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刀、用自己的血就能治療骨關節病?富血小板血漿讓女子擺脫骨病...

2021-01-12 瀟湘晨報

不開刀、用自己的血就能治療骨關節病?近日,湖南省人民醫院康復三科利用骨關節病患者自身的靜脈血液,通過富血小板血漿治療,不開刀為患有骨關節病的謝女士緩解了病痛,改善了生活質量。

家住長沙的55歲謝女士平時喜愛運動、串門子。但1個月前,謝女士兩腿膝蓋上下樓梯時感到疼痛、彈響,走百餘米就要休息,活動嚴重受限,更別說串門了。因疼痛難耐,謝女士在家附近醫院就診後發現,是患有老年性膝關節炎、雙膝關節半月板Ⅱ0、Ⅲ0撕裂。因不願手術治療,半個月前,謝女士幾經輾轉找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康復三科尋求救治。

康復三科主任蔡華安在仔細分析病情後認為,謝女士可採用關節腔注射自體富血小板血漿(PRP)這一治療技術。該療法只需抽取謝女士35毫升左右的靜脈血,通過離心機分離出富血小板血漿,激活後注射入她的膝關節腔,修復損壞的關節軟骨,以此延緩關節軟骨退變,保護關節、緩解疼痛。通過治療,謝女士膝疼痛明顯好轉,目前行走已基本無疼痛感。

據統計,全球65歲以上人群幾乎均有軟骨破壞,有明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者約佔60%~70%,我國65歲以上人80%均有骨性關節炎表現。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這一問題也會更加突出,防治形式不容樂觀。

「通常軟骨、半月板運動傷害後,本身再生修復能力很差,其受損後恢復緩慢,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蔡華安主任介紹,富血小板血漿技術,是通過離心的方法從自體全血中提取出來的血小板濃縮液,含有高濃度的纖維蛋白、白細胞。血小板釋放的生長因子在促進組織新生、再生等多個方面扮演著「肥料」的角色,白細胞在抗炎、抗感染等方面作用顯著,扮演著「防腐劑」的角色,纖維蛋白能為細胞的增值、分化提供附著物並緩釋生長因子,扮演著「支架」的作用。

蔡華安表示,由於富血小板血漿來源於自身血液,副作用少,無疾病傳染及免疫排斥反應、製作簡單,臨床應用安全,對緩解關節痛,促進骨與軟組織修復,改善肢體和關節功能,具有更好的優勢。

