壞提出概念,我們人也是動物,但我們人創造文明約束我們人自身的殺鬥獸性,在野生動物為了生存及保護進行殺鬥是正常行為。
  • Netflix版的《雪國列車》,人類最後的生存之道?
    因為氣候和戰爭的原因,世界變成一片冰凍的荒蕪之地。倖存的人類居住在一輛巨型列車之上。這輛長達1001節車廂的列車,永無止境地圍繞地球轉圈。列車內分為各個不同的等級。為什麼靠前車廂的人每天錦衣玉食?為什麼靠後車廂後面的人賤如草芥?
  • 《人類之子》:講述人類生存的希望與象徵的故事
    導語:《人類之子》:講述人類生存的希望與象徵的故事阿方索·卡隆說他要拍的其實是反《銀翼殺手》的電影。《銀翼殺手》的故事線索是在人海之中尋找已經與人類在外形上沒有區別的機器人,《人類之子》則是拯救人類僅存的新生嬰兒,或者說人類生存的希望與象徵。
  • 80年殺死一個生物,人類賴以生存的氧氣,竟然是慢性毒氣?
    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談一下氧氣對於人類來說,它的優勢和劣勢都在哪裡。氧氣的產生在地球剛誕生的時候,地球上是沒有氧氣的,即使是後來大約42.8億年之前,第一個生命在地球上出現了,當時這些生命也都是厭氧生物,後來一直到28億年前,地球上最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藍藻出現在地球的海洋之中,它們不斷地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然後為地球源源不斷的注入空氣,於是,地球也迎來了第一次大換血。
  • 人類就是人類,人類根本不是由猿進化來的(質疑進化論)
    如果有人要問我們人類是怎麼誕生的,那麼相信一定會有不少的人都會說是我們人類是由猿進化過來的,但是大家可以細想一下萬一達爾文的進化論是錯的呢?對於我們人類進化那或許只是自然界適者生存的必然結果。然而我們與猿很可能根本就不是一個物種。
  • 人類就是人類,人類根本不是由猿進化來的(質疑進化論)
    如果有人要問我們人類是怎麼誕生的,那麼相信一定會有不少的人都會說是我們人類是由猿進化過來的,但是大家可以細想一下萬一達爾文的進化論是錯的呢?對於我們人類進化那或許只是自然界適者生存的必然結果。然而我們與猿很可能根本就不是一個物種。
  • 人類生活在一個「空氣之海」的海底
    人類生活在一個「空氣之海」的海底——確切地說,這個大海裡的空氣有520萬億噸重。這麼多的大氣被均勻塗抹在地球表面的一個薄層上,而其中的99%又分布在地面以上18英裡的範圍內。這18英裡的大氣層就像一個巨大的「氣象劇場」。
  • 人類祖先在2.79億年前就已稱霸全球|人類進化史3:生存之爭
    3.55億年前,人類的祖先第一次從海洋踏足陸地。我們與不同生物都在大地上生存繁衍,可是,有限資源需要我們去競爭才能獲得。為了打敗陸地上其他的食物競爭者,我們不斷地進化。我們不斷改變著自己的外形,進化出更健壯的下顎和鋒利的牙齒去爭奪食物。但是,在這場競賽中我們仍舊受到其他物種欺負,甚至天敵還在威脅著我們的生命。可是,人類的祖先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他們用上億年的時光耐心地向地球上最高最強的物種努力進化著。
  • 《靈籠》「三大生存法則」帶給人類的,到底是生存還是毀滅?
    《靈籠》開播以來確實受到了非常多人的關注,可以說它自身的質量也非常之高,每一集都有著大片的既視感,同時它的主題也非常的高深,可以說是非常的承重,末日下的生存還是自由。到中章結束後,所謂的三大法則都沒有明確的提示,但是它們的目的卻是非常明確就是為了生存下去,不惜一切的生存下去。
  • 為什麼空氣是透明的?不,它只是超過人類的極限而已!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從出生到現在,接觸最多的物體恐怕就是它了,它就是空氣!空氣伴隨著人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它無處不在,緊緊地包裹著地球上各種物體!放眼望去,空氣似乎無影無蹤,其實不然,看似透明的空氣其實根本不透明!
  • 奇聞:為了生存,印度老虎與人類的博弈,百獸之王也有難言之隱?
    在西伯利亞地區也有許多城市和村莊也陸續發現了老虎來到人類的居住區域。身為百獸之王的老虎,不好好地呆在廣袤的森林裡,為何頻頻現於城市之間?老虎以身犯險來到城市與人類對峙,這一切又是為什麼呢?最近幾十年內,亞洲的一些國家人口數量急劇增長,除了我國以外,許多國家都出現了人類與動物爭奪自然資源和生存區域的情況。
  • 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必須是行星嗎?衛星和恆星可以嗎?長知識了
    那麼人類只能生存在行星上嗎?衛星和恆星難道就不可以生存嗎?這又是為什麼呢?首先,我們得先知道人類生存的條件是什麼。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可以說就是:液體水、氧氣還有適宜的溫度。人體百分之七十都是水,沒有水,根本活不下去。至於氧氣,水染十分必要,但絕對不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因為當空氣中的氧氣濃度超過百分之四十的時候,就會出現氧中毒的現象。
  • 人類文明的根本價值是什麼?
    伴隨文明的出現,人類更有效地生存和發展;伴隨文明的交流傳播,更多的人有效生存和發展;伴隨文明的更大發展,更多人能夠更好地實現生命健康和較為全面發展的目標,這一進程不斷體現文明的核心價值:公平正義。  文明是人的偉大創造,創造的目的是讓生活更美好,其前提也就是生命健康。人是文明的主體,主體的生命延續和健康成長才是基礎目的與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