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減少患者需要做一下檢查來確定病情,指導治療和預後。臨床上對血小板減少患者常見的檢查項目主要有以下幾種,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一、血象
1、急性型血小板明顯減少,多在20×109/L以下。出血嚴重時可伴貧血,白細胞可增高。偶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2、慢性者,血小板多在(30-80)×109/L,常見巨大畸型的血小板。
3、血小板平均容積(MPV)增大;
4、血小板分布寬度(PDW)改變顯著;
5、血小板形態異常,可見大型血小板、顆粒減少和染色過深。
二、骨髓象
急性型:巨核細胞數正常或增多,多為幼稚型,細胞邊緣光滑,無突起、胞漿少、顆粒大。
慢性型:巨核細胞一般明顯增多,顆粒型巨核細胞增多,但胞漿中顆粒較少,嗜鹼性較強。.
三、血小板抗體
由於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是由於體內自身抗體與血小板結合,引起血小板生存期縮短,破壞增多導致血小板減少,所以血小板抗體的測定就顯得尤為重要,不但可以協助診斷,了解體內抗體的多少,破壞血小板的程度,還可以預料近期病情的變化,指導治療方案的選擇,也是患者停藥的重要指標之一。
四、自身抗體
許多免疫系統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抗心磷脂綜合症等也可以繼發血小板減少,自身抗體如抗核抗體,ds-DNA抗體和ENA抗體等檢查可以有助於鑑別。
五、其他
出血時間延長,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時間均正常;束臂試驗陽性,血塊收縮不佳;血小板壽命測定:明顯縮短。
總結:血小板減少的檢查項目也會根據患者出現的症狀以及病情有所不同,並不是只要檢查就全部都去經歷一遍,但病情複雜或嚴重的病人,檢查項目肯定就會多一些。很多病人會對檢查有牴觸心理,覺得總是有檢查不完的項目,其實,沒有完善的檢查就得不出準確的結果,治療也就很難進行。希望患者一定要接受醫院安排的檢查,才能更好的恢復疾病。
【來源:中科血康血液病醫學研究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