「富血小板血漿技術可以對早中期的骨性關節炎患者、骨不癒合或骨延遲癒合,有很好療效。」蔡華安主任提醒,老年性膝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應根據患者的年齡和疾病程度來選擇。早期可儘量採用無創的治療方法緩解疼痛,修復關節,延緩病變發展;當患者保守治療無效,影響工作及生活時,可考慮外科手術治療。此外,應注意患有血小板功能障礙、嚴重貧血、白血病等血液疾病、惡性腫瘤患者、凝血酶過敏的患者也不適用富血小板血漿治療。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鄭麗君 實習生申晟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PRP-富血小板血漿的應用
    PRP(Platelet Rich Plasma),中文為「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或「富含血小板血漿」,是利用自身血液製作的含高濃度血小板的血漿
  • 肌骨超聲引導下體外衝擊波聯合富血小板血漿治療骨不連的臨床療效
    在肌肉骨骼超聲的引導下,分別利用體外衝擊波,富血小板血漿和衝擊波聯合富血小板血漿的方法治療。比較患者的治療前和治療後X射線和CT圖像,並根據三組實驗數據利用統計學軟體分析三組在治療周期和治癒率方面的差異。
  • 細胞因子和富血小板血漿對肌腱幹細胞的影響
    富血小板血漿:是指全血通過梯度離心分層後得到的富含血小板的血漿部分,含有多種較豐富的生物活性因子,其血小板濃度為全血的3倍。背景:肌腱幹細胞存在於肌腱中,對於肌腱修復具有獨特的功能,不同細胞因子對肌腱幹細胞的增殖、分化功能具有不同影響;富血小板血漿是指全血通過梯度離心分層後得到的富含血小板的血漿部分,含有多種較豐富的細胞因子,有助於促使韌帶和肌腱再生。目的:探討細胞因子和富血小板血漿對肌腱幹細胞增殖、分化影響的最新進展。
  • 老年骨關節病的認識及治療
    作為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專家進社區系列講座之二百五十七期,骨科劉靜大夫為大家宣講了中老年人常見的骨關節疾病,並現場為老人會診,進行健康指導,廣受社區居民好評。據不完全統計,骨關節炎疾病目前中國患者已達到約1億,其中60歲以上患者佔比90%,是老年群體的常見病。那麼骨關節炎發病有何特點,又如何預防呢?
  • PRP治療新技術
    雙威生物致力於輸血器材的研發和生產已有近20年,PRP技術涉及成分血的製備,同時,因其應用範圍廣,治療方法也日趨明朗,使我們開始重點關注PRP製備器材的研發與應用。PRP的全稱是platelet-rich plasma,中文名為富血小板血漿,是一種通過離心的方法從自體血中提取出來的血小板濃縮物,含有高濃度的血小板、白細胞和纖維蛋白,血小板激活後能釋放出多種生長因子——PDGF、TGF-β
  • 山東中西醫結合學會老年骨與關節病防控專委會在濟南成立
    中醫、西醫治療骨關節病雖有些進展,但仍無法從根本上治癒。西醫治療骨關節病存在藥物維持時間短,長期使用不良反應大,手術費用高,併發症多患者痛苦大等不足之處。中醫治療缺乏統一的診斷標準,辯證分型差異大,病症的改善程度和發展程度標準不統一,同時中藥的提取還沒有與科學研製有機結合起來,還有待研製出應用方便、療效高、價格合理的丸劑、片劑、針劑,顯示中藥的「簡、便、廉、驗」的特色優勢。
  • 自體富血小板血漿聯合骨髓濃縮物治療脊髓損傷
    當前研究的一個有希望的途徑是幹細胞與富血小板血漿的共同給藥。 富血小板血漿包含高濃度的生長因子,可促進脊髓組織中的軸突生長。已有動物研究顯示,富血小板血漿和骨髓濃縮物的共同給藥可促進脊髓損傷大鼠模型中星形膠質細胞遷移和軸突髓鞘再生。然而,目前關於富血小板血漿和骨髓濃縮物治療脊髓損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臨床研究較為少見。由此,美國Cedarf幹細胞研究所的Joseph A.
  • 等離子刀「清掃」膝蓋 十幾年的關節病一小時治癒
    荊楚在線消息(楚天金報)記者胡彩麗通訊員喻朝暉實習生潘多靈報導:在膝蓋上打兩個直徑不足四毫米的小孔,困擾了十幾年的關節病就可徹底治癒。昨日上午,記者親眼目睹了一場「等離子刀治療膝關節病」手術,全程耗時僅一個小時。
  • 重症患者血小板減少處理共識|血小板|重症|患者|血栓|治療|藥物|...
