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闢商業新活力 探索線上線下融合消費路徑

2021-01-09 同花順財經

  2020年復工復產的大潮中,部分產業順勢重新活躍,以線下場景為主戰場的實體商業,也經歷了一場復甦的效率賽。如何引導人們恢復消費信心,實現「交易-需求」的雙向滿足成為商業運營的主要挑戰命題。

  線上線下連結消費新需求

  面對疫情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劇烈變化,龍湖更積極地探索線上線下的融合模式,在優化軟體、硬體基礎設施的同時,加速數位化步伐,帶動了實體商業銷售和客流的快速回升。其中,重慶北城天街、合肥瑤海天街等商業項目在疫情期間創新地應用數位化能力,對商場硬體、軟體進行升級,與商戶、員工和商圈進行緊密的溝通,成為所在地區率先恢復營業且客流恢復較快的商業體。

  龍湖商業內部人士表示:「過去是人找貨,現在變成貨找人。如何將適合的商品非常舒服地推薦給消費者,並且能夠讓消費者很流暢地完成購買並享受後續的增值服務,這是我們在努力積極探索的。這種趨勢下,購物中心更像一個平臺。」龍湖商業在內容營銷、打造線上購物平臺等維度上,進行了全方位加速。龍湖商業搭建了自媒體公眾號、小程序、微信社群等線上陣地,通過品質內容與周邊3~5公裡範圍內的消費者密切關聯,並打造了承載商品展示、停車繳費等豐富功能的「龍湖天街」小程序,在全國範圍內被消費者高頻使用。同時,商場還基於興趣建立了多個微信社群,已成為消費者互動及福利分享的主要平臺。

  新體驗、新空間成消費復甦引擎

  疫情造成的陣痛平息之後,商業運營商紛紛開始思索零售場景的創新可能。龍湖商業在2020年默默地完成了新體驗、新空間的策略布局,不斷強化與區位其他商業的差異化。「66天街歡搶節」期間,龍湖商場打造了主題各異的線下體驗場景:在空間維度上,龍湖利用戶外市集對商業室內場景進行了延伸和補充,為商業空間賦予了新的能量;在時間維度上,夜晚被拉長、延展後,更便捷地滿足了人們日常的生活所需,催生了新的體驗型消費需求。例如在杭州西溪天街的原創IP――「西嬉夜市」,將復古夜生活市集融合沙灘派對主題音樂Party,打造年輕專屬的夜生活休閒場,用天街的煙火氣點燃夏季的夜經濟。夜市期間,西溪天街水幕廣場的客流提升了20%;聯動品牌的銷售額也環比提升了47%……

  在龍湖商業看來,其實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創新,以上的種種努力,不僅是派生於後疫情時代商業環境的變化,更是龍湖商業所踐行的戰略「遠謀」。即,以「空間即服務」戰略為依託,找尋更為符合人們認知與精神契合的消費場景和內容。因為在龍湖眼中,購物場所早已不只是單純的消費場所,而是承載了顧客情感連接的歡樂入口。正如龍湖商業在2020年提出的:「我們要提供的是:有靈魂的空間,能共情的服務,無邊界的創新。」(何璐詩)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sqc

