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不喜歡用知乎的用戶,通常來說就會喜歡用百度知道、悟空問答等知識社區。因為「知乎」與「百度知道」「悟空問答」都是知識分享產品,為網民解決問題,卻又有些不同。
先來說說知乎上都有什麼內容以及它的定位。
我知道有「知乎」這個知識社區網站,是在5、6年前。根據「知乎」發展歷程,知乎網站2010年12月開放,如今已有8個年頭,而去年9月才公布擁有過億用戶量。作為網絡問答社區,「知乎」連接著各行各業的用戶。用戶分享著彼此的知識、經驗和見解,為中文網際網路源源不斷地提供多種多樣的信息。
「知乎」過去採用邀請制註冊方式,需要內部人邀請才能註冊,單單這措施,就把眾多普通玩家杜絕門外。換句話說,「知乎」以前相對於「百度知道」等問答類社區,它是「高冷」 範,只有在某個專業領域的用戶才可以被邀請註冊。
剛開始的「知乎」是高知識分子的殿堂,這裡有專業大牛的嚴謹專業回答,也有尋求嚴謹專業的答案或知識的「消費用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知乎」就相當於知識社區的「精英社會」。
然而自從百度問答、百度貼吧等其他社區流量越增迅猛,「知乎」獲取用戶更加困難,迫於流量壓力,2013年3月,知乎正式向公眾開放註冊。從此「知乎」從「小眾」一路高歌猛進轉向「大眾」時至今日。它也從「小眾精英」變成百度貼吧般的存在,什麼問題和答案都有,已經不再變得「專業」,失去「高冷」外表的「知乎」,逐漸流失追求嚴謹科學答案的大部分用戶。
轉型後的「知乎」在很多內容形式上,跟「百度知道」和「悟空問答」一樣廣泛,但流量卻並沒有如後者般迅猛,活躍度更是不符合其「老牌」形象。加上百度知道(答題得金幣)和悟空問答(答題得現金紅包)都有流量補貼,流量變現扶持,更多的用戶離開「知乎」是必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