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我國的吉林及黑龍江省地區,經常有遊人或者當地居民看到有老虎攔路。在西伯利亞地區也有許多城市和村莊也陸續發現了老虎來到人類的居住區域。
身為百獸之王的老虎,不好好地呆在廣袤的森林裡,為何頻頻現於城市之間?老虎以身犯險來到城市與人類對峙,這一切又是為什麼呢?
最近幾十年內,亞洲的一些國家人口數量急劇增長,除了我國以外,許多國家都出現了人類與動物爭奪自然資源和生存區域的情況。印度的很多地區都面臨著人類與野獸衝突的問題,隨著人口的急劇攀升增長,需要更大的生存空間,所以人類佔據了原來本該是大面積森林的地區。
所以使得野生動物數量日漸減少,還是拿印度為例,當地的生物學家非常希望保護野生老虎,擴大它們的數量,但是老虎又有著非常強烈的領地意識,像西伯利亞雄虎,它的領地大約在1000平方千米左右,此領地的所有食物資源均為這隻老虎獨佔,雌性的領地要小一些。而印度的孟加拉虎,大約也需要在500平方千米左右。
在老虎的領地內,如果出現別的老虎,那麼這隻老虎肯定會為之一戰,守護領地。而印度野生動物保護區並沒有為老虎擴建新的森林區域。兩隻老虎的領地如果有疊加重合的情況,那麼敗者肯定會離開現在的所在區域,前往人類的生活區域。
又因為食物的短缺,致使它們偷獵牲畜,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復仇,人們就必定會報復這些吃家畜的老虎,惡性循環也就此產生了。
印度許多著名野生動物保護區內,分布著大大小小數十個村莊,失去領地的鬥敗老虎,經常出入這些村莊,並且造成不可逆轉的家畜或者人員傷亡。印度有關部門只能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轉移這些村莊,但是村民們根本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家鄉,來到陌生的環境。
所以,這種轉移村莊的做法基本沒有任何作用。所以印度有關部門為了解決當前這刻不容緩的問題,就在村落的外圍用石頭建起圍牆,並在上方架設了鐵絲網,但是老虎因為食物及領地的問題,還是不得不鋌而走險。
而影響著老虎的生存狀況還有一種行為,那就是人類的自由放牧。牧民自由放牧導致周圍的草場面積大幅度減小,使森林中的食草動物數量銳減,老虎飢不擇食,只能去捕食當地人的家畜。
貓科動物是天生的捕獵大師,它們可以捕殺任何有蹄類食草動物,印度當地許多牧民的牛羊等牲畜都被老虎捕殺過,在印度當地的牧民中有10%以上的家畜都是被老虎等大型貓科動物吃掉的。
人們日漸過分的開發森林資源,導致森林和草場面積的減小。老虎的生存環境及食物供給都受到了威脅,所以它們會出現在人類出現的區域,甚至出現傷害人類和吃人的事件。其實大多數野生貓科動物都有躲避人的行為。像我國秦嶺的花豹,雖然它們極具攻擊性,但是一般見到人類都會自行躲避。
但是老虎在捕殺家畜時會被當地人所圍,並且做出攻擊老虎的行為,而老虎出於反擊也會傷害人或者咬死人,有的時候也會吃掉部分人的屍體。當個別老虎吃過人以後,那麼這隻老虎很有可能以後會以人作為獵物。
這些吃過人的老虎會尾隨人類,並且伺機行動。可以目前沒有科學家可以得出結論,老虎的捕食人類的行為是否是一種生態或者社會因素造成的結果。這類行為貌似是受到哪些不確定因素的幹擾,在印度的孟加拉省巽德班三角洲老虎吃人的現象就非常普遍。
面對老虎和人類的衝突,印度人似乎也並沒有什麼打算,好像也並不太關心以後會發生什麼樣的危險之事。因為人類的增長已經超出了當地的承受能力,人們需要更多的生活區域才是重中之重。印度當地人也將繼續開發野生動物的生活的森林區域。
但是我認為這種做法卻是後患無窮的,這會導致人類與野獸的衝突無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你們覺得呢?(圖片來自網絡,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