相關焦點

  • 國家發改委將研究出臺新舉措 引導發展線上線下服務消費新模式
    央廣網北京11月18日消息(記者王逸群)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數字智慧文旅、在線教育培訓,今年受疫情影響,線下服務消費正在加快向線上拓展,開闢了服務消費新模式。
  • 線上線下融合 零售業轉型帶來購物新體驗
    雲店、雲貨架、直播帶貨、社群營銷……重慶日報記者調查發現,國慶大假期間,不少商家除了以降價打折等方式促銷外,也致力於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營銷的方式吸引顧客,給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消費和購物體驗。「買電子產品,現場看實物更讓人放心。看好後在雲店下單,又能省去因人多要在現場排隊付款、取貨的麻煩。」劉女士說,這種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購物方式很新穎,也讓消費者購物更方便。
  • 在線教育無法「一統天下」,線上線下融合成為行業新常態
    「未來在線教育(商業模式)是可以跑出來的,怎麼跑出來要靠教育領域的人不斷探索。現在在線教育那麼興旺,都是靠資本輸血。」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二十屆年會上,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說道。對於教育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俞敏洪認為線上線下融合模式可能會是未來最大的教育模式,不管是從無形資產、成本優勢還是網絡效益、遷移成本來看,線下線上融合是最經濟的模式。對此松鼠Ai CEO兼聯合創始人周偉表達了同樣的看法,他認為線上線下開裂討論的局面最多還有兩年,未來一定是深度融合的。
  • 「雙11」商場表現亮眼 線上線下融合優勢凸顯
    為了讓更多消費者參與到實體店「雙11」 購物中來,商場還做起了線上線下聯動。通過「線上引流+實體消費」的新模式帶動消費。據悉,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當起主播的商場櫃姐們紛紛通過直播、短視頻等網絡渠道將商場的促銷活動傳達給更多消費者。結合折扣促銷、線上線下聯動等手段,線下實體店取得了喜人的業績。
  • 老酒行業也能玩轉新零售,數位化融合線上線下提升消費體驗
    新零售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在網際網路的依託上線上線下深度融合,重構人、貨、場的結構,從而滿足用戶的需求,徹底改變了傳統零售的模式。在很多看似非常傳統的行業領域,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很多企業都在2020年加速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新嘗試,賦能品牌轉化價值,其中就包括白酒行業中的細分領域——老酒。
  • 2020上海網絡視聽季開幕,探索線上線下互動文旅融合發展
    2020年,受疫情影響,「線上」成為重要的陣地,通過線上線下互動,加速文旅商產業的融合發展,成為新經濟發展的一大趨勢。 2020年12月31日,2020上海網絡視聽季(SNAS)在五角場開幕。
  • 依託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策略,茅友公社將引領新零售下一步潮流
    新零售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在網際網路的依託上線上線下深度融合,重構人、貨、場的結構,從而滿足用戶的需求,徹底改變了傳統零售的模式。在很多看似非常傳統的行業領域,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很多企業都在2020年加速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新嘗試,賦能品牌轉化價值,其中就包括白酒行業中的細分領域——老酒。
  • 宗慶後談電商:線上線下融合是未來發展趨勢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婕「線上與線下相融合將成為電商未來的發展趨勢,一是能夠降低成本,二是維護原來的供應體系,三是收益更穩定,與企業的合作也更加持久。」第二,未來電商將進一步融合線上與線下渠道。近年來,各大電商平臺開始意識到線下渠道的不可替代性,紛紛加入線下布局。作為實體製造業的代表,娃哈哈也在將渠道從線下向線上延展,搭建「快銷網」數位化平臺,把娃哈哈自己飲料的線下訂單轉化為實時、精準的數字流,實現全供應鏈數位化,推動聯銷體的升級發展。
  • 妙哎:2020年新零售電商發展關鍵是打通線上、線下
    「中國的零售行業經歷了從門店時代、電商崛起到體驗購物的變遷,也誕生了一批線上購物平臺。隨著各行業消費需求的不斷增長,大數據、雲計算、物流服務的快速崛起,線上電商平臺和線下門店融合將是零售行業的發展趨勢。」
  • 如何看待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新趨勢?
