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減少的檢查診斷

2020-12-03 復禾健康

急性ITP血小板明顯減少,通常小於20×109/L。血小板壽命明顯縮短,約1~6小時。骨髓檢查多數病歷巨核細胞增多或正常,其中幼稚巨核細胞明顯增多。

慢性ITP多次化驗血小板減少,多為(30~80)×109/L。骨髓巨核細胞大多增加,大小基本正常,顆粒型增多,血小板形成明顯減少。血小板表面相關IgG增多,血小板相關C3增多。血小板壽命縮短,約1~3天。

臨床診斷標準如下:

1、 多次化驗檢查血小板計數減少。

2、 脾臟不增大或僅輕度增大。

3、 骨髓檢查巨核細胞數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礙。

4、 以下五點應具備任何一點

(1) 潑尼松治療有效。

(2) 切脾治療有效

(3) PalgG增多。

(4) PAC增多。血小板壽命縮短。排除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症。

常規治療: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以出血為主,可按血證進行辨證治療。主要病機為熱、虛、瘀三種。治療應以清熱涼血止血、補氣陰、活血化瘀為主,同時應參以補益肝腎等法,以標本兼治。辨證要點:

首先辯虛實,本症應首先分虛實和火熱的有無。

1、 熱盛迫血

2、 陰虛火旺

3、 氣不攝血

4、 瘀血阻絡

預後與轉歸:

西醫治療首先採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如未獲完全緩解,可考慮切脾,如切脾失敗,尚可用皮質激素:如仍無效,可用免疫製劑。對於出血嚴重可酌情靜脈應用大劑量免疫球蛋白,輸注血小板懸液或血漿置換。急性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多有自限性,預後良好。臨床統計約有80%的病例沒有經過治療,在半年內可自愈,一般病程為4-6周。患者痊癒後很少復發。本病的病死率約為1%,多是因顱內出 血而亡。但慢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未見有自然緩解者。

食補醫血小板減少

據耳穴理論說,人體的所有組織器官在耳朵上都有相應的穴位聯繫。刺激這些穴位能增強和調節各組織器官的功能,更能提高人體的新陳代謝水平。

有一病人平時刷牙時牙齦經常出血,後發展到咬饅頭、吃香蕉時,都會在食物上留下血跡。經醫院作血液化驗,確診是血小板減少症。先後吃過仙鶴草、凝血糖漿、維生素C等製劑。因該病人從小怕吃各種藥品,還時常漏服,故效果不佳。

後來讓其選用花生仁30克、紅棗20克、帶皮留芯的蓮子20克加水一起煮熟,每天分兩次當點心食用。

因當年"食補不如鍛鍊"的說法相當流行,自己確實也需要增強身體素質,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有人依據中醫學的耳穴理論,設計了簡單易行的耳朵操:用食指和中指夾住耳朵,上下來回摩擦2分鐘,把兩個耳朵擦得又紅又熱,感覺到耳朵上的血液循環在加速。每天2次。

據耳穴理論說,人體的所有組織器官在耳朵上都有相應的穴位聯繫。刺激這些穴位能增強和調節各組織器官的功能,更能提高人體的新陳代謝水平。把耳朵操當成是鍛鍊身體的"全息"體操,既省時又省力。

此病人的血小板減少症早已徹底治癒,沒有復發過。

血小板減少:

相關焦點

  • 血小板減少患者需要做哪些檢查?
    血小板減少患者需要做一下檢查來確定病情,指導治療和預後。臨床上對血小板減少患者常見的檢查項目主要有以下幾種,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一、血象1、急性型血小板明顯減少,多在20×109/L以下。2、慢性者,血小板多在(30-80)×109/L,常見巨大畸型的血小板。3、血小板平均容積(MPV)增大;4、血小板分布寬度(PDW)改變顯著;5、血小板形態異常,可見大型血小板、顆粒減少和染色過深。
  •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應做哪些檢查確診病情
    謝謝你這麼好看還關注我 (1)外周血常規檢查 通過血小板計數可以發現,ITP患者血小板計數減少,其中急性ITP患者血小板常呈中度至重度減少,一般可低至10左右,甚至有低至(
  • 血小板減少怎樣能查原因?
    血小板減少怎樣查原因?血小板減少相信對於大眾來說並不陌生,該病的出現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專家指出,要想及時發現病情,檢查診斷是非常關鍵的一步。為了能讓大家的身心健康,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血小板怎樣查原因呢?
  • 白血病的檢查診斷
    鑑別診斷:應與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及類白血病反應等病鑑別。常規檢查:血紅蛋白和血小板數減少。白細胞總數多少不一,一般在20.0~50.0×109/L,少數高於100×109或低於10.0×109/L。半數以上的病人周圍血象中見到大量(有時高達90%)異常原始白細胞。
  • 血小板數量減少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病毒有關
    慢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的特徵,是血液中血小板數量少。血小板減少發生在血小板早期被嚴重破壞的情況下。原因有兩種,要麼是一些抗血小板的自身抗體引起的,要麼是一些免疫性複合血小板膜導致血小板被巨噬細胞吸收。血小板短暫的生命是一種自身免疫機制的結果。在ITP患者的血液循環中,血小板的壽命會大大縮短,平均存活時間從2~3天減少到幾分鐘。
  • 重症患者血小板減少處理共識|血小板|重症|患者|血栓|治療|藥物|...
    此外,一個病人也可能同時發生兩種或兩種以上導致血小板減少的疾病,這也增加了臨床診斷的難度[14,15]。體格檢查需要詳細檢查全身皮膚和其他部位是否有出血或者栓塞的表現。血小板減少引起出血的主要表現為皮膚瘀點瘀斑、牙齦出血、鼻出血、月經過多、關節或肌肉血腫,嚴重者可發生血尿、消化道出血、眼底出血甚至腦出血。
  •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是哪些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是哪些?血小板是由骨髓巨核細胞產生的,巨核細胞是血液中的微小細胞。嚴重的血小板減少症可導致口腔黏膜出血、鼻出血、消化道出血、血尿等一系列疾病。因此,有必要儘快治療,在治療前,首先要了解其病因,那麼,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是哪些?
  • 孩子感冒血小板減少,能恢復嗎
    通訊員 馮瑤 實習生 梅書華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安瑩  她的血小板只有正常人百分之一   38歲的陳香(化名),突然出現皮膚口腔黏膜出血的狀況,當時自己並沒有放在心上,之後月經量開始突然增多,且持續了2個多月。到江蘇省中醫院進行檢查時,血小板數量為1千,只有正常人的百分之一,血紅蛋白6克,也低於正常範圍的10-16克。
  • 肝素好用 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症怎麼處理
    概念引出: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症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症(HIT)是以血小板減少和血栓形成為主要特徵的免疫性疾病,其發病率約為 1/5000,接受普通肝素治療 7-10 天的患者發生風險最高。近 50% 確診 HIT 的患者發生血栓栓塞併發症,以下肢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最為常見,其次為外周動脈血栓和卒中,心肌梗死較為少見。
  •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是怎樣的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是怎樣的?為了及時發現疾病,人們在生活中往往會定期進行體檢,以便及時發現體內的疾病因素,及時、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從而避免各種來不及的後果。在體檢項目中,血液檢查很重要,涉及面很廣。有的人體檢時發現自己血小板計數低。那麼,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是怎樣的?
  • 成人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研究與診治國際共識報告更新解讀
    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臨床最為常見的出血性疾病,以缺乏明確特異性病因的孤立性血小板減少為特徵。2007年成立的ITP國際工作組就該病的定義、診斷標準、分期、治療及療效評估做出共識報告。
  • 感染會導致血小板減少嗎?其實這些因素都是致病原因!
    有網友問:請問細菌感染會不會導致血小板減少,半月前中性粒檢查正常,血小板108也正常,這幾天喉嚨痛,粒檢查偏高了,血小板也由108減到67,請問是不是細菌感感冒引起的嗎?因為要馬上做手術,現在是不是也不能做了。
  • 老年人血小板減少的四大原因
    老年人由於年齡增大,很多病症便找上門來,血小板減少便是其中之一。老年人血小板減少會給身體帶來極大的傷害血小板具有止血、凝血的作用,在平時傷口癒合過程中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一旦人體內血小板數量過少必然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後果。那引起老年人血小板減少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 血小板減少患者竟意外腦梗死 原因究竟為何 ?
    病例回顧患者為49歲泰國女性,於2016年12月因雙腿瘀斑入院,診斷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既往有「2型糖尿病,高血壓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病史,目前服用藥物治療。患者無吸菸、飲酒史,直系親屬中無血液系統疾病,家族史及遺傳史無特殊。
  • 血小板減少症 如何預防血小板減少症
    血小板減少症是什麼?血小板減少症是血液病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患病後如果病情發展嚴重的話會嚴重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那麼,血小板減少症的原因是什麼呢?如何治療和預防血小板減少症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血小板減少症血小板疾病是由於血小板數量減少(血小板減少症)或功能減退(血小板功能不全)導致止血栓形成不良和出血而引起的。 血小板數低於正常範圍14萬~40萬/μl. 血小板減少症可能源於血小板產生不足,脾臟對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壞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釋。
  • 如何識別抽血不順所致的假性血小板減少?
    原創 韓慶偉 檢驗醫學網作者:韓慶偉單位:河南省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院血小板既是一期止血的重要因素,又參與了二期止血的各個環節,因此,血小板計數對血栓與出血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但在臨床工作中,假性血小板減少問題一直困擾著臨床、病人和檢驗人員。
  •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
    人體血液裡的「血小板」,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約含有10~30萬個血小板,它的壽命平均為8~12天,由於多種原因導致血小板計數結果低於參考值下限,就是血小板減少。血小板還有營養和支持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的作用,使毛細血管的脆性減少。血小板數量、質量異常可引起出血性疾病。數量減少見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白血病等症。數量增多見於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等病症。質量異常可見於血小板無力症。20世紀60年代以來已確證血小板有吞噬病毒、細菌和其他顆粒物的功能。
  • 感冒引起血小板減少原因常見有三種途徑
    血小板減少是血液科最常見的病症之一,在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感冒過後竟然還會引起血小板減少?所以說,當我們發現尤其是在感冒過後,發現皮膚出血點,經過血液檢查,往往會發現血小板減少現象。因而認為感冒是誘發血小板減少的重要原因之一!感冒是如何導致血小板減少的?
  • 血小板減少的早期症狀
    血小板低?早期症狀有哪些?了解疾病的早期症狀很重要,血小板減少也是如此,這樣就可以及時有效的發現疾病,並且治療,避免病情惡化導致危害的出現,那麼血小板減少的早期症狀有什麼呢?下面就由小編帶領大家一同認識血小板減少的症狀。
  • 小心治療過度從慢性轉到急性血小板減少!
    謝謝你這麼好看還關注了我 一個患者剛開始胳膊上出現紅點,後來腿上出現淤青,去醫院血常規檢查,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住院期間,在醫院服用促成血小板抗生素幾天後,血小板升到正常範圍,就回家治療,吃了激素藥,幾天後,血小板減少復發,又去醫院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