    輸注ABO次要不相容血小板(獻血者血漿含有針對受血者紅細胞及血小板ABH抗原的抗體)和ABO主要不相容(受血者血漿中含有針對獻血者紅細胞及血小板ABH抗原的抗體)可能存在溶血反應的風險。通常成人患者能夠稀釋或中和輸入血漿中的不相容抗體,絕大多數表現為直接抗球蛋白試驗陽性,而無溶血表現[176]。
  • 專家解答骨關節病用藥四大疑問:骨關節炎 吃「氨糖」不升糖
    恰巧張先生的鄰居李大爺也有骨關節病,一問才知道醫生給李大爺開的是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效果非常不錯。張先生由此產生疑惑,倆人為啥吃的藥不一樣,他是不是可以換成和李大爺一樣的藥呢?此外,張先生的兒子還給他從海外代購了一種叫做「維骨力」的保健品,據說對骨關節炎恢復有好處,非讓他吃這個,一時間張先生沒了主意,於是來到用藥門診諮詢我們,說出了他的4個困惑。  1.
  • 自體血回輸的時機及對機體的影響
    目前,有三大類自體輸血方法:1.預存式自體輸血該方法通過術前儲血、術中回輸的方式,實現自體血回輸;2.急性血液稀釋技術麻醉醫師在術前有限的時間內(一般指麻醉後、開刀前),採集患者一定量自體血液,進行抗凝處理後備用。
  • TDF 治療導致腎功能損傷的慢B肝患者應及時換用 TAF
    診斷:慢性活動性B型肝炎,予以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TDF)聯合聚乙二醇幹擾素抗病毒治療。隨後複查病毒持續下降,至 2019 年 5 月查B肝五項定量: HBsAg 3716IU/ml、HBeAg 229.9S/Co、HBc-Ab 6.37S/Co,HBV-DNA  <500IU/ml,但查肌酐較前上升至 106umol/L,尿常規:尿蛋白 1+。
  • 夏克氏膝關節病的研究進展
    此種疾病的最早期表現往往是輕度疼痛,這種疼痛一般在活動後出現,靜息狀態下無痛,並且疼痛強度與關節破壞程度不成正比。Hanft根據夏克氏關節病的影像學表現將夏克氏關節病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發展階段,臨床表現為:局部腫脹較劇,色紅,膚溫偏高,血管波動明顯。第二、三階段為聯合階段與修復重建階段,臨床表現為局部溫度下降,水腫消失。
  • ​皮膚粗糙、腹痛腹瀉、重度貧血……這個病就能解釋了?| 大內...
    ,遠端指骨溶解;皮膚增厚;杵狀指三大典型臨床特徵,終於聯想到了原發性肥大性骨關節病(PHO)的診斷標準。圖:該患者的血、尿PGE2和PGEM濃度因此,最終對該患者的診斷為:1.原發性肥大性骨關節病小腸多發潰瘍伴狹窄(失蛋白腸病、維生素D缺乏)
  • 抗血小板治療患者心臟手術前血小板功能的檢測|P2Y12|冠狀動脈|...
    在一項納入2244名雙抗治療期間接受冠狀動脈手術的急性冠脈症候群患者的調查研究中,Hansson等人發現:與接受氯吡格雷治療的患者相比,接受替卡格雷治療的患者出血量顯著減少(12.9%比17.6%)。兩種藥物停藥不足24小時,出血發生率沒有顯著差異(38%對31%),但使用替卡格雷治療的患者需要使用更多的紅細胞、血小板和血漿輸注。
  • 發現噬血細胞症候群?這要從那天的血小板複查中說起
    我仔細查看了直方圖和散點圖,發現血小板直方圖存在明顯的異常,尾部明顯上翹,說明存在高端幹擾,且PLT-O通道散點圖存在明顯異常,血小板的散點圖與y軸交匯處,多出一個明顯的異常區域,這種血小板散點圖的異常是平時不多見的。因此,建議同事製作血塗片,染色鏡檢後,再確定血小板的真值。
  • 女子一年沒來大姨媽,醫院也查不出端倪,開刀後醫生不淡定了
    導讀:女子一年沒來大姨媽,醫院也查不出端倪,開刀後醫生不淡定了前幾天從醫院送來一個病人。這個病人是一個比較胖的一個女人。因為自己的疏忽差一點把自己的小命兒給搭上了,這才進了醫院治療。根據這個女人回憶他說那一天他在自己的廚房裡做飯為自己的家人,但是突然發現地上有血,原來是從自己的身上流下去的。但是這個女人,說她當時在想。自己的列假已經有一兩年沒有來了,已經絕經了,但是為什麼現在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這個女人十分的害怕,於是趕緊就到最近的一家大醫院去做了一個詳細的檢查。後來醫生檢查出這是一個。在自己腹中死亡多日的胎兒。
  • 血小板減少的檢查診斷
    骨髓巨核細胞大多增加,大小基本正常,顆粒型增多,血小板形成明顯減少。血小板表面相關IgG增多,血小板相關C3增多。血小板壽命縮短,約1~3天。 臨床診斷標準如下: 1、 多次化驗檢查血小板計數減少。 2、 脾臟不增大或僅輕度增大。 3、 骨髓檢查巨核細胞數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