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刀、用自己的血就能治療骨關節病?近日,湖南省人民醫院康復三科利用骨關節病患者自身的靜脈血液,通過富血小板血漿治療,不開刀為患有骨關節病的謝女士緩解了病痛,改善了生活質量。
家住長沙的55歲謝女士平時喜愛運動、串門子。但1個月前,謝女士兩腿膝蓋上下樓梯時感到疼痛、彈響,走百餘米就要休息,活動嚴重受限,更別說串門了。因疼痛難耐,謝女士在家附近醫院就診後發現,是患有老年性膝關節炎、雙膝關節半月板Ⅱ0、Ⅲ0撕裂。因不願手術治療,半個月前,謝女士幾經輾轉找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康復三科尋求救治。
康復三科主任蔡華安在仔細分析病情後認為,謝女士可採用關節腔注射自體富血小板血漿(PRP)這一治療技術。該療法只需抽取謝女士35毫升左右的靜脈血,通過離心機分離出富血小板血漿,激活後注射入她的膝關節腔,修復損壞的關節軟骨,以此延緩關節軟骨退變,保護關節、緩解疼痛。通過治療,謝女士膝疼痛明顯好轉,目前行走已基本無疼痛感。
據統計,全球65歲以上人群幾乎均有軟骨破壞,有明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者約佔60%~70%,我國65歲以上人80%均有骨性關節炎表現。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這一問題也會更加突出,防治形式不容樂觀。
「通常軟骨、半月板運動傷害後,本身再生修復能力很差,其受損後恢復緩慢,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蔡華安主任介紹,富血小板血漿技術,是通過離心的方法從自體全血中提取出來的血小板濃縮液,含有高濃度的纖維蛋白、白細胞。血小板釋放的生長因子在促進組織新生、再生等多個方面扮演著「肥料」的角色,白細胞在抗炎、抗感染等方面作用顯著,扮演著「防腐劑」的角色,纖維蛋白能為細胞的增值、分化提供附著物並緩釋生長因子,扮演著「支架」的作用。
蔡華安表示,由於富血小板血漿來源於自身血液,副作用少,無疾病傳染及免疫排斥反應、製作簡單,臨床應用安全,對緩解關節痛,促進骨與軟組織修復,改善肢體和關節功能,具有更好的優勢。
「富血小板血漿技術可以對早中期的骨性關節炎患者、骨不癒合或骨延遲癒合,有很好療效。」蔡華安主任提醒,老年性膝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應根據患者的年齡和疾病程度來選擇。早期可儘量採用無創的治療方法緩解疼痛,修復關節,延緩病變發展;當患者保守治療無效,影響工作及生活時,可考慮外科手術治療。此外,應注意患有血小板功能障礙、嚴重貧血、白血病等血液疾病、惡性腫瘤患者、凝血酶過敏的患者也不適用富血小板血漿治療。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鄭麗君 實習生申晟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