    在9月5日的中國國際會展業發展大會上,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袁再青指出:在後疫情時代中國會展業要搶抓新的發展機遇,開拓新的發展局面…要在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的發展中進一步做大做強。31會議作為數字會展新基建服務商,已經陸續為多場融合會展項目提供服務。
  • 吉林市:積極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的未來教育模式
    為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找準教育扶貧和網絡扶貧的結合點,滿足學生及家長課後服務需求,解決公立學校教師私自有償補課的社會問題,吉林市教育局通過創建吉林市網際網路學校,實施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探索未來教育新模式。
  • 瑞思OMO:線上線下知識與能力的融合
    ,離不開瑞思OMO(online merge offline)——線上線下融合教育的探索與轉型。瑞思在不斷探索中,明確了四個目標:教學更高效、素質教育更突出、教學效果呈現更清晰、線上線下自由切換。 課程方面,瑞思OMO的課程端升級方向是「以孩子為中心、以未來為方向」。根據不同年齡孩子的認知規律和情感發展特點,對應不同的授課模式和學習內容,針對K1-S5各階段提供了不同的線上線下學習方案,做到每個階段的OMO形式都有所不同。
  • 悅來國際消費節來了, 線上線下助力消費升級!
    (新聞發布會現場)除此之外,與展區消費場景深度融合的各種精彩活動也將打破傳統的購物體驗,讓消費者在沉浸式購物場景中,獲得更多的情感滿足。除了豐富的展區展品外,精彩的配套活動也為展會增添了不少亮點:一是:線上線下聯動辦展  全方位提供觀展服務本次悅來國際消費節傾情打造了「線上展會平臺」,開啟消費類展會首創、線上線下聯動辦展新模式,起到了對線下展會的補充與延伸,也是在原有會展模式上的創新與探索。
  • 電商線上線下協同是關鍵
    贏商網創始人吳傳鯤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在線上布局已經基本完成的情況下,電商企業要繼續擴大用戶群、提升消費黏度,爭奪線下是一種必然。百聯集團董事長葉永明則表示,在新消費時代,與阿里巴巴戰略合作,充分融合以產生化學反應,優勢疊加以產生質的跨越,重構商業要素,重塑零售價值,共同創造新零售模式。此次阿里巴巴入股聯華超市則為這種「化學反應」提供了想像空間。
  • 線上線下同銷售 宣傳推介促消費
    線上線下同銷售 宣傳推介促消費 王瑞峰檢查消費扶貧工作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20-10-01 07:14:15
  • 兩會看房法 || 線上線下雙路徑 普法巴士不停歇
    兩會看房法 || 線上線下雙路徑 普法巴士不停歇 2021-01-11 12: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趨勢篇|疫情過後,線上線下融合成為趨勢
    因為疫情原因,大家足不出戶,這導致線下客流量持續下滑,而消費者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到線上平臺。迫於生存的壓力,許多母嬰門店紛紛開始轉型,通過線上小程序、社群等途徑開展一系列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將線下變成體驗+服務型門店。 誠然,當前消費場景發生變化,也推動了宅文化、懶人經濟的盛行。
  • 新東方發布留學考試OMO融合態產品 提出「線下融合線上」價值主張
    6月28日消息,新東方留學考試融合態產品發布會在B站上進行了面向全網用戶的直播,正式發布自主研發的全新融合態教學產品及學習平臺:新混合互動學習平臺NOBEL3.0。  現場,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對當前火熱的培訓行業「OMO」模式進行了解讀。新東方對於OMO的線上線下融合模式進行了重新定義,提出了「線下融合線上」的價值主張。
  • 線上線下觀影模式比較研究
    從受眾端看線上線下孰優孰劣  電影是建立在現代科技基礎上並融合了聲、光、影的一門綜合藝術。它自誕生之日起就天然地依附於特定的觀影環境。影院或商業意義上的院線,作為一種供觀眾欣賞電影的理想實體物理形式應運而生。
  • 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可以優勢互補 將是零售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所以,一些專家、企業家、社會人士,把線上和線下對立起來,認為網絡零售對實體店造成很大的壓力,甚至網絡零售會取代實體店。從我們在國內、國際調研的情況來看,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在網購發展初期,線上線下確實存在競爭。但是隨著網購的不斷發展,這種競爭逐步變成合作、變成融合。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可以優勢互補,是零售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比如線上的優勢是商流、信息流和